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番皆五七行,下后用黄柏、苍术、 芍、地黄、甘草、升麻、葛根、南星、半夏、牛膝、
滑石、桂调之,近三四个月而安。
x〔本草〕x 治 有头,出脓水不止,以啄木鸟一只烧灰。酒调服一钱匕,立瘥。东垣
云∶疮医自幼至老,凡所经验,必须写之,尝记疳 、恶疮,诸药不效者,取蛴螬剪去两
头,安疮口上,以艾炷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又法,用乞火婆虫儿灸
之,同前法,累验神效。人皆秘之,往往父子不传。
x取朽骨x 久疽及痔漏中有者。
取黑骨鸡胫骨,上等砒霜实之。盐泥固济,火 通红,取出地上出火毒,去盐泥,用
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捻送入孔窍内,更用膏药贴之。
《本事》雄黄治疮疡尚矣。《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云∶今医
方有五毒之药,作之用黄 ,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三日三夜,其烟
上着,以鸡羽取之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杨大年尝记其事,族人杨偶,年少时有疡于
颊,连齿辅车,外肿若覆瓯,肉溃出脓血不辄,吐之痛楚难忍,疗之百方,弥久不瘥。人
语郑法,根据法制药成,注之疮中,少顷,取朽骨,连两牙,溃出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
也,黄 即瓦盒也。
x猪骨膏x 治诸疮口气冷,不瘥。
猪筒骨(二个,取髓) 松脂(二钱,通明者,研) 乳香(另研) 黄连(去须,为末) 白芨(研
未,各二钱半) 铅丹(别研) 黄蜡(各半两)
上捣研,熔蜡和为膏,不拘时敷之。
x附子散x 治冷疮,日夜发歇疼痛。
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川椒(去目) 雄黄(细研,各二钱半) 白矾(七钱半,火 ,研) 腻粉
(二钱,研)
为细末,研匀。每用清麻油,调敷疮上。
x雄黄散x 治冷疮,暖疮口。
雄黄(研) 百合 乳香 黄柏(炙,去粗皮) 墙上烂白蚬壳(小蚌蛤子是,各一分)
上为细末,研匀,先用浆水煎甘草、柳枝汤,温洗拭干,敷之。
x黑灵散x 治漏疮。
牡蛎粉 虢丹 硫黄(研,各一分) 露蜂房(锉,二分)
上同炒令烟尽,为细末,入发灰一分、麝香少许,和匀,敷之。
x马齿苋膏x 治一切 。
马齿苋(阴干) 腊月烛烬(各等分。一作,腊月鼠灰)
上为细末。以腊猪脂和,先以温泔清,净洗拭干,然后以药敷之,日三。
治胁下生漏疮如牛眼之状,脓水不止。
上以盐少许,安白牛耳内,然后取牛耳中垢,以敷疮上即瘥。如不用盐,即牛耳不
痒难取垢。
治诸疮久不合口。
用炮附子去皮尖,为细末,唾津和,随疮大小作饼,置患处,用艾壮于饼上灸之,更
服大补气血药,用江西豆豉为饼,多灸之亦效。
x神应膏x 宋褚防御,治理宗久漏疮,诸方不效,独此膏愈之。如肠毒、胃毒,为丸
服之神效。
当归(一两一钱) 赤芍药 大黄(各一两五钱) 香白芷 官桂(各一两) 玄参(一两三钱)
川续断(一两二钱) 莪术(一两) 生地黄(一两二钱)
上九味,细锉。用真香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锅内以文
武火,煎令黑色,滤去渣。如热天用黄丹二十两,冷月十五两,旋旋下丹,不住手搅,试
水中沉为度。不可令妇人、鸡犬见。如漏有孔者,以膏送入孔内,外以膏摊贴之。
x槟榔散x 治痈疽疮疖脓溃之后,外触风寒,肿 僵硬,脓水清稀,出而不绝,肉腠
空虚,恶汁臭败,疮边干及好肌不生,及疗疳 恶疮,浸渍不敛。(方见溃疡敛疮口药。即木
香、槟榔、黄连等分为末是也。)
x治漏外塞药x
炉甘石(童便, 淬) 牡蛎粉
上为极细末,敷之。
x乌金散x 贴恶疮疳 。
橡斗子二个,一实黄丹,一实白矾末,相
合定。用黑俏麻皮缠了,火内烧,研细,加水少许。洗净疮贴之。
x东垣截疳散x 治年深疳 疮。
黄连 麝香(另研) 龙脑(各半两) 密陀僧 黄丹 白芨 白蔹(各一两)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和匀。干掺在 上,以膏贴之。
x应效散x(又名托里散) 治气 、疳蚀疮,多年不效者。
地骨皮(不以多少,冬月取,只要皮,阴干)
为细末。每用纸捻蘸 疮口内,自然生肉,更用米饮调二钱,无时服,日三。
治漏疮,以五倍子末,和血竭末塞之。
久漏疮 足内踝上一寸,(灸三壮六壮) 如在上者,肩井 鸠尾。肺脉微缓,为痿 ,缓
者多热。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渴
属性:x〔大法〕x
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用竹叶黄 汤。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
而渴,或口干,用补中益气汤。若脉数便秘,用清凉饮。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用加减
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此丸尤妙。
x〔薛〕x 疮疡作渴,若 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
大便秘涩者,五内热也,用四顺清凉饮, 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命饮。漫
肿微痛者,气血虚壅也,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火消烁,而津液短少者,用竹叶黄 汤。
若因胃气虚而不能生津液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气伤而内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术散。若
因肾水干涸作渴,或口舌干燥者,用加减八味丸。或先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而后患疽,或
疽愈后作渴饮水,或舌黄干硬,小便数而疽生者,尤恶候也。苟能逆知其因,预服加减
八味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可免后患。
x〔丹〕x 痈疽发渴,乃气血两虚,用参 以补气,归 以养血,或忍冬丸、黄 六一
汤。
伍氏云∶疮作渴甚急,与神仙追毒丸,取下恶毒,清膻汤、千金漏芦汤、五香连翘汤、
六味车螯散、万金散皆可选用。利后仍渴,却用生津补气药,津液生,气血完,渴自止,丹
溪曰∶大渴而与利药,非明示脉证,何以知其当下?后言利后仍渴,却用补药,又不明
言脉证,恐是但有大渴必下,下后尚渴,方与补药,古人治未病,如此用药可乎?况渴
属上焦,当肿疡时犹或可用,若溃疡后,渴多因气血之虚,何待利后,方议其虚也。
《精要》口干与口渴不同,不宜用丹药镇坠,用之其祸如反掌,用桑枝煎五味汤,以
救阴水。丹溪曰∶此妙方也。而不言食味起火,怒气生火,房劳激火,吾恐渴亦未易除
也。
李氏云∶病疽愈后发渴,多致不救,惟加减八味丸最妙。盖痈疽多因虚而得,疽安
而渴者,服此丸则渴止,安而未渴者,服此丸永不发渴。或未疽而先渴者,服此不惟渴
止,而疽亦不作。薛氏曰∶前证属肾水枯涸。虚火上炎,口干作渴,饮水无度。或舌黄作
裂,小便频数。或痰气上壅,烦躁不宁。或二三年先作渴饮水。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
痰气上壅,或疮愈三四年而口干作渴,小便频数,急用前药,多有复生者。能逆知其因,
预服前丸,可免此患。若兼手足厥冷,真阳虚也,宜服八味丸。大凡疮后审其肾水不足,
用加减八味丸,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阳气虚寒加姜桂,如
不应,用八味丸。
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饮冷作渴,热毒也,加赤小豆、知母,如不应,暂用竹叶黄 汤。
善食作渴,胃火也,加石膏、山栀、天花粉。如不应,暂用竹叶石膏汤。食少体倦作渴,胃
气虚也,去芷翘、金银花,加人参、白术。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脓多而作渴,气血
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麦门冬。口干舌
燥,肾气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如不应,兼六味丸。又不应,佐以补
中益气汤。自汗内热口干,胃气虚也,去三味,加参 、归术。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
盗汗内热口干,阴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当归六
黄汤。
x竹叶黄 汤x(《神秘》) 治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
生地黄 黄 (各二钱) 当归(酒拌) 淡竹叶 川芎 甘草(炙) 黄芩(炒) 白芍药(炒)
人参 栝蒌根 石膏( ,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二钱)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薛氏曰∶前证乃七恶中之一也,此方治之,其功甚捷。亦有左手脉浮大而热或渴者,
宜发散表邪,右手脉沉实而热或渴者,宜疏去内邪。若溃后作渴,或小便如淋,或脉大
而无力者,属气血虚也,宜大补气血。亦有溃后热不止,或作渴,遂以为败证不治。若
素有胃火,或胃经热毒未尽,胃脉尚数者,仍宜服前汤,服而脉反大,热愈甚,渴愈作,斯
为败证,盖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今之溃疡,畏石膏、黄芩二药,性冷多不肯服,若胃脉
未静,非此药莫能治也。若因循日久,煎熬气血,脓血愈多,气血愈虚,反成败证矣,治
者当舍证从脉可也,大抵疮疡之证,七恶内见一二恶,甚可畏;虚中见恶证者,不治;实
证无恶候者,自愈。
x托里黄 汤x 治证同前。
黄 (炒,六钱) 甘草(炙) 栝蒌根(各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频服之,加人参一钱,尤妙。
薛氏曰∶愚用此方治气虚作渴,甚效。若气血俱虚,或脓血大泄作渴,或兼发热者,宜
托里养荣汤。
x托里养荣汤x
人参 黄 (炙) 当归(酒拌) 芍药(炒)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川芎 白术(各一钱) 五
味子(研)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黄 六一汤x 常服终身,可免痈疽,实治渴补虚之要剂也。
绵黄 (六两,用淡盐水闰,饭上蒸,焙干) 甘草(一两,一半生,一半炙)
每锉一两,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或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调服。
加人参尤妙。
x七味白术散x 治胃气虚,或因克伐,或因吐泻口干作渴,饮食少思。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各七钱) 甘草(炙,一两半) 木香(二钱半) 藿香叶(半两)
葛根(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
x竹叶石膏汤x 治痈疽,胃火盛,肿痛作渴。
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上姜水煎服。
x玄参散x 治痈疽成脓水,不能下食,心烦,口干烦渴,饮水多,四肢羸瘦。
玄参 黄连(去须) 土瓜根 麦门冬(去心) 赤芍药 白鲜皮(各一两) 升麻(七钱半) 火
麻仁 川朴硝 川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中盏,人生地黄一分,细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
服。
x葛根散x 治痈肿热盛,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葛根 黄 升麻 麦门冬(去心) 栝蒌根 赤芍药 栀子仁 生地黄(各一两) 黄芩
(七钱半) 甘草(生用,半两)
上锉。每服四钱,水中中盏,煎六分,去滓,无时温服。
x干葛饮x 治发背作渴。
黄芩 朴硝(各一两二钱半) 干葛(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枇杷叶,去背上白毛净洗,同煎,不拘时服。
x忍冬丸x 治渴疾既愈,预防发疽。先将忍冬草入瓶内,后入无灰酒,微火煨一宿,取
出晒干,少加甘草,俱为末,又以所浸余酒调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
下,又治五痔诸瘿。
x桑枝方x 大治口渴。取嫩桑枝,细切一升炒。以水三升,煎一升,日服五七剂,更
多尤妙。抱朴子云∶疗风痹干燥,臂痛香港脚,四肢拘挛,上气眩晕,久服补肺,消食,利
小便,轻身聪明,令人光泽,其功不能尽述。
薛氏曰∶桑枝补血气,生津液,轻身明目,补肺肾之良剂也。
x五味子汤x 治肾水枯涸,口燥舌干。
黄 (炒三两) 人参(二两)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粉甘草(炙,五钱)
每服五钱。水煎,日夜服,五七剂。
薛氏曰∶此方乃六一汤,生脉散之复方,滋化源之良剂。若肾水即涸,虚火上炎而口
燥作渴者,须佐以加减八味丸。
x加减八味地黄丸x
怀庆地黄(肥大沉水者,酒洗净,瓷碗盛之,大砂锅内,竹棒架起,汤浸过碗底,原盖盖之,湿
纸糊缝,勿令泄气,以火从巳至酉蒸之,候冷取出,晒极干,秤准八两重,再如前法蒸之,乘热杵
烂入药。) 干山药 山茱萸肉 五味子(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酒浸,蒸、焙,各三两)
肉桂(二两)
上各另为末。入地黄和匀,加炼蜜丸,如梧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
李氏曰∶一贵人病疽未安而渴作,日饮水数升。予用前方。诸医大笑云∶此药若能
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仍用木瓜、乌梅、百药煎等,渴愈甚。不得已,用此丸三日渴止,
久服气血益壮,饮食加倍。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呕
属性:x〔大法〕x
《精要》云∶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初发,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一证谓气虚,脾
气不正,其伏热在心者,与内托散三两帖。气虚者,宜嘉禾散,有寒热宜正气散,兼与山
药丸以补肾。丹溪曰∶诸逆冲上,呕哕,皆属于火。内托散性凉,固有降火之理。若嘉
禾散补力已少,徒温暖以助火耳。山药丸补肾,以壮下焦之阴,粗为近理。然治呕须分
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疡后当作阴虚治之。若年老因疽溃后,呕逆不食者,
宜参 白术膏峻补取效,佐使药,随时随证加减,恐用山药丸缓急,未易得力,河间谓∶
疮疡呕者,湿气侵胃也,药中宜倍加白术。
x〔薛〕x 疮疡作呕,不可泥于毒瓦斯内攻而概用败毒等药。如热甚 痛,邪气实也,仙
方活命饮解之。作脓 痛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补之。脓热胀痛,气血虚也,先用托里
散;后用针以泄之。 痛便秘,热蕴于内也,内疏黄连汤导之。若因寒药伤胃而呕者,托
里健中汤。胃寒少食而呕者,托里益中汤。中虚寒淫而呕者,托里温中汤。肝木乘脾土而
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脘停痰而呕者,托里清中汤。脾虚自病而呕者,托里益黄汤。郁
结伤脾而呕者,托里越鞠汤。若不详究其源而妄用攻毒之药,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
敛矣。丹溪虽曰肿疡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当作阴虚治之,亦大概言耳。今之热毒内
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岂可胶柱而鼓瑟哉!又曰∶欲呕作呕,或外搽内服寒
凉,或痛甚,或感寒邪、秽气而呕,皆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去三味,加藿香、倍参
术。
热盛脉数,《精要》与漏芦汤,单煮大黄汤等。若不甚热,脉缓弱,只投五香连翘汤。
丹溪曰∶热盛脉数,若肿疡时,脏腑秘而体实者,犹可与也。若溃疡脓血出多,热盛脉
数,去死为近,岂可下乎!缓弱之脉,古人皆以为邪毒已散,五香之飞走升散,其可用
乎。
李氏云∶痈疽呕逆,是毒瓦斯冲心,非脾胃之冷,当服内托散。杨氏云∶鼻衄初愈,不
曾表汗,毒在经络,则背发大疽,自肩下连腰胁肿硬如石,其色紫黑,以凉药投之,终
夜大呕,连进内托散,呕止疮溃,赤水淋漓,四十日而愈。又有患 者,痛过彻呕,服此
即止。今有病疽不服此药者,故引杨氏之言,以解世人之惑。
丹溪治一老人,年七十,患背疽径尺余已,杂与五香、十宣数十帖,脓血腥秽,呕
逆不食者旬余。病患自服内托散,膈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所苦者淋之痛,与呕
吐不得睡而已,急以参 、归术煮膏,以牛膝汤,入竹沥饮之。三日后,尽药一斤半,淋
止思食,七日后,尽药四斤,脓自涌出而得睡,又兼旬而安。一男子,年六十余,性好
酒肉,背疽见脓,呕逆发热,盖其得内托、十宣多矣。医以呕逆,于嘉禾散中加丁香以温
胃行气,时七月大热,脉洪数有力,予因谓∶此脉证在溃疡尤忌。然形气实,只与人参膏
和竹沥饮之,尽药十五斤,竹百余竿而安。予曰∶此病幸安也,不薄味必再作。仍浓味自
若,夏月醉后坐水池中,又年余,左胁傍生一软块如饼,二年后软块为疽,本人见脓血
淋漓而脉洪数有力,又呕逆食少,遂自以人参膏,入竹沥饮之,又十余斤,百余竿而安,
今八十岁强健如旧。此病两以老年气血弱,专服人参、竹沥而愈。若与内托、十宣,恐未
能若是之安全也。娄全善,治一男子肿疡呕,诸药不止,用独参汤一服,呕即愈。
薛新甫治一人,腹痈 痛,烦躁作呕,脉实。河间云∶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
治其本。若脉沉实者,先当疏其内,以绝其源。又云∶呕哕心烦,脉沉而实,肿硬木闷,
或皮肉不变,邪气在内,宜用内疏黄连汤治之,遂用前汤通利二三行,诸证悉去,更以
连翘消毒散而愈。一人患臂毒, 痛作呕,服托里消毒药愈甚,以凉膈散二剂顿退,更以
四物汤,加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