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通,肠虚而不能传送。小便赤浊,脾虚而火下陷,治亦难矣。彼始云∶莫非间断补药 
之过?予曰∶然。乃急用六君子加当归、柴胡、升麻,饮食渐进,大便自通;外用乌金 
膏涂中央,三寸许,四围红肿渐消,中央黑腐渐去,乃敷当归膏,用地黄丸与前药间服, 
将百剂而愈。一男子,腿患痈,因服克伐亏损元气,不能成脓。余为托里而溃,大补而 
敛。但大便结燥,用十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而润。月余仍结,惑于人言,乃服润肠丸 
而泻不止。余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丸数服而止。 
x润肠丸x 治脾胃伏火,大肠干燥,或风热血结,宜用此丸通之。若结在直肠,宜猪 
胆汁导之。盖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若津液滋润,大便通调。若津液不足,脾气亏损, 
必当培补,犹忌前药。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刺 秦艽(各五钱) 
上各另研为末,炼蜜或猪胆汁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若使猪胆汁导 
之而不结燥,急补元气。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大便泻利
属性:x〔薛〕x 疮疡大便泄泻,或因寒凉克伐,脾气亏损;或因脾气虚弱,食不克化;或因脾 
虚下陷,不能升举;或因命门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肾经虚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肾虚 
寒,不能司职。所主之法,若寒凉伤脾,用六君加木香、砂仁,送二神丸。脾虚下陷,用 
补中益气,送二神丸。命门火衰,用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肾虚不禁,用姜附汤加吴茱 
萸、五味。脾肾虚寒,用参附汤送四神丸。《病机》云∶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睛不了了, 
饮食不下,鼻准气息者,姜附汤主之。身重四肢不举者,参附汤主之。仲景先生云∶下 
痢肠鸣,当温之。脉迟紧,痛未止,当温之。大孔痛,当温之。心痛当救里,可与理中、附 
子四逆辈。《精要》云∶痈疽呕泻,肾脉虚者不治。此发《内经》之微旨也,凡此实难治 
之症,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一妇年逾四十,背疽不起发,泄泻作呕,食少厥逆, 
脉息如无,属阳气虚寒。用大补剂加附子、姜桂。不应,再加附子二剂,泻愈甚,更以大 
附子、姜桂,各三钱,参 、归术各五钱,作一剂,腹内始热,呕泻乃止,手足渐温,脉 
息随后。更用大补而溃,再用托里而敛,十年后,仍患脾胃虚寒而殁。 
x加减托里消毒散x 治饮食少思,肠鸣腹痛,腹冷泄泻,乃脾气虚寒也,去芷翘、银 
花,加炮姜、木香。手足逆冷,脾血虚寒也,更加附子,煎送四神丸。 
x和气散x 治痈疽溃后,气虚滑泄,四肢逆冷。 
苍术(四两,米泔浸三日,洗净晒干,再以米醋炒,令香黄色) 甘草(炙) 青皮(去穣,各一两) 
良姜(炒) 肉桂 干姜(炮,各半两) 陈粟(半升) 
上七味为末。每服一钱,用炒茴香末半钱相和,温酒调下,不拘时。(按∶此但有燥温耳, 
无补气药,非气虚者所宜。) 
x四神丸x 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实,饮食少思,或小腹作痛。或产后泄泻,肚腹作痛, 
不思饮食。 
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汤浸,炒,一两) 
上为末。别以水二碗,生姜八两,煮红枣一百个,熟烂去皮核用,和末为丸,桐子 
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 
x二神丸x 治脾肾虚寒,不思饮食,或侵晨五更泄泻,或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其功 
甚效。如不应,乃命门火衰,急服八味丸,补火而生土。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枚,生姜四两,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如桐子大。每 
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小便淋闷频数
属性:x〔薛〕x 疮疡小便淋漓频数,或茎中涩者, 
肾经亏损之恶症也,宜用加减八味丸以补阴;足胫逆冷者,宜用八味丸以补阳。若小便频 
而黄者,宜用四物汤加参术、麦门、五味以滋肺肾。若小便短而少者,宜用补中益气加 
山药、麦门、五味以补脾肺。若热结膀胱而不利者,宜用五淋散以清热。若脾气燥而不 
能化者,宜用黄芩清肺饮以滋阴。若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者,宜用六味丸。若膀胱阳虚,阴 
无以化者,宜用滋肾丸。肾虚之患多传此症,非滋化源不救。若用黄柏、知母反泻其阳,以 
速其危。若老人阴痿思色,精内败,茎中痛而不利者,用加减八味丸加车前、牛膝。不 
应,更加附子多有复生者。若精已竭而复耗之,大小便中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 
牵痛,以前药加附子,亦有复生者。王太仆云∶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当 
滋其化源。苟专用淡渗,复损真阴,乃速其危也。职方王 塘,背疽溃后,小便淋漓,或 
时有自遗,作渴引饮,烦热不寐,疮口 赤,时或如灼,时或便遗。余曰∶此肾虚之恶症, 
用加减八味丸,加麦门数剂而痊。驾部林汝玉,冬不衣绵,作渴饮冷,每自喜壮实,晒 
余衣绵。诊其脉数大无力,余曰∶至火令,当求余也。三月间,果背热、便闭、脉涩,用 
四物加芩连、山栀数剂,大便稍和,却去芩连,加参术、茯苓二十余剂及前丸半斤许,渴 
减六七,背热亦退,至夏背发一疽,纯用托里之剂而敛。 
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茎中痛而小便不利,精内败也,去连翘、白芷、金银花三味, 
加山茱萸、山药、泽泻。如不应,佐以六味丸。愈便则愈痛,愈痛则愈便,精复竭也,去 
三味煎,送六味丸。食少体倦,口干饮热,小便黄短,脾肺虚热也,去三味加五味子,山 
茱萸。如不应,暂用六味丸。劳役而小便黄,元气下陷也,去三味加升麻、柴胡。午后小 
便黄短,肾虚热也,去三味加升麻、柴胡煎,送六味丸。 
x黄芩清肺饮x 治肺经阴虚火燥而小便不通,若因脾经有热,当清其脾。若因心火克 
肺,当制其心。 
黄芩(一钱) 栀子(三枚,打碎) 
上水煎服。 
x滋肾丸x 治肾经阴虚发热作渴,便赤,足热腿软等证。凡不渴而小便秘,热在下焦血 
分也,最宜此药。经云∶无阴则阳无以化。若脾肺燥热所遗,当滋其化源。 
知母 黄柏(各酒炒,一两) 肉桂(二钱) 
上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滚汤下。 
x五苓散x 治下部湿热疮,每小便赤少。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去皮,一两半) 肉桂(七钱半) 白术 赤茯苓(各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热汤调下。 
x清心莲子饮x 治膀胱气虚湿热,玉茎肿痛,或茎窍涩滞,口苦咽干,小便色赤或白 
浊,夜安静而昼发热。 
黄芩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一钱半) 石莲肉 白茯苓 黄 柴胡 
人参(各一钱) 
上水煎服。 
x五淋散x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或如膏汁,或热沸便血。 
赤茯苓(一钱半) 赤芍药 山栀(各二钱) 当归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用灯心二十根,水煎服。 
x清肺饮x 治渴而小便不利,乃肺经有热,是绝寒水生化之源,宜用此药以清化源,其 
水自生而便自利矣。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 琥珀 瞿麦(各五分) 通草(六分) 木通 蓄(各七分) 车 
前子(一钱) 灯草(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x肾气丸x 治肾经阳虚阴无所化,以致膀胱淋漓。或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无所化而 
膀胱癃闭。或肾气虚热,干于厥阴之络,阴挺、痿痹而溺频数。或肾水虚弱阴亏难降,使 
津液败浊而为痰水。又治肾虚便血及诸见血 
发热,自汗盗汗等症之圣药也。即六味地黄丸。 
x琥珀散x 治诸般疮疖,表里有热,小便赤涩。 
白茯苓 黄芩 茵陈 紫草 瞿麦 茅根 石韦 乌药 琥珀 连翘 车前子(各等 
分)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三钱,用灯心汤调下,不拘时候。 
x瞿麦散x 治痈疽发背,排脓止痛,利小便。 
桂心 赤芍药 当归 黄 芎 瞿麦 白蔹 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赤小豆(一合, 
酒浸炒干) 
上 咀。每服四钱,酒煎温服,如诸痈已溃未溃,疮中脓血不绝,痛难忍者,加细 
辛、白芷、白蔹、薏苡仁。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头痛眩晕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初肿头痛发热,邪在表也,加川芎、羌活。若外邪在表,而元 
气实者,暂用人参败毒散。头痛恶寒表虚也,去金银花、连翘,加参 。体倦头痛或眩晕, 
中气虚也,去三味加柴胡、升麻。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日晡头痛或眩晕, 
阴血虚也,去三味加熟地黄。如不应,佐以六味丸。梦泄遗精,头晕头痛,或痰喘气促, 
肾虚不能纳气也,去三味并川芎,佐以六味丸。如不应,大虚寒也,用八味丸。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烦躁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面目赤色,烦热作渴,脉大而虚,血脱发躁也,去三味加黄 、 
当归,如不应,暂用当归补血汤。身热恶衣,欲投于水,脉沉微细,气脱发躁也,去三味 
加肉桂、附子。如不应,暂用附子理中汤。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自汗盗汗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善思体痛,无寐盗汗,脾血虚也,去三味加茯苓、远志、酸枣 
仁、圆眼肉。如不应,暂用归脾汤。寝寐而汗出,肾气虚也,去三味加五味子煎送六味 
丸。饮食而汗出,胃气虚也,去三味加参 、归术、五味子。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睡 
觉饱而出盗汗,宿食也,去三味加参、术、半夏。如不应,暂用六君子汤。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多痰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胸满多痰,脾气虚也,去三味加桔梗、半夏。如不应,暂用六 
君子汤,加桔梗、枳壳。晡热多痰,脾血虚也,去三味加归地、参术。如不应,暂用六 
君子汤加芎归、熟地。咳嗽唾痰,肾亏津液泛上也,去三味加山茱萸、山药、熟地。如 
不应,佐以六味丸。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喘急
属性:痈疽喘急,恍惚嗜卧,此心火刑肺金,宜用人参平肺散。 
x人参平肺散x 
桑白皮(炒) 知母(七分,炒) 杏仁(去皮尖,炒) 地骨皮 紫苏 橘红 半夏(姜制) 
茯苓 青皮 人参(各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炒杵)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x〔薛〕x 按∶此方理气清肺化痰之剂,若肺脉洪数无力者宜用。若兼发热作渴,脉洪 
数有力者,宜用如金解毒散,此证火克金为恶候,面赤者,亦不治。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胸痞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忿怒胸痞,肝气滞也,去三味加桔梗、山栀。如不应,暂用补 
中益气汤,加桔梗、枳壳。倦怠胸痞,中气虚也,去三味加参术、茯苓,如不应,暂用 
八珍汤加柴胡。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目斜视上
属性:痈疽目斜视上,黑睛紧小,白睛青赤,肝挟火邪,宜用泻青丸。 
x泻青丸方x 
当归(酒拌) 川芎 山栀仁(炒) 羌活 草龙胆(酒拌,炒) 防风 大黄(酒拌,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煎淡竹叶汤化下,日进二三服。如泻去 
大黄,加荆芥,或用黄连泻心汤一二剂,亦可。 
x〔薛〕x 按∶前症七恶中之三恶也。若肝脉弦紧洪数者,最当。亦有目视不正,睛不了了 
,脉微或浮者,乃真气虚也,宜用大补之剂。夫泻青者,泻肝经之火邪也,肝属木其 
色青故耳。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四肢沉重
属性:x胃苓汤x 
苍术(米泔浸炒,二钱)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炙) 白术(炒,各一钱) 茯苓(一钱七分) 泽 
泻木香 白芍药(炒,各一钱) 官桂(五分) 淡竹叶(二十片) 
作一剂。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按∶前证七恶中之五恶也。服而若脾气醒,湿气除,宜用参苓白术散之类,多服恐 
导损津液。 
x参苓白术散x 
人参 茯苓 白术(炒) 莲肉(去心) 缩砂仁(炒,杵) 薏苡仁(炒) 山药(各二两) 
桔梗(炒) 甘草(炙)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石菖蒲煎汤调下。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寒热往来
属性: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口苦寒热往来,肝火血虚也,去三味加柴胡、熟地。因怒寒热 
往来,肝火气虚也,加柴胡、黄芩。如不应,暂用八珍汤,加炒山栀、炒酸枣仁、酒炒黑 
龙胆草。体倦寒热往来,肝脾气滞也,去三味加参 、归术。如不应,暂用补中益气汤。 
内热晡热,或寒热往来,阴血虚也,去三味加芎归、牡丹皮、柴胡。如不应,暂用八珍 
汤,加牡丹皮。畏寒或寒热往来,胃气虚也,去三味加参苓、白术、升麻。如不应,暂用 
补中益气汤。胁痛痞满,或寒热往来,肝气滞也,去三味加青皮、木香。如不应,属气 
血虚也,更加芎归、参术。若妇人劳役恚怒,或适经行,发热谵语,或夜间热甚,乃热入 
血室也,去三味加生地、丹皮、柴胡。如不应,暂用加味四物汤。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厥逆
属性:x加减托里消毒散x 治四肢逆冷,乃肾气虚寒也,去三味加桂附,仍佐以八味丸。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面目浮肿
属性:痈疽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宜调胃白术散。 
x调胃白术散x 
白术(炒) 茯苓(各二钱) 陈皮 白芍药(炒) 槟榔 泽泻(各一钱) 木香(五分) 
作一剂。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如肿不退,加白术(炒) 枳实(麸炒,各一 
钱) 
x〔薛〕x 按∶前症乃七恶也用此方。若湿除气少退,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大 
便不实尤效。再用槟榔、木香,恐伤真气也,亦有真气虚而致前症者,尤不宜用二药。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阳气脱陷
属性:x〔薛〕x 疮疡阳气脱陷,或因克伐之剂,或因脓血太泄,或因吐泻之后,或因误而入 
房,若发热头痛,小便淋涩,或滑数便血,目赤烦喘,自汗发热,气短头晕,体倦热渴,意 
欲饮水投水,恶寒憎寒,身热恶衣,扬手掷足,汗出如水,腰背反张,郑声不绝,此无 
根虚火之假热症。若畏寒头痛,咳逆呕吐,耳聩目蒙,小便遗难,泻利肠鸣,里急腹痛,玉 
茎短缩,冷汗时出,齿牙浮动,肢体麻痹,或厥冷身痛,或咬舌啮唇,舌根强硬,此阳气 
脱陷之真寒证,皆勿论其脉,勿论其疮,但见一二,急用参附汤补之,多有复生者。大 
凡溃后劳役,元气亏损,或梦遗精脱,或滑数便血,或外邪乘之,或误用寒凉,气血脱 
陷而致斯症,治以前药,亦有复生者。内翰,杨皋湖,孟夏患背疽,服克伐之剂,二旬余 
矣,漫肿坚硬,重如负石,隔蒜灸五十余壮,背遂轻,以六君加砂仁二剂,涎沫涌出,饮 
食愈少,此脾虚阳气脱陷。剂用温补,反呕不食,仍用前药作大剂,加附子、姜桂。又 
不应,遂以参 各一斤,归术、陈皮各半斤,附子一两,煎服,三日而尽,流涎顿止,腐 
肉顿溃,饮食顿进,再用姜桂等药托里健脾,腐脱而疮愈矣。少参史南湖之内,夏患疽不 
起发,脉大而无力,发热作渴,自汗盗汗,用参 大补之剂,益加手足逆冷,大便不宽,喘 
促时呕,脉微细按之如无,惟太冲不绝,仍以参 、白术、当归、茯苓、陈皮计斤许,加 
附子五钱,水煎两盅作一服,诸证顿退,脉息顿复,翌日疮起而溃,仍用前药四剂后,日 
用托里药,调理两月余而消。一妇,卧床十三年矣。遭回禄,益加忧郁,明年三月,右 
肩下发一块, 肿如瓯,中赤外白,先用凉药一剂,不解,次用十宣散四剂,加痛略红, 
迎医视之,连投参 、丁桂、防芷之剂,脓溃云无恙矣,辞去。眩晕呕逆,恶寒战栗,顶 
陷脓清。偶检《外科发挥》,发背门云∶若初起一头如黍,不肿不赤,烦躁便秘,四五日 
间,生头不计其数,疮口各如含一粟,名曰莲房发云云。始骇为恶症,治法虽详,不谙 
于行,迎薛至,诊云∶辛凉解散,气血两虚者忌之,连投参 、归术、地黄、姜附大剂, 
肿高脓稠,兼 乌金膏数日,果腐落,筋如脂膜者数片,人参每服至八钱,日进二服,逾 
两月平复。 
x附子理中汤x 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 
逆吐泻。 
附子 人参 茯苓 白芍药(各三钱) 白术(四钱) 
上水煎服。 
x姜附汤x 治疮疡真阳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致上气喘急,自汗 
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干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