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米切尔·恩德童话 作者:米切尔·恩德-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哟!”姆克吓得结结巴巴的,“对不起,老师,我、我不是故意的。”

  全班同学都笑了。酉尔贝先生用一条蓝色的大手帕擦干脸,会心地微微一笑说:“你当然是故意的,亲爱的姆克,否则这事就不会发生。只是你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你真实的愿望罢了。没关系,好在我不是糖做的。但是,我仍然感到高兴,因为你开了一个头。你们大家现在都看见了,如果要变魔术,就不能有丝毫大意。”

  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你们解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但是,由于姆克初试成功,其他孩子也一个接一个开窍了,一下子都知道他们该怎样去做。很快,教室里所有能动的东西都在到处飘动。

  一个星期以后,我亲眼看到,所有孩子都能用手轻轻地一挥,或者用眼睛盯着,就能使铅笔或乒乓球一类的小物件动起来。还能让桌子和椅子到处移动。甚至不费一点儿力气,就能把一个柜子推到墙角。因为,据他们告诉我,这种魔术与物品的重量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姆克和玛丽还常常把新学来的技巧用在做家务活儿方面,这样当然非常讨父母的欢心。比如:他们运用愿望的力量在餐前铺好桌子,在餐后收拾和清洗餐具。吃饭前,他们让餐刀、叉子、勺子和盘子排着队,自动进入餐厅。饭后,又让它们自动回到厨房,把自己清洗干净,擦干摆好。这些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他们为自己这对双胞胎儿女感到非常自豪。  他们上的第二课却要比第一课难得多。有些孩子用了整整一个月,才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了成功。第二课的任务是:把那些不在眼前的物品,通过愿望的力量召唤过来,让它们突然出现在眼前。西尔贝先生带来了一块磁铁和一只放满小铁屑的纸袋。他小心翼翼地把铁屑倒在一张纸上。

  “你们看这儿,”他开始给学生讲解,“这里是一小堆普通的铁屑,它本身并没有什么规律和秩序。但是,现在请你们注意!”

  说着,他把磁铁伸到纸下,上面那堆铁屑马上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图案。

  “你们看,”他说,“在此之前,你们看到的是一个叫磁铁的东西,它把你们的愿望力量引到了某个确定的方向。但是,现在你们要变的东西在别的地方,你们必须运用自己的愿望力量把它引过来。”

  为了做刭这点,人们必须先对将要变出来的东西有一个清楚的想象,好像那样东西此刻就在自己眼前一样。这时,变魔术的人不能受任何东西的干扰,也不能去考虑别的事情。每个微小的细节都很重要,否则试验就无法成功。或许由于疏忽,会变出与自己的设想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有一次,当玛丽在做试验时,本来只想变出凉鞋的,可是正在这时,她感到有些饿,于是,突然在她变出的凉鞋鞋底上沾上了一块面包。 

  起初,孩子们不得不拿他们非常熟悉的东西做练习,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如梳子→皮带或硬币。开始,他们只能把这些东西变到隔壁的房间里去,后来可以变到学校外面去,最后,可以越移越远。然后,他们又回到教室,把这些东西变回来。

  最后,当所有学生顺利完成这些课程后,西尔贝先生便继续教他们,如何把那些他们并不了解、也不知道究竟在哪里的东西,用愿望的力量召唤过来。为此,他们需要一幅清晰的画面,这一画面必须铭刻在他们心里。而且,更加困难的是,这种画面只是一种描述。比如,一朵生长在山顶的特别的花,或是湖底的某块石头,甚至也可能是一堆埋藏在地下的宝藏中的一枚价值连城的戒指。这时,最重要的是,最后还要把这些用魔术变过来的东西,重新送回原来的地方去。西尔贝先生平时比较耐心,脾气也比较好,但是他对这点却非常认真,也非常严厉,决不容许丝毫的马虎。他总是说:“只有那些没有能耐的和不诚实的人,才会攫取那些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因此给这个世界带来混乱。”

  他说,谁要是违反这一规定,就不让他继续在这里上学,要勒令退学。当然哪个孩子也不愿去冒这种险,他们都尽力让自己做对、做好。

  前面我已经说过,学生们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并不是始终呆在教室,有时,他们也会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去。 

  有时候,他们外出做练习时,我会跟他们一起去,并借这些机会观赏愿望国的美丽风光。但是,我常常有自己的事要做,所以不能亲眼见证,是否学生们每次都把自己变出来的东西,变回了原处。由于西尔贝先生对他们的成绩感到满意,所以,我想他们应该都放回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秋天渐渐来到了愿望国。大风呼呼刮着,天经常下雨。由于我很容易感冒,所以,我更愿意呆在家里。此外,愿望国皇家图书馆馆长委托我,以平凡的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梦想为题,写一份详细的报道。虽然我不太喜欢做这件有点令人感伤的工作,但是,作为应愿望国邀请来的客人,我无法推辞。因此,孩子们接下来上的那一课内容,我只能从姆克和玛丽的叙述中略知一二。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会来找我,并给我讲述他们在魔术学校的种种进步。

  西尔贝先生又开始教下一课。他教给同学们把一样东西变成另一样东西的技巧。据我从两个小朋友那里的了解,这一课的重点是学会造“魔术桥”。也就是说,要找出一样东西和另一样东西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然后,必须通过这种关联——他把它们称作“桥梁”,借助愿望的力量才能完成两样东西的变换工作。

  要把一个苹果变成球,事情相对还比较容易。大家能一眼看出,这两个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状是圆的,它们之间的相通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假如要把一把叉子变成一个苹果就要困难得多。要做到这点,必须用下列方法去理解:一把叉子,不论大小都是叉子。如果是把大叉子,那么无论它是铁的,还是木的,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不同的木叉子都是用树木做的,是的,我们可以说,一棵树从根本上来说,与一把多齿的大叉子其实没有什么差别。这个道理当然也适用于一棵苹果树。它的果实——上面结的每一个苹果看上去都只是苹果树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可事实上每一个苹果核又都蕴藏着一棵完整的苹果树。因此,人们完全可以这么假设:一个苹果就是一把叉子。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肯定:一把叉子是一个苹果。当人们把真正的愿望力运用到魔术中,就可以通过这个“桥梁”把其中的一样东西变成另一样东西。

  在这个例子中,二者中的“桥梁”相对较短。人们可以很容易从其中一个变到另一个。但是,还有一些物品之间的关联却要复杂得多,它们之间需要二十个、五十个,
  有时甚至需要一百多个中间环节。姆克和玛丽在完成某项任务前,常常不得不整天冥思苦想。谁要是不相信其中的难度,那么他可以去试一下,在缝纫机和金鱼缸之间,在椰子和手风琴之间,或者在一双拖鞋和一副太阳镜之间找出它们的关联,并架起一座魔术的桥梁。

  “你知道,”一天晚上,玛丽非常兴奋地对我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吗?在愿望国,也许在全世界,根本不存在两件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每一事物都以某种充满神秘的方式与别的一切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真的可以把所有的东西变成另外任何一种东西。——当然我是说,如果能够做到的话。”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实际上所有事物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体的——至少西尔贝先生是这么说的。”姆克补充说,并露出一副很聪明的样子。

  对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说实话,一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想通。  接下来上的内容是第四课,孩子们显然很快地掌握了。内容是:把自己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能力,不但运用到物品上,而且运用到自己身上。当我一个星期后再去学校听课时,看见学生们正练习着,自己如何在转眼之间出现在另一个地方,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只是这次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而且是发生在我可怜的朋友姆克身上。

  在做这个练习时,人们必须先对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及其周围的一景一物有一个清晰的想象,每个细节都必须想得清清楚楚。姆克在森林里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可是他忘了那片森林中的一棵树。当他借助愿望的力量置身那片森林中时,狠狠地撞到了那棵树上,他立刻觉得耳聋目眩,摔倒在地。过了很久,他还没有回到教窒,西尔贝先生已经坐立不安了。当我们终于见到姆克时,只见他两眼青紫,额头上鼓了一个很大的包。虽然一到家,他妈妈马上给他敷上了草药,但是一直过了两周,肿还没消。可不管怎样,这一意外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其他学生也引以为戒,个个都比以前仔细多了。

  第四课的另外一个练习是飞行。这跟在转眼间变成另外一个地方,或者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不是一回事。学生们先前学过,怎样让物体升起来并移动。现在他们开始拿自已本人做实验。在起飞前,他们首先必须有节奏地运气,然后短时间内屏住呼吸,两肘向两边抬起,然后“拍动几次翅膀”,慢慢开始从地面“起飞”。飞到空中以后,才能伸开双臂,小心翼翼地用手部运动调整飞行方向。要学会这些,必须反复训练。大部分孩子一开始都在空中连翻跟头,因为他们摆动太快。所以,开始时,他们都在学校里练习,直到他们能够完全自如地把握方向,不会碰刭任何东西上,才到校外去上课。在野外练习飞行要难得多,因为我刚才讲了,这时已经快到冬天了,风很大。一点小小的风力就可能使人离开正常的轨道,不知风会把人吹到什么地方去,因为人在空中没有东西可以抓牢。但是,这使得孩子们学得更起劲。当他们像在一个隐形的8字形回旋滑道上飞来绕去时,他们不停地叫喊、欢呼。西尔贝先生当然也跟他们一起飞,他不停地劝学生们保持安静、守秩序,但谁也不听他的。直到后来有几个人不小心撞到一起,或者被挂到树枝上时,学生们才都留神些,继续进行严肃而有秩序的飞行训练。  我在愿望国停留的日子眼看就要结束了。一天晚上,西尔贝先生居然亲自来看我。在此之前,他可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我猜他是为了某件重要的事情而来的。应他的要求,我们进到我自己的屋子里,以便单独淡谈。

  “您很快就要回平凡世界中去了,我亲爱的朋友,”他开口说道,“我想,您准备发表一些关于我们学校的事迹,对吗?”

  “当然,”我承认说,“我的确是准备写一些有关的东西。”

  “好吧!”西尔贝先生说,“我们没有什么意见,因为你毕竟是为了这个目的才来的。在您停留的最后这几天,非常欢迎你来继续考察我们的魔术课,我的朋友。不过,我诚心诚意的请求您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呀?”我问。

  “对课程中的练习,您可以尽量去写学生们在学些什么,但是请您千万别写他们是怎样练习的。”

  “那是为什么呢?”我想知道,“恰恰是这些内容,才是我的读者最感兴趣的东西。”

  “您看,我最尊敬的朋友,”西尔贝先生若有所思地解释说,“谁也无法确定,您的报道会落到什么人手里。在我的学生做练习时,我总是在一旁督导,留意他们是否顺顺利利,特别担心他们出什么意外。但是,在你的读者中,可能会有些不负责任的、轻率的或者有性格缺陷的人,他们难免会忍不住去试一下这些魔术技巧。这有可能引起很恶劣的后果,这些后果对这些人不好,对别人也不利。”

  我忍不住笑了。“您尽管放心,大师,”我安慰他说,“您的魔术在我们平凡世界中反正也不会灵验的,再说,我的读者中,大部分人也不会相信我写的报道。”

  “话虽这样说,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您预料不到的事。请您答应我的这一要求吧。”西尔贝先生坚持说。

  “如果这样能使您放心的话,好吧!”我有些犹豫地说。

  “就是说,您已经答应了?”他问。  

  “好的,我答应您。”

  我必须信守这一诺言,尽管我觉得它有些多余。所以,我在这里只能讲述,那些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他们是怎样学会这些魔术的。  第五课是学习怎样隐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不但要能做到无拘元束、不被注意地到处走动,而且也要像前面几课中所学的那样,能随意到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去,或者在空中飞行。是的,还不止这些呢。他们还能穿过关闭的门,甚至能穿过很厚的墙——就像在雾中穿行一般。当玛丽和姆克终于掌握了这些绝招后,他们告诉我,隐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感觉相当模糊,无论看什么都好像是透过一层彩色的面纱,总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而且在隐形状况下,也无法看信或读书。如果非看不可,就必须先让自己还原现身。这不但会使整个身体有一种相当不舒服的感觉,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危险。比如说,想现身时,变魔术的人也许正好隐形在一堵厚墙或石块岩石之类的东西中,如果这时他让自己显形,那么他就会被卡在中间一动也不能动。

  但是,魔术学校的孩子们从未发生过这种事,因为西尔贝先生一直在一旁细心关照他们。我渐渐认识到,老师要我承诺不将孩子们练习的过程写进报道中,看来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虽然我依然相信,所有这些东西在我们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只要一想到也可能有意外,我就禁不住会冒出一身冷汗。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则使我完全相信,的确有采取防备措施的必要。那是我在愿望国停留的最后一个星期所发生的一件不幸事件。这件事使姆克和玛丽的学习升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过,现在我还是想按顺序讲讲发生的一些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六课和第七课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这两课在难度上区别很大。这两课都是教学生如何去创造:第六课是学习创造某种物品;而到了第七课——也就是这学年的最后一课——是让学生们学习怎样创造某种生物。是的,愿望国魔术学校的学生,的确在小学就已经学会了去设想一些以前他们从未看过,也根本没有存在过的物品和生物,他们借助愿望的力量能使这种设想变成现实。

  于是,像我们这里的人画图或雕塑某种东西一样,姆克和玛丽现在练习的是创造根本没有存在过的东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从她们的幻想中创造某种东西。像以前一样,他们在创造自己想象的某种东西以前,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就像有某种实物站在自己的眼前一样。不一样的是,现在要创造出一个完全崭新的东西,记忆中没有任何可以采纳的模式。

  一开始,大部分孩子做练习时很慢。为了把最简单的设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往往需要全神贯注地干上一到两个小时。即使这样,有些变出来的东西仍然残缺不全,比如:半个玩具娃娃、一只没有杆的烟斗、一辆没有轮子的自行车……几天以后,玛丽在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变出了一大玻璃杯真正可以喝的果汁。后来,大家的进步也越来越快。又过了一个星期,姆克已经能在11分钟内把整整一个冒着烟和热气的火车头变进教室。大家被这热气呛得快透不过气来了,直到他又让火车头从教室里消失。除了这件事,在一旁观看孩子们变出种种魔术,的确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他们变出了奇形怪状的音乐闹钟和枝状吊灯、滑冰鞋和瓷砖壁炉、骑士甲胄和望远镜、牛仔帽和烟火——总之,无奇不有!

  第七课,也就是最后一课,是学习如何创造生物,这比以前的内容要难得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玛丽用了整整两天才完成了她的第一件作品——一条奇特的五光十色的小鱼,它在黑暗中能闪闪发光,并在一个玻璃容器里游来游去。玛丽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她太喜欢这条小鱼了,当最后她按规定必须让小鱼消失时,她感到难过极了。但是,西尔贝先生非常严肃认真地向她和所有的学生特别强调,在学变魔术这件事情上,原则是:要把所有自己变出来的物品或生物都要通通再变走——尤其是那些活生生的东西。西尔贝先生解释说:因为,一旦这种新生物跑掉了,会对它的创造者的人生经历产生某种看不见的反作用。而且,这种现象只有在极其必要,并经过深思熟虑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