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更好的自己-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提前一点儿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提早一点儿到公司,也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你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当老板、同事或者顾客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名优秀的员工而言,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关注的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譬如换一个角色,把自己当成这件事的责任人,多想想你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次当顾客、同事或你的老板要求你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人来处理时,就请你积极地伸出手吧!
    也许你的投入并没有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回报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每天多做一点点,也许初衷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的很多。


《做更好的自己》 Ⅰ永远比别人多做一些 (2)

    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我一个朋友,出去讲课时,一般会找速记公司,带上一名速记员,把讲课的内容记录下来,经常和他随行的是一个小姑娘——小雨。合作的时间长了,她很熟悉我的讲话方式,记录起来又快又准确,所以她几乎成了我这个朋友的固定速记员。可是后来有一次,再去找她时,公司的人说她已经不在那个公司了,被别人挖走了,并且是个律师事务所。我这个朋友很好奇,一个速记员居然被别人高薪挖到了律师事务所,细问之下,知道了其中原委。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和速记公司同在一栋写字楼的律师走进来,想请一个速记员,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小雨告诉他,因为今天晚上有超级女声的比赛,其他人都回家看比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小雨也是非常喜欢看超级女声的。但小雨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于是说道:“比赛以后还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小雨表示自己可以留下来帮助他。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道:“应该付你多少钱呢?” 小雨回答说:“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块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小雨表示谢意。小雨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但出乎小雨意料,两个月之后,在小雨已将此事忘到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小雨,交给她1000元,并且邀请小雨到自己公司工作,所出的薪水比小雨现在要高出1000多元。小雨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超级女声节目,最初的动机不是金钱上的考虑,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且小雨也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她就因为多做了一点点事情,就为自己增加了1000元的收入,而且得到了一份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工作。
    因此,我们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而不应该抱着“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
    一般人所认为的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你也许从事会计和出纳、秘书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但你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要想成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更需要做一些分外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机遇。
    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对百万富翁成功经验的研究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这些成功人士早期创业时,这条原则尤显重要。当他们的努力和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老板的承认时,他们有时也会选择独立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努力也会使其受益匪浅。


《做更好的自己》 Ⅱ不但努力地工作

    第三章
    不仅为薪水,更要为自己工作
    要真正喜欢、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这是成为一个优秀员工时刻要牢记的。
    第四章
    不但努力地工作,
    更要聪明地工作
    绝大部分老板都喜欢聪明的职员,这一点没人会去怀疑。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中人,你一定想知道老板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员。
    绝大部分老板都喜欢聪明的职员,这一点没人会去怀疑。
    老板之所以花钱雇你,就是因为他认为你能为他做事,能够为他带来效益。但是,你如何才能将你的工作做好呢? 第一次就做对事!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工作态度。许多企业中的员工,从表现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却总是令人无法满意。这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
    从行为准则的贯彻执行上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而且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好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好呢?每个人只有把身边的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好,做对,他才可能达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境界。
    乍一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要求也许令人疑惑:怎么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是允许存在合理的误差吗?不是允许一定比例的废品吗?这样的要求也太苛刻了吧?
    我曾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专家们说起去日本访问后的所见所闻,在那里,他们参观了丰田汽车公司。在了解了丰田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准时化生产后发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要做到的。丰田公司整条流水线上,没有库存,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被送去组装,因为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百分之百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许多员工眼里有些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就会影响他们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对他们以后的晋升是极为不利的。
    在博士德公司的宣传栏上就写着这样一句格言:“在此一切都精益求精。”
    这是一句令人心生感触,值得每个人终生铭记的话!
    精益求精!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其工作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不知要提高多少!同时,他所遭受的挫折也不知要减少多少!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全力以赴,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能够培养起一种高尚的人格。
    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有一个朋友,他起初是在一家商场卖家具。和别人不同的是,下班后,他不去打牌喝酒,而是一有空闲,就琢磨家具的款式和功能。“别浪费时间了,你又不是大学生,还想设计什么新潮家具吗!”他的同事常常对他冷嘲热讽,但他一如既往地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他还看了很多关于室内装饰设计的书,琢磨着在房间怎么摆放家具。很快他的用心就得到了回报,他在推销家具时总能说得头头是道,每月他的销售额都是别人的好几倍。不满足于良好状态,坚持做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也正是这种良好的习惯将他推上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位置。现在,我的这位朋友自己开了一家家具公司,他的工厂从家具的设计生产到店面的销售,都比别人独具匠心。现在,他的事业红红火火,也是当地一名很有分量的企业家。
    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说著名雕塑家罗丹的。每次当别人去拜访他时,总会发现他在忙于同一件雕塑作品。“我一直在给它修改润色。”他指着雕塑对来访者说,“你看,现在是不是更有光彩了?面部表情也柔和了许多,还有……这里的肌肉也显得更加强健有力了。”
    “这些细小的地方,别人不注意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来访者心存疑惑地对他说。
    罗丹回答说:“也许你说得很对。但是,艺术的完美就在于精益求精。”是啊,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只做到差不多;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要甘心做一个平庸的工匠!
    就拿我2006年6月刚刚出版的新书《口才是练出来的》来说,这本书经过了7次修改才送出版社。尽管该书一上市就好评如潮,在短短的两周内就印刷了3次。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后,还是发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没有做到精益求精,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些都会在第四次印刷时给予修正。
    能时时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才是聪明工作的明智体现。


《做更好的自己》 Ⅱ问题背后的问题(1)

    问题背后的问题
    好奇心是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去追根寻源,激发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引起探索欲,于是就开始了创新活动。
    人们常常会抱怨说,那个苹果为什么不落到我的头上呢?否则我也会成为牛顿那样的科学家。我为什么没有遇到像蒙娜丽莎那么美丽的模特呢?否则我也会像达·芬奇那样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其实,有很多次苹果已经落在我们的头上了,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有很多蒙娜丽莎从我们身边走过,只是我们都视而不见,没有用好奇的心态去反思周围的事物或者工作,没有像达·芬奇、牛顿那样去探究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所以在工作中,很多的机会我们没有能够抓住,很多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我们没有去做。
    好奇心能够不断引出新的问题,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造与发明。问题意识、好奇心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其实,不仅发明与创造需要这种好奇心,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更是需要这种好奇心与问题意识。微软员工有十大工作准则,第一条就是:“对公司的产品有好奇心,有必要亲自使用。”只有对公司的产品有极大的好奇心,才能让自己关注公司,进而了解本公司的产品,并且为了改进公司产品而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你在为公司做出贡献和进步的同时,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小孩子对周边的事情充满好奇心,经常问问题。很多人会说,我小时候也是如此啊。的确如此,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爱问问题的好奇心,但随着年岁增大,这种好奇心逐渐消失了。尤其走上工作岗位后,渐渐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成果从来不会去认真探究一下,他们的意识里潜藏着这样一些观念:这个顾客真麻烦,自己不好好去看产品说明书。
    我这个月已经把所有工作任务完成了。
    是经理让我这样做的。
    这种方法是教科书和培训书里面写的啊,我直接用肯定没问题的。
    ……不仅一般的企业,就是在很知名的企业里,有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
    中软国际的副总裁林惠春先生说过,缺乏创新意识是公司最大的敌人,因为这些观念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没错的,但是很容易使职员安于现状,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这些东西就像具有慢性杀伤力的毒药,杀伤的不仅仅是企业,员工个人也会深受“毒害”。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这样看待上面那些问题:这个顾客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我们哪些方面的服务没有做到位呢?
    我这个月已经把任务完成了,有没有可能做得更漂亮一点呢?
    经理交代我去做这件事情,我用什么样的方法会做得更有效率呢?
    这种方法虽然是教科书和培训书里面写的,但究竟适不适合我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呢?


《做更好的自己》 Ⅱ问题背后的问题(2)

    ……这些问题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如果真正能够将这些意识运用在工作中,并且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那么,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成为行业里的专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为了能够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许多动物,比如小鸡、小鸭、小鸟,还有小兔、小山羊、小松鼠等等都兴高采烈地来参加开学典礼。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跑步、跳舞、唱歌、游泳和爬山。当老师宣布今天课程是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在体育场跑了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
    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耷拉着脸的,有撅着嘴的。
    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一下子跳进了水里,这下小兔子傻了眼,兔子天生害怕水,从来没有会游泳的。其他小动物更是没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
    以后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总有小动物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这个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商业中有一个信条:“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
    要想成为同事中的权威人物,主动给自己“加压”是很必要的,同时要学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变成不断前进的动力。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个毛头小伙子,那第二年、第三年呢?因此,如果你要想增加自身“价值”的含金量,非得主动加压不可。
    如果你热衷于编辑工作,而且立志当主编,那么当你初到报社时,你或许只能干干校对或者给读者回信的工作。但记住,请不要气馁,随着上司对你工作的认可,你可以多写些稿子,先朝记者的方向发展。等情况熟了,“版面”广了,然后就以版面编辑的职责来严格要求自己。要不断地主动给自己加压,任何努力都有回报的,也许在你默默地、光明磊落地“表现自己”的时候,你的上司已在一旁微笑着注视你了。创新服务是关键
    著名的盖勒普咨询公司在全美企业中做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针对各类公司。既有诸如通用电气、波音、强生等这样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也有名不见经传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与性质也各不相同。但调查的结果却是惊人地相似:95%以上的企业认为,企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品质和服务。接近98%的企业领导对员工最大的渴望是:在工作中形成创新型的服务,能够提供给顾客超值的服务。



《做更好的自己》 Ⅱ问题背后的问题(3)

    对于创新服务这个概念,众多的企业家很难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诚然我们很难简单地以一两句话来说明创新服务的真正含义所在。创新既有大的突破,也有小的改革; 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变革;既是质的飞跃,也是量的变化。好的服务创新意味着创造一片市场、一群客户,意味着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是,首先个人要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只有敢于突破老规矩和定势思维,才能够不断开创服务工作的新局面。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创新服务的导向是什么呢?需求是也。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和搜集市场需求信息,正确确立创新服务的内容与产品,是企业致富的根本手段。这一点,很多企业做出了积极的表率,创造性地提出一些有特色的品牌服务和内容。比如,联邦快递公司针对个人客户与公司客户的不同要求推出的特色服务;加州州立医院对老弱病残家庭实行的特需服务;福特汽车公司根据客户对动力系统的要求进行的改进服务。他们所做的这些都使企业的整个服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的整体服务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明显提高,所有这一系列的良性变化,是整个社会组织成员都希望看到的。
    我在新华书店工作的时候,很多读者为买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书而着急。于是,我就把他们的需求记下来,在业余时间与其他书店或出版社联系,买到后,我先自己垫付书款,然后把书寄、送到读者手上(当时新华书店没有预订购书和邮寄服务)。这其中,既有创新服务又有超值服务。所以,当全国第一个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