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这不正是我苦心对她的暗示吗?我认为,做父母者可以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和拓展人生的条件,但是,却未必要,甚至一定不要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
女儿幼时有几位亲密的美国朋友,有的家庭非常富裕,有的很艰难。有位叫雪莉的女孩,父母都以建筑为生,他们家维持生计的手段就是盖房子、卖房子。听起来好像挺浪漫,其实不然。他们靠着有限的积蓄买材料,两口子自己动手盖,盖好了以后自己先搬进去住,同时一边找买主,有了买主后,全家搬出去租套公寓住,接着再盖下一座房子。有一次,我送女儿去她家参加派对,几个小朋友晚上在她家过夜。雪莉对朋友们说,她很高兴今年的生日正好碰上他们家有房子住,能开一个像样的派对。不过,她们很快就要搬出这座房子了,因为房子已经有买主了。她没法预知第二年的生日会在哪里过,因为她不知道她们家什么时候可以盖好一座房子,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卖掉房子。从她记事起,他们家就是这样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永远不知道哪里是归宿。虽然她要搬出这个舒适的房子,觉得很伤感,但是,她们也很高兴,因为这正是他们家的希望所在,是他们家庭唯一赖以生存的方式。
雪莉家除了父母之外还有3个姐妹和1个弟弟,这么个大家庭仍然过着不安定的日子,让我不禁为这个家庭令人伤感的故事唏嘘不已。不过,雪莉没有因为家庭生活的艰辛而自卑,而是坦诚相见地对知心朋友讲述自己实实在在的故事。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了处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女儿深刻的人生启迪。
女儿对我说,她毫不怀疑雪莉今后会过上很好的生活,因为雪莉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刻苦努力,上了好几门荣誉课。女儿对我说,一个人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有可能过上好的生活,一般来说,一个人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生活待遇就越高。雪莉家艰难的生活使她更知道应该怎样去奋斗。
那时候,高倩才读三四年级,我很高兴她在这么小的年龄就能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这个道理。也许,这正是为什么她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动力,自觉努力地去奋斗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带着她一起拓荒,让她尝尝人生苦涩的原因。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体验艰苦,才会成熟、坚强,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未来去努力奋斗。
历经1年半的艰苦劳动,由我们自己动手建造的房子终于落成。这座房子现在成了大学城里的一个“观光景点”,年复一年地,有很多中国人由别人领着,开车来到我们住的房子前面,指指点点地述说着哈佛爸爸、哈佛妈妈当年带着矢志当律师的女儿,自己动手盖房子的传奇故事。
当好拉拉队
对孩子的各项活动,家长既要参与,也要当好拉拉队。热心参与,适当赞扬,真正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会换来比空洞的口头鼓励强得多的好效果。
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碰到女儿的好朋友,正在得州A&M大学就读的阿波莉,听说她参加选美,当天晚上是决赛,我对她说:“我去为你助威,顺便拍几张照片。”
开赛前,她母亲拿着一摞预先买好的票等在剧场门口,分发给前来捧场的朋友。进了剧场,看到他们一家父母兄弟姐妹8人全部到场。表演中,大家使足劲儿为她加油。她母亲静静地端着一个本子,像个专业裁判似的,认真地为女儿逐个细小项目“打分”。那晚,阿波莉如愿以偿摘取桂冠。
选美赛后,在一个狂欢的大厅里,我边看欢歌狂舞,边和阿波莉的父亲聊起了家常。阿波莉的父亲毕业于乔治敦大学,修刑事犯罪管理学,曾任一座联邦女子监狱的监狱长。政府的工作收入不高,他还领养两个孤儿,供养3个大学生和两个中学生,生活不易。为了增加收入,他加入预备役。“9·11”事件后,他应召到军事基地工作。为了参加女儿这场选美,他专门请假3天,赶回来当拉拉队。从新墨西哥州的军事基地开车过来,单程就要12个小时。这个慈父笑着对我说,半夜过后,派对结束,回去睡四五个小时,天不亮就得起来赶回基地。他一脸幸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有说不出的感动。来回24小时枯燥的长途驾驶,就为了参加一场女儿在大学里的选美比赛!
很多人都说,只有中国人、中国家长最爱孩子,最重视孩子的教育。从这个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未必能从很多中国家长身上看到的感动和震撼。以前孩子外出参加的各种比赛,多数在300公里、来回六七个小时车程的范围内,有的美国家长会专程开车去助威,为的只是鼓励孩子,并参加最后的颁奖;有的家长每场必到。回想我自己,女儿上初中、高中的6年时间里,专程开车赴外地为她捧场当拉拉队的经历不上10次。即便如此,在很多华人眼里,我已经是模范父亲,常常被人作为“望女成凤”的谈资。
有人以为只有中国人培养孩子才肯花精力,实际上,美国人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但肯花精力,很多人还特别喜欢亲自投身其中。我的同事尼尔博士就是这样,他有3个上中小学的孩子,他利用每天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到他孩子的学校充当足球教练。每天下午5点绝对准时下班,匆匆赶到停车场,开车直驱学校球场,天天滚在孩子堆里,带他们练球、比赛,忙得不亦乐乎。我刚来美国时对这一文化现象不了解,一直以为他是有报酬的“兼差”,后来才知道,他十年如一日地当个“义工”,和孩子们在一起只不过是“玩玩”。
女儿高中的交响乐团也有很多家长参与,每年都选出由家长组成的“乐团之友”委员会。那年为了去中国访问演出,家长们还多成立了几个委员会,筹款委员会由一位物理教授主持,公关委员会由一位大学新闻系主任负责,我成为中国总联络。筹款委员会负责向外地的机构筹款,公关委员会设计宣传材料、写文章、联系媒体。几位当法官、律师、医生的家长也踊跃报名随团去中国,以便协助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交响乐团共有138个乐手,光大提琴就有25把,低音提琴6把,还有低音号、大鼓等,体积很大,都不可能随身带上飞机,几位家长承担了加工几十个托运用的大木箱的任务。
有的人不但能欣赏自己孩子取得的成就,还能够欣赏别人孩子的成果,以行动对别人孩子的成就给予极大的鼓励,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有时,其他人对孩子的鼓励,能够起到家长和老师所起不到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女儿的书出版以后,出版社安排在休斯敦的书店举行签名售书仪式,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合适的机票,出版社总裁诺依斯先生一个人开车,从旧金山赶来休斯敦。旧金山与休斯敦相隔3 000多公里,开车单程将近40个小时,为了参加仅仅为期半天的签名售书仪式,他要来回6天耗在大荒漠上。为了不让我过意不去,他认真地
↓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丘胜云先生参加新书发布及签名售书,中国书刊社总裁诺依斯先生赶来当“拉拉队”
对我说:“其实,我喜欢开车。”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丘胜云和副总领事夫妇,以及文化、教育领事七八人都到场参加签名售书。丘总领事致辞时表示,高倩的作品对于美国同龄人了解中国有很大帮助,称她是中国在美国的亲善大使。这对她都是很大的鼓励。
美国国家工学院院士哈里斯博士曾代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项目去中国,多次受到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和太太伊丽莎白访问中国30多次,在高倩还没有出版《西方到东方》一书时读了日记的初稿,给高倩寄来一张卡片,写了不少勉励的话,进而催促出版这本书。书一出版,他就买了20本送给他的朋友们。有一次,他和夫人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意外地发现,在北京宾馆的友谊商店里有出售《西方到东方》,他们高兴地把店里的存书悉数买下,在北京逢人便送,他夫人非常骄傲地对别人说:“这个作家是我们的朋友!”
当好拉拉队
对孩子的各项活动,父母既要参与,也要当好拉拉队。热心参与,适当赞扬,真正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会换来比空洞的口头鼓励强得多的好效果。周围的人对孩子热情洋溢的夸奖,也是孩子前进的强劲动力。所以说,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
走向社会 不做“井底乌龟”
走出家门长见识
——从天才少年中心开始
让孩子走出家门;参加校外活动,到外面的世界多看看,结识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的人;可以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将对智力与交际能力的早期开发带来受益终生的影响。
高倩上五年级的时候,从学校偶然得知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有个“天才少年中心”,简称CTY ( Center for Talent Youth ),每年夏天为中小学生开办暑期项目。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一个极负盛名的大学。这个大学一共出过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72年该校心理学教授朱利安·斯坦尼创办了天才少年中心,这个中心既为那些早慧的“天才”少年开设较高级的课程和提供课外扩展知识的机会,同时也通过对该中心所确认的“天才”少年作研究,形成对“天才”少年的特殊教育、研究、分析、信息传播分享以及咨询,乃至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整套服务。
得知这个信息,我顿然想到,这是一个培养孩子的好机会。我挂了个电话,不久就收到了1993年暑期项目手册,从中知道CTY每年暑期都为世界各国学生开设学习班,其中为五、六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除了有数学、英语、写作外,还有一般小学都不开的课程,如戏剧文学、联合国与国际关系、环境科学、地理与世界文化等,这些课程显然是为思维超前的早慧儿童开设的。
该中心开设的3星期课程收费近2 000美元。不过CTY提供各种等级的奖学金。我们分析了一下,觉得高倩可望获得奖学金。第一,她曾在校际数学比赛中获得过几次第一、二名;第二,她超前学习法、西、汉语;第三,她超前考了SAT考试,SAT成绩已达到940分。这个成绩在当年,比全美高中考生的中间分还高大约20分,是普通大学录取学生的中间分。
有了上述这几个条件作为申请奖学金的基础,剩下的事就是请老师写推荐信,自己写自荐信,写篇申请论文,再加上一份个人简历。这些不是申请程序所要求的,而是我给她出的主意。
高倩的数学教练威廉姆斯太太不吝笔墨,写了一封推荐信。她在信里说:“高倩今年2月参加地区初级高中数学竞赛,获得了六年级组的第一名奖杯,她的分数比七年级和八年级组的最高分还要高( 六至八年级用同一张考卷 ),5年来,我一直带学生们参加这个比赛,高倩的得分是我这几年所见过的最高分”;“在教室里,我领教了她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知识”;“她真正地热爱学习,脸上总是挂满微笑,对人生具有美好的态度”。末了,她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绝不能想象除了倩之外,还有谁能享有这样的荣誉,获得这样的奖学金。”用这样的“强硬”措辞写推荐信,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对她的厚爱。
高倩自己则写了她对约翰斯·霍普金斯的向往,对作为未来的CTY成员可能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做了一番憧憬。最后,干脆明确地说明,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如果不能获得奖学金,则可能无法成行。
把申请表、老师推荐信、自荐信、SAT成绩单和一篇论文,再加一份简历,放在一个大信封里,我在4月中旬的截止期前寄了出去。
5月底,学校开始放暑假了,焦急等待消息的高倩天天去开信箱。有一天我在楼上,不一会儿听到楼下传来几声长长的尖叫,高倩咚咚咚地跑上楼来,大声尖叫着冲进家门,在地上滚来滚去,爬来爬去,把我吓坏了。我把她拿来的信看了以后,也跟着高倩一起叫;接着,我又让她骑在我的背上,在地上爬来爬去,又哼又唱、又喊又叫。最后,我叫她手持CTY的奖学金录取信,为她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 接到约翰斯·霍普金斯CTY奖学金通知(1993年5月
天才少年中心的奖学金通知信中说明,高倩在来自全国600多位申请奖学金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5名获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之一!
这一年,高倩不到12岁。
她欣喜,将要离开爸爸妈妈,独自“闯天下”,过几个星期自由自在的好日子,认识很多朋友。
我兴奋,初试小女竞争实力,获得到外间世界长见识的机会。孩子走出家门,参加校外活动,到外面的世界多看看,结识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的人;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智力与交际能力的早期开发将会使她终生受益。
这一次走出家门,迈出了她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的一大步,对她以后的外向型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不做“井底乌龟”
中国早有不做“井底之蛙”的古训,我却告诫女儿不做“井底乌龟”。因为,不做“井底乌龟”比不做“井底之蛙”多了一层含义。乌龟即使出了井底,处身于大地之上,若缩头缩脑,仍然见不到世面,看不清世界。在填写申请哈佛大学申请表时,她在“最信奉的格言是什么”一栏里写道:“不做井底乌龟,只看到一小片天,要出来看整个世界——我爸爸说的。”
7月中的一天,我驾车送女儿到休斯敦国际机场。一路上,我再次向她提起那个经我“发展”的不要做 “井底乌龟”的格言。中国自古就有告诫人们不要闭关自守、自我满足的不做“井底之蛙”的古训,我之所以将其发展为不做“井底乌龟”,是因为我觉得不做“井底乌龟”比“井底之蛙”多了一层含义。前者告诫人们不要学井底青蛙,呆在狭小的井底只看到一小片天而自以为是;我则告诉她,即使处身于大地之上,如果像乌龟一样缩起头来,还是仍然见不到世面,看不清外面的世界。既要来到大地上,还要好好地伸出头来,仔细看清世间万物。
我和女儿自幼培养起朋友一般的关系,我们之间常有的是自由浪漫、不循规蹈矩的谈话方式,因为那样可以更生动、更充分地交流,还可以加深她的印象。为了描述生动,在她很小的时候,我让她两手抱头,缩着脑袋,问她看到什么,她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就对她说,千万不要做井底乌龟,也不要做缩头乌龟,只有伸出头来,好好看清世界,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是什么样的,才知道自己有何不足。
我的这个告诫使她的印象极深,以至于多年后她在填写哈佛大学申请表时,在“你最信奉的格言是什么?” 一栏写上“不做井底乌龟,只看到一小片天,要出来看整个世界——我爸爸说的”。
现在,不满12周岁的女儿要独自从这里走上看世界的旅途,和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优秀少年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分享天才少年中心给予的精英教育机会。
在机场长长的通道上,她背着双肩书包,拖着小行李箱,行走如飞地有意把我们甩在后面。她是刻意让自己表现得很成熟,像个大人似的独自去“闯世界”。我们很理解她的心态,远远跟在后面,感到很宽慰。好笑的是,当她自己在登机口办理登机牌手续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发现她还不到12岁,按规定给她在胸前挂上一个表示是未成年人,必须给予特别关照的牌子时,她才转过身来,摇摇头,对我们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鬼脸。
天才少年中心开办的暑期班大约有10门课程,我为女儿选的是“数学推理”。选择这个课程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全额奖学金只提供给选报数学、科学类课程的学生,她几次数学比赛得过奖;第二个原因是这个数学课程采用的是著名科学家塞缪尔·凯特左夫博士编著的教材,而且他将在天才中心亲自教授这门课。
凯特左夫博士早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退休后,接受了天才少年中心和两所小学的邀请,担任全职的六年级天才少年班的“园丁”,也教授八年级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并且完全没有报酬。这个天才少年中心的“数学推理”课程就是用他编著的教材《数学物理之困惑》。他还将这一套教材的版税全部捐出,设立了几个全额奖学金。
到外面世界,接受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教诲,这回,“井底龟”要见大世面了。
这个暑期班的数学课程里,包括了算术、几何、概率、代数和逻辑代数等。这位大师没让那些从世界各地网罗来的小“天才”们少费脑筋。比如,在他的教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