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籍斯里兰卡高僧向智尊者说:“借由全然专注整顿心的成员,看清躲藏在心里幽暗角落的烦恼,并正确叫出烦恼的名字,知道它的特质,并注意它的刹那生灭,如此才能达到心灵的净化。”
如何才能走出无明黑暗,破无明之茧而出?首先必须观察自己的心,看清烦恼的生起与消失,知道是什么烦恼。找出适切的方法对治,要比以一句“无明”带过,来得实际、有效些。
不知过了多久,那盆植物终于长出来了!
哦!原来是“紫背草”;他摇头否认,问他到底到是什么植物?他说忘了!
看来我不仅被无明所蒙蔽,也被紫背草蒙骗了呢!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紫背草:叶的下表面及茎的背光部位呈紫红色,开花由淡紫红色的筒状小花组成,远远望去,点点红花煞是好看,所以又叫“一点红”。
【注解2】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不知……”(《杂阿含经》)
WWw。xiAosHuotxt。COM
别让嗔怒之火,烧了芬芳的桉树林(09)
小。说。t。xt。天。堂
对于一个喜欢散步的人来说,整座散发着芳香的桉树林,是多么迷人!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是一个天然的香气林,沐浴着清香的芬芳。尽管树干笔直;缺乏优雅动人的姿态;叶片微黄,称不上翠绿晶莹,无法折射阳光,但那与众不同的香味,却令人惊艳!
尤其夕阳西下时刻,稍纵即逝的金光与徘徊林间的香气,让我流连忘返。每每直至倦鸟归巢才踏上归程。
那整片树林的清香,久久萦绕心间;想起曾经闻过的有加利叶精油的香气,相较之下,真是沧海一粟啊!
谁知,一场大火,夺去了桉树林与它的香气!火灾后几天,再到桉树林,眼前的景象,让我惊骇极了!焦黑半残的树干,触目皆是,整座山坡如历经浩动劫的炼狱;空气中弥漫的刺鼻臭气,更让人作呕……何时,那里已经成了野狗盘踞的废墟。
桉树林如晨露又似晚风般的淡淡清香,就这样在人间蒸发了。回望焦黑发臭的林间,蓦然想起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提醒修行人,不论平常持戒的功夫多么好,一旦愤怒生起,一把无明火,瞬间能将平日累积的功德烧个精光!
盛怒之下,人极可能做出脱轨失序的行动,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哪还有功德可言?!的确,人心难以控制,世间无常、社会快速变迁,遭遇更是福祸难料。忧郁症与躁郁症,正悄悄地袭击着现代人,近年来,社会上即不时出现父子、夫妻相残或父母杀害幼儿的事件……而对巨大的情绪变化时,我们能怎么办呢?首先要学会观照,平常就要练习时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愤怒或忧伤来临时,不要让自己愈陷愈深。要能懂得:“抽离”与“停止”。人之所以被情绪俘虏,其实是因为自己不断扩大事件范围,不断加深伤害程度,以偏执来解读,不见得符合事实真相。更何况,再大的情绪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已圆寂的广钦老和尚曾说过“石头狗”的譬喻,说人就如狗一样,常常尽心力追逐一块别人丢过来的无用“石头”──那“石头”可能是一个眼神、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看看自己,正在追哪一块石头呢?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桉树:俗称“有加利树”,有清洁空气的功能,原产澳洲,十九世纪末来到中国,最常见有大叶桉和柠檬桉两种。
【注解2】嗔心:“一嗔能摧毁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一切诸善行。”(《入菩萨行》)
m
满天繁星,可还有赤马天人的光亮?(10)
小,说[t。xt[天堂}
长夏已尽,秋雨频仍,花园里的繁星花,竟开得热闹缤纷!仔细看它的每一朵小花,就似一颗小星星,聚集一起像极了满天繁星。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这种不需要费心照顾便能繁花似锦的花草,最容易栽种。就在于像不论在何处,天上始终常在的满天星光一样。
噍!今夜星光多灿烂!漆黑的夜空,点点繁星闪烁,仿佛有无数双天神的眼睛在俯视我一般。从古至今,浩瀚星空下,曾有多少仰望星星的人?他们看到的又是怎么的星空呢?李白所见的是“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杜甫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还有凡高的“星空”高挂着闪人发光的蓝色星星……繁星满天也好,月明星稀也罢,那些星空下的风流人物,如今何在?千载光阴,倏忽而过,物换星移,人生又是几度秋凉!
世间无常,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经的旅程。古往今来;谁能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呢?我想起《杂阿含经》里赤马天人的故事:一位容貌庄严,身躯放光的天人,如星光坠地般来到佛陀面前。
他说道:“究竟有谁能走到世界边际,并抵达不生、不老、不死之境?”
佛陀说:“靠走,是走不到的。”
天人说:“我过去生曾是外道仙人,名叫赤马。我运用神足通,去究探世界的边际,因此无时无刻不在奔走中。即使如此,我狂走百年直到老死,也未能见到世界有边际!”
佛陀告诉赤马:“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就是世界,由于贪爱而形成世间;贪爱断除,世间便散灭。而要抵达世界边际,必须修行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能度过贪爱,极尽苦边,行过世界,抵达不生、不老、不死之境。”
听完佛陀开示,满怀欣喜的赤马天人,身躯一闪,一点流光霎时消失在黑夜里。
要到达不生、不老、不死之境,必须断除内心的贪爱而非向外追逐,因为我们的身心即是世界,要抵达世界边际,端看如何超越烦恼──这是佛陀告诉赤马天人的。这教导犹如暗夜星光,照亮修行的前路。
夜凉如水,满天繁星里,可还有赤马的光亮?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繁星花:又称星形花,花形奇特有趣,小花的花冠呈现五裂状,就像天上的星星。南方适宜栽培,花期持久,到处可见。
【注解2】世界的边际:“世间有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非非有边,非非无边。”(《杂阿含经》)
Www。xiaoshUotxt。cOm
蒜香藤说:“你停止了吗?”(11)
小*说**t*xt**天*堂
直到现在,父亲还是喜欢种植爬满屋顶的攀植物。记忆中;童年的蒜香藤、紫花藤蔓沿着墙壁攀沿而上,绿阴遮盖的大片风景,如今已被软枝黄蝉与软枝红蝉交错的艳红、鹅黄所取代。
时光飞逝,花开花落,我庆幸家中仍保留着美好的一景。
好多年了,在异乡的小镇街头,又看到那朵朵紫色风铃般的花朵缠绕成串串花环,垂挂在人家车库屋或门前木头围篱上,是蒜香藤!花叶特殊的蒜香藤香气依旧,远山迷蒙、秋光烂漫,岁月却悄悄溜走了,一晃眼,我已不再是穿梭在紫花藤蔓下的小女孩。
今天的我,看着那串串紫色花环,不知怎么的,脑海里浮现了佛经中一个戏剧化人物──央掘摩罗。他曾经是挂着人指花环的杀人魔,因为遇见佛陀,而蜕变成一个觉悟的圣者。
央掘魔罗的老师,要求他收集一千根人手指。他埋伏在高崖下,当行人接近时,便杀死他们,割下其手指,并将指骨串成花环挂在胸前。已经九百九十根手指了,他寻找着最后一个目标,没想到前方走来的是他的母亲。正当他准备行动时,佛陀出现了。他心想:“既然还有别人,我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来取手指呢?”央掘摩罗拿起武器,紧随佛陀身后。但无论他走得多快,都赶不到以正常步伐行走的佛陀。他停下来大叫:“停止,沙门!”
佛陀说:“我已停止,你也应该停止。”
央掘摩罗说:“你在走却叫我停;而我已停,你却说我未停。这是什么意思?”
佛陀回答:“我已停止对众生造恶业,你却未停止。”
央掘摩罗一听,豁然大悟,顿时抛下武器,发愿洗心革面。他明白真正的“停止”是永远断恶,于是他请求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后来证得圣果。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想想人一生忧悲烦恼从未间断,因而造下多少恶业啊!被烦恼纠缠的当下,仿佛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事了,甚至伤害了自己或别人也不足惜。
但若把眼光放远来看,这烦恼真的如此重要;不可解决吗?或许并不尽然。真正停不下来的,是自己那颗追逐烦恼的心吧!眼前串串紫色花环,无言地问着:“你停止了吗?”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蒜香藤:叶片深绿富光泽,花形大而优美,初绽放时为粉红紫色带淡红,授粉后,色泽渐褪为淡紫。花、叶在搓揉后,有很浓的大蒜味。
【注解2】烦恼不断:“若缺乏禅修,心就会在烦恼不断的攻击下,渐渐变得狭隘且僵硬。”(《就在此生》)
“执取”比鬼针草还黏人!(12)
小_说txt天堂
走在山径或乡间小路,最讨厌的就是鬼针草了。在你不经意走过时,总沾满裤管与衣袖。它来无影、去无踪,让人恨得牙痒痒!
一次,到溪谷的小木屋看莲花,一路上我察觉自己已被鬼针草盯上,走走停停地与它奋战了好几回合。
到了小木屋前,举目望去,满池莲叶已残,只剩一朵残荷犹自在晚风中颤粟,直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走绿波间”,那一片片如向上之手的翠绿莲掌,一朵朵莲掌遮面下的嫩红荷颜、花香、蜂鸣、蝶影,都已是“仲夏夜之梦”了。
人在无边秋景里,只觉秋意上心头。蓦然,脚下一阵刺痛,我弯下腰抓出了几根“鬼针”,心里有些生恼。
鬼针草的“阴魂不散”,岂不像人的执取般强烈?一黏着就很难除下!
执取是如何产生的呢?佛陀以“十二因缘”,解释众生生死流转的现象与原因:“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从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可知,“取”是以爱为缘而产生的,因为六根接触到六境,产生种种感受,从感觉又生起执爱,因执爱而想抓取,生命便因而存在、延续。这和鬼针草将种子黏附在动物身上,以传播到更远,繁衍新的生命;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我开始猜想,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生命流转的真相时,周围的土地上是否就长着鬼针草?!在鬼针草身上,因“取”而“有”的流转过程如实展现无遗。
如何断除“后有”不再轮回呢? 从灭除‘执取’着手是我们可以努力的,“爱灭故取灭”。在六根触境的当下,观照自己的感觉,看清自己对某个对象的渴爱,其实是来自于深不可拨的执著,所以才会不择手段或不顾一切地抓取;而这渴爱往往是一种自私的爱。
观照这后,逐渐放下患得患失的心,不再让冲动的执取,伤害自己与他人;造成悔不当初的结果。
行经满布鬼针草的山路上,恼人的鬼针草还是向我说法了,即使被它黏满衣襟,也应心存感恩啊!我低头取下最后一根刺,将它丢向草丛里,心这么想着。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鬼针草:顶端长着具倒钩刺的黑褐色蒴果(鬼针),这小小的果实总能附着到人或动物的身上,随其所到之处继续繁衍。
【注解2】执取:“由内心执取自我,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出家者又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与毫无意义的戒禁。”(《佛法概念》印顺异师)
.xiAoshUotxt。cOm
美丽而有毒的是曼陀罗,也是欲望(13)
小说。txt。天+堂
美丽而有毒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曼陀罗”。
初见曼陀罗,你会讶异于它的美丽,像一支支长长的喇叭,硕大而洁白的化朵,实在令人惊艳!而粉红的曼陀罗更高贵无比,简直就是深山中的贵妇。
不同于其它野花造型的朴拙,或攀爬山壁、跻身在你脚边的谦卑,曼陀罗可是大刺刺地开在山路旁,不仅身材高大,连容貌都华丽动人!叫人不想看到也难。
眼前那大朵、大朵的山花,难道就是佛经中的“曼陀罗花”?《法华经》中,佛陀将说此经而入于三味时,从天降下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等四种花;曼陀罗花雨从天空飘落,那景象一定美得不得了!
然而这花却有毒,千万不可因为它美丽而采下,每次爬山看到路旁的曼陀罗时,我总这般提醒自己。尽管多么想采几朵放在瓶中,置于案前。
美丽而有毒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欲望”。
对于学佛者来说,一提到“欲望”,总看成是可诅咒的、应厌离的,而勉励自己或劝导别人要“离欲”。因此,许多人就觉得佛法多么消极、悲观──一学佛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任何的享受都要断绝了,青灯古佛、粗茶淡饭、粗布灰衣……
我想,人不可能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在众缘和合的世间,必须有生存资具,也一定有共同生活过的眷属,如何完全断绝?既然如此,那么就不看、不听、不闻吧?
佛陀曾对认为“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听,就是在六根中修”的外道郁多罗说:“盲人看不见,聋人听不见,他们也是在修根吗?”切断六根与外界的接触,并不能真正离欲。
真正的离欲,是远离心中的烦恼。这并不代表我们要过纵欲或婪欲的生活;而是在感官与外境接触的当下,当贪婪、嗔恚、愚痴等烦恼情绪生起时,能有一份清明的觉照,深入地观照自己,进而有所超越。
就像看到路旁的曼陀罗时,能不被其美丽迷惑,冲动地上前摘取,而能停下步伐,思考此言行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是什么?这时,你的决择便有更多的可能。
只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踏稳上山的步伐,沿途的曼陀罗,何妨让它自开自谢呢!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曼陀罗:外观似百合花,又名洋金花。一般有白色,红色或浅黄色,蒴果呈圆球形。全株(包括根、茎、叶、花、种子)皆有毒。
【注解2】欲望:“欲生诸烦恼,欲为诸苦本。”(《增一阿含经》)
WWw。xiAosHuotxt。COM
牵牛花、露珠、生命,三者皆无常(14)
小_说txt天_堂
山径旁,几朵紫色硕大的牵牛花恣意地开放着,阳光照耀下,充满盎然的朝气。我踏过布满落叶的山径,一面凝视着牵牛花,即使走远了仍忍不住回头遥望,感觉心湖上也映照了这片绿野中的艳紫。
过了两天,行径同样的地方,牵牛花却凭空消失了似的,连落花也无影无踪。这才想起来,牵牛花原本就是朝开暮谢的,又称为“朝颜”,我怎么忘了呢?
日本和歌集写道:“人的生命最无常,宛如牵牛花上的露珠。”看来,不只牵牛花上的露珠刹那生灭,连牵牛花的生命也是如此短暂。
牵牛花、露珠、生命,三者皆然。佛经说:“在这世上,人生无归属且不可知,正如成熟的果子面临掉落的危险,出生的人始终面临死亡的危险。……所有人的归宿都是死亡。”
死亡是多么真实的事实,就像日夜会过去、花开会凋谢,生命终有尽头。死亡象征了生命最终的孤独,当离开世界的那一刻,曾经所拥有的一切顿时化为幻影,人终究又回到孤独。问题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死神何时出现,却又时时面临着死神的袭击,死神夺走了我们所有的家人、朋友,最后也将自己带走,告诉我们一切终归尘土。
我常想,那曾在过往岁月里陪伴我的人,死神把他们带到哪里去了呢?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啊!虽然“死神并不能永久把我们隔开,不过像墙头的花爬到墙的那一边开出花来,看不见可是依然存在……”但墙里,墙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何况生死之遥,又岂只是一墙之隔?“故人孤帆远影去,两岸烟水茫茫,空留无限惆怅。”
或许正因为生命短暂,人才会去思考如何活得深刻、有意义,并学习珍惜当下的因缘,不浪掷生命,善待自己与他人。
佛陀教导我们要致力于:“在身体毁灭以前,就已摆脱贪爱,不执著于过去与现在,也不忧虑于未来”;如此面对现实人生的无常风暴,便能安然度过;死亡来临时,心已安住于寂静,而无所畏惧。
秋天将尽的时候,我走过山径,感到秋日已远扬,挥别的不只是近去的光阴,还有那几朵骤然掉落的牵牛花,以及点滴流逝的生命。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牵牛花:多年生蔓性草本,花冠漏斗形,四季开花,可当作荫棚植物。通常在清晨四五点间就会开花,到了中午,花便凋谢了。
【注解2】死亡:“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天最第一。”(《增一阿含经》)
xiAoshuotxT。cOM
无谓的坚持,像易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