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的确是那样的……”
“每次想起这个,都吓得一阵紧似一阵。”蟋蟀说,“光想想都喘不过气,身体缩成一团。那一来,相信轮回还算叫人好受些。无论下次转世为多么可怕的东西,至少能够具体想像它的样子,比如变成马的自己啦变成蜗牛的自己啦。就算下次也不中用,还可以再赌下一次机会。”
“可我还是觉得死了什么也没有自然些。”玛丽说。
“那怕是因为你精神上坚强吧?”
“我?”
蟋蟀点头:“看上去你好像很有主见。”
玛丽摇头道:“不是那样的,谈不上有什么主见。小时候怎么都没有自信心,总是战战兢兢的,所以在学校也常受欺负,时不时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那时候的感觉还留在自己心中,做梦也常梦见。”
“可还是花时间一点一点把那东西努力克服掉了吧,把当时不快的记忆?”
“多多少少。”玛丽点了下头,“或多或少。我是那一类型,是个努力的人。”
“一个人孜孜矻矻做着什么,像森林里的铁匠一样?”
“是的。”
“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
“指努力?”
“能够努力。”
“即使别无长处?”
蟋蟀一声不响地微笑着。
玛丽思考蟋蟀的话,然后说道:“慢慢花时间一点一滴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那样的体验是有的。一个人进入那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下来。但是,不得不特意建造那样的世界本身即意味我是个容易受伤的弱者,对吧?而且,即便是那个世界,在世人看来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世界,就像纸壳箱搭的小屋,稍微大些的风一吹,就不知被吹去哪里了……”
天黑以后 第十五章(6)
“有恋人?”蟋蟀问。
玛丽略一摇头。
蟋蟀说:“莫非还是处女?”
玛丽脸红了,轻轻点头说:“是的。”
“好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嗯。”
蟋蟀看了眼手表,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站起身说:“好了,得去干活了。你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天亮后早些回家,记住了?”
“嗯。”
“你姐姐的事肯定顺利的,我有那个感觉,总好像是。”
“谢谢!”玛丽说。
“眼下你和你姐姐好像不太吻合,但吻合的时候我想也是有过的——回想一下你对姐姐真正感到亲切真正感到吻合那一瞬间!现在马上或许不现实,但努力去想应该是想得起来的。不管怎么说,家人相处时间长,那样的事一两件总会有的。”
“好的。”玛丽说。
蟋蟀再次觑一眼手表:“得走了。”
“谢谢,太谢谢了!”玛丽说。
蟋蟀摆一下手,走出房间。
第六部分
一曲终了,休息十分钟。长时间练习之后,到底有些累了,所有人都变得较平时沉默寡言,或伸腰直腿或喝热饮料或吃饼干类食品或去外面吸烟准备下一支曲,惟独弹钢琴的长发女孩休息时间里也一直坐在乐器前试弹几首和弦进行曲。高桥坐在电镀椅子上整理乐谱,拆开长号,甩掉积存的唾液,用布简单揩一下收进盒子里,看样子已无意参加下一轮演奏。
天黑以后 第十六章(1)
凌晨4时52分
乐队练习用的俨然仓库一般的地下室。无窗,天花板很高,管道裸露。换气扇功率不够,房间禁止吸烟。夜即将过去,正式练习已经结束,现在正在进行形式自由的即兴合奏。房间里共有十人左右,其中女性两人,一个弹钢琴,另一个手拿高音萨克斯在休息,其余全是男的。
高桥以电钢琴、大提琴和鼓的三重奏为背景音乐吹着长号。索尼·罗林斯 的《两人的小月亮》(Sonny moon for Two)。节奏并不很快的布鲁斯。不坏的演奏。比起技巧来,还是音节的叠加和情节的推进方式更吸引人倾听。或许其中有人格的流露。他闭目合眼,沉浸在音乐之中。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和小号不时在背后加入短促的音节。没参加演奏的人一边听演奏,一边喝着保温瓶里的咖啡确认乐谱,修整乐器,时不时地趁着独奏的间隙出声为他鼓劲。
一曲终了,休息十分钟。长时间练习之后,到底有些累了,所有人都变得较平时沉默寡言,或伸腰直腿或喝热饮料或吃饼干类食品或去外面吸烟准备下一支曲,惟独弹钢琴的长发女孩休息时间里也一直坐在乐器前试弹几首和弦进行曲。高桥坐在电镀椅子上整理乐谱,拆开长号,甩掉积存的唾液,用布简单揩一下收进盒子里,看样子已无意参加下一轮演奏。
拉大提琴的高个男子走来, “呯呯”拍着高桥肩头说:“喂,刚才的独奏,妙!委婉动人。”
“谢谢!”高桥说。
“高桥君,今天就此收兵了?”吹小号的长头发男子招呼道。
“嗯,有点儿事要办。”高桥说,“收拾东西什么的就拜托了,抱歉。”
早晨5时00分
白川家的厨房。报时笛响了,清晨五时的NHK①新闻节目开始了,播音员面对正面的摄像机有板有眼地念着新闻稿。白川坐在餐厅桌前,以小音量打开电视机,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领带解开搭在椅背上,衬衣袖挽到臂肘那里。酸乳酪盒已经空了。他并不特别想看新闻,引起他兴趣的新闻一条也没有,这点一开始就晓得。他只是睡不着罢了。
他在桌上几次缓缓屈伸右手,那上面有的不是一般疼痛,而是包含记忆的疼痛。他从电冰箱里拿出绿瓶PERIER矿泉水,贴在右手背上冰着。而后拧开瓶盖,倒进杯里喝着。他摘下眼镜,细心地按摩眼圈。睡意偏偏不来。身体在诉说实实在在的疲劳,无奈脑袋里有东西不让他睡,有什么堵着不动,而他又无法躲开那个什么。白川只好重新戴上眼镜,眼睛落在电视荧屏上。钢铁出口反倾销问题。日元骤然走高的政府对策。母亲带着两名幼儿自杀。往汽车里浇汽油放火,整个儿烧焦的汽车图像,还在冒烟。街上差不多已经开始圣诞节商业大战了。
天黑以后 第十六章(2)
夜已临近结束,但对他来说夜似乎很难结束。不一会儿家人就要起来,无论如何想在那之前睡上一觉。
早晨5时07分
“阿尔法城”旅馆的一个房间。玛丽把身子深深缩进单人沙发打盹,穿着白袜的双脚搭在玻璃茶几上。放心的睡相。茶几上扣着大约看了一半的厚本子书。天花板的灯依然亮着,但玛丽好像不介意房间的明亮。电视关了,保持着沉默。制作精美的床。除了天花板空调机单调的嗡嗡声,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早晨5时09分
浅井爱丽的房间。
不知何时浅井爱丽已位于此侧,返回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脸朝天花板,全身纹丝不动,连寝息都听不出。这情景同我们最初来这房间时目睹的一模一样。有重量的沉默,惊人地密实的睡眠。波平如镜的思维水面。她仰面浮在那里。房间里全然见不到紊乱。电视冷冷地消失,返回月亮背后。莫非她从那个谜一般的房间里巧妙逃出来了?门顺利地开了?
没人回答这个疑问。问号轻飘飘的,连同夜的最后黑暗被冷漠的沉默吮吸一空。作为事实勉强得知的,只有浅井爱丽已返回这个房间的自己的床。就我们看见的范围而言,她终于得以平安无事地、轮廓丝毫无损地返回了此侧。想必在最后一瞬间逃到了门外,或者碰巧找到了出口也未可知。
不管怎样,夜间在这房间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看上去已全部完结。一个循环得以达成,变异被彻底回收,困惑被遮上篷布,事物似乎复原。在我们周围,原因和结果相互拉手,整合与解体保持均衡。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在无从触及的深壑那样的场所展开的。在深夜至天空泛白的时间里,那个场所在某处悄然打开黑暗的入口。那是我们的原理全然无能为力的场所。谁也无法预见那个深渊在何时何地把人吞入,又何时何地吐出。
爱丽现在已无丝毫迷惘,端卧于床的正中继续酣睡。她黑色的头发散成优雅的扇面,在枕上扩展出无声的意蕴。早晨的临近已经可以作为气息感觉到,夜色最深的部分已然逝去。
果真是这样的吗?
早晨5时10分
“SEVEN ELEVEN”便利店内。高桥肩扛长号盒,以认真的眼神挑选食物——返回宿舍睡一觉醒来时吃的东西。店内无其他顾客。天花板扩音器中淌出菅止戈男 的《炸弹果汁》。他挑了装在塑料盒里的金枪鱼色拉三明治,又拿起一盒软包装牛奶,同其他的比较日期。牛奶是对于他的生活有重大意义的食品,任何细微地方都不能疏忽。
正当这时,奶酪架上放的手机响了。放在高桥前面不远处的手机。高桥皱起眉头,诧异地注视手机。到底谁把手机忘在这种地方了呢?往收款台那边看了一眼,没有店员。电话铃久久响个不停。无奈,他把银色小手机拿在手里,按下通话键。
天黑以后 第十六章(3)
“喂喂,”高桥呼道。
“逃不掉的,”男人劈头一句,“休想逃掉。哪怕逃到天涯海角我们也要把你逮回来。”
声音平板板的,仿佛照念印好的文章,没有感情那样的东西传来。对方指的什么,高桥当然完全摸不着头脑。
“喂,等等!”高桥加大音量。
然而他的话似乎根本没有传入对方的耳朵,打来电话的男人兀自以平铺直叙的语声继续说着,就好像往录音电话的磁带里录音。
“我们要敲断你的脊梁骨。我们也知道你的长相。”
“喂喂,你在说谁……”
男人道:“如果什么时候有人在什么地方敲你的脊梁骨,那就是我们。”
全然不知所云,高桥缄默不语。在冷柜上放了很久的电话在他手中凉瓦瓦的。
“你也许忘了,我们没忘。”
“所以说你弄错人了嘛,莫名其妙……”高桥说。
“逃不掉的。”
电话突然挂断,线死了,最后一句话被弃置在无人的海岸。高桥犹然盯视着手里的手机。男人口中的“我们”指哪些人呢?本应接电话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人呢?对此虽然茫无头绪,但男人语声那令人不快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诅咒般的余音留在了他的耳朵里(耳垂变形的那只耳朵),手里有一种抓过蛇那样的滑溜溜的感触。
高桥想像着有人因某种缘由被若干人追赶。从打来电话的男人那斩钉截铁的说法听来,那个人想必是逃不掉的,势必有一天要在哪里被人措手不及地从背后敲中脊梁骨。再往下会发生什么呢?
不管怎样,此事与己无关,高桥自言自语道。那大概是都市背后悄悄发生的残暴而血腥的行为之一,是通过另一世界另一条电话线传递的东西。自己不过是过路人罢了,只是出于关切才拿起了便利店货架上响个不停的手机。大概是某人把手机忘在了这里,并为确认场所打来这个电话。
高桥把手机折起来,放回原来位置,放在低脂肪ENBERT奶酪盒旁边。最好争分夺秒离开这里,最好尽量远离这危险的线路。他快步走去收款台,从口袋里抓出一把零币,付了三明治和牛奶钱。
早晨5时24分
高桥独自坐在公园长椅上。刚才那个有猫的小公园。除了他谁也没有。两架并列的秋千,铺满地面的落叶,浮在空中的月亮。他从风衣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按动号码。
玛丽所在的“阿尔法城”旅馆的房间。电话铃响了。响了四五遍,她睁开眼睛,蹙起眉头看了一眼手表,从椅子站起,拿过听筒。
“喂喂,”玛丽声音有些含糊。
天黑以后 第十六章(4)
“喂喂,是我。睡了?”
“一会儿。”说着,玛丽用手挡住听筒轻咳一声,“不过可以了,只是坐在椅子上迷迷乎乎打了个盹。”
“你若乐意,这就去吃早饭可好?去刚才说的有美味煎蛋的餐馆。不光煎蛋,此外还有好吃的东西,我想。”
“练习结束了?”玛丽问。但听起来似乎不是自己的声音。我是我,又不是我。
“结束了。我饥肠辘辘,你呢?”
“说实话,我不太饿,想先回家。”
“也好。那么,总得送你去车站。首班电车我想已经开出了。”
“若是从这里到车站,我一个人可以去。”玛丽说。
“可能的话想跟你再聊几句,”高桥说,“去车站路上边走边聊——如果不添麻烦的话。”
“麻烦倒谈不上。”
“十分钟后去你那里接你,可以的?”
“可以。”玛丽应道。
高桥挂断电话,折起收进衣袋。从长椅上欠身立起,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然后仰望天空。天空还暗,和刚才相同的月牙挂在空中。从接近天亮的都市一角向上看去,那般大的物体无偿挂在空中本身就让人费解。
“逃不掉的。”高桥一边仰望月牙一边试着发出声来。
这句话所带有的谜一般的余韵将作为一个隐喻留在他心中。逃不掉的。你也许忘了,我们没忘,打电话的男人说。思索其含义的时间里,他觉得这句话不是说给另外什么人听,而是直接针对他本身的。那未必是偶然发生的事。说不定手机就是静静地潜伏在那家便利店的货架上,等待着高桥从前面经过。我们,高桥想,我们到底指谁呢?他们到底没忘记什么呢?
天黑以后 第十七章(1)
早晨5时38分
玛丽和高桥并肩走在街上。玛丽肩上挎着挎包,红袜队帽压得很低,没戴眼镜。
“喂,这一阵可还能见到你?”高桥说。
“为什么?”
“为什么?”高桥反问,“因为还想和你见面说话。如果可能,时间多少得正规些。”
“就是说像约会似的?”
“也许可以那样称呼。”
玛丽看高桥的脸,两人四目相对。
“可是,那或许有困难。”她说。
“有困难?”
“嗯。”
“就是说,你和我有可能再也见不成?”
“就现实性来说。”
“有正在交往的人?”
“眼下倒还没有。”
“那么,对我不太中意?”
玛丽摇头道:“不是哪个意思。我是说,因为下星期一我就不在日本了。以交换留学生那样的形式去北京一所大学,暂定待到明年六月。”
“原来如此。”高桥钦佩地说,“你是高才生。”
“壮着胆子申请了一下,结果被选中了,本来以为还是一年级没什么希望——好像安排有点特殊。”
“太好了,祝贺你!”
“这样,到动身只剩几天了,这个那个准备起来够忙的,我想。”
“那自然。”
“自然,什么自然?”
“你要准备去北京,这个那个很忙,没闲工夫见我,那自然。”高桥说,“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可以的,没关系,我能等。”
“回日本可是半年多以后的事了。”
“别看我这样,我还是相当有耐性的,消磨时间比较拿手。如果可以,把那边的地址告诉我,想写信给你。”
“那倒可以。”
“我寄信过去,你肯回信?”
“嗯。”
“明年夏天你回到日本,就来个约会什么的好了。去动物园啦植物园啦水族馆啦,还要吃尽可能政治上正确的美味煎蛋。”
玛丽再次看高桥,像要确认什么似的笔直地看他的眼睛。
“可你为什么对我有兴趣呢?”
“这——,为什么呢?现在我也解释不好。不过,往后和你几次见面交谈的时间里,很可能有类似弗朗西斯·莱伊的音乐那样的声音从什么地方流淌出来,而我能够一连串地罗列出我为什么对你兴味盎然的具体理由,没准雪也会堆得漂亮起来。”
到得车站,玛丽从衣袋里掏出红色小手册,写下北京的地址,把那页撕下来递给高桥。高桥折成两折,放入自己的钱夹。
“谢谢,我会写长信给你的。”他说。
天黑以后 第十七章(2)
高桥伸手拉起玛丽的手。玛丽抖动一下,但没有缩回。高桥久久地轻握她的手。小小的软软的手。
高桥说:“你非常漂亮,可知道?”
玛丽扬脸看高桥的脸,然后抽回手插进运动夹克的衣袋,目光投向脚下,确认黄色旅游鞋有没有脏污。
“谢谢。不过现在想回家去。”
“会写信的。”高桥说,“写长得一塌糊涂的、像以前小说里出现的那种。”
“嗯。”玛丽应道。
她走进检票口,往月台那边走去,消失在那里停靠的快速电车中。高桥目送其背影。少顷,发车铃响,车门关合,电车驶离月台。车看不见了之后,他拿起放在地上的乐器盒,扛到肩上,轻声吹着口哨朝JR①站走去。站内来来往往的人一点点增多起来。
天黑以后 第十八章(1)
早晨6时40分
浅井爱丽的房间。
窗外逐渐明亮。浅井爱丽在床上睡着,无论表情还是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