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只能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
在人生的旅程中,聪明的人,常常在最后变笨了;而笨的人,却常常在最后变聪明了。
遇到寒冷酷热,聪明的人逃开了;笨的人亲身尝试,却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笨的人逐渐认识到:“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孩子的容貌也是如此,长得如何不能决定孩子以后生活得怎样。大多数情况下,努力才是决定孩子今后生存状态的重要因素。
聪明是一种个人资源,从大人到孩子,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一资源而自信和自豪。所以,孩子都愿意别人夸他聪明,甚至有很多孩子为了得到聪明的“头衔”,常常在同伴面前常常装作不怎么努力的样子,但回到家里却拼命地学,从而保证好的成绩。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聪明就是一学就会,样样都会,不需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所以争相效尤,导致很多孩子都不努力学习。
那些经常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往往把分数看成自己的聪明所得,把分数高低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做出新的大胆尝试,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们做好。
所以,家长若想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好的办法不是赞扬他们聪明,而是鼓励他们刻苦学习。
家家小的时候学东西比别的孩子慢半拍,为此,他的父母非常苦恼。家家上小学了,就当父母都认为家家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时候,家家却带回了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
“这是你的卷子吗?”爸爸吃惊地问家家。
“当然是我的,上面有我的名字啊!”家家自豪地对爸爸说。
“家家真不错,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妈妈问道。
“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听不太懂,所以下课之后同学们都出去玩,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老师再给我讲一遍,我就全懂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有不会做的题,我就把老师讲的课再复习一遍,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所以考试的那些题目我都会做,就考了100分。”家家高兴地对妈妈说。
听了家家的话,妈妈的眼圈一下子红了—虽然自己的孩子算不上聪明,却如此好学和努力。
“家家真努力,是我们的好孩子!”妈妈含着泪说。
有一个当老师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在一个学校或者班级,通常有两种学生是最受老师喜爱的:一种是非常聪明又非常努力,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自满的;另一种是不算聪明却非常努力,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不聪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见,努力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作为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自己孩子的不聪明而气馁,而应该为孩子的不努力而担心。始终记住一句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很多情况下,父母应该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
当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不要把这个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先天优势,而是把观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后天努力上。应该告诉他:“成绩真不错,这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这样赏识和赞扬他:“真是个努力的好孩子!”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赞扬细节3 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
“妈妈,今天跑步我得了第一名。”乐乐高兴地对妈妈说。
“和谁跑步啊?为什么跑步啊?”妈妈淡淡地问了一句。
“今天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比赛跑步。我是跑得最快的,老师夸我很有运动天赋呢。”乐乐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哦,知道了。今天有作业吗?快去做作业吧!”妈妈好像没有听到乐乐说的话。
听到妈妈这么说,乐乐非常失望,闷闷不乐地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跑了第一名,妈妈却一点都不高兴,更没有夸奖他。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常常在孩子不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孩子过分的呵护,而当孩子需要父母赞扬和鼓励的时候,却因为怕孩子骄傲而故作冷淡。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父母赏识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应该及时给予热情的赏识和赞扬。
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某小学的校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末考试之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孩子做出评价。
对第一组孩子,校长在考试成绩出来的当天就表扬了他们:“成绩真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
对第二组孩子,校长一直等到下一个学期开始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上学期考试成绩不错!”
一个学期以后,第一组孩子因为受到了校长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而第二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进步。虽然校长赞扬了他们,但时间已经相隔太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种表扬,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实验证明,孩子是需要赏识和赞扬的,并且家长要正确把握赞扬的时机。一般来说,在孩子取得成就以后,及时给予赏识和赞扬的效果最好,这时候,最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孩子最容易从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不是及时赞扬,而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再赞扬,效果则会相差很多。那时候,孩子已经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扬而失望,即使后来再补也无济于事了。
尽管案例中的妈妈没有意识到应该及时赞扬孩子取得的成绩,但是,孩子的爸爸意识到了。
正当乐乐不理解妈妈的行为时,爸爸回来了。爸爸发现乐乐很不高兴,就问他:“怎么了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爸爸,我今天跑步得了第一名,老师都夸奖我了,可是妈妈却一点都不高兴。”乐乐很委屈地对爸爸说。
“是吗?第一名啊,真厉害!和爸爸说说,都是和谁跑的?”爸爸很高兴地问。
“体育老师让我们分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里我跑得最快,他们都不如我,被我落下好大一截呢!”
“真是好样的,等会儿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多吃点,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强壮,以后还要跑第一名,好吗?”
“嗯,我以后还要跑第一名。”乐乐高兴地跑到饭桌旁边,等待吃饭了。
作为父母,适时对孩子的成绩给予积极评价,告诉孩子你因他的成绩而自豪,这将是对孩子极大的鼓舞,促使孩子乘势而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因此,当孩子达到了某个既定目标,父母一定要把握机会,及时由衷地赞扬孩子;同时表现出你的喜悦心情,让孩子感受到是他的良好行为表现使父母感到高兴。这是简单而又能产生显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坚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看到孩子打扫房间时,应该及时称赞他:“你真能干,家里干净多了。”当看到孩子画了一幅画,应该及时称赞他:“画得真棒,很有想像力。”相信这些及时地赞扬会让孩子更加快乐和自信。
不要给孩子设立周期太长的目标,让孩子长期等待父母的赏识和赞扬。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很可能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放弃努力。因此,应该多给孩子设立一些短期的表扬目标,一旦孩子达到目标或取得进步,就及时赞扬他。
及时赞赏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这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赞扬送给孩子,更要在第一时间把这种赞扬和肯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期望,从而满怀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哪怕一点微小的成绩时,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后再赞扬孩子,而应该及时赞扬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你可以说:“这次干得真不错,我真为你高兴,下次继续努力!”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进步!”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赞扬细节4 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
丹丹5岁了,正在学钢琴。让妈妈苦恼的是,每次练琴,丹丹都会和她发生冲突。妈妈认为,在刚开始练琴的时候,孩子的姿势和手型特别重要,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好。但是丹丹每次都会出错,不太注意姿势和手型。
一次,丹丹正在练琴,妈妈在旁边监督,发现她手型不对,就用一根小棍挑起她的手腕,大声训斥:“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手型不对,你怎么总是出错啊?”
丹丹马上改了过来,但是不一会儿,手型又不对了,妈妈又大声训斥她。这样很多次,丹丹也有点着急了,对妈妈说:“我练不好,我不练了!”说完就跑了出去。
其实刚开始练琴时,丹丹很有积极性,每天都主动要求练琴,并且很努力。但在妈妈一声高过一声的训斥中,弹琴变成了丹丹最讨厌的事情。现在,她对钢琴完全失去了兴趣。
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孩子出现错误是不能被允许的。他们经常会在孩子学习一项新事物时,密切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错,立即十分着急地加以纠正,甚至训斥、打骂孩子,非要让孩子做到分毫不差才行。孩子正值学习阶段,错误在所难免。如果我们只是采取批评、挑剔的态度来矫正他们的错误,无形间将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甚至让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一次,兰兰高兴地告诉妈妈,她的数学测验考了90分。妈妈看了她的试卷,然后非常生气地说:“你看这道题,怎么能做错了呢,白白丢了5分;再看看这道,你太粗心了,又白白丢了5分。你真够笨的啊!”
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兰兰头上,本来喜悦的心情荡然无存,兰兰没有说什么,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在后来的一次测验中,兰兰只考了80分,迎接她的自然又是妈妈的一顿训斥。从此兰兰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像兰兰妈妈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他们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一旦孩子有失误和缺陷,就暴跳如雷、大加训斥,而恰恰忽略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我们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在孩子存在的不足上,设定过高的要求和标准,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和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宽容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并在宽容和鼓励的过程中赏识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对新事物、对学习保持高度的兴趣。
平平和茜茜上同一所幼儿园,两个孩子都非常聪明可爱。一次,幼儿园老师给她们布置了10道简单的算术题,让她们回家做,并让父母检查。
晚上,平平把做完的作业给妈妈看,妈妈看完了,对平平说:“平平真聪明,10道题做对了9道,还有一道题也只是和正确答案差了一点点。6+7等于13,你的答案是12,只差一个,以后继续努力哦!”平平听完妈妈的话,心里美滋滋的,同时认认真真地把做错的题改了过来。
茜茜也把做完的作业给爸爸看。爸爸看了一遍,非常生气地对她说:“6+7怎么会等于14?你怎么算的,这么简单的题都算错了,以后怎么办?”茜茜低着头听完爸爸的训斥,一晚上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后来,她们都上了小学。平平的成绩一直在全班排前三名,而茜茜却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虽然平平和茜茜的天资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但是她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却完全不同。宽容和苛刻,造就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只看重学习的结果,而不看重学习的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把结果过度地放大,这对那些一直在努力只是尚未取得好成绩的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
赏识教育要求家长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通过对孩子努力的赏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再正确地加以引导,让孩子逐步改进。
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激励孩子,让孩子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有时候,也许孩子所取得的结果是错误的,但是其间所付出的努力和收获却是宝贵的。例如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孩子通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计算方法。当他运算的时候,却因为马虎,算错了一个数字,最后导致整个题目的结果错了。这时,我们首先该怎么做?是训斥孩子算错了,还是表扬孩子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许多家长可能会首先想到前者,他们只看到孩子的结果做错了,而没有看到做事过程中孩子的努力与收获。所以,建议父母们,每当你觉得孩子错了,想骂他、打他的时候,一定要从另一面去“发现“孩子。
在做事和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只要努力了就应该鼓励,尤其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更需要适当的宽容和鼓励,给孩子喘息和自省的时间,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当孩子在积极做事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而应该先肯定他的积极性和努力,并说:“孩子,你很努力,妈妈很高兴!”
当孩子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仅仅是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而导致结果错误,宽容孩子,对他说:“我知道你很努力!”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赞扬细节5 通过别人赏识孩子
一天,幼儿园放学了,小荷早早地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爸爸来接她。因为,她今天得了朵小红花。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来了。
小荷兴奋地扑到爸爸怀里:“爸爸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好长时间了!”
“哦,爸爸刚才去找幼儿园的老师询问你的情况了!”爸爸说。
“老师是不是表扬我了?”小荷高兴地拿着小红花炫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