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心至死.轮回女-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猫Linda在她脚下,前前后后地跟着。

Linda,整个楼里就剩我们俩了。

她逗了会儿猫,忽然想到,不是说猫有探测洞穴的天性吗?Linda,你要是真的能听懂我说话就好了,能帮我找到一个夹层吗?可是你这个小野妹子,整天就想着往外面跑,找猫帅哥,即便在家里,也不肯呆在我的小房间里,听郦秋姐说,你最喜欢的就是往地下室跑……

她的心头一动,Linda为什么总爱往地下室跑?那里没有吃喝,也从来没有闹过老鼠。郦秋到地下室,是去看郦楚的遗画,怀念亲人,你去干什么?

也许,我也该去看看,那里究竟有什么如此吸引Linda。

于是她往地下室走去。Linda大概看出了主人的意图,得意地一马当先,转眼就钻进了地下室。

打开电灯,孟思瑶环视着这间自己很少进入的地下室——因为自从入住这座小楼,她一直被幽闭恐惧症困扰,自然会尽量避免进入类似地下室这样压抑的空间。里面没什么变化,郦楚画的那些油画依旧在,纤尘不染,一定是郦秋经常下来擦拭。地上也很干净,没有一点猫食或玩具的迹象。

“这里什么都没有,你整天下来干什么?”孟思瑶不解地问,仿佛Linda会给她个满意的答案。

Linda没有理睬她,跑到一面墙上微微凸起的一个大铁盒子前,“喵呜喵呜”地叫了起来。孟思瑶听郭子放介绍过,这个嵌在墙上的铁盒子里,是整个小楼的电话、闭路电视、以及安全系统等等的枢纽,里面一块板上,布满了各式开关,自己看一眼就会晕过去。

“傻丫头,这里会有什么呀?想吃电线吗?”孟思瑶拉开了铁盒子贴墙的盖板,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开关直摇头。唯一比较亲切的是一个长条的液晶表盘,下面一排极小的数字和字母按钮,有点像计算器。

奇怪的是,盖板一打开,Linda叫得更疯狂了,一个劲儿地向上跳,激动不已。

为什么?

孟思瑶心头又是一动,轻轻敲了下铁盒子上面的墙,入耳的不是乏味的“笃笃”声,而是“冬冬”声!

这铁盒子后面是空的!

她随即哑然失笑,这么多线路自小楼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到这下面,当然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并入这个铁匣子的枢纽。所以这里有空间,有“夹层”,完全是建筑用空间,不足为奇。

但她随即想到,这铁匣子后面的建筑用空间,如果一直向上延,延至二楼,似乎正是在卫生间和自己那小屋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这铁匣子后面的空间一直向上延,就会形成卫生间和自己那小屋之间的夹层。

要设法进入那建筑空间!

盖房子安装时,一定能将铁匣子打开,和各类线路相连。仔细看时,铁匣边果然是以大头螺丝钉连在墙上。

不妨看看铁匣后墙内的风景。

孟思瑶取来了电动工具和电筒,将螺丝钉卸下,果然,推开了铁匣。半人高的一个洞,足够一个人猫腰进出。孟思瑶钻了进去,小猫Linda早已等不及,也跟着跳到“夹层”之间。

原来这就是Linda这些天来向往的世外桃源。

打开电筒,向四周照去,这里和她想像的没什么不同,数十根各类电线连在铁匣上,一路沿着墙壁向上,然后四散分开。唯一让她略感意外的,是这里很宽敞。但没有任何异常的物事,只有一些支撑结构的木架子。这段空间并非无止境地延伸上去,而是在一楼附近就被整片整片的木板封了顶。

Linda又兴奋地叫了一声。

她找到了什么?

孟思瑶顺着Linda的叫声照了过去,身体一震。

只见小猫Linda的嘴里,叼着一小袋东西,仔细看去,竟是一袋鱼片干。

终于明白Linda为什么对这里情有独钟。

但这里,怎么会有鱼片干?

难道,这里有人迹?

孟思瑶越想越觉得害怕,恐惧感一浪接一浪地袭来,她甚至开始有些呼吸困难,心狂跳。

离开这里!

她知道,自己对幽闭环境的恐惧又发作了。

孟思瑶艰难地爬回地下室,才稍稍觉得好受些。

鱼片干从何而来?

她不甘心,深吸几口气后,又爬进那建筑夹层,在里面细细照了一遍,还是什么都没看见。
 
28.曲径通幽(3)




去年年底新版的《房屋建筑图解·别墅篇》属于参考书,目前还没有开架,好在有姚素云这个“内线”,孟思瑶坐在市图书馆里,逐页翻阅,越看越觉得蹊跷。

铁匣子后面墙里的空间,按照绝大多数图解所示,都相当狭窄,而且这些空间应该贯穿至楼顶,以供住户灵活安排线路,几乎没有人用平平的木板将整个空间拦腰封住。

当然,建筑设计一定也是形式多变,也许,这正是李伯瑞的独特风格。

同样,或许这正是对真正夹层的掩饰。可是,水晶球里的模型虽然明确标出了二楼的夹层,从敲墙的感觉来说却是实心的,也没有在卫生间或者我的房间里找到入口啊?或许,入口根本就不在二楼。

那会在哪里?

答案是不是在另一张图纸里,就是那个信封上的数码所代表的建筑设计图纸。可是袁荃啊袁荃,这么好的一条线索,我偏偏不知道上哪儿去找那么一个文件。

 

入夜,孟思瑶估计同楼的人都已入睡,又走到了地下室。

她带上了一应工具,再次打开铁匣的后板,进了建筑夹层。她打着手电,又将里面的结构看了一遍,虽然和她在《房屋建筑图解》一书里看到的内部结构完全不一样,但不知究竟。

她失望地准备回地下室,走之前,又用电筒照着,在地上细细看了一遍,虽然明知徒劳,因为昨天已经看得很仔细了。

而再看一遍,却真的又有了发现。

夹层正中的水泥地面上,有片长方的浅浅的凹坑,宽约一米,长约两米,浅得毫无深度,不会让人绊跤,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

也许只是施工时水泥铺得不好。

不大像,当时租房时,自己一眼看中这座小楼,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屋的精心建筑,里里外外,每个细节都被处理得毫无瑕疵。后来才明白就里,建筑师一定亲自监工,才盖了这么完美的一座小楼。

所以很难相信,这块不平的水泥正巧是白璧微瑕。

即便真是铺水泥时的疏忽,为何正巧是个端端正正的长方形?感觉像是水泥未干时有个长方形的巨篮印在了水泥上。

也许这是有意留的浅坑,为的是……

她忽然将电筒向上照去,果然,封顶的木板中,正中的一块,底端的面积似乎正和这个浅坑的大小吻合。

这其中,显然有联系。

许多想法在她脑中飞转,她静下心来,认真想过一遍:封顶的木板,那正中的一块,如果是个竖立的长方体,一块长条的方木,一直向上延伸,到二楼,正好会充塞公用卫生间和她屋子当中的那段空间——如果真像模型显示的那样,两个房间之间的确存在夹层的话。

换言之,会不会那段并不存在的夹层,平时正是由这块长条方木填充着,所以自己“探测”不到,需要启动什么机关,方木降下来,夹层才会显示出来。

这个想法是不是太玄?

自从在拾夕洞见识过了悬棺升降的机关,又亲手把玩过水晶球里精工细雕的小楼模型,孟思瑶认为“巧夺天工”在任何时代都不是神话。

何况,这似乎并不难做到,只要有个控制升降的开关。

她又打着电筒向上望去,大多数的线路由墙壁和木板封顶之间不大的空隙向上穿出,但仍有十余条线路从木顶的中央区域穿过,其中的三条较粗的电线接到铁匣子里枢纽板上那个液晶表盘的附近。

这个液晶表盘是派什么用的?

以前一直以为是和安全系统有关的,但也从来没有看见“负责安全”的郭子放到地下室来摆弄过这个表盘。

那些数字和字母又是干什么用的?
28.曲径通幽(4)




她又看了看那长条形的液晶显示,揿了表盘上的“ON”(开),和计算器一样,一个“0”开始闪烁。

她随手揿了几个字符,然后揿了回车键,液晶显示屏上出现的是“ERROR”(错误)。这样瞎撞,永远不会有结果。她仔细找了找,发现这个液晶显示的边框上印着“ACTON”的字样。

跑回自己的小屋,打开电脑上网,她搜索了ACTON,原来这是美国出产的一种仪器操作界面工具的商标。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操作码,输入操作码后,可以引发仪器或机械的操作。

难道这就是机关?

她又跑到地下室,盯着那液晶显示屏出了会儿神。

操作码是什么?

她心头一动,揿了以下一串数码:LW586136697400C。

这正是袁荃临终前留给孟思瑶那个信封上的数码。

根据田川的分析,这很可能是一种建筑设计软件“罗浮工厂”自动生成的文件名。她和张生讨论过,说不定正是这座小楼的设计图纸在电脑里的文件名。

袁荃留给自己这串数码,应该无法指望自己找到任何建筑设计图纸的文件,只有做为这个表盘的操作码,才是最直接的用途。

这是个经过深思后大胆的尝试。

耳中,传来了一阵轻轻的“嗡嗡”声,有些像一群蜜蜂涌出窝时发出的噪音,她又钻到铁匣子后的建筑夹层里,果然看见一块巨型方木,缓缓降下。

她几乎可以肯定,如果这时去敲楼上屋里那面墙,一定会有空穴之声。

 

“咚咚”,这是现在敲墙时发出的声音,夹层就在墙后,近在咫尺。可是,怎么进去?

雪白的墙上,没有一点突破口。

她又沿着墙一点点推,试图在墙上推出一个门来。

不可能,怎么就“没门儿”呢?难道那三维扫描仪扫出来的图纸是错的?

她又在电脑上仔细看张生为她做的那张小楼结构的合成图,墙上分明有个缺口。她同时发现,图上的墙,不但有缺口,还有许多横竖相交的直线,这些都是什么?她又看了郦秋所租房间的结构图,不由轻轻“呀”了一声。

同样有横竖相交直线的平面,却是在地板的位置,这就说得通了,那些直线,正是代表了地板上木板拼凑间形成的纹路!

由于立体扫描仪所带的那个小“甲壳虫”在扫描小楼内部结构时,是一个平面一个平面扫过来,所以如何拼成一个房间,还需要根据房屋外部结构和一些猜测来安排,张生犯了个小小的错误,将地板当作墙壁,一面墙壁当成了地板,因为两者面积相近,所以这个错误一直没被发现。

这么说来,地板上应该有个缺口或凹陷。

或者说,地板下应该有个入口。

根据图上的位置,缺口似乎正在床底。孟思瑶钻到了床下,用手电照着地板,希望能发现些什么。孟思瑶知道木板之间是以胶水粘连,索性又拿过小刀,开始将地板拆开。

一切都是按照电脑里那张图来估计的。

一块、两块、三块……这些木板就这样轻易地被撬了起来,下面也没有粘胶水,这已算是异常。木条下又是一块硕大的木板。

将那块硕大木板上面覆盖的那层硬木地板尽数移开,便现出了木板嵌在木质基座上的边框。孟思瑶用刀又将那大块木板撬起。

下面的空间正好可容一个人猫腰蹲下。

原来这就是通往夹层的途径。

孟思瑶的心跳又明显加快,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29.碎心(1)

 

孟思瑶的不期而至让游书亮阵阵心惊,尤其她的神色,异乎寻常地阴晦。

“小孟?你怎么了,身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吧?”好在下一个病人要午饭后才来,可以和她聊上几句。

“还好,这两天我没有休息好。”

“又有恶梦吗?”

“比恶梦还糟……我的意思是,失眠了。主要是想到我那个朋友的死,还是放不下……不知道您那位在江医的朋友是否得到了尸体解剖的机会?上次我那已故朋友的父母向我问起过这件事,问是不是要答应那位老师。看来好像有些进展了?”

游书亮说:“是的,我听说警方和受害者家属都同意到江医进一步验尸,我那位朋友,章云昆教授,应该已经检查过尸体了。我可以现在就给他打个电话。”他说着,拿起了电话。

孟思瑶已经知道游书亮的这位朋友是江京第二医科大学解剖学副教授章云昆,很敬业的一位中青年学者。

“小游,我正要找你呢!你的那位病人呢?就是这名死者的朋友小孟,能尽快联系到她吗?”电话里,章云昆未等游书亮开口,抢先问道。

“哦?这真是巧了。小孟就在我这里,她也正要问你解剖检查的结果。”

“好,务必请她来一下,越快越好!”

 

江医解剖学教研组的办公室坐落在一幢很古老的欧式建筑里,虽然五年前进行过大规模的装修和部分重建,仍保持了上世纪早期的建筑特色。孟思瑶走到解剖楼前,就感觉到阵阵寒意,心想,医学生们不知怎么过人体解剖这一关的;这些教师整天和尸体标本为伍,更是匪夷所思。

从楼南一架露天的楼梯走上二楼,孟思瑶沿着昏暗的走廊摸到了章云昆的办公室。

“章老师。”

办公室里走出一位中年人,头发梳得整齐有致,一副大大的眼镜,面带微笑:“是小孟吧。”

“游大夫还有病人要看,可能要晚些才能来。”

“没关系,主要是想和你谈谈……别怪我多管闲事,你的脸色看上去不大好,最近有没有去检查一下身体?”

“哟,游大夫也这么说来着,我最近休息得不好。”

“没有别的什么不舒服吗……比如说,有没有气短、出虚汗、心慌、或者胸痛什么的。”

孟思瑶想了想说:“也许游大夫已经和你谈过我的情况,我最近总是受到惊吓,整天提心吊胆的,害怕起来,心跳就忽快忽慢的,不知道是不是问题。”

“所以要去看一下医生,做一下检查,我没有资格发言。至于游大夫,没有告诉我你的任何情况,他的嘴特别严,对我这个好朋友也守口如瓶。当然,这是他做为一个优秀的精神病专家的好品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病人的病情保密。这次叫你来,正是要问你一些问题,帮助我分析你那个朋友的死因。”

“您尽管问吧……您目前有什么发现呢?”孟思瑶反而先问了起来。

“照理说,解剖的结果我只能告诉公安局以及她的父母,但我听小游说,这里还牵扯到你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你也就不回避了。公安局的不同法医之间有分歧,分歧在于她究竟是死于刀伤,还是心脏的病变。”

“这么说,她心脏的确有问题?”

“不光是有问题……是致命的心脏疾病。我在解剖中证实了法医的诊断——她的心脏明显变大,而且心脏比寻常人重了许多,摸上去松软、缺乏弹性,这些都说明她的心脏有严重的炎症、积水或纤维化反应,尤其左心室。所以,我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她很可能是由重症心肌炎导致的猝死。这类猝死,可以是严重或长期的心肌炎引起心功能衰竭导致,更多的是房室传导阻滞直接引起的猝死。换句话说,最可能是突发的心律不齐导致猝死。因为仅从局部解剖不能下这个定论,我已经在心脏各处取了样,进行更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另外,我还找到了她近期的病历,她曾在不久前做过心电图,显示有明显的早搏,当时的诊断也是‘疑似心肌炎’。”

“能看出她是怎么会得了心肌炎吗?”孟思瑶大致听懂了结论——常婉是因为心肌炎,导致心律不齐,引起猝死。
29。碎心(2)



“这需要更多的检查,因为刚开始进行分析,还有很多实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心肌炎的病因,比如说,究竟是病毒性的,还是风湿性的,甚至有可能是药物性的。这也是请你来的主要原因。你看看这张图片……其实就是她的心脏,我有真实的照片,但怕你看到血淋淋的心脏受不了,所以就粗略地画了一下,看出了什么?”

孟思瑶看着这幅用铅笔素描的图形,阵阵心寒。

是一颗心脏,四分五裂!

“怎么……难道……”

“也许为了让你看明白,这张图稍许夸张了些,但你那位朋友的心脏就是出现了分裂!”

“这怎么可能!”

“是心肌的损伤造成的,心肌是心脏主要的组织结构,也是心跳的主要动力来源。心肌炎常常会损伤心肌组织,但如果病的程度轻,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在休养和治疗一段时间后,能够基本恢复如常。而在不长的时间内心肌坏损成这样,却是很少发生。”

孟思瑶心头一动,手足发冷:“您怎么能看出时间不长?”

“看,是看不出来的。是我的推测。如果是长期的、慢性的心肌损伤,你这位朋友早就会有征兆。不会到几个星期前才出现不适的反应,去检查心电图。我的感觉,无论是什么导致的心肌炎,这都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也就是说,病发时,短期内就会造成严重的心肌整体受损,因此突发心律不齐或心功能衰竭都不奇怪。”

“我知道您想问什么了,去年夏天,我们去过一个很不好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