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跟课本卷子继续缠绵的时候,一个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给附中的三年级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说有人告发了这次中考体育成绩有的学校作弊了,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都非常重视,正在调查。所以原定的六月上旬就要发下来的体育成绩现在也不确定了。
“消息是真的吗?”林美悄悄问周罄,她相信周爸爸肯定能打听到这方面的消息。
周罄沉默的点点头,小声说:“据说是别的学校的家长打电话举报的。”
既然有作弊的,肯定就有老老实实自己考的。当那些凭自己的实力考试的学生发现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好成绩,在考试时会比他多出十分甚至二十分的优势时,不可能不动容的。
林美轻轻呼出一口气,有种“终于事发”的命运感。
每个做了亏心事的人都设想过被发现后是什么样。老话常有一句“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林美现在就很清楚附中全校的体育成绩都有问题,一旦被揭穿,这就是个六十分的缺口。
班上的人是两种表现。成绩不好的,就像朱海,她的反应就很平淡,“那就补考嘛,不会说全作废吧?”对她来说总成绩少十分二十分没什么差别。四中代表的是市里的普通高中,除了四中还有九中、十中、十一中等等。一个上不了还有别的,她的选择面大。
但像郑凯、梅露这些好学生,他们的选择面非常小,这六十分的差距将是致命的。所以这两天郑凯和梅露他们的神情都很紧张。
早知道……林美对周罄叹了句:“早知道还不如自己考呢……”她对她的体育成绩有信心,自己考也差不到哪里去,无非不是满分高分而已。
现在搞成这样真是得不偿失。
放学时,林美和周罄一起走,郭鑫鑫最近去她奶奶家吃饭,要走另一条路。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绩全部作废,重新补考;第二种是只算最低分。”林美跟周罄讨论这次的事最终上面会怎么决定。
她记得当年的体育成绩应该没问题,她是以三十多分不到四十分的成绩记入总成绩的。但也有可能当时的她就像朱海一样,根本不关心这件事,所以根本没放在心上。那这个记忆就靠不住了。
她现在是考虑最坏的结果。如果附中被查出来的话,那就面对失分的结果。她就意味着她必须从别的科目把分给挣回来。
周罄推着车慢慢走,“这要看上面到底想不想严查。要是他们怕影响不好打算息事宁人,那就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要是他们打算抓典型就糟了,这就看咱们校长的关系硬不硬了。”
抓典型,推出一两个来杀鸡儆猴,才能把刚刚改革两年的体育考试给推行下去。不然作弊之风一旦兴起,成了惯例就糟了。
一连两周,学校里都在讨论体育考试的事。各种小道消息流传。家长电话举报是确定的了,但涉事的学校却好像是隔壁区的,据说那个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已经被叫走了,那个学校的体育成绩全部作废进行补考。
体育成绩缓发的事是因为现在正在进行核查,看还有哪个学校涉嫌集体作弊。
听到这个消息时,高源在班里说:“那完了,我的短跑成绩都快跟刘易斯一样了,怎么办?他们会不会派人到学校来叫我们当场再跑一次?”
有人还抱怨:“那个写成绩的要是多写一秒就好了!六秒我怎么可能跑得到!”一堆人在那里比起成绩来了,女生大多集中在七秒,男生几乎都是六秒那一关的。人人都是飞毛腿,短跑健将。
何棋笑道:“体校该到咱们学校来找苗子,一找一大群!”
上午第二节课的时候,大家在讨论体育局会不会派人到学校检查他们是不是真能跑那么快。到中午放学时,大家已经在讨论如果有人来检查的话,他们怎么躲过检查?
最后都认为崴脚,骨折,感冒这三个是躲避检查的良策。
第二天,高源就打着石膏来上学了。
何棋一眼看到哈哈大笑:“我操!高源你行啊!”
高源得意洋洋的把打了石膏的腿放在桌上让大家参观,周围围了一群男生。
高源回家跟他妈说上级领导可能会来检查他们的成绩,万一发现是作假的后果很严重。他觉得假装骨折是个好主意。高妈妈拿起电话说:“这个简单,你小姨是医院的,我让她给你打个石膏。”
为了外甥中考的大事,高源小姨义不容辞,下班就带着石膏粉到高家来了,用开水一和,问高源想包哪条腿,用纱布把高源左小腿一包,把和好的石膏粉抹上了厚厚的一层。等石膏干了后,就像高源小腿上套了个沉沉的硬壳子,这壳子还会活动。
何棋看这石膏壳子,摸着下巴说:“……我怎么觉得这唬不住人啊?你要是腿真断了,这石膏壳子又没连脚踝一起包上,能起什么作用?”它还能上下活动!
高源说:“包上脚踝我怎么穿鞋?”
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何棋深沉的点点头不吭声了。
高源下班戴着石膏壳子去上厕所时更是引起了围观,不少外班的男生一看这“伤员”的样子,还扶了他一把关心道:“小心。”
高源慎重点头,旁边同班的男生拆台道:“假的!”
高源:“滚!”
林美从头围观到尾,觉得……高源同学是没有做坏事的天赋的,有这种把自己做的事宣扬得人人都知道的坏人吗?要是真有人来调查,随便一问不就知道他这石膏腿是假的了吗?
高源得了个“铁人”的外号,都是夸奖他身负“重伤”还坚持来上学——他居然还是自己骑车来的!如此身残志坚,堪为我辈楷模!
他还挺得意,每听人家这么叫他都骄傲扬头。
受了高源的启发后,不出两天,三年级又多出几个包石膏的=_=
有的包得多,包得比高源还厚,那男生骄傲的说:“我爸跟那个大夫说给我多包点,大夫就给我弄了个大碗调石膏!”
包得多显得伤更重吗?
有的包得少,就手掌宽的一截。高源嘲笑道:“包这么少一看就是假的嘛!”
——你们根本都是假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郑老师看到后在上课时还笑着对高源说:“挺好的嘛,坚持上课。注意身体啊。”
高源不好意思的笑,周围男生都争先恐后的拍他脑袋,一下比一下重,最后高源捂着后脑勺愤怒道:“再拍我翻脸了啊!”
战战兢兢、忐忐忑忑一直等啊等,等到体育成绩据说已经发到学校之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检查成绩的事不了了之。但也可能是附中躲过了这一关。经过这次事后,林美听到郑凯跟他的哥们在那里说:“早知道还不如自己考呢。校长也是,叫那些不想考的自己找人不就行了?他去找人,结果把全校都给害了。”
旁边一堆附合的人。
这件事结束后,天气已经越来越热了。一天周五打扫卫生时,郑老师让大家把吊扇的扇叶也擦一擦。周六要叫人来检查电扇和线路,确定能不能用,马上就要用电扇了。
林美家也把衣柜整理了下,换季了,该拿出来的夏天的衣服都要过遍水晒一晒好穿,毛衣厚外套什么的也该洗干净收起来了。
林美要帮忙,被林妈妈说:“你就不要给我添乱了。回屋关上门看你的书去,再熬一个月就解放了。”
还有一个月。
周一早上刚到校,就见教室里六个大吊扇开到最大档呼呼的刮地,刚拖过的地上水湿湿的。这么大的风坐在教室里胳膊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林美冻得受不了去把她头顶上这个给关了。
郑凯抱着卷子进来看到她:“对了,林美,郑老师说要是你来了让你过去找她。”
林美走到讲台前看了眼卷子:“今天做卷子?”
郑凯打开一卷给她看,“应该吧,不过一节课做不完。剩下的要么是自习课接着写,要么就是今天的作业了。”
一套卷子是八张,这个题量可不算小。
教师办公室里也是刚刚打扫完,地上的水还没干透。老师们都来得比学生早,办公室里都是人,郑老师一看到林美就站起来指着门口说:“走,出去说。”她轻轻推着林美往外走,从三楼到二楼,林美总觉得郑老师好像是想找个地方跟她说悄悄话。
最后带着她去了一楼放校服的那个仓库,郑老师跟管钥匙的杜老师拿了钥匙,去仓库翻了翻,拿了两提白皮书给她让她拿到班里发一发。
林美囧着脸提着沉甸甸的书跟着郑老师又回到三楼办公室,这时办公室里倒是没人了。
郑老师让她坐下,跟她说:“上次你跟周罄不是救了个小孩吗?我想了想,你跟周罄回家跟家长说,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你们俩评个三好学生什么的,说不定能加分。”
林美:“啊?!”
她万万没想到郑老师找她是说这个。
郑老师:“你不要有负担,也别觉得不好意思。这事你跟你妈说一声,让大人来办。跟你妈说去找找当时那个小男孩的父母,让他们给你写封感谢信就行了。到时拿过来,我给你报到市里去试试看。”
林美虽然一直觉得自己很成熟了,也能理解郑老师是为她好,但她还是不好意思去跟人要感谢信,她说:“……这都半年多了。”
“去问问也不费什么事。现在多几分是几分,就算不加分,你有个这个对你也有好处。”郑老师说,“我的通讯录丢了,上次家长会想跟你妈说又忘了,要不你跟你妈说一声叫她来,我跟她说。我看交给你不保险。”
林美连忙说她一定跟林妈妈说,这才从办公室出来。
“不太好吧……”林美跟周罄一说,周罄也是一脸尴尬,“我当时就是去叫了老师,是你发现那个男孩的啊。”
林美哭笑不得:“不是这个问题。我就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隔了半年了再叫人给我写感谢信什么的……我也不差这五分啊……”之前体育那个有可能要补十分二十分的空缺,她也没害怕啊。何况就五分,实在觉得没必要。
“我要是准备考省一,多这五分希望更大,那我也说不定就一咬牙去了。”林美说,“省六我是十拿九稳的,实在觉得没必要。”
周罄说:“那你干嘛不考省一?”
林美一下子愣了。
周罄说:“我一直想跟你说。之前你想考省六,那是因为你当时怕自己成绩不够。你现在成绩考省六不是有点可惜了吗?你上次模拟考跟梅露并列,现在说起复习来,我觉得你也不比梅露差。她就是一直以省一当目标的,你也考省一嘛。”
第31章
郑凯很好说话,虽然在林美和周罄上前问他是不是班里同学要结伴去看郑老师时装傻:“没有这事,你们听错了。”
这傻装得太没技术含量了。
林美都不忍心拆穿他,径直说:“我们正好也想去看看郑老师,一起去吧。”
郑凯一脸“你们怎么这么不识相”的无奈,点头答应:“好吧,我们约好的是这周六下午,你们可别再跟别人说了啊,影响不好。”
于是,周六下午热死人的大太阳下,林美几人满身大汗的爬楼。
郑老师的家就住在距离附中不远的一个家属院里。郑凯偷偷打听到了郑老师家的地址,住在哪幢楼几层哪一户这种信息。
几人事先没打电话,吃过午饭就在学校后面的菜市场集合了。郑凯说:“咱们早点去,大家吃过午饭还没来得及睡午觉时,去了赶紧说完就走,不给郑老师添麻烦。”
他安排的十分细致周到,大家都表示我们一定乖乖听话。
连送什么东西,郑凯都有要求。首先就是不能让人发现他们给郑老师送礼了,所以一件包装精美的烟酒什么的统统pass。
“我们是去谢谢郑老师,所以哪怕只写一张贺卡都行。”郑凯说的十分动情。
林美、周罄和梅露就真的去买了卡片写了一两句祝福之语,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之类的。
大中午这个时候根本没人出门,家属院里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郑凯带着他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悄悄进来,悄悄上楼,悄悄敲门。
“郑老师,郑老师?”郑凯久敲不开,又不敢敲太大声打扰邻居们睡午觉就小声叫人。
过一会儿,门终于开了,出来的却是个黑瘦黑瘦的小脚老太太。
老太太牙都掉光了,打开门把郑凯给吓了一跳。
老太太笑着含糊道:“捂门哪家的?”
郑凯看看门牌号也不太确定的说:“我们找郑老师,这是郑老师家吗?”
老太太也不知听清了没就一个劲的点头让他们进去。
屋里黑洞洞的,门口摆着一个柜子,上面居然供着关二爷,神台前的香炉上面的金漆都掉了,又脏又旧,林美看到香炉里居然还插着半截烟头。
地板是普通的水泥地,溜墙摆着一圈旧木沙发,上面的棕色垫子都磨毛了。
老太太让他们进来后就径直往里面走,他们二了巴叽的跟过去,见老太太小脚挪到里屋,那里竟然是卧室!然后人家老太太脱了鞋掀起被子就躺下了!
几人赶紧退出来站到客厅里不知所措了。
明摆着家里就一个老人,如果那老太太是就是郑老师的姑姥姥的话,那她还是个病人。可能人家正在休息,结果被他们敲门叫醒来给他们开门。
接下来怎么办?谁知道郑老师什么时候回来?谁知道这里是不是郑老师家?
梅露不安道:“咱们出去吧。”大门还没关呢。
郑凯犹豫道:“应该就是这家没错。”
林美四处张望了下,指着另外一个屋说:“那边桌上看着像是咱们的卷子。”
那个屋门边的有个大桌子抵着墙放,上面整齐的堆放着的一摞摞雪白的纸看着很像卷子。
郑凯胆大,把书包给何棋提着,他进去翻了翻卷子,肯定道:“就是咱班的。没找错地方。”
“那现在怎么办?”何棋说。
“把东西放下咱们就走。”郑凯道。
等大家把礼物从书包里拿出来后就显出高低来了。
林美带的是两袋新疆金丝枣,大包装的。这是纺织厂后勤采购的,林妈妈近水楼台拿了几袋回家。除了自己家吃还给姥姥送了两袋,剩下这两袋都叫林美给拿来了。
周罄送的是咖啡套装,一罐咖啡一罐奶末那种。这个在现在的超市里也算是有点贵重的礼品了。
剩下的郑凯他们,何棋是提了一大袋的核桃,沉甸甸的提出来放在地上。
郑凯最贼,他拿的是西洋参。一摆出来就他的最高大上。
一群人放下礼物悄悄出去,跑下楼就说郑凯不厚道了,他让大家别带太显眼的东西,结果他的礼物最贵!
林美和周罄、梅露三个女生走在后面,远远的跟男生们拉开距离。梅露说:“你们知道郑老师的亲戚得的是什么病吗?”
是癌症。而且已经得了十多年了。
郑老师的姑姥姥今年九十四了,她在七十六的时候查出来得了癌症,但年纪这么大了,家里又没什么钱,医生就建议她做保守治疗。结果一直熬到现在,姑姥姥还坚强的活着。也就隔个三五年的到大医院来找医生看看癌细胞有没有发展,开点药回去就完了。
他们去看望郑老师的事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密,还真没有什么人大嘴巴说出去。林美想他们以前也是这么做的,但当时林美从不关心这些,也根本没发现这个优等生中间的“小秘密”。
郑老师也没挨个去问,就是跟郑凯和林美几个留下贺卡的女生说了说,让他们现在专心把学习搞好,不要再分心了。“你们能考个好成绩,老师比什么都高兴!”
说完这话的郑老师还特意把之前的卷子挑出来批评了一番,跟林美说:“你的成绩是没什么问题了,最近这段时间不妨放松点,读点课外读物什么的。平时在家看电视吗?”
林美茫然摇头,郑老师说:“没事也可以看看电视,听听歌,放松放松。神经别绷得太紧了,以你现在的成绩只要正常发挥上省六是没问题了。”
教室后面有倒计时,考试时间已经定了,6月25,6月26和6月27三天。为什么要拖三天,据说是不给考生增加压力,以前两天考完太紧张了,有些考生会休息不好,所以今年中考就是三天。
林美小心翼翼的跟郑老师说:“郑老师,我跟我妈商量了下,我想考省一……”
“省一啊……”郑老师有点小吃惊,眉毛就皱起来了,“等我看看你其他几课的成绩,你有这个心是好的,老师过会儿再跟你说啊。”郑老师拍拍她的肩,把林美给送出去了。
回来就去找徐老师、高老师和于老师问。于老师是物理老师,也是四班的班主任,她的桌子跟郑老师挨着,从刚才听到林美说的话就把三班的成绩找出来了,还有林美上次交的卷子,郑老师一来问,她就说:“林美的成绩还是可以的。她的基础扎实,答卷也细心,很少出错。”
郑老师问了一圈也多少有点放心了,摇头说:“这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逼孩子的,这一年我看林美真是下苦功了。”
于老师也是个老教师了,含糊道:“他们家好像她是跟着她妈的?”
郑老师深沉的点点头,两个老师交换了个眼神,于老师说:“也难怪了。”
“我听她妈说她在家里也管得住自己,不看电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