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喜得要命,吃完了还一个劲儿舔着谢萝那只干柴似的手,希望再给一点儿。最后它干脆钻进谢萝的衣袋,伏在里边捡蛋糕屑。
谢萝耐心地蹲着等它出来,它就是不出来。她终于失去耐心,悄悄地窥视一眼,吃饱的小金花鼠蜷成一团竟舒舒服服地睡着了。是啊!衣袋毕竟比土洞干燥温暖,还随时随地能吃到东西,而且“大朋友”已经过考验,没有害它之心……谢萝抱着这个对自己无限信任的小生灵站起身来,心里百感交集。
当天晚上,累得半死的叶涛从矿井下一步步把自己拖回他和谢萝住的那间小黑屋。雀尾矿忙着向地底下开挖,地面上的房屋来不及盖,矿长只得让拉家带口的二劳改们住进附近的北坡村。他知道这些人只要成了家就不太可能逃跑,何况这里山连山、沟连沟,外地人像进了迷魂阵甭想出得去。何况这里“带枪的人”有的是,方圆几十里地都是“安全地带”。只不过老乡的房屋太少,几十户的小村,一下子挤进十几家二劳改确实够呛。这间小屋原是分给酆梨花和小黑子的,但是小黑子一看这间有门无窗的小屋又窄又长,靠墙砌着个小小的石板炕,也就刚够一个人躺下,他便嚷嚷起来,说这准是个停死人的地方,任凭教导员霹雷闪电似的批评,死活不进去。教导员没时间跟他耗,只得另给他找了一间,顺口叫叶涛夫妇进这间屋。反正这对右派夫妇属于“敌我矛盾”,没资格挑肥拣瘦。
此刻叶涛不但不嫌弃这小黑屋,反而一心盼望快快进屋。八个小时不见天日的劳动,累得他浑身上下散了架,那个两张桌子宽的掌子面就像个张着大嘴的老虎,獠牙般的石头颤悠悠地挂在头顶,不知什么时候下来把你咬死。今天快收工的那几分钟,班长老解弯腰去捡一把洋镐,啪!掉下来一块大石头,正好砸在他的后腰上,登时这个壮实的汉子趴下就起不来了,大伙儿轮流把他背出井口,听说他下半截废了,这辈子都得拄着拐。可是医务所的大夫还说他命大,说他是今天的第五个,前面的四个都蒙上白布单子进太平间了。
抑郁的叶涛一进门瞧见个金黄色的毛团闪进谢萝的衣袋。
“什么玩意儿?”叶涛吓了一跳。
“一只小金花鼠!”谢萝怯生生地回答,她知道这个老实人不喜欢小动物。
叶涛凑过去一看,小东西鸵鸟似的伏在口袋里,大尾巴盖着脑袋,一只乌黑的眼珠从蓬松的黄毛后打量着他。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你还有这个闲心!”叶涛又累又饿,气不打一处来。
“不是我去逮的,不……”谢萝结结巴巴地分辩。
“不是你逮来的,也是你引来的!”叶涛气乎乎地扒下脚上那双张了嘴的胶靴,嗵地一声扔向墙角,震得谢萝和她口袋里的“小祸根”同时一颤。“把它放了,留在这里也是喂了房东家的猫!”
吱呀,笨重的木门推开一条缝,探进一个花白的脑袋。房东大娘听见他俩议论她的大黑猫了:“说甚哩?我家的猫可不偷嘴!”
等到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见到几乎吓晕的小金花鼠,老大娘蠕动着没牙的嘴,喃喃地说:“哦!是只小狢狑。准是前儿个你们队几个嘎蛋小子,使水灌了它的洞,两只大的淹死一个,打死一个。这兴许就是那只小崽罢!太小啦!放出去也活不长!”
原来小金花鼠也是一个被抄了家的小可怜!谢萝和叶涛对看了一眼,叶涛不再嚷了。两人眼前同时浮起几年前的一幕:
……发着高烧的谢萝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叶涛被几双粗壮的手又推又搡地拽上了顶上亮着红灯的吉普车。三岁的儿子站在被抄得乱七八糟的家门口,大睁着的眼睛里满是恐惧,直到吉普车的引擎发动起来,他才突然用尖锐的童音嚷了一声:“妈妈——毛毛要妈妈——”
谢萝用手背擦去流到腮边的眼泪。叶涛半天不言语,最后闷闷地重复了一句:“小心别喂了猫!”
小金花鼠算是被接纳进这个家庭里来了。由于初次见面不愉快,它对叶涛总是抱有高度警惕,只要叶涛的破胶靴一响,它便立刻钻进谢萝的衣袋。而叶涛根本不在乎,他在几米深的地底下跟石头打一天交道,满身泥水地回到小黑屋,唯一的希望是立刻躺下,绝对没有任何闲情逸致去答理小金花鼠。
金花鼠 一(3)
但是有一个现象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
北坡村的一大特产是耗子,这些三四寸长的动物神通广大,对任何可吃的不可吃的一律照啃不论。老乡们把粮食、干粮、油料藏在瓮里或缸里,上边压着石板,照样被它们钻进去悄悄搬运糟蹋。老乡家家养猫,根本不管用。倒不是猫接收贿赂,被鼠收买,这些猫的觉悟还没这么高,而是实在寡不敌众。老乡们只好尊称它们“灰八爷”,把它们与狐狸、刺猬、黄鼠狼等等一起并列为神,在村外建上一尺高的小庙,偷偷祭祀,这么做当然更没有用。“灰八爷”对外来户欺负得更凶,因为远道而来者无法携带笨重的缸瓮石板。一次,谢萝打开他们的木箱,惊得杀猪似的尖叫一声。叶涛以为她又见了什么恶鬼,赶紧过来。嘿!比见了鬼还可恶:一窝肉红色的小耗子蜷缩在他俩的破衣烂衫之中,为母者早已逃之夭夭,不过它没有忘记把周围的一切都嚼成碎片。于是谢萝仅有的一件毛衣当胸开了个大洞,叶涛的一条绒裤也开了裆……
自从小金花鼠来到,形势立刻改观。小金花鼠进门后把每个角落都钻了一遍,连炕洞都不例外,然后跳到被垛上舔掉身上的蛛网尘土。不知它给“灰八爷”下了什么通牒,反正耗子们全搬到房东大娘屋里去了。每逢谢萝按照惯例把干粮扣在盆下的时候,小金花鼠坐在被垛上,转着黑眼珠看着,一边忙着把颊袋里的零碎掏出来细嚼,一边吱吱地叫,仿佛在嘲笑谢萝多此一举。
“真是一物降一物啊!”叶涛惊异地说。他对小金花鼠的态度慢慢变了,有时候甚至能掰一块珍贵的白面烙饼给它。
不久,他们又发现小金花鼠的能耐不仅仅是能镇住“灰八爷”。
金花鼠 二(1)
春天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把天下让给了炎夏,无情的烈日烘烤着这条山沟,把稀稀拉拉的草和树烤得焦黄枯干。在地底下与鬼为邻的建井队感觉不到骄阳的厉害,在地面上接受光明的砖厂男女老少可就受不了了。夏天是出砖的黄金季节,砖坯在阳光下很快干燥。那架老旧的切坯机嗡嗡地一天响二十四个小时,以前一班八小时,两班倒还有个喘气的空儿,现在一班十二个小时,谁轮到白班,连中午最热的时候都不能休息,人们一个个也快被烤干了。
谢萝的脸和胳膊已被烤脱了好几层皮,又黑又紫,跟熟透的李子似的。她的处境比一般人还要辛苦,别人仅仅是十二小时的体力劳动,她得加上无法计时的脑力劳动——所有的广播稿、板报稿全得在下班后撰写,至于她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那可没人管。叶涛为了她不能按时做熟饭,气呼呼地抱怨:“建井队的宣传员成天画画儿,根本不用参加劳动,你怎么那样积极?”谢萝也曾经怯生生地提醒教导员:“忙不过来,能不能少干点坯场上的活。”
教导员一听这话,驴一般的长脸马上沉得更长:“抓革命、促生产叫给谁听的?就嘴头上说得漂亮?你不想好好表现争取摘帽子?”
原来不公平的根子在头上那顶无形的帽子。谢萝不禁怨恨起慈渡农场的管教干部:1957年的劳动教养法规上明明写着“劳动教养的期限最多三年”,可是他们毫无理由地把她的劳教期延长到九年,最后还留下个尾巴——不摘右派帽子。到底是谁“无法无天”呢?到底是谁“说话不算话”呢?在这年头到哪儿说理去,没给你“无期教养”就算不错!不过怎样做才算好好表现呢?自己体力不如人,又不像某些人那样会来事,想了又想只好在宣传上做文章。但是任凭她把业余时间都用上,把广播稿写得抑扬顿挫,把黑板报画得花团锦簇,看来都没有用。
这一天,睡眠不足的谢萝,一清早就觉得头晕眼花,好像天和地都在往一起凑。但是她得上大口窑去看看,那窑砖要是出完了,今天早上就该广播出去。
大口窑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很像一只大碗。碗口在半山腰,山脚下开着个窑门,一块块干坯从碗口往里码,码满以后填上土封顶,由窑门点火猛烧。几天后喷上水一洇,一窑上好的砖就算成了。等到扒开土,晾凉以后,出窑工便一垛垛往出背。这种原始的干法又呛又烫又累,但在这里,人还没砖值钱哩!
谢萝顺着陡峭的小路往下走,眼见窑内已见了底,只要窑门的砖拆完,这口窑就算出清了。走过值班的小棚,不知什么东西绊了她的脚。低头一看,是块断了的钢锯,有五寸长,寸半宽,锯齿已快磨平了。她捡起来顺手想往草丛扔去。
“哎——哎——别扔——”
棚子前面有个壮实的中年汉子向她招手。谢萝站住脚,等他过来拿。但是这人只是一个劲儿地“哎!哎!”身子却纹丝不动。这才发现他的姿势很怪:上半身靠着墙,两条腿却像木棍似的歪向另一边,身旁竖着两根木拐。
“哎!叶涛家的,你……”他脸上现出惭恧的微笑,向她伸出一只手。
谢萝想起来了,他是叶涛的班长,据说也姓谢,一次看了他下井的腰牌,才知道姓“解”。此人当年是浙东沿海的一个海盗,一身好功夫,动起手来三四个人近不得身。一条硬汉子,现在变成这副模样!谢萝不由得脊梁上一阵发冷,她紧走几步,把锯片递到那双骨节粗大的手里。
“谢谢,谢谢。”他接过锯片,吐了口唾沫,在一块磨石上噌噌地磨起来。
“磨它干啥?”谢萝觉得他干的是“无效劳动”,锯片有一两分厚,什么时候才能磨出刀刃来?
“嘿!嘿!解困呗!要不就会睡着了,丢了这份好差事!”他头也不抬地回答。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肯定是教导员把他要来的,那个胳臂腿都健全的值班老汉大概上了坯场了。在这个地方真正是人尽其才啊!谢萝一边走一边想。
窑门口像刚打完了一场战役,满地碎砖。当她探头往门里察看的时候,猛地一只小手狠狠地抓了她一把。这只小手每根指头都带着个尖利的小钩子,谢萝只觉得脖子上火辣辣的疼。定睛一看,原来是小金花鼠。它抓了人就下地往外直窜。谢萝不禁心头火起:这么喂你,还抓人?她不进窑门了,转身就去追这忘恩负义的小东西。
刚走没几步,身后一声闷响,“轰”,一时间烟尘迷漫,满地砖头乱滚,窑门里的砖全部塌了。谢萝吓得双手抱头蹲在地下,小金花鼠吱溜一下钻进她的衣袋。
只听得老解大喊:“塌窑了!塌窑了!”
“谁在下头?有人下去了吗?”上面的人十分紧张。
“宣传员,宣传员下去了!”
“真他妈的胡来!她下去做甚哩?”
山坡上登登的一阵脚步声,好几只粗壮的手把谢萝拽上去。谢萝一睁眼,教导员黑着脸站在面前:“你下去作甚?”
谢萝惊魂甫定,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唉!作甚?还不是去采访!”老解搭了句茬儿。
“还采访?出了事故咋办?带累砖厂得不到红旗!回去给我好好检查!”教导员动了肝火,红头涨脸地大嚷。
谢萝瘟头瘟脑地往回走,大气也不敢出。真是推磨挨磨棍,出力不讨好,转圈挨打。要不是为了好好表现,干吗上这儿来?今天幸亏小金花鼠抓了一把,没有它,这条命就搭在大口窑里了,摘帽子?等下辈子吧!她越想越后怕。
金花鼠 二(2)
中午,叶涛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一进门便“咦”了一声:“你没事呀?!全矿都传遍了,说是砖厂的女宣传员埋在大口窑里,刚扒出来……”
他转着圈把妻子从头到脚看了几遍,发现除了一头一身的尘土以外,确实没少了什么,这才安下心来。等到知道救命的是小金花鼠,老实人立刻说:“给它烙饼,用那把白面……”
小金花鼠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坐在被垛上,吃了半张烙饼,剩下的全塞在颊袋里,把两腮鼓得大大的,然后钻进谢萝那件囚服的口袋里睡觉去了。
它不知道白面在这山沟里多么金贵。在地面上干活的二劳改每月只有六斤,井下的人多一点有二十斤。地底下没食堂,建井队员要带饭。白面这东西做干粮,即使凉了,也比棒子面容易往下咽,妇女们便把全家的白面都用来给在地底下干活的亲人烙饼蒸馍。
晚上,谢萝要给丈夫做第二天的午饭,把存面的小瓮倒了个个儿,也倒不出一星星白面,不由得叹了口气。
“算了吧!我带个窝头下井得了,反正明儿下午就领粮了!”叶涛随和地说,“早点去排队,我下了早班来扛!”
领粮是件大事,精明的教导员知道,不让他们填饱肚子,就不可能多出砖。每个月只有这一天开恩可以让女囚晚点上班,不过领完粮食,她们还得上坯场去干活,晚去几个小时就得补上几个小时。
这天下午,粮仓门前像赶集似的热闹。说是两点半开始,人们撂下饭碗就赶来了,一个个圪蹴在烤炉似的太阳下排着,谁也不敢挪窝,生怕别人占了自己的位置。
“哇!哇!我要回家!”一个黄皮寡瘦的孩子被太阳晒得又哭又喊。
“回家?领不来粮饿死你!”孩子的妈正没好气,狠狠扇了他一巴掌。谢萝认出是木工温汉章的老婆小马,这女人跟她儿子一样蜡黄,只不过胖得像个水桶,但细细端详便能发现是虚胖,眼睑、嘴唇、指甲没一丝血色。
“哼!你们挨半天晒好赖能领三十来斤白面!我跟小黑子归了包堆十二斤白面!”酆梨花排在谢萝后面,一个劲儿地嘟囔。她对小黑子没能耐去不了地底下干活,憋了一肚子气。本来嘛,她自恃“内猫”,在女囚中处处高人一头,可是在吃粮上却不如别人,她怎能不抱怨?
到领粮的时候了,仍没动静,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大铁门才喀啷一声,拉开了一条小缝。人们登时乱了营,吵吵嚷嚷地直往前拥。
“站住!轮不到你们哩!”又黑又胖的管理员瞪着眼大喝一声。
晒得汗流满面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管理员慢条斯理地打开粮袋,调准磅秤。一切就绪以后,管理员乜斜着眼向荫凉的仓库里喊道:“来吧!还等什么呐?”
出来了一群男男女女,虽然服装、年龄各个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全都具有白皙的肤色。他们是队长家属,属于清清白白的种族。他们可以掐着钟点来,可以在凉快的仓库里歇着,可以用不着在大太阳下排队,一到就领粮,秤还是高高的。最神气的是矿长的勤务员,进门只说了句:“送两袋白面!”扭头就走了。管理员忙不迭地答应着,立刻招呼炊事班长,派人扛四袋新磨的白面送去。
天气太热,称粮这活儿不轻松,不大会儿管理员的汗背心就湿透了。好不容易称完了最后一个“人民”的口粮,太阳已经西斜了,二劳改们舒了口气,队伍开始蠕动起来。可是管理员捞起一把扇子,狠狠地扇了一阵,掉转身子抬腿便走。厉书玉慌了,叫道:“管理员!我们还没领呐!”
管理员火了:“急什么?老子喝口水都不让啦?”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大伙儿舔了舔干得爆皮的嘴唇,唉!等了一下午了,剩下最后一哆嗦,要是惹翻这尊凶神,今儿真的不发粮,错过这天,难道饿一个月?所有排队的人都安静下来。
等到管理员歇够了,拿起那个用半拉葫芦锯成的大瓢称粮食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到老山下去了。第一个是厉书玉,她那半哑的嗓子又响了起来:“哟!这玉茭面能吃吗?都捂得发霉了!”
管理员把大瓢一扔,不耐烦地喝斥:“到这地方还挑挑拣拣,你要不要?”
受了潮的玉米面已变了色,灰扑扑的像黄土,排在后边的谢萝都闻到一股说不出的酸味。厉书玉小声叽咕:“拿我们当猪喂了……”訾丽明推了她一把:“别说啦!没瞧见白面也没多少啦!”
是啊!要是连白面也领不上,那才糟心呢,酆梨花急得使劲杵谢萝的脊梁:“往前走!走!”
下了班的男工们陆陆续续来了,厉书玉、訾丽明帮着丈夫扛上粮食嘟嘟囔囔地往村里走。眼看盛白面的笸箩快空了,人们急得不顾队形,使劲往前挤。
果然,轮到谢萝的时候,管理员倒空了笸箩一称,只有十斤左右。谢萝急了,问他:“不够数怎么办?”
“好说,给你玉茭面!”
捂坏了的粮食蒸出窝头又苦又涩,给多少也顶不上白面。谢萝耐着性子说:“记上账,下月补上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