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药俱下尽,临起锅时方下,搅极匀,取出阿魏渣) 
上药,先将细末药分五分。其四分以次下锅如下,其一分,留看药浓薄以为增减。如四分已下尽,药 
尚薄,亦将此分渐下。如正好,留此一分,待贴膏药时,掺在患处尤妙。 
煎法∶用上好香油四两,入铜锅中,炭火煎沸。沸时入柏枝一茎、穿山甲一片在内, 
煎数沸,去二药渣。将薄绵纸乘热滤净油,揩净锅,复入油于锅中煎沸,下府丹五钱,用 
槐条急搅不住手,至成膏方止。候六七煎后,用清水漱净口,喷清水少许于锅中,即取起 
锅。 
一起锅时,于前四分中细末药,将一分渐渐逐一挑下,急搅如前。此分药尽,约均 
和了,将槐条蘸药滴水,且未要成珠复置锅火上,急搅,候沸起锅。 
二起锅,复将前末药一分,渐下锅中,急搅如前。约均和,滴水要成珠,复置锅炭火 
上,急搅,候沸起锅。 
三起锅,渐下药,搅如前。约均和,将药滴水虽成珠尚要粘手,复置锅火上如前。 
四起锅,渐下药如前,急搅。约均和,将药滴水成珠,珠要将至不粘手了。复置锅炭 
火上,候沸起锅。 
五起锅,即下黄蜡二钱、府丹五钱,急搅如前。将药滴水成珠,要须不粘手;又不 
可太老了,如尚粘手,将前留下一分末药渐下,以不粘手为度。如不粘手了,即下水花 
朱二钱,次下樟冰末四钱,急搅;方下麝三分、阿魏五分、冰片一分,急搅不住手。量 
药已均和了,撩阿魏渣去之。以药入瓷器内,浸冷水中片时,候凝。将药寻露天天阳净地, 
掘坎,将瓷器倒覆于坎中,仍以土覆好,候七日后方起。 
一藏法,用油纸及箬,包好瓶口,以防泄气。 
一摊膏药时,用汤中煎过净油,单纸摊上药,不用火烘,止用热汤入器中,将油纸 
放器上,以药放上摊开,又不用太浓,须于纸上照得见为妙。如以绢摊,用汤顿烊药,摊 
上。 
一贴时,先将莱菔汁、桑叶煎汤,露中露过一宿用。以洗患处方用贴之 
一既贴后,每日洗一遍,不要换膏药。至二三日后血散风去,方换收口黑膏药。(即万应 
膏也。) 
x万应膏方x 专主杖疮,收口神效。 
香油(二斤,真者,滤净)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五两) 柏枝 槐枝(各一束,以上俱 咀,去 
碎屑) 府丹(一斤,水飞,去标脚,晒干) 乳香 没药 血竭 孩儿茶(各三钱,以上四件用槌打 
碎,和匀,入锅中,炭火炒沸为细末,筛过) 象皮灰(用砂炒过,去砂,取细末) 海螵蛸(各五分,细 
末) 半夏(一钱,细末) 龙骨(五分,以上八味为极细末,用极细筛筛过,和匀,渐入后药) 阿魏 
(五分) 
上将真香油二斤,滤净,入铜锅中煎沸。入黄连、黄柏、黄芩,槐条煎三四沸,将细 
夏布及薄绢纸,滤去渣。揩净铜锅,仍入油于锅中煎沸,入前府丹,用槐条急搅,煎至 
滴水成珠,乘热入瓷器中。即将前细末药八味及阿魏,渐入药中急搅不停,候和匀,去 
阿魏渣,药冷为度,七日后可用,藏、摊、洗法,并如前。凡人一杖后,切不可用手拍之, 
急用明净松香、水龙骨,炭火 过,须多年者佳。二味俱为细末,鸡子清调敷,恶血自 
出。若能预调此药,以待杖过即敷,尤妙。膝松川不用松香而用大黄,云亦有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胁肋胀痛
属性:若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若胸腹胀痛, 
大便不通,喘咳吐血者,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通之。《内经》云∶肝藏血,脾统血。 
盖肝属木生火侮土,肝火既炽肝血必伤,脾气必虚,宜先清肝养血,则瘀血不致凝滞,肌 
肉不致遍溃;次壮脾健胃,则瘀肉易溃,新肉易生。若行克伐,则虚者益虚,滞者益滞, 
祸不旋踵矣。 有一患者,患处胀痛,发热欲呕,两胁热胀,肝脉洪大。薛曰∶肝火之 
症也,但令饮童便,并小柴胡汤,加黄连、山栀、归梢、红花,诸症果退。此症若左关脉 
浮而无力,以手按其腹反不胀者,此血虚而肝胀也,当以四物、参、苓、青皮、甘草之 
类治之;若左关脉洪而有力,胸胁胀痛者按之亦痛,此怒气伤肝之症也,以小柴胡、芎、 
归、青皮、芍药、桔梗、枳壳主之。盖此症不必论其受责之轻重,问其患处去血之曾否? 
但被人扭按,甚重努力,恚怒,以伤其气血,瘀血归肝,多致前症。甚则胸胁胀满,气逆 
不通,或血溢口鼻,卒至不救。 有一患者,愈后口苦腰胁胀痛,服补肾行气等药,不俞 
薛按其肝脉浮而无力,此属肝胆气血虚而然耳,用参、 、芎、归、地黄、白术、麦门、 
五味,治之而愈。 李进士,季夏伤手,出血不止,发热作渴,两胁作胀,按之即止,此 
血虚也,用八珍加软柴胡、天花粉,治之顿愈;更用养气血之药,调理而痊。 
x小柴胡汤x 治一切扑伤等症,因肝胆经火盛作痛,出血自汗,寒热往来,日晡发热, 
或潮热身热,咳嗽发热,胁下作痛,两 痞满。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x破血散x 治乘马损伤,跌其脊骨,恶血流于胁下,其疼苦楚,不可转侧。 
羌活 防风 肉桂(各一钱) 水蛭(炒烟尽,另研,半钱) 柴胡 当归梢 连翘(各二钱) 麝 
香(另研,少许) 
上作一服。水一盅,酒一盅,煎至一盅,去滓。入水蛭、麝香末,调匀,不拘时,温 
热服。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腰脊痛
属性:x地龙散x 治腰脊痛,或打扑损伤,从高坠下,留在太阳经中,令人腰脊或胫、 、臂、 
腰中,痛不可忍。 
地龙 官桂 苏木(各九分) 麻黄(七分) 黄柏 当归梢 甘草(各一钱半) 桃仁(九个)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戴复庵云∶癫扑伤疼,酒调琥珀散极佳。再有乌药顺气散,用以治之风腰疼尤宜。有 
扑人,服药并熏洗、搽贴药皆不效自若,或教以用白芍药、赤芍药、威灵仙、乳香、没 
药等分,为末。和匀酒调服,随即痛减其半。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腹痛
属性:或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 
瘀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若腹痛按之不痛,血气伤也,用四物汤加参、 、 
白术补而和之。若下而胸胁反痛,肝血伤也,用四君、芎、归补之。既下而发热,阴血伤 
也,用四物、参、术补之。既下而恶寒,阳气伤也,用十全大补汤补之。既下而恶寒发 
热,气血俱伤也,用八珍汤补之。既下而欲呕,胃气伤也,用六君、当归补之。既下而 
泄泻,脾肾伤也,用六君,肉果、破故纸补之。若下后手足俱冷,昏愦出汗,阳气虚寒 
也,急用参附汤。吐泻,手足俱冷,指甲青者,脾肾虚寒之甚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口 
噤、手撒、遗尿、痰盛、唇青、体冷者,虚极之坏症也,急投大剂参附汤,多有得生者。 
有一患者,杖后,服四物,红花、桃仁、大黄等剂以逐瘀血,腹反痛,更服一剂,痛益 
甚,按其腹不痛。薛曰∶此血虚也,故喜按而不痛,宜温补之剂,遂以归身、白术、参 
、炙草,二剂痛即止。 有一患者,仲秋夜归坠马,腹内作痛,饮酒数杯,翌早大便 
自下瘀血,即安。此元气充实,挟酒热而行散也。一男子,跌伤腹痛,作渴,食梨子二 
枚益甚,大便不通,血欲逆上,用当归承气汤加桃仁,瘀血下而瘥。此因元气不足,瘀 
血得寒而凝聚也。故产妇,金疮者,不宜食此。 一男子,孟秋坠梯,腹停瘀血,用大 
黄等药,其血不下,反加胸膈胀痛,喘促短气。薛用肉桂,木香末各二钱,热酒调服,即 
下黑血及前所服之药而苏。此因寒药凝滞而不行,故用辛温之剂散之。 陈侍御坠马腿 
痛作呕,服下药一剂,胸腹胀痛,按之即止,惟倦怠少气。诊其脉微细而涩,予曰∶非瘀 
血也,乃痛伤气血,复因药损脾气而然耳,投养脾胃,生气血之药而愈。 
x加味承气汤x 治瘀血内停,胸腹胀痛,或大便不通等证。 
大黄、朴硝(各二钱) 枳实 浓朴 当归 红花(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用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服。仍量虚实加减,病急不用甘草。 
x〔垣〕定痛乳香神应散x 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腹中疼痛。 
乳香 没经 雄黑豆 桑白皮 独科栗子 当归(各一两) 破故纸(炒,二两) 水蛭(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醋一盏,砂石器内煎至六分,入麝香少许,温服。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小腹引阴茎作痛
属性:有一患者,瘀血失砭,胀痛烦渴,纵饮凉童便,渴胀顿止,以萝卜细捣涂之,瘀血 
渐散,已而患处作痒,仍涂之。痒止后,口干作渴,小腹引阴茎作痛,小便如淋,时出 
白津,此肝经郁火也,遂以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饮之,诸证悉退;再用养血 
等药而安。夫小腹引阴茎作痛等证,往往误认为寒证,投以热剂,则诸窍出血,或二便 
不通,以及危殆,轻亦损其目矣。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肌肉间作痛
属性:营卫之气滞也,用复元通气散。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用六味地黄丸。内伤下 
血作痛,脾胃之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外伤出血作痛,脾肺之气虚也,用八珍汤。大 
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气脱也。吐泻不食,脾胃之气败也,苟预为调补脾胃,则无此患矣。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创口痛
属性:若痛至四五日不减,或至一二日方痛,欲作脓也,用托里散。若以指按下复起,脓已 
成也,刺去其脓,痛自止。若头痛时作时止,气血虚也,痛而兼眩属痰也,当生肝血,补 
脾气。 有一患者,患处胀痛,悲哀忿怒,此厥阳之火,为七情激之而然耳,遂砭去瘀血, 
以小柴胡汤,加山栀、黄连、桔梗而安;后用生肝血,养脾气之药,疮溃而敛。 戴给 
事坠马,腿肿痛而色黯,食少倦怠,此元气虚弱,不能运散瘀血而然耳,遂用补中益气, 
去升麻、柴胡,加木瓜、茯苓、芍药、白术,治之而痊。 儒者王清之,跌腰作痛,用定 
痛等药不愈,气血日衰,面耳黧色。薛曰∶腰为肾之府,虽曰闪伤,实肾经虚弱所致,遂 
用杜仲、补骨脂、五味、山茱、苁蓉、山药空心服;又以六君、当归、白术、神曲各二 
钱,食远服,不月而瘥。 一三岁儿,闪腰作痛,服流气等药,半载不愈。薛曰∶此禀 
肾气不足,不治之症也,后果殁。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瘀血作痛
属性:有一患者,肿痛发热,作渴汗出。薛曰∶此阴血受伤也,先砭去恶秽,以通壅塞,后 
用四物,柴胡、黄芩、山栀、丹皮、骨碎补,以清肝火而愈。 有一患者,伤处揉散,惟 
肿痛不消。薛曰∶此瘀血在内,宜急砭之,不从。薛以萝卜自然汁,调山栀末敷之,破处 
以当归膏贴之,更服活血之剂而瘥。数年之后,但遇天阴,仍作痒痛,始知不砭之失。 
有一患者,臀腿黑肿而皮不破,但胀痛重坠,皆以为内无瘀血,惟敷凉药,可以止痛。薛 
诊其尺脉涩而结,此因体肥肉浓,瘀血蓄深,刺去即愈,否则内溃,有烂筋伤骨之患。薛 
入针四寸,漂黑血数升,肿痛遂止,是日发热恶寒,烦渴头痛,此气血俱虚而然也,以 
十全大补之剂遂瘥。 一男子闪伤右腿,壅肿作痛。薛谓急砭去滞血,以补元气,庶无 
后患。不信,乃外敷大黄等药,内服流气饮,后涌出秽脓数碗许,其脓不止,乃复请治。视 
其腿细而脉大,作渴发热,辞不治,后果殁。 
窗友王汝道,环跳穴处闪伤,瘀血肿痛,发热作渴,遂砭去瘀血,知其下焦素有虚火,用 
八珍加黄柏、知母、牛膝、骨碎补,四剂顿止;用十全大补汤,少加黄柏、知母、麦门、 
五味,三十余剂而敛。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血虚作痛
属性:一妇人,磕臂出血,骨痛热渴,烦闷头晕,日晡益甚,此阴虚内热之证,用八珍加 
丹皮、麦门、五味、骨碎补、肉桂,及地黄丸治之悉愈,却去桂,加牛膝,续断,二十 
余剂而疮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骨伤作痛
属性:一小儿,足伤作痛,肉色不变,伤在骨也,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 
间用健脾胃生气血之剂。数日后服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一小儿,臂骨出臼,接入肿痛 
发热,服流气等药益甚,饮食少思。薛以葱熨之,其痛即止,以六君,黄 、柴胡、桔 
梗、续断、骨碎补治之,饮食进而肿痛消;又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治之,气血和而热 
退愈矣。 
x没药丸x 治打扑内损,筋骨疼痛。 
没药 乳香 川芎 川椒(去目及合口者) 
芍药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二钱半,火烧醋 七次) 
上为细末。用黄蜡二两,熔开,入药末 
不住手搅匀,丸如弹子大。每一丸,用好酒一盅化开,煎至五分,乘热服之。随痛处卧, 
连服二三丸立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湿痰作痛
属性:大宗伯沈立斋,孟冬闪腰作痛,胸间痰气不利,以枳壳、青皮、柴胡、升麻、木香、 
茴香、当归、川芎、赤芍、神曲、红花,四剂而瘥。但饮食不甘,微有潮热,以参、 、 
白术、陈皮、白芍各一钱,归身二钱,川芎八分,软柴胡、地骨、炙草各五分,十余剂 
而康。 刘尚宝,体肥臂闪作痛,服透骨丹,反致肢节俱痛,下体益甚,以二陈、南星、羌 
活、防风、牛膝、木瓜、苍术、黄芩、黄柏治之,身痛遂安,以前药再加归尾、赤芍、桔 
梗,治之而痊。 郑吏部,素有湿痰,孟冬坠马,服辛热破血之药,遍身作痛。发热口 
干,脉大而滑,此热剂激动痰火为患耳,治以清燥汤去人参、当归、黄 、加黄芩、山 
栀、半夏、黄柏,热痛顿去,患处少愈,更用二陈、羌活、桔梗、苍术、黄柏、姜制生 
地、当归遂痊。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肝火作痛
属性:杨司天,骨已入臼,患处仍痛,服药不应,肝脉洪大而急。薛曰∶此肝火盛而作痛 
也,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黄连,二剂痛止,用四物,山栀、黄柏、知母调理而康。 有一 
患者,瘀血内胀, 痛发热,口干作渴,饮食不甘,四肢倦怠。薛曰∶此肝火炽盛,脾 
土受制,故患前证,喜其禀实年壮,第用降火、清肝、活血之剂而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青肿不消
属性:青肿不消,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肿黯不消,用加味消遥散以散血。若 肿胀痛,瘀 
血作脓也,以八珍汤加白芷托之。若脓溃而反痛,气血虚也,以十全大补汤补之。若骨 
HT接而复脱,肝肾虚也,用地黄丸。肿不消,青不退,气血虚也,内用八珍汤,外用葱熨 
法,则瘀血自散,肿痛自消。若行血破血,则脾胃愈虚,运气愈滞。若敷贴凉药,则瘀血 
益凝,内腐益深,致难收拾。 一妇人,闪臂腕肿大,已三月。手臂日细,肌瘦恶寒,食 
少短气,脉息微细,属形病俱虚也,遂投补中益气加肉桂,引诸药以行至臂,再加贝母、 
香附以解久病之郁,间服和血定痛丸,以葱熨之,肿消二三。因怒患处仍胀,胸膈两胁 
微痛,以前汤更加木香、山栀、半夏、桔梗服之,少可。复因惊不寐,少食、盗汗,以 
归脾汤加五味、麦门二十余剂而安,肿消三四,手臂渐肥。但经水过期而少。此心脾之 
血,尚未充足而然也,乃用八珍加五味、麦门、丹皮、远志、香附、贝母、桔梗,四十 
余剂诸症悉愈。后因怒发热谵语,经水如涌,此怒动肝火,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二钱,一 
剂遂止;以四物加柴胡调理而康。 州守陈克明子,闪右臂腕肿痛,肉色不变,久服流 
气等药,加寒热少食,舌干作渴。薛曰∶伤损等症,肿不消色不变,此运气虚而不能愈, 
当助脾胃,壮气血为主,遂从薛法治之。不二月形气渐充,肿热渐消,半载诸症悉退,体 
臂如常。 一小儿,闪腿腕壅肿,形气怯弱。薛欲治以补气血为主,佐以行散之剂,不信。 
乃内服流气饮,外敷寒凉药,加寒热体倦。薛曰∶恶寒发热,脉息洪大,气血虚极也,治 
之无功,后内溃,沥尽气血而亡。 李考功子,十四岁,脚腕闪伤,肿而色夭,日出清 
脓少许,肝脉微涩,此肝经受伤,气血虚而不能溃,难治之证也,急止克伐之剂,不信。 
乃杂用流气等药,后果出烂筋而死。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腐肉不溃
属性:或恶寒而不溃,用补中益气汤。发热而不溃,用八珍汤。若因克伐而不溃者,用六 
君子汤加当归。其外皮黑,坚硬不溃者,内火蒸炙也,内服八珍汤,外涂当归膏。其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