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黄柏服之遂瘳。 
x应痛丸x 治折伤后,为四气所侵,手足疼者。 
破故纸 骨碎补(去毛) 苍术(生用) 草乌(各半斤) 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泡起为 
度,柴灰亦可) 舶上茴香(炒,各六两) 
上锄草乌半斤,用生姜一斤擂烂,同草乌一处淹两宿,焙干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酒或米汤送下,忌热物片时。 
x乳香散x 治打伤损,手足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 没药(各另研,三钱) 白芷(二钱) 肉桂(五钱) 白术 当归(各炒) 粉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不拘时,酒调下。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破伤风
属性:河间云∶风证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 
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用羌活防风汤散之。在半表半里者, 
则头微汗,身无汗,用羌活汤和之。传入里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 
壅盛,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以大芎黄汤导之。既下而汗仍出, 
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补之。不时灌以粥饮为善。前云乃气虚未损之法也。若脓血太泄, 
阳随阴散,气血俱虚而类前证者,悉宜大补脾胃,切忌祛风之药。详见杂病第五。 有 
一患者,仲夏误伤手,腰背反张,牙关紧急,脉浮而散,此表证也,遂用羌活防风汤一剂 
即解。此证若在秋冬腠理致密之时,须用麻黄之类以发汗,此乃暴伤气血不损之治法也。 
有一患者,杖处略破而患此,脉洪大而实,此里证也,用大芎黄汤一剂,大便微行一次 
悉退,若投表药必死。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庶无误矣。 有一患者,寒热口干,用 
四物、参、 、白术、软柴、炒芩、麦门、五味,四剂少退。薛欲砭去瘀血,不从。后怔 
忡不寐,饮食少思,牙关牵紧,头目疼痛,恶寒发热,此脓内 也,遂砭去之即安,以八 
珍、枣仁、麦门、五味二十剂,前证渐愈;又用前药及独参汤,瘀肉渐溃。后因劳,又少 
寐盗汗,以归脾汤、麦门、五味、远志而痊。后牙关胀闷,面目 赤。又似破伤风,仍以 
为虚,用八珍等药亦安。 有一患者,腹痛喘促,作渴寒热,臀腿糜烂,与死血相和,如 
皮囊盛糊,用童便煎四物、桃仁、红花、柴胡、黄芩、麦门、花粉服之顿退;彼用黑羊 
皮贴之益甚。后砭去脓血甚多,气息奄奄,唇口微动,牙关紧急,患处色黯,或欲用破伤 
风药。薛曰∶此气血虚而变证也,用参、 、芎、归、白术,并独参汤,人乳汁,元气复 
而诸证愈,乃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此证 
若脓瘀内 者,宜针之。若溃后口噤遗尿,而类破伤风等证者,乃气血虚极也,急用大补 
之剂。若素多痰患风证者,宜清痰降火。若因怒而见风证者,宜清肝降火。若人不慎房 
劳,而忽患前证,此由肾水不足,心火炽甚,宜滋阴补气血为主。若误作风证治之即死。 
x羌活防风汤x 治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药不相 
合矣。 
羌活 防风 甘草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 
x防风汤x 治破伤风,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之。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服,大效。 
x蜈蚣散x 
蜈蚣(一对) 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蔓荆子(各一两) 薄荷 白芷(各五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 
x地榆防风散x 治风在半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兼治表里。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汤调服。 
x大芎黄汤x 治风在里,宜疏导,急服此汤。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五七钱。水煎,温服,脏腑通和为度。 
x白术防风汤x 治服表药过多,自汗者。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服,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若脏腑秘,小便赤者,宜用大芎黄 
汤下之。 
x白术汤x 治破伤风,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 升麻 黄芩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钱五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无时服。 
x谦甫朱砂丸x 治破伤风,目瞪口噤不语,手足搐搦,项筋强直,不能转侧,目不识人。 
朱砂(研) 半夏(洗) 川乌(各一两) 雄黄(五钱) 凤凰台(三钱) 麝香(一字) 
上为末,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冷水下,以吐为度。如不吐,加一丸。或 
吐不住,煎葱白汤止之,汗出为效。 
x左龙丸x 治直视在里者。 
左盘龙(野鸽粪也) 白僵蚕 鳔(各炒,五钱) 雄黄(一钱) 
上为末,烧饭丸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下。如里证不已,当用前药末一半,加巴 
豆霜半钱,烧饭丸桐子大。每服加入一丸,如此渐加以利为度。利后服和解药。 
x江鳔丸x 治破伤风,传入里证,惊而发搐,脏腑秘涩。 
江鳔(锉,炒) 野鸽粪(炒) 白僵蚕(各半两) 雄黄(一钱)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上为末,作三分二分,烧饭丸桐子大,朱砂为衣;一分入巴豆霜一钱,亦用烧饭丸。每 
服朱砂者二十丸;入巴豆者一丸,渐加至利为度。后止服前丸。 
x养血当归地黄散x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两) 细辛(五钱) 
上根据前,煎服。 
x广利方x 治破伤风,发热。 
栝蒌子(九钱) 滑石(三钱半) 南星 苍术 赤芍药 陈皮 炒柏 黄连 黄芩 白芷 
甘草(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上二方,用竹沥、栝蒌实辈,治破伤风,热痰脉洪者。前方用南星、半夏、草乌、川 
乌辈,则治破伤风,寒痰脉无力者。 
x白丸子x 治一切风痰壅盛,手足顽麻,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半夏(七两) 南星(二两) 川乌(去皮脐,五钱,各生用) 
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姜汤下。 
x本事玉真散x 治破伤风,及打仆伤损,项强口噤欲死。(南星有防风制,其毒不麻人。) 
天南星(汤泡,七次) 防风(等分) 
上为末。先以热童子小便,洗净疮口,拭干掺之,良久浑身作痒,疮口出赤水是效,又 
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紧急,腰背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服。至死心头微温者, 
急灌之,亦可救。累效累效。 
治打仆伤损,肿痛伤风者。 
天南星 半夏 地龙(各等分) 
上为末。用生姜、薄荷汁,调搽患处。 
x急风散x 治新旧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腰反折,口噤不语,手足抽掣,眼目 
上视,喉中锯声,并皆治之。 
麝香(另研,五分) 朱砂(一两) 生黑豆(二钱半) 草乌(三两半,烧存性) 
上为细末,研匀。破伤风以酒调一钱,不拘时服。如出箭头,先用酒调一钱,就将此 
药粘贴箭疮上。 
x如圣散x 治破伤风,止血定痛。 
苍术(六两) 川乌(炮去皮) 两头尖(炮,各四两) 草乌(炮去皮) 防风 细辛(各二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芷(各一两半) 蝎梢(微炒) 雄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不拘时酒调下。如损骨折,乳香五钱。 
x一字散x 治破伤风。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炙) 草乌 天麻(各半两) 全蝎(一钱) 香白芷(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如发热茶清调下;发寒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发痉
属性:仲景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又云∶太阳病,发汗太多致痉。风病下之则痉,复发 
汗则拘急。疮家发汗则痉,是汗下重亡津液所致。有汗而不恶寒,曰柔痉,以风能散气 
也,宜白术汤加桂心、黄 。无汗而恶寒,曰刚痉,以寒能涩血也,宜葛根汤。皆气血内 
伤,筋无所营而变,非风也。杖疮及劳伤气血而变者,当补气血,未应,用独参汤,手 
足冷,加桂、附,缓则不救。详见杂病第五。 
有一患者,内溃针出脓三五碗,遂用大补之剂,翌日热甚汗出,足冷口噤,腰背反张, 
众欲投发散之剂。薛曰∶此气血虚极而变痉也,若认作风治则误矣,用十全大补等药而 
愈。此证多因伤寒,汗下过度,与产妇,溃疡,气血亏损所致,但当调补气血为善。若 
服克伐之剂,多致不救。 有一患者,两月余矣,疮口未完,因怒发痉,疮口出血,此 
怒动肝火而为患耳,用柴胡、芩、连、山栀、防风、桔梗、天麻、钓藤钩、甘草治之顿愈。 
刘宗浓先生云∶痉有属风火之热内作者,有因七情怒气而作者,亦有湿热内盛,痰涎壅 
遏经络而作者,惟宜补虚降火,敦土平木,清痰去湿。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行气之非
属性:有一患者,服行气之剂,胸痞气促,食少体倦,色黯脓清,此形气俱虚之证也,先 
用六君桔梗二剂,胸膈气和;后用补中益气,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麦门治之,元 
气渐复而愈。若用前剂 贼元气,多至不救。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下血之非
属性:有一患者,去其患处瘀血,用四物、柴胡、红花治之, 痛顿止,但寒热口干,饮 
食少思,用四物白术、茯苓、柴胡、黄芩、花粉四剂,寒热即退。用六君芎归、藿香而饮 
食进,腐肉虽溃,脓水清稀,以前药倍用参、 、归、术、茯苓二十余剂,腐肉俱溃,脓 
水渐稠。误服下药一盅,连泻四次,患处色黯,喜其脉不洪数,乃以十全大补倍加肉桂、 
麦门、五味数剂,肉色红活,新肉渐生,喜 
在壮年,易于调理,又月余而愈,否则不救。凡杖疮跌扑之证,患处如有瘀血,止宜砭去, 
服壮元气之剂。盖其气血已损,切不可再用行气下血之药,复损脾胃,则运气愈难营达 
于下,而反为败证,怯弱者,多致夭枉。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寒药之非
属性:有一患者,肿痛,敷寒凉之药,欲内消于血,反致臀腿俱冷,瘀血并胸腹痞闷。薛 
急去所敷之药,以热童便酒,洗患处,服六君、木香、当归;敷回阳膏,臀腿渐温。又 
以前药去木香、加川芎、藿香、肉桂、四剂,瘀血解乃刺之,更以壮脾胃,养气血得痊。盖 
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极生热,变化为脓,腐溃深大,血气既败,肌肉无由而生, 
欲望其生难矣。 云间曹子容,为室人中风灌药。误咬去指半节, 痛寒热,外敷大黄 
等药,内服清热败毒,患处不痛不溃脓清,寒热愈甚。薛曰∶此因凉药遏绝隧道而然也,遂 
敷玉龙膏以散寒气;更服六君子汤以壮脾胃,数日后,患处微痛,肿处渐消,此阳气运达 
患处也,果出稠脓,不数日,半指溃脱,更服托里药而敛。 上舍王天爵,伤足 肿,内 
热作渴,外敷内服,皆寒凉败毒,患处益肿而不溃,且恶寒少食,欲作呕吐。薛曰∶此 
气血俱虚,又因寒药凝结隧道,损伤胃气,以致前证耳。遂用香砂六君子、芎、归、炮姜, 
外症悉退,惟体倦晡热,饮食不甘,以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州守王廷用,伤指即用帛裹之,瘀血内溃, 肿至手。薛谓宜解患处,以出瘀血,更用推 
陈致新之剂。不信,乃敷凉药,痛虽少止,次日复作,又敷之,数日后,手心背俱溃出瘀 
秽脓水,尚服败毒之剂,气血益虚,色黯脓清,饮食少思。仍请予治,投以壮脾胃,生 
气血之剂,由是脓水渐稠而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不砭之非
属性:有一患者,发热烦躁,用四物、黄芩、红花、软柴、山栀、花粉,烦热已清,瘀血深 
蓄,欲针出之,不从。忽牙关紧急,患处作痛,始针去脓血,即安。用托里养血,新肉 
渐长。忽患处瘙痒,此风热也,用祛风消毒之剂而痊。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不补之非
属性:有一患者,臀腿胀痛,发热烦躁,刺去死血,胀痛少宽,热躁愈甚,此血脱,邪火 
旺而然也,急用独参汤补之,少愈。又以健脾胃养气血药治之,腐肉渐溃遂愈。大抵此 
症,宜预调补以顾收敛,切不可伐其气血,不行补益,以至不能收敛矣。 

卷之六
汤火疮(灸疮)
属性:凡汤火伤,急向火炙,虽极痛强忍一时,即不痛。慎勿以冷物塌之,及井底泥敷之,使 
热气不出,烂入肌肉。 
x〔丹〕x 火烧,以好酒洗之;又以盐敷其上。如皮塌者,以酒熬牛皮胶敷之。如汤伤, 
以淋过第二次灰渣敷,立安。热酒伤,糯米粉炒黑末,酒调敷之。治汤火灼,未成疮者, 
用艾白根烧灰,鸡子黄和敷之,如成疮,用白蜜封之,以竹中膜粘贴,日三。 
x〔世〕x 治汤火疮,麸皮炒黑灰。为末敷上神妙。此方有补性,始终皆可用。治汤火 
疮,取旧烹银炉中,烧过焦黄土,研细如粉,以生姜调于帛上,贴之痛止。一方,用溶银 
锅子细末,油调敷佳。 
x〔千〕x 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烧灰,麻油和封之,浓乃佳。已成疮,烧白糖灰粉敷之, 
燥即瘥。(用白糖,葛氏方。) 
治汤火烧方 
上用荞麦面,炒黄色,蜜水调敷如神。 
x保生救苦散x 治火烧热油所损,或至肌肉亦脱,一切犬啮损伤,并刀斧所伤。 
用生寒水石不计多少,为极细末,调涂之。或干上,然不如油调,其痛立止,并不 
作脓,无分毫厘苦楚,日近完复。永无破伤 
风证。 
x水霜散x 治火烧,皮烂大痛。 
寒水石(生) 牡蛎(烧) 朴硝 青黛 轻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新水或小油调涂,立止。 
治汤火所伤,赤烂热痛。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以新汲水调涂伤处。 
治火烧 
桐油 水银(各等分) 
上二件,以柳条不住手搅成膏。再入大黄末、石膏末,和以牛皮胶,入少水溶开,外 
用猫儿肚底毛,细剪掺上贴之。 
x绿白散x 治汤熨、火烧疼痛。 
用苦参,不拘多少为细末。每用以小油调搽。 
凡被伤热油,痛不可忍,取厕下黑淤泥,量伤大小,斟酌多少;次以老姜汁、麻油十 
分之一,共研令匀,搽伤处立愈。以青黛敷之,亦妙。 
治汤火伤 
大黄 黄芩 黄连 山栀子 黄柏 知母 贝母 密陀僧 乳香 没药 轻粉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鸡子清加蜜调,不住手时时扫之。 
x清凉膏x 治汤泼火烧,此药止痛解毒,润肌生肉。 
栀子仁 黄连(去须) 白芷(各二钱半) 生地黄(二两) 葱白(十茎,擘) 黄蜡(半两) 清 
麻油(四两) 
上细锉,于油铛中,煎地黄焦黑色,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入蜡,慢火熬,候 
蜡消,倾于瓷盒内。用时以鸡羽 少许,涂疮上,以瘥为度。 
x麻子膏x 治火烧人肉烂坏。 
麻子(一合,取仁,碎) 白皮 柳白皮 山栀子(碎) 白芷 甘草(各二两) 
上锉细,以猪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涂疮上,日三。 
x黄柏散x 治汤火伤。 
黄柏 大黄 朴硝 鸡子壳 寒水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水调涂,极效。 
x柏叶散x 治汤火伤。 
柏叶 栀子仁(各一两) 胡粉(研,半两) 
上为细末,以羊髓五大合,熔化和药,以木椎研三五百遍,一日三次,涂之瘥。 
x蛤粉散x 治汤火伤。 
上以蛤蜊壳,不拘多少,炙焦黄色,捣为细末。用生油调如膏,敷之如冰,仍无痕。 
一方,以蜜水调敷之,疼立止,不脓不瘕。吴内翰,居乡中,邻家釜翻,一小儿自头至踵 
皆伤,急以敷之,啼立止,遂无恙。唯才伤随手用即效,少缓即不及,当须先合以备用 
耳。 
治汤火烧疮 
上以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敷伤处,以帛子系定三二日,疮 
当敛,仍灭瘢。 一方,烧灰存性为末,以鸡子清调敷,如干再上,或蜜调亦可,或捣末, 
以脂调涂疮上,干即易。一方,以山柏子叶,烂捣涂敷。 
治人向火,生火斑成疮有汁,及治火气入疮。 
上用黄柏、薄荷为末,干掺之即愈。一方,用黄柏皮为末,掺之立愈;薄荷煎涂,亦 
可。 
治火疮败坏,用云母粉同生羊髓,和涂之。 
x〔经〕x 治汤火疮至妙,用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伤处,后搽药末在上,并 
不痛亦无痕。大凡汤伤,先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敷药。又方,以榆白皮末,猪 
脂油涂疮愈。 
x〔世〕x 治火汤疮,先以酒洗;次以杨梅树皮为末,香油调敷。治汤火疮,用发一束 
香油煎,以发尽为度,放冷,搽患处验。 
x〔精〕x 治中热油及火烧,除外痛。以丹参八两细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 
上三下,以敷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