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之四胫部(十七)
湿毒流注
属性:或问∶足胫之间生疮,状如牛眼,或紫或黑,脓水淋漓,止处即溃烂,久而不敛何
如?曰∶此名湿毒流注,暴风疾雨,寒湿暑气侵入腠理而成。宜服防风通圣散加木瓜、牛
膝、防己之类,或当归拈痛汤加牛膝。
卷之四胫部(十七)
下注疮
属性:或问∶脚膝间脓水不绝,连年不愈何如?曰∶此名下注疮,亦名湿毒疮。因脾胃湿热
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疮也,在外属足太阳、少阳经;在内属足厥阴、足太阴经,宜
服防风通圣散,加木瓜、防己、牛膝之类,外用祛风等汤药洗,制女贞叶贴之。
卷之四胫部(十七)
内踝疽
属性:《灵枢》云∶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或问∶足内生疽,何如?曰∶此名鞋带痈,由寒湿滞足于阳明,与足厥阴肝经,血涩气阻
所致。初宜隔蒜灸之,服流气饮加牛膝、木瓜、防己。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
十全大补汤、内托黄 柴胡汤主之。
卷之四胫部(十七)
外踝疽
属性:或问∶足外踝生疽何如?曰∶此名脚拐毒。属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湿热下注,
宜服内托羌活汤、黄连消毒散、内托复煎散选用;胜金丹、乌金散、紫金丹,皆可用。
卷之四胫部(十七)
多骨疽(别见)
属性:或问∶足胫生疽,既溃甚,久而不愈,腐烂出骨者何如?曰∶此名多骨疽,亦名剩骨,
又名朽骨。盖因毒瓦斯壅盛,结成此骨,非正骨也。宜服胜金丹、十全大补汤加牛膝、防
己,紫金丹、乌金散、人参养荣汤加木瓜、牛膝、防己相间服。此疽因未溃之前,补剂太
过,故结毒而不散耳,宜授仙纸黄龙膏贴之。
卷之四胫部(十七)
腓发
属性:或问∶足小肚生疽,寒热烦躁何如?曰∶此名腓 发疽,属足少阴肾经,由肾水不足,
积热所致。古方云不治。宜活命饮加牛膝、木瓜、黄柏。老弱者,八珍汤加牛膝。壮实者,
一粒金丹下之。涉虚者难治,以肾气丸、十全大补汤主之。溃出血脓者生,溃出清水者
死。
卷之四胫部(十七)
疮
属性:《鬼遗》云∶两曲 ,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廉刃两边,为里外廉。上结痈肿,此处近
骨难瘥。宜用收毒散外贴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药贴,无害。 或问∶足内外 生疮,连
年不已何如?曰∶此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于经络,以致肌内紫黑,痒痛不时,女人名
为裙风裤口疮,即 疮也,最难克效。盖以裙扇地,风湿盛故也,宜服独活寄生汤、防
风通圣散加牛膝、木瓜、防己,外用隔纸膏,或制女贞叶贴之。
x〔薛〕x 疮生于两 ,初起赤肿,久而腐溃,或浸淫搔痒,破而脓水淋漓。盖因饮
食起居,亏损肝肾,或因阴火下流,外邪相
搏而致。外 属足三阳湿热可治。内 属足三阴虚热难治,若初起恶寒壮热,肿 作痛
者属湿热,用槟苏败毒散。若漫肿作痛,或不肿不痛者属阴虚,用补阴八珍汤。若脓水
淋漓,体倦食少,内热口干者属脾虚,用补中益气加茯苓、酒炒白芍药。若午后热,或
作痛,头目不清者属阴火,前汤加酒炒黑黄柏,及六味地黄丸。若午后发热,至子时分
方止是血虚,前汤加芎、归、熟地。若郁结伤脾而甚,用归脾汤加柴胡、山栀。若怒动
肝火而甚,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山栀、黄芩。内热口干,肢体倦怠,或痰涎上升,或
口舌生疮,属脾肾虚热,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若患处黑黯,肢体畏寒,饮食少
思,或脾肾虚败,用八味丸。或误用攻伐,复损胃气,绝其化源,治亦难矣。 鸿胪翟少
溪,两 生疮,渐至遍身,发热吐痰,口燥咽干,盗汗心烦,溺赤足热,日晡益甚,形
体日瘦,此肾经虚火也。用六味丸,不月诸证悉退,三月元气平复。 一男子。左 肿,
肉色如故,寒热恶心,饮食少思,此脾气不足而为外邪所感也,用六君加藿香、桔梗、川
芎而寒热止,又用补中益气汤而肿痛消。陆懋诚,素因阴虚,过饮入房,发热腿痛似
疮,用发表之剂,两腿肿黯,热气如雾,欲发痉,脉皆洪数,两尺尤大。余曰∶属足三
阴虚,酒湿所乘,元气损而邪益甚耳。用十全大补加山药、山茱萸、附子,一剂脉证顿
退,却去附子,又二剂全愈。 一男子先患两 ,后及遍身,生疮似疥非疥,时或脓水
淋漓,两腿为甚,肢体倦怠,作痒烦热,年余不愈。余作肾经虚火,用加减八味丸而痊。
x二妙丸x 治下焦湿疮,(但是下焦有疮,皆可服。)潜行散末、苍术末各等分,炼蜜为丸,桐
子大。
x〔海〕黄 丸x(《局方》) 治两 脚膝生疮,服此立安。
川乌头(炮,去皮脐) 川楝子 地龙(去土,炒) 香(炒) 杜蒺藜(炒,去刺) 赤小豆 防
风(去芦) 黄 (锉,各一两) 乌药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盐汤亦得,妇人醋汤下,
并空心服。
x治 疮极妙x 地骨皮一斤,黄柏皮二两,锉为粗末。用香油一斤半煎,滤过,药油六
七两,入净松香二十两,黄丹二两,同煎,候黄丹微黑色,却入轻粉七角,光粉二角,煎
法皆如煎膏法,用长条纸拖过,挂干用。若疮紫黑,先用三棱针去恶血,以冷水洗净,随
疮大小,剪膏药掩上,用绢帛扎紧。俟一周时,再换膏药,换时须用冷水洗疮,不过数
换,不问新久即愈。须忌日气、火气、阳气。倘换膏药再看,如有黑肿未尽,可再出血,以
紫黑血尽为度。
治 疮,用糯米泔漱口过洗疮,拭干,却以地骨皮为细末;蜜调,敷疮上,又以油纸
缚之。
x〔丹〕x 治 疮
白胶香 黄柏 软石膏(另研,各一两) 青黛 龙骨(各半两)
上为细末。以香油调敷患处。
又方 用羯羊屎(二分),石膏(一分),赤石脂半分,为细末。香油和之,旧黑油伞纸作
隔膏,缚之除根。
x〔罗〕翠玉膏x 治 疮。
沥青(一两) 黄蜡 铜绿(各二钱) 没药 乳香(各一钱)
上件,先将铜绿为细末,入香油调匀,又将黄蜡、沥青,火上溶开,次下油铜绿,火
上搅匀,将没药等二味,旋旋入搅匀,用河水一碗,将药倾在内,用手扯拔匀,油纸裹,
看疮大小,分大小块,口嚼捻成饼子,贴于疮上,纸封三日,易之。
x〔丹〕x 疮,用砂糖水煮冬青叶,三五沸涝起,石压干。将叶贴在疮口上,一日换
二遍。脚痛成疮,水蓼煎汤,洗疮候干自安。
x〔山〕x 疮,用韭汁洗净拭干,锉虎骨敷上。
x乳香散x(郭氏) 治诸疳浸蚀,日久不愈,下注 疮,内外踝生疮,顽疮等证。
枯矾 白胶香 赤石脂(各半两) 黄丹 乳香 没药(各三钱) 轻粉(二钱)
上为细末。加麝些小,如疮湿干上,干则香油调敷。
x轻粉散x(郭氏) 治下注疳疮,蚀臭腐烂疼痛,不可忍者。
黄柏(蜜炙) 密陀僧 黄丹 高末茶 乳香(各三钱) 轻粉(一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末。用葱汤洗疮,次贴此药,兼治小儿疳疮。
x治 疮方x
鼠粪 苦参 桃枝 杉树刺 柳枝 松枝 麸酱 鸡子壳 皂角 雀粪 芍药 木
绵子 芝麻 桑枝 蛇壳 锅底煤 杜当归须(各四钱) 松明(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先将松明捶碎,和诸药于瓦铫中,掘一地坑,将药铫安坑中,四围用火
熬熔,取出再研,令匀,敷疮自然痊可。忌一切发气、热物。
x隔纸膏x 治内、外 疮。
当归 白芷 黄连 五倍子 雄黄 没药 血竭 海螵蛸 白芨 白蔹 黄柏 浓
朴(以上各半两) 黄丹(六钱) 乳香(研,二钱半)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研匀。用清油调成膏,用油纸贴药敷疮上,绢帛缚定。有脓水解开,刮
去不洁,再贴药,如此数次即愈。须先用烧盐汤洗净,片帛拭干,待片时,水气干,然
后贴药。
治赚疮久不愈
龙骨(二钱半) 轻粉(少许) 槟榔(半两)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干猪粪(半两,烧存性)
上为细末。先以烧盐汤洗疮,以软绢帛拭干,清油调敷;疮湿则干掺之。
治 疮下注
白石脂 龙骨(各半两) 白矾(一两,枯) 五倍子(二两,烧存性) 黄丹(三钱,飞) 雄黄
(少许)
上为细末。先将葱盐汤,洗疮见赤肉。然后将前药敷疮上,用药如法。浓者却用帛子
缚者,不要动,直候干,自脱去疮皮。
治 疮
黄丹 轻粉 白芨 樟脑 败船灰(各等分)
上研细末,以桐油调成膏,摊在油纸袋内。先煎温葱汤洗净,以帛拭干,将药置疮
上,扎住。用了一面,番转如前洗贴。一方,无轻粉,若用粪船灰亦妙。
治 疮方 詹武子年三十时,曾患此,用之屡效。
白芨 白蔹 黄柏 黄丹(另研,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入轻粉些少,研匀,以炼蜜和成剂,捏作饼贴疮上,深者填满,以帛
片包扎,一日一换,后来疮渐干,或有裂处,只须干掺,以瘥为度。
治血住脚
桑树菰 牛屎菰(又名锻石菰,生地上,如有石成块者碎,其中有灰起) 肥株树菰 胎发
(男用男,女用女,三个)
上将三菰焙干,各五钱;胎发烧灰存性,三钱,并为细末,研匀。湿则干掺,干则清
麻油调涂。
治 疮方
冬青叶 腊猪胆 百草霜(二味和匀)
上将冬青叶,与本人嚼烂,先以葱椒洗净疮口,以胆霜敷后,却敷嚼叶在上,三四
次即可。
x奇妙栀子散x 治远年日久,内外 疮。
山栀子(不拘多少,烧作灰,研为细末) 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
上研匀,以瓷器盛。每用时,先以葱白、花椒煎汤,洗净疮稍歇;再以温浆水,又洗
一次。候恶水去尽,再将白水煎百沸,候温再洗。但疮口无脓水血丝,清水各尽,又用
粉帛片拭干,然后敷药。如干者香油调敷,湿者干掺,但将疮口实满,软绢帛护之。坚硬
不作脓者,未可用。肿如软有脓者,根据前法
再洗后,敷贴之,三二次即愈。乃一药二洗之功也。
治 疮方 先以葱白、浆水熬汤,洗净疮口,拭干,徐以轻粉未,掺上疮口,却用
五灵脂、黄柏各等分,碾细末,凉水调敷疮上,纸盖定,三五次即平复。
卷之四胫部(十七)
肾风疮
属性:肾脏风,属肾虚,风邪乘于 胫,以致皮肤如癣,或渐延上腿,久则延及遍身。外
证则搔痒成疮,脓水淋漓,眼目昏花;内证则口燥舌干,腰腿倦怠,吐痰发热,盗汗体
疲。治法用六味丸为主,佐以四生散。若脾胃虚弱者,用补中益气为主,佐以六味丸、四
生散为善。 钦天薛循斋,六十有一。两 患之,脓水淋漓,发热吐痰,四年矣。此肾
脏风证也,与六味丸、四生散而瘥。年余复作,延及遍身,日晡益甚,痰渴盗汗,唇舌
生疮,两目昏赤,皆肾经虚火,而水泛为痰,用加减八味丸而愈。三年后,小便淋漓,茎
中涩痛,此思色精不出而内败也,用前丸及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愈。
x蒺藜丸x 治男子两足瘙痒生疮,连年累月,俗为肾风疮。宜服此药。
黄 牛膝(各半两) 羌活 独活 川芎 防风 木香 白附子(各二钱半) 白蒺藜
(一两,去刺)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仍以后方药敷之。
槟榔 木香 防风 白芷(各二钱) 白芨(一钱) 龙骨(五分, 、另研) 麝香(一字,另研)
蛇蜕(一条,烧灰) 腻粉(十五筒)
上为细末,研匀。先以鳝鱼一条,捶碎,百部一两,切碎,南椒三铢,油一两,煎令
得所,去药。只以油搽疮口,却敷末药上,以油纸裹之,三日一换。每上药时,先用柳枝、
甘草煎汤,洗疮净拭干敷药。
x驴蹄散x 治肾脏风毒,下注生疮。
驴蹄(二十片,烧灰) 密陀僧(二钱半,研) 轻粉(一钱匕) 麝香(半钱匕)
上研细末。以帛拭去脓,用些少干掺,日三四次瘥。
卷之四胫部(十七)
风疽
属性:凡脚 及曲 中痒,搔则黄汁出,名风疽。治之方。以青竹筒一枚,径一寸半,长
三尺,当中着大豆一升,以糠、马屎二物烧为火,当竹筒中烧之,以器承两头取汁。先
以泔清和盐,热洗疮了,即涂豆汁,不过三度极效。
又方 嚼胡麻敷。以绵裹之,日一易,神良。
x防风汤x 治风毒中人,留血脉不散,与荣卫相搏,结成风疽。身体烦热,昏冒肿痛。
防风(去叉) 柴胡(去苗) 白芷 木通(锉) 当归(切,焙) 羌活(去芦) 麻黄
(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附子(炮,去皮脐) 桔梗(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临卧各一服;如欲出汗,空
心并两服,后以热姜稀粥投,盖覆取汗,慎外风。
x海桐皮散浸酒方x 治热毒风结成疽,肿痛不得安。
海桐皮 五加皮(各锉) 独活(去芦) 薏苡仁(炒) 防风(去叉) 干蝎(炒) 杜
仲(去粗皮)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两) 生地黄(焙,三两)
上 咀,生绢囊贮,以好酒一斗五升,浸瓷瓶中密封,秋夏三日,春冬七日取。食前,
温酒三合或四五合,不拘时。甚者,常气相续。
卷之四足部(十八)
脚发
属性:《灵枢》云,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
曰厉痈。其状不大,初从小指发,急治去之。
其状黑者,不可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x〔薛〕x 脚发之证,属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或足三阳经湿热下注。若色赤肿痛而溃
脓者,属湿热下注,为可治。若色微赤微肿,而脓清者,属精血亏损,为难治。若黑黯不
肿痛,不溃脓,烦热作渴,小便淋漓者,阴败末传,恶证也,为不治。其法湿热下注者,
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以解壅毒,次服益气汤、六味丸以补精气。若色黯不痛者,着肉灸,桑
枝灸以行壅滞助阳气,更用十全大补汤、八味丸壮脾胃,滋化源,多有复生者。若专治
其疮,复伤元气,吾未见其生者。 阁老靳介庵,脚指缝作痒出水,肿 脚面,敷止痒
之药不应,服除湿之剂益甚。予以为阴虚湿热下注,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愈。
大参李北溪,左足赤肿作痛,此足三阳经湿热下注。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一剂,其痛顿
止,灸患处出水,赤肿顿消,次用托里消毒散四剂,灸患处出脓而愈。 儒者杨举元患
此,微肿痛,微赤 ,此足三阴经,阴虚湿热下注。用隔蒜灸,托里散而起发,用十全
大补汤而脓成,又与加减八味丸料,百剂而敛。一儒者患此,肿硬色白,两月余矣,此
足三阴经亏损,为外寒所侵,用大防风汤及十全大补,兼服而消。后场屋不利,饮食劳
倦,前症复作,盗汗内热,饮食不化,便滑肌瘦,此脾土虚寒而命门火不能相生,用八
味丸、益气汤百余剂,喜其年壮得愈。 一男子,脚心发热,作渴引饮,或用四物,芩、
连、黄柏、知母辈。腹痛作呕,烦热大渴,此足三阴亏损,前药复伤脾胃也。先用六君加
炮姜,数剂而脾胃醒,再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健,乃以加减八味丸,兼服半载
而愈。 一儒者,脚心发热作痒,以滚汤浸渍,溃而出水,肌体骨立,作渴吐痰,此脾
肾虚而水泛为痰也。服益气汤、六味丸年余,元气复而诸证愈。 少宗伯顾东江,面黧作
渴。予曰∶此肾经亏损,当滋化源,以杜后患。彼虽然之,而终不服,次年九月,内左
足面患疽,色黯不痛,脚腿沉重,用隔蒜灸三十余壮,足腿即轻,疮出血水,数日而消。
疮色仍黯,时公将北行,贺万寿。予诊之曰∶脾脉衰惫,阳气虚极,不宜远行,公曰∶予
得梦屡验,向梦群仙待我,此寿征也。至河驿聚仙堂病笃,叹曰∶立斋岂能留我?果卒
于此,亦异数也。
卷之四足部(十八)
脱疽
属性:《灵枢》云∶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治之不
衰,急斩之,否则死矣。 《鬼遗》云∶ 敦疽,发两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
色发黑痈者,不堪,未过节者,可治。足指生疔,重者溃而自脱,故曰脱疽。 或曰∶惟
足大指患之为脱疽;其余足指患之,曰敦疽易治。惟脱疽难治。初发结毒, 赤肿痛者,
以五神散及以紫河车、金线钓葫芦、金鸡舌,金脑香,捣烂敷,及以汁涂敷。又以万病解
毒丸,磨醋暖涂之。未成 痛者,除湿攻毒,更以隔蒜灸之至不痛,用十二经消毒散加引
经药。若肿势盛,未得紧急者,宜作蛇伤治之;及作瘴气治之效。未成 痛,或不痛,或
大痛者,宜隔蒜灸,更用解毒,以消毒万全汤,临证加减。未成,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