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头记 密码-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这是顺治当年卑躬屈膝对皇叔父摄政王讲的原话。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隐射摄政王多尔衮自称皇父,就是要将顺治当儿子看待。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    
    贾芸进去见了贾琏,因打听可有什么事情。贾琏告诉他:“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子再三求了我,给了贾芹了。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    
    注解:    
    大观园里“栽花木”,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树木树人”隐射顺治(贾芸)想要学习汉学并亲政。贾琏(多尔衮)口头上答应了。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加注:    
    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个主意来,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原来卜世仁现开香料铺(“群芳髓”铺子),方才从铺子里来,忽见贾芸进来,彼此见过了,因问他这早晚什么事跑了来。贾芸道:“有件事求舅舅帮衬帮衬。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都是使女人绝育的药)使用,好歹舅舅每样赊四两给我,八月里按数送了银子来。”    
    注解:    
    母舅卜世仁即后文的王仁,隐射顺治的母舅科尔沁蒙古亲王吴克善。卜世仁奚落外甥贾芸,还哭穷。隐射吴克善亲王等满蒙亲贵奚落小顺治皇帝。多尔衮时代,蒙古四十九旗处境艰难,帮不了顺治多少忙,也不愿意帮忙,简直不是人。顺治皇帝一生不喜欢蒙古后妃与蒙古亲戚,由此而起。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加注:    
    贾芸笑道:“舅舅说的倒干净。我父亲没的时候,我年纪又小,不知事(六岁丧父)。后来听见我母亲说,都还亏舅舅们在我们家出主意,料理的丧事(蒙古王爷帮助孝庄)。难道舅舅就不知道的,还是有一亩地两间房子,如今在我手里花了不成?”    
    注解:    
    “一亩地两间房子”隐射长城南北一统天下,盛京与北京两处皇宫。此乃顺治童年的写实之笔。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    
    倪二听了大怒,“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也罢,你也不用愁烦,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账,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怕低了你的身份;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    
    注解:    
    “倪二”隐射汤若望,来华传教是放高利贷,但对顺治皇帝“不要利钱”。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    
    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账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    
    注解:    
    “十五两三钱有零”,隐射崇祯十五年三月汤若望授权帮助明朝制造红衣大炮,参与山海关防务。“有零”隐射汤若望于顺治元年归顺清朝,一切先进技术,包括西洋新历法,都交给了清朝政府。孝庄认汤若望为义父,顺治认汤若望为爷爷(玛法)。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忘年之交。


第七章 女皇开国第26节 汤若望在中国的一生(2)

    《石头记》第二十四回原文:    
    一直走到个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    
    注解:    
    数字和为二十四。又特意写在第二十四回,隐射顺治皇帝24次到南堂,接受不要利钱的汤爷爷教诲。顺治的“世法平等”、“满汉一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废除逃人法”、“禁止圈地”、“满洲亲贵退出六部”等“杂学旁收”的新思想,都来源于这“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的无息贷款。皇帝驾临民家24次,各种史料均有记载,所以《石头记》采用了二十四这个历史坐标值,为后人破解提供了可信的数据。    
    《石头记》第一百三回《昧真禅雨村空遇旧》原文:    
    雨村复又心疑:“想去若非士隐,何貌言相似若此?离别来十九载,(注:南明政权维持十九年)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但我既遇恩公,又不可当面错过。看来不能以富贵动之,那妻女之私更不必说了。”想罢,又道:“仙师既不肯说破前因,弟子于心何忍!”    
    注解:    
    “离别来十九载”,是清朝帝系贾雨村与明朝帝系甄士隐说的话,隐射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已经十九年,标志着《石头记》故事从顺治时代,进入了康熙时代。    
    《石头记》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原文:    
    进了都门,众衙役接着,前呼后拥的走着。雨村坐在轿内,听见轿前开路的人吵嚷。雨村问是何事,那开路的拉了一个人过来跪在轿前,禀道:“那人酒醉,不知回避,反冲突过来。小的吆喝他,他倒恃酒撒泼,躺在街心,说小的打了他了。”雨村便道:“我是管理这里地方的,你们都是我的子民。知道本府经过,喝了酒不知退避,还敢撒赖!”那人道:“我喝酒是自己的钱,醉了躺的是皇上的地,就是大人老爷也管不得。”雨村怒道:“这人目无法纪!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回道:“我叫醉金刚倪二。”雨村听了生气,叫人:“打这东西!瞧他是金刚不是。”……那夜果等倪二不见回家,他女儿便到各处赌场寻觅。那赌博的都是这么说,他女儿哭了。众人都道:“你不用着急。那贾大人是荣府的一家。荣府里的一个什么二爷和你父亲相好,你同你母亲去找他说个情,就放出来了。”倪二的女儿想了一想:“果然我父亲常说间壁贾二爷和他好,为什么不找他去?”赶着回来就和母亲说了,娘儿两个去找贾芸……贾芸无言可支,便说是:“西府里已经打发人说了,只言贾大人不依。你还求我们家的奴才周瑞的亲戚冷子兴(索尼)去才中用。”倪家母女听了,说:“二爷这样体面爷们还不中用,若是奴才,是更不中用了。”贾芸不好意思,心里发急道:“你不知道,如今的奴才比主子强多着呢。”(辅政四大臣说了算)倪家母女听来无法,只得冷笑几声,说:“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等我们那一个出来再道乏罢。”说毕出来,另托人将倪二弄出来了,只打了几板,也没有什么罪(汤若望因北京连续地震而无罪释放)。    
    注解:    
    “醉金刚”拦住贾雨村的路线,隐射汤若望企图拦住康熙辅政四大臣为首的清朝朝廷的复旧路线。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四位辅政大臣刚上台即向全国发布命令:    
    朕秉承先志,厘剔弊端,因而详细体察,乃知满洲佟义,内官吴良辅阴险狡诈,巧售其奸……各衙门专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万民告匮,兵饷不敷……坏本朝淳朴之风俗,变祖宗入定之典章……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制,内官永不录用。    
    首倡十三衙门的吴良辅,此时正在悯忠寺替顺治皇帝出家,仍被“变易旧制”罪名而论斩。接着是罢内阁、翰林院,复设“内三院”。内三院各设满大学士一员,汉大学士一员,并规定一旦见缺,满洲学士即应推补,汉大学士见缺则不一定。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翰林院并入内三院,侍讲学士、侍讲一概裁汰。    
    辅政大臣上台伊始的举措,其实就是革除顺治皇帝的汉化政策,恢复皇太极时代的满制。孝庄太后对当年顺治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是赞同的,组建汉军旗,重用汉官,满汉一体等都是顺乎时势之需要。但顺治仙逝,康熙冲龄,四臣辅政,满洲大臣对顺治朝重用汉官极端不满。孝庄太皇太后审时度势,觉得可依赖的还是满洲上三旗的四位辅政大臣。为此不惜付出代价,不惜走点回头路,借以换取清朝朝廷内部的稳定。这是“诸害相较取其轻,诸利相较取其重”的措施。    
    朝廷上的圈地争端和汤若望天算案政治影响很大。辅政大臣以两黄旗京畿原圈地二十年前被多尔衮的正白旗圈占为名,要求重新将正白旗的好地归还两黄旗,双方不足之处再圈民地以补充之。议政大臣费扬古以顺治皇帝严令禁止圈地予以抵制,一场论战沸沸扬扬。    
    汤若望是太皇太后的义父、顺治皇帝的爷爷、当今康熙皇上的曾爷爷,其时宪历由先皇颁布实行多年,辅臣苏克萨哈、鳌拜支持钦天监官员杨先光,进行反攻倒算,要求恢复大统历。以换地为名重新圈占民地、恢复落后而不准确的大统历,完全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了,既是对顺治皇帝的反攻清算,更是对深居后宫的康熙祖孙的威胁。    
    汤若望天算案的矛头,直接对准康熙祖孙二人。议政王大臣会议数次,御前会审数次,仍难以结案。孝庄和康熙皇帝竭力想保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性命,但辅政大臣不接受,用莫须有的“罪证”欲置汤若望于死地。孝庄嘱咐安亲王岳托利用御前会审首席主持的机会体体面面地结案,也没有成功,只争取到在建国门观象台实测校验的缓死之机。    
    辅政大臣把实测校验结果颠倒黑白,标拟汤若望处绞。苏克萨哈与鳌拜完全不顾孝庄的保全谕旨,以“辅臣拟旨”的形式把汤若望等人由处绞改为斩首,企图借汤若望的脑袋,给孤儿寡母的皇室一个下马威。幸亏一场大地震救了孝庄皇太后,吓退了对天神尚有敬畏的苏克萨哈、鳌拜等辅政大臣,汤若望才得以免死。孝庄与康熙为首的皇权最终取得了胜利,汤若望无罪释放,得以寿终正寝。    
    醉金刚倪二拦路、被捕、坐监、挨打,最后无罪释放,即隐射这段历史。    
    “你还求我们家的奴才周瑞的亲戚冷子兴去才中用”——隐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对汤若望天算案的态度与苏克萨哈、鳌拜不同。索尼帮助孝庄与康熙,对开罪汤若望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孝庄选定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的皇后,显然与此案有极大的关系。    
    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原文:    
    “……若说贾二这小子,他忘恩负义,我就和几个朋友说他家怎么欺负人,怎么放重利,怎么强娶活人妻。吵嚷出去,有了风声到了都老爷耳朵里头,这一闹起来,叫他们才认得倪二金刚呢。”他女人道:“你喝了酒睡去罢。他又强占谁家的女人来着?没有的事,你不用混说了。”倪二道:“你们在家里,那里知道外头的事?前年我在场儿里碰见了小张,说他女人被贾家占了,他还和我商量,我倒劝着他才压住了。不知道小张如今那里去了,这两年没见……”说着,倒身躺下,嘴里还是咕咕哝哝的说了一回,便睡去了。    
    注解:    
    “前年我在场儿里碰见了小张……这两年没见。”“小张”指尤二姐的前夫张华,隐射顺治皇帝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顺治十二三年(1656—1657年),顺治帝爱上了胞弟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甚至打了襄亲王一个嘴巴(《汤若望传》云“一个奇特的耳光”),气死了襄亲王(含愤自杀),把重孝在身的董鄂氏用一顶小轿抬入紫禁城(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云:“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先没有名分,后晋封为贤妃,不久又晋封为皇贵妃。皇贵妃董鄂氏之父鄂硕亦极受恩宠,连升三级,从三等精奇哈番(三等子)晋封为三等伯,死后追封为侯。    
    《汤若望传》对此事有详细记录。《石头记》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直接隐写了这段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