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普奇听说他的“死光”可以安装在其他专门制造的星际飞船上,或说得更准确是火箭式空中战舰上,才算心平气和了。对于“挪亚方舟”来说,普奇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他被请来担任组织“挪亚方舟”和地球之间的超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在这一领域他的确极有经验,能派得上大用场。
将来“挪亚方舟”上的乘客必须知道地球上的情况,了解世界局势的发展,从而决定是否返回地球。普奇和他的无线电站应该承担起正如主教所形象地表述的叼来橄榄枝的鸽子的职责,报告地球上“大洪水”已经退去的消息。
普奇不仅承担了建立地球——“挪亚方舟”双向联络的任务,还应该给“挪亚方舟”制造一架超级望远镜,使乘客们能看清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所发生的事情。这个望远镜就是电视,各国首都和大城市的中央电视台把无线电图象用密码传送到斯特罗迈耶城,然后普奇再把它们发射给“挪亚方舟”。
“简单吧?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普奇自问自答道。“把无线电波发射到天空上,它会中断或是反射回地球表面来,”这个科学家用他叫人听起来莫名其妙的语言解释道。“为什么会中断?啊哈!你不懂了吧?”
汉斯其实是懂得点儿的,但普奇不容他开口。
“火箭从地球开始上升,它要克服地球引力和大气层所造成的双重障碍。而无线电波从地球发射出去也要遇上两层屏障。长波。飞啦。飞了100公里——啪嚓!碰上亥威塞德①层。中断啦!又回到地球上。再反射回去。又碰上亥威塞德。又中断啦。啊?怎么办?地球没法跟天上说话了?能!普奇能。普奇能跟天狼星说上话。应该把屏障钻个窟窿。用短波这根针给它钻上个眼儿。我能对‘方舟’讲话,而‘方舟’也能对着我讲。当然啦,得灿德尔给了‘方舟’能源才成。他也是个有本事的。普奇加上灿德尔——就等于宏图大业!”
①亥威塞德,英语highside不准确的发音,意思是“高处”;亥威塞德层想是指电高层。
汉斯不得不把这些听上去十分荒唐的话翻译成能听得懂的语言,再去理解那些不成句的话的意思。
他知道,波长很短——不到10厘米——的无线电波能够电离它所遇到的空气,也就是把空气分子分解为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和电子,使空气变成导体。
他还知道被电离的空气和亥威塞德层的反射作用。对流层的微粒均匀地分布于距地面10公里的高度上,白天被太阳光电离。这样的空气电离层可以吸收一部分电波,另一部分则被辐射出去。
在高度从50公里到100公里的区域是另一层屏障笼罩着地球,这就是所谓的亥威塞德层,它看来是由被电离的氮气和稀薄的氧气组成的。
而普奇所说的射线“中断”,其实是在它的内部发生了辐射。“射线”以后的命运是这样的:被亥威塞德层上层球形内表层所反射的射线,在返回地球中途遇到被电离的对流层球表面——低处的稠密空气层,重新被反射到上方;这样,它就经过多次折射而在对流层的上表面和亥威塞德层的下表面之间绕遍了整个地球,一直到消失在电离程度更小的空气中,所以它就再不能返回地面了。这样就可以对无线电变幻莫测的不同可闻度做出解释了,它也就是所谓的无线电波“衰落现象”。
然而功率非常强大。波长非常短的无线电波,若是垂直向上发射,看来是能够冲破两重屏障而飞向星际空间——至少,那样的射线不再返回地球。
普奇的任务就是用功率强大的无线电短波,借助“望远镜式天线”来“钻透”这两层“铠甲”,在地球和“挪亚方舟”之间建立起可靠的联系。
就连这一点普奇也成功了。尽管天空上阳光灿烂,空气也因此而被电离,普奇还是当着汉斯的面将无线电波发射出去,电波再没反射回来。
“上路啦!”普奇说完笑了起来。“从地球到了海王星了。45亿公里。射线大概过4个小时到那里。啊?这么飞行好不好?普奇加上灿德尔就能办到!但是,还有好多、好多、好多的工作要做呢!望远镜式的天线效果不好。需要更好的。能量也需要大量的。地球和金星之间的电报费太贵啦。你一干起来就能学到好多东西。但你在我这儿得千万小心!”说着,鲁奇用汉斯料想不到的蛮力摇晃起他来。
有3个年轻的工程师协助普奇工作。他们都是爱说爱笑、机灵麻利的小伙子。但普奇对他们并不大满意。
“你懂得少没关系。你好好干,就会成为我的助手的。我在这里——你在火箭上。‘喂喂,汉斯。’‘喂喂,普奇。’‘你那儿天气怎么样?’哈—哈—哈!”
汉斯在普奇的实验室里干了整整一天,到了傍晚,又是那个沉默寡言的飞行员把他送回了斯特罗迈耶城。
“怎么样,普奇还没折腾死你吧?”温克勒尔在机场迎接汉斯时问道。
“就快啦,”汉斯回答道,“连我是不是共产党都问到了。说句老实话,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狠狠按他一顿。”
“那可不行,你已经开始要跟他学啦。是啊,这是颗有毒的果子,跟灿德尔没法相比。”
“唉!”汉斯把手一甩。
温克勒尔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再跟你说一遍:一切都得等到时机成熟。汉斯!”温克勒尔说。“好啦,这事儿我们说到这儿就行啦。咱们去看看小型火箭的试飞吧!”
当汉斯和温克勒尔到了阴森森的山顶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西南风把云彩赶到汉斯身旁,变成了一团团云雾,挡住了汉斯了望大洋的视线。广场上的一盏小灯照亮了一个被树木环绕、像工厂工地上的烟囱一样的东西。火箭就在这个烟囱里。
一片漆黑之中汉斯只能靠听声音辨别在场的人。他听出了副经理、灿德尔和温克勒尔的声音。布洛顿就站在那盏灯下。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十分镇定。
“发射不会推迟吧?”斯特罗迈耶说道。“这么黑可是很难找回火箭哪。另外大洋上可能还有波涛。夜里飞行,这叫个什么点子呀?”
但布洛顿坚持要立即起飞。白天灿德尔太忙,而试验是愈早结束愈好。
从黑暗中露出一张脸来。灯光照亮了朝着布洛顿走过去的阿米莉亚。
“这么说,您是急于创造新纪录吧?”
“还要证明男子汉的勇气不下于巾帼,”灿德尔笑着说道,“一切都准备完毕啦。”
亨利躺进一个狭窄的箱子。灿德尔仔细地盖好盖子,在温克勒尔和汉斯的帮助下,像把一个纱管塞进梭心似的,把氧气装置的呼吸管塞进布洛顿的嘴里,然后用电话问布洛顿能否操纵箱子里的那些操纵杆,接着说了声:“一会儿见。”就把火箭入口严严实实关上了。
“大家离开火箭!”
大家刚刚离开火箭,就听到了一声爆炸的巨响。一条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云雾和山上的广场,就好象突然之间升起了一轮红日。然后火焰就变成一闪一闪的了。一大群摩托快艇的汽笛都尖叫起来。透过云雾可以看到条条快艇上都亮起了强烈的探照灯的光柱。它们迅速起航了。
“用这样的探照灯有什么能找不到!”灿德尔说。
“他不会直接掉到水手们的脑袋上吧?”斯特罗迈耶问道。
“希望不会吧:一切都计算好了。”
火箭在高空熄灭了。只有山岩还一遍又一遍地发出隆隆的回声,似乎对打扰了它们的永恒宁静而勃然大怒。
上部
第12章 第一艘“挪亚方舟”离开地球 所有的检验、实验和准备工作都进行完了。布洛顿乘坐着“短笛”式火箭做了几次飞行,一次比一次飞得高。公司的股东们也增加到了100多人。如果注意到每个股东都随身携来百万资金,这可真是个相当不小的数目。一艘艘新飞船已经在方圆左近的一个个山头上开始动工。已经开始狂热地组建一个“挪亚方舟”编队。 斯特罗迈耶城里挤满了前来求救逃生的百万富翁和他们的老婆、孩子、爱犬、忠仆。
旅店、商场、咖啡馆、饭店和电影院像雨后蘑菇般破土而出,几乎漫山遍野,处处可见,什么广场上,山谷里,甚至连悬崖峭壁上都是。社会公共事业大繁荣……
这些企业就是生长在全面腐朽没落霉菌当中的蘑菇。企业的首脑们像受了惊的野兽一样惶惶不可终日,迫不及待地想尽早离开地球逃命。
每天的晨报都带来让这些工业大王和金融寡头们浑身冒汗的消息。
革命相继在3个国家获得了胜利,经过时间不长的血战,强权资本被彻底打垮。在整个世界上,很快就再也不会找到几个让这些可怜巴巴的前大亨们等着上“挪亚方舟”的角落了。任何力量,不管是黄金、军队、学者、阴谋诡计还是“莫希干人”的垂死挣扎,都不能阻挡住历史的车轮。
在一些革命暂时还没有取得胜利的国家,社会生活也彻底乱了套。举国上下全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交易所不再属于不久前的主人。
昨天的世界主人们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恐慌之中,仿佛他们正在和没人能对付得了的凶神恶煞们一较高低,魑魅魍魉一拥而上,无论是政府法令还是国家机器,在它们面前都失去了效力。简直就是一场鼠疫大流行。每天都有牺牲品,每日都有大劫难。上百万的资产就像被大风刮走的纸板搭的小房子一样,转眼就一扫而光。银行里光剩下几个钢蹦儿,别看破产就在眼前,可彼此之间还在为苟延残喘而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尚未完蛋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通货膨胀像“世界大洪水”一样泛滥成灾。帝国主义体系的根基摇摇欲坠。对失业的恐惧已经远远超出想象之外。失业者成群结队地阻止了军火企业的生产,捣毁了职业介绍所。
“社会秩序”整个儿开了绽。
“我们的末日即将来临,”惊慌失措的资产阶级报纸写道。
此时“挪亚方舟”事业大获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他们大家——终日为担心自己的小命而战战兢兢的欣顿夫人、马歇·德特朗和斯特罗迈耶——拼命催促、要求,甚至采取威胁手段要灿德尔快干。
这一天终于到了,灿德尔向他们宣布“挪亚方舟”可以起飞了……
在进行组装和内部装修期间,灿德尔不许任何一个乘客进入火箭内部。现在他们急忙跑去看看自己的新住所,他们在那里面可能要度过不少时日。
一大早,欣顿夫人、埃伦、布洛顿、主教、特克尔、马歇·德特朗、斯特罗迈耶、平奇,还有施尼雷尔带着女儿,全赶到了火箭发射场。
灿德尔、温克勒尔和芬格尔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纺锤形的火箭安放在发射架尽头宽宽的铁轨上。火箭的一半是黑色的,另一半镀着一层闪闪发光的白色金属,像镜子一样反射出朝阳的光芒。在“挪亚方舟”前方的轨道上还停着两枚牵引火箭,它们将在帮助星际飞船升空后返回地球。
“挪亚方舟”的门向里打开着。
“多厚的门哪!”埃伦说道。“简直会让人想到这是在往一只保险柜里钻。”
“正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保险柜的防火性能抵得上我们的‘方舟’。”
“保—保—保存……最最最值钱的宝贝的保……保……保险柜!”马歇·德特朗自嘲道。
“第一号值钱的宝贝”欣顿夫人扶着埃伦的肩头,让布洛顿搀着一条胳膊,头一个沿着一架小梯子走进火箭里头。她来到了飞船中央最宽大的隔舱之中。
这个隔舱有20米长,直径是4米。正对着门口有5个窗子,阳光从窗子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了明亮的光斑。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绷着一层精纺的灰色织物。窗子上方的一个角落有两个罩着金属网的圆孔。其中一个以不大的压力供氧,另一个是排气孔。
所有的墙壁上,连“地板”和“天花板”也不例外,都挂着许多小皮带,皮带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只手抓住一条时另外一只手可以够到另一条。
“地板”上放着几个箱子,工人们正从里面取出一些家具来;桌椅都和一般桌椅的尺寸差不多,但样子却跟普通桌椅不完全一样。
家具都是用阿尔法合金制作的,看起来很轻,而且也不结实,这是为了将来能派上其他用场。椅子座是几条分开的薄板条,跟公园里的长凳一样;椅子腿和靠背全是用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的管子做的。
阿米莉亚对那些小皮带很好奇。灿德尔便开始给她解释它们的作用。这时斯特罗迈耶抄起一把椅子,感觉它轻得就像一片羽毛,就说道:
“这样的椅子不是只能让那些没有肉身的鬼魂坐吗!”
灿德尔向大家表示歉意,说他还没来得及提醒一下旅客们:这样的家具可不是在地球上用的。
“我不认为我到了天上就能变成没有肉身的鬼,”斯特罗迈耶反驳道。“难道我们就一路站着,眼巴巴地瞅着这些玩具吗?”
“用不着担心,到时候您尽情坐好了,哪把椅子也坐不坏。”
“对于旅行来说,面积是足够大了,”欣顿夫人继续视察。“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样一个舱房呢?”
灿德尔使她失望了。这是火箭里供全体乘员公用的最大的一间舱房。生活舱的空间有32立方米,但其中一半用于装载物品、燃料等东西。因此,纯“居住”空间只有16立方米。挨着公用舱的舱房比较大一点儿——大约20来立方米,而到了火箭尾部就更小了。
“那自然得占一间离公用舱近的包厢啦,”欣顿夫人说道。“唉!只有包厢!这里不是远洋轮船,那里没有什么一个比一个小的包厢,房间比宾馆还好。劳驾清带我们看看舱房吧!”
为了到旁边的舱房去,必须回到内门的出口,走过一面是直立的墙壁(舱壁)、一面是椭圆的墙壁(火箭的外壳内壁)的狭窄走廊。
“哼,在这儿倒用不着担心走散!”斯特罗迈耶一边嘟囔,一边吃力地把肥胖臃肿的身子朝前挤去。
居住舱和第一个舱房模样差不多,只是房间小一点儿,窗子少一点儿——只有一个。
“不如这个的还多着呢,”斯特罗迈耶希望大伙随遇而安。
众人开始挑选各自的舱房。斯特罗迈耶马上就想发号施令,但欣顿夫给了他一个坚决的回击。她在地球上已经对他做了一次让步,甚至同意了用他的名字给火箭城命了名,这就足够啦。
欣顿夫人果断地开始分配房间。
“记下来,”欣顿夫人用不容他人置喙的口气说道。“公用舱右边的第一个房间是我的;第二个——是埃伦的;第三个——是主教大人的;第四个——是布洛顿的;接下来的3间全是特克尔的——这可能有些太多了点儿,到时我也许会收回一间,大夫,您不会反对吧?”可她不容大夫张嘴,就自顾接着说了下去:
“后面的一间是玛丽的。好啦,我的就这么多了。
现在继续记,可别记乱了,瞧您手忙脚乱的样子。左边的这样分配:第一间——斯特罗迈耶;下一间——马歇·德特朗男爵;然后是施尼雷尔的、他女儿的,你们就依次往下排吧。还有谁?中国厨子吗?”
“我得提醒您一声,”灿德尔说道,“最前的一间是我的,那里是船长的驾驶舱;而火箭尾部最后的两个舱房是温克勒尔和汉斯的,他们得在那里观察方向舵的工作情况。这几个舱房,我作为船长,必须指定它们留给乘务组。”
“对此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欣顿夫人回答道。“我认为我们的乘客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乐意在这个田鼠洞似的走廊里爬上几乎50米到公用舱去吧?”
“那当然喽”灿德尔说道。“平奇先生,统计一下吧。”
“现在我们还有3个空房间,这是给霍赫菲勒及其夫人和理查森留的。”
“这些人架子不小,让人久等,”斯特罗迈耶说道。
“晚晚晚晚来来来的——啃骨头!”马歇·德特朗引用了一句拉丁谚语。
“这么说,就是今天晚上啦?”布洛顿问。
“不能再拖延了,不管迟来的人赶得上赶不上,我们到时就起飞。”
大家都朝出口走去。
“也……也……也……许,您您愿愿愿意和我换换舱舱舱房,我我我给给您钱!”马歇·德特朗走到斯特罗迈耶跟前建议道。
“想也休想!”那家伙像平时一样粗鲁地答道。“欣顿夫人分配得很公平。您比我瘦,您在走廊里溜达起来比我容易。”
“可可可毕竟……我我我有胃溃疡啊……”
“我还有脂肪心、血管硬化和痛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