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下午茶-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膀,时间不长,却能感到那股阳性电流的冲击。他像一位良师,时时告诫我,什么样的女人受男人宠爱。这样的男人像一本书,吸引着女人去阅读。    
    伊恩不太爱讲话,他总在听别人讲故事,很少谈自己。后来,我才知道,他一直与母亲住在一起,像个从来也没有长大的孩子。两年前,他母亲去世,他才开始一个人生活。他身材高大,有凸起的啤酒肚,红红的酒糟鼻。他是一位电器工程师,曾在英国电讯公司工作,到过许多国家。在新加坡工作时,曾有过一位新加坡女友,仅有的一段感情经历,却没有成就一场婚姻。和他聊天感觉就像喝白开水,平淡无奇,没有一点生活的感动。他是一个好人,每天到不同的酒吧转一圈,与朋友打一圈招呼,然后,就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他对附近的每一个酒吧了如指掌,哪个酒吧的酒便宜,哪个酒吧的菜做得好,他都清楚。生活对他没有痛苦,也没有甜蜜,他就像一张白纸,还没有被女人涂上过颜色。    
    多彩和苍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两位朋友的经历,让我对婚姻划出一个大问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又一晚和几位朋友一起聊天,两位女性,    
    四位男性,年龄在40到60岁不等。三位男性朋友都各有一位同居女友,时间最长的达25年,最短的也有16年,其中一位还有五个孩子,大的已上大学。我对他们长期与女友同居而不结婚很感兴趣,就问他们:“你们不与女友结婚,是不是担心有一天一方变心?”    
    德瑞克说:“不会,这么长时间双方在一起,所有的感情都投在里面,很难改变了。我只是负担不起昂贵的婚礼费,一般婚礼最起码也要1。5万英镑,包括场地租用、宴请、蜜月旅行、婚礼服、结婚戒指、礼品、摄像,等等。这还只是最简单的婚礼,有的婚礼光鲜花就要1万多英镑。”    
    “难怪有那么多人不结婚。”    
    我无耐地说。    
    “我不结婚,是怕一旦对方提出离婚,我就会损失一半或大半财产。不结婚我永远不会有损失。”托马斯说。    
    “那你的女友和你在一起生活那么久,一旦离开你,一分钱也得不到,那不是很亏吗?这实际上是一种廉价的利用,如果你找妓女,可比找女友贵多了。”我说这话时心里是不舒服的。    
    “不少女人利用婚姻,把男人坑得好苦啊。她们结婚一年,就与丈夫提出离婚,结果分得一半财产。”白瑞说。    
    “那是男人的错,是他选择的错。”    
    我的女友卓伊斯说。    
    女人的青春太容易逝去,当她那么宝贵的年华,与一位害怕分割他财产的男人分享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约翰一直为自己是单身而自豪。他说,看到许多失败的婚姻后,他更加坚定不结婚的决心。    
    许多已婚的朋友,很羡慕他单身快乐的生活。有一次,他在他家附近的车站遇见一位女邻居,她每天从约翰家经过,过去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最近显得很愉快。约翰问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她说,最近与丈夫分居了,不久就要搬走,心情舒畅。约翰觉得很奇怪,分居应该是悲伤的事,为什么人们却会感到高兴。也许,当人们分手时,相互之间无尽的折磨也算是结束了吧。    
    据说,现在英国单身的比例已达39%,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也许同居是一种最合理的生存方式,人生不应有捆绑,好则聚,不好则散,责任建立在感情上,而婚姻的那一张纸是靠不住的。人生实在太短,没有时间争吵,该享受的事情太多。    
    回来的路上,天又下起了小雨,秋天的落叶洒满一地,我的心里很凉。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只是觉得,如今的世界上,真感情越来越少。爱是一场梦,一道彩虹。爱又是一朵花,开尽了便与春天话别,走过灿烂,即趋于平淡。


第四章复活节里的感动

    复活节里的感动    
    Moved in Easter    
    复活节作为一种神圣的庆典,最初并没有宗教意义。古时候,人们用一种欢快的仪式,迎接春天和纪念神的子孙后代。从公元2世纪起,基督徒们便聚在他们的部落里,欢庆春天的来临。这个时间与基督复生的时间恰巧相同,于是仪式转变成圣礼,庆典变成了宗教的节日——复活节。    
    复活节的日子每年不同,从3月20日到4月25日,依天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复活节。节期从星期五到星期日共3天,节前46天是大斋日。在复活节,人们通常吃一种圆形小面包,里面有葡萄干,上面有一个淡黄色的十字,它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基督为人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交换复活蛋,是基督徒在复活节举行的仪式,复活蛋通常是用巧克力做成,用金纸或彩色纸包起来。复活蛋象征着万物复苏和基督复活。    
    复活节的星期日,我和白瑞得先生一起去诺丁汉,看望他的姐姐丽莎。丽莎家收养了很多弃儿,家里有大大小小五六个这样的孩子。    
    春天的英格兰大地一片生机,深绿色、浅绿色、绛紫色的树木层层叠叠,成片的黄色芥茉花开在无边的高低起伏的田野里。我们带着十盒精美的复活蛋和一大束鲜红的火鹤花,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了诺丁汉。丽莎家在一座教堂旁边,三层楼的大房子,花园里有两棵很大的桃树,桃花正在盛开,给满园带来一片春色。    
    走进丽莎家,一楼是起居室、餐厅和厨房。一楼没有人,我和白瑞得走上二楼的大起居室,推门进入,丽莎和她的先生理查正一人抱着一个婴儿坐在沙发里。一个婴儿已经睡着,一个婴儿正在喝奶,旁边两个十来岁的女孩,一个正看电视,一个在画画。丽莎看见我们,朝我们笑笑,指了一下沙发,让我和白瑞得坐下。    
    丽莎50多岁,白净的脸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挺拔的鼻子,深深的眼睛里流露出慈善和质朴的神态。她的先生理查略显瘦小,白里透红的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蓝蓝的眼睛里闪着聪慧的光,有点鹰勾的鼻子带出些英国人的特点,他讲话抑扬顿挫,一听就知道受过良好的教育。    
    理查抱起怀里已熟睡的婴儿,问我和白瑞得:“喝杯咖啡吗?”我点点头。白瑞得对我说,理查这里总是有最好的咖啡。理查朝我俩笑笑,抱着婴儿出去,把他放在隔壁的婴儿室里,然后下楼煮咖啡去了。不一会儿,他用托盘端着三杯飘香的咖啡上楼来,递给我和白瑞得一人一杯,再拿起自己的那杯坐下喝起来。    
    白瑞得把一大包巧克力做的复活蛋交给理查,让他分给每个孩子。那两个十来岁的女孩站起来,走到理查面前,一人拿了一个复活蛋后,一个继续看电视,另一个上楼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手里拿着许多生日卡给我看,并说,这天是她的16岁生日。我对她说,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不然我也会送给你一张卡。我想了一下又说,我能为你梳一下头吗?保证你会喜欢。她高兴地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卡,坐在一个凳子上,我找到一把梳子,开始为她编小辫,从头顶两侧左右两边一点点编下来,最后再用一条粉色的丝带把两条辫子系在一起。编好后,我让她照镜子,她看着镜子里完全变样的脸,高兴地说,从来没有人为她编过这样的辫子。她唱着跑上楼,我想她一定是去照镜子了。    
    理查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曾就读于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后来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一直在英国一家大公司做工程师,退休后和太太丽莎一起照看寄养在家的弃儿。丽莎告诉我,他们从15年前开始从当地弃婴管理部门把婴儿抱回家抚养,有的只有一两个月,有的一两岁,他们的父母因各种原因把这些孩子遗弃了。有些父母吸毒,生下的婴儿也有中毒症状,父母就把他们丢弃了;还有些女孩酒醉后遭强奸怀孕,这种情况下,女孩常常不知道谁是孩子的父亲,自己也无力抚养婴儿,婴儿被送到管理部门;还有些是少年妈妈生了多个孩子后无力抚养,等等。15年来,先后有57个各种情况的婴儿在这里住过。有的住了几个月后,父母就把孩子领回去了,有的住了几年后,才回到自己家或被人领养。理查和丽莎对这些带着心灵创伤的婴儿们给予了无限的关爱。刚才的两个女孩,就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    
    有一个女婴,从开始到这里就没有笑过,不管你怎样逗她,她只会用眼睛瞪着人。理查说,她的母亲在怀她的时候,精神肯定受过极大刺激。丽莎和理查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这些孩子带着心灵的创伤长大。他们希望这些孩子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家庭的温暖。有一次,理查在街上遇到一位自己曾抚养过的女孩,几乎认不出来了,她现在热情开朗,已经长大,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还交了男朋友。理查非常高兴,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许多在这里住过的孩子,不管他们是回到自己家或被人领养,他们仍常回来看丽莎和理查,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理查看丽莎累了,让她去休息一会儿,然后接过丽莎手中抱着的婴儿,拿过奶瓶继续给婴儿喂奶。    
    看着理查这位大工程师,喂着像小猫一样的婴儿,我感到很难理解,忍不住问他,“你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大了,一个已经工作,一个就要大学毕业,退休后,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可以带着太太出去旅游,享受生活,为什么要抚养这些弃婴呢?”“不为别的,就是想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特别是丽莎,她一天都离不开这些孩子。”理查平和地说,让人感觉是那样真诚。他们已和这些孩子融为一体,十几年来他们给每一个孩子的爱,已灌注到他们的心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晚上,从诺丁汉回伦敦的路上,小雨刚停,一股清新的风从车窗外吹进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我还在为丽莎和理查感动,低声对白瑞得说,真希望那些复活蛋能带给那些孩子们多一点点的爱。


第四章后现代派钢琴家

    后现代派钢琴家    
    Post…modern pianist    
    一个雨天的傍晚,我和爱丽丝正在住地附近的酒吧里聊天。一位男士拿着一杯威士忌向爱丽丝走来。爱丽丝告诉我,这是钢琴家派克。第一眼见到派克,我就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    
    他50多岁,大大的脑袋,一头灰白色的长发齐耳微卷,身材不高,健壮如牛。他穿着一件蓝绿色的圆领羊毛衫,一条剪裁精良的卡其布裤,一双棕色便式皮鞋。爱丽丝向他介绍我,我站起来和他握手。当那双巨大的方型厚手,握住我的手的时候,我似乎感到有许多音符从那手里飘出来,而他那厚重的发自胸腔的男中音“你好!”更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见到派克,爱丽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看得出她很喜欢派克,尽管派克小爱丽丝许多岁。爱丽丝告诉我,派克是一位后现代派钢琴家,在英国、法国、德国小有名气,广播电视都采访过他。他不但演奏,还演唱和作曲,也举办过个人音乐会。    
    派克坐下来和我们闲聊起来。他问我在伦敦做什么。我说,看社会。他笑笑,不解地又问,有什么看的?我说,太有了。他没有再问。    
    派克喝着威士忌。我从正面直视他,那英俊宽阔的脸上神情很严肃。它让我想起德国波恩贝多芬博物馆前的贝多芬雕像,那是一座一看就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雕像,而且每当想起那尊雕像,都能与命运交响曲联系在一起。眼前的这位派克,蓝色的眸子里传递出的一种与音乐结缘才有的神秘感,迫使我去探究他。    
    “你为什么要作曲?”我主动发问。    
    “启发人们去思考。”他简洁地回答。    
    “我喜欢古典音乐,特别是那些不是太沉重的古典音乐,像肖邦、贝多芬、李斯特、勃拉姆斯、舒曼、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人名。    
    “你生活在一两百年前,我生活在现在,我的音乐表现的是现实。”派克说。    
    “和古典音乐相比,对现代音乐,我几乎一点不懂,有的现代音乐很难理解,很狂躁。你的音乐是后现代音乐,那么什么是后现代音乐呢?”我又问。    
    “你可以去看我的网页,那上面有介绍。”他拿出纸和笔写下了他的网址。    
    喝完了威士忌,派克站起身和我们道别。派克走后,爱丽丝告诉我,她认识派克很多年,他和一位法国女友,住在酒吧斜对面一幢昂贵的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    
    晚上回来,我马上打开电脑,上网查看派克的网页。我仔细地浏览他的背景介绍。他毕业于伦敦大学,主修哲学。后来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单簧管。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演出和钢琴家教。网页上,转载了大量报纸杂志对他音乐的评论文章。关上电脑,我似乎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单相思状态中。    
    第二天,我一个人到了酒吧,不为别的,就为能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再见到派克。我坐在一个朝向窗外的位子,这里可以看到每一个进入酒吧的人。8点多钟,派克来了。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从吧台买了一杯威士忌后走过来,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位子上。我心里有些激动,又想尽量掩饰心中迅速增长的对他的爱慕,但还是按捺不住先开口了,“昨夜我查看了你的网页,真没想到你是一位前卫的音乐家。”派克边喝酒边讲述起他的生活,似乎并不想谈音乐。他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出生在伦敦,父亲、祖父都是律师,他没有兄弟姐妹,曾有过一位从事美术创作的女友,并有一个女儿。现在,女友和女儿都在美国,女儿已经结婚,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派克点起了一支烟抽起来,显得有些忧郁,像在思念女友和女儿。    
    “你应该到中国去举办音乐会,后现代派音乐对于中国听众来说,也许是很新的东西。”我对派克说。    
    “我需要钱,很多演出赚不了什么钱,销售音乐碟也不容易。做钢琴家教,有时赚钱不少,但要看人脸色。一次,我教一位贵妇的儿子弹琴,后来,她突然终止了合同,原因是她的婚姻出现问题,她甩给我1万镑。钱不少,可那一刻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我不愿受人摆布。”派克讲着,我仿佛看到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们都曾经历的艰难的画面。    
    音乐家似乎都肩负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看着派克那双大大的方型厚手,就知道那就是为钢琴而生的。看着他,我又一次陷入痛苦的单相思意境中。    
    一会儿,派克对我说,“你等一下,我去拿一盘碟给你。”然后走出酒吧,直奔街对面那老房子的家。十几分钟后他回来,递给我一张碟,“你回去听一下,里面是我的代表作品。”    
    晚上回来,打开音响,放入音碟,音乐响起……钢琴的演奏带来一片宁静,静得有些压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一直认为现代音乐就是要给人以强烈刺激,而派克的音乐却恰恰相反。由他自己作曲、自己演唱、自己配器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是他心底之声。音乐结束后,我不想再听,它产生的死一般的静,正好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早上起来,我强迫自己再听一遍派克的音乐,以便晚上能与他谈听后的感受。这次我坐在音响旁,一动不动从头听到尾。突然我感到一种极度的来自音乐的失望情绪,这是昨晚听时没有感觉到的。许多不和谐音出现在过于缓慢低沉的旋律中,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也许他的音乐很棒,但我无法理解它。音乐结束,关掉音响,我好像是在受着压抑的煎熬,心情一下变得很不好。这种音乐我绝不想再去听它。    
    晚上又见到派克,我们坐在酒吧的一个角落里。他还是喝着威士忌,我喝着爱尔兰的黑啤。我把碟还给他,“感谢你让我知道什么是后现代音乐。”我说。    
    “你的感觉怎样?”他看着我,用浑厚纯正的男中音问我。    
    “钢琴的音质是一流的,音色极其优美,那一定是一架很好的琴。音乐太静,太悲了,像葬礼曲,或失败之歌,这样的音乐听多了会影响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我直截了当地说。    
    “你说对了,那是架古钢琴,祖父留给我的。”他低声讲完,没有再说话。那一晚,我俩静静地喝着酒,没有情绪再谈音乐,我被他的音乐彻底打倒。三天里我对他产生的那种“单相思”骤然降温。音乐让我从他那强壮的身躯、英俊的脸庞和为钢琴而生的大手这些优越的外表中,探测到了一颗深藏的悲凉的心。    
    我要逃脱他,就像逃脱他的音乐一样。我不愿与阴郁为伍,我喜欢快乐和阳光的性格。


第四章在马球俱乐部

    在马球俱乐部    
    At a polo clu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