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交风云亲历记-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的强大,只是暂时表面,其进攻是能够打败的。中央直属支队从一开始行军就有两派,一派坚持相信毛主席的指示,一派认为敌人力量强大。我是这一派的头,那一派认为国民党地大物博,人数众多,又有帝国主义帮助;我们地区很小,尽在山沟里转。我说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强调改造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东西,不论是棉花还是铁,是钢还是别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效果不同。蒋介石的军队打仗没有目的,他们只是国民党的炮灰。他们虽然东西多,但到头来还得送给我们,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虽然我们人口少,但一个顶一个,有时一个顶十个,所以我们必胜。当时两派辩论非常激烈,在中央直属大队里,大家还是瞧不起我,这个斗争一直到河东。    
    “6月7日到小河,这时敌人向我们运动了,我们住了很长时间。那天下雨,主席不进窑洞,看到每个战士都宿营以后他才进,也没有雨衣,只有我有件雨衣。6月8日这晚的行军可以描写一下。从小河向田茨湾走,都是山,下大雨,走了一整夜,脚下几十里,实际只有几里,因向导迷了路。国民党军队胆怯,他们宿营在山上点篝火。我不想给主席和他的警卫员增加负担,故意落在后头,在马上不下来。因为我下来就给别的同志增加负担。很多同志说山这么陡,多危险,同志们把我拉下来。我们怎么行军呢,我们手拉着手,排成一行,因为什么也看不见,又是风又是雨。扑通,我的头碰到一个同志背上。扑通,另一个同志的头碰在我的背上。连说话也得小声,因为敌人离我们非常近。天还不亮,雨小了点,前面传口令说毛主席找我,在山边等我。行军以前我求毛主席同意了穿我的雨衣。我穿一件斗篷,是战利品,是日本大衣,可当雨衣穿。我告诉毛主席,这可以当雨衣,你就穿我的雨衣吧,你一定要穿,否则要感冒的,我怕他感冒,他同意了,那天穿上了我的雨衣,这是我的胜利。在山边见到毛主席。当时我身上有个搪瓷缸子,拴在皮带上,一个战士有个热水瓶,倒水给主席喝,给我喝,再给警卫战士喝,都在一个杯子里。天亮了,我们找破窑洞休息。我们人很少,周恩来同志笑着问我怕不怕?我说这算什么,有200多人,还有枪,我在白区工作都是单独一人,有什么怕。9日黄昏到田茨湾,这里住了一周,敌人退却了,不敢再接近我们。6月16日我们又回到小河。敌人到了王家湾、小河就不敢前进了,刘戡住在我们住过的窑洞里。”    
    维特克:“你们为什么又回到小河?”    
    江青:“因为敌人已撤退了,我们要去坚守,我们去慰问王家湾的群众,帮助他们坚壁清野,帮他们撤退。还是有些老百姓给国民党抓去了。王家湾的老百姓到小河去要我们回王家湾去,他们哭着说待我们不好。我们说怎么不好,他们说没让我们吃白面。白面是陕北最好的饭了。行军前王家湾附近的老百姓来到我们窑洞里,都要跟着我们走,其实我们已安排政治部负责这项工作了。他们一定要跟我们走,因为当时很恐慌。有个还乡团的老头,儿子在榆林,见了敌机就鞠躬,他藏了很多粮食,后来老百姓给他捆上带走了。谁想到他藏了这么多粮食,过去谁也不知道他这么反动。”    
    维特克:“窑洞是给你们准备好的,还是房主让给你们住,部队走后房主再回来?”    
    江青:“他们给我们腾出来的,因为已经土改了,农民分得土地和窑洞。我们住在一个贫农家里,他有三孔窑洞。这家夫妇有两个孩子,他们自己用一个窑洞,给我们两个,我们每人一块床板。我们采取了下面的措施,我们一部分向东(佯动)把敌人往东引,并有中央警卫队派出小分队到安塞打游击,这是敌人心脏。实际上我们有很多游击队。有个后家沟,我去过。当时我们要分散,必须找住处,所以我去了,地形很有利。一个人俘虏了七个敌兵,这一定是真的。我见过这是真事,报纸登过。山沟里有个地方像地道,两个山连在一起。一个民兵干部,看到山沟里有七个敌人,都带着枪,正赶着老百姓的牛羊,他看到敌人抢老百姓的东西很生气。他很勇敢,喊缴枪不杀,然后又轻轻跳到沟的那边变个声调,喊枪不杀,敌人吓破了胆,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就举手投降了。一个人俘了七个人七支枪,还缴获了许多东西。这是一个典型的故事,可写小说。敌人很多得了关节炎,因为他们不敢睡窑洞,睡山顶上。我们一直睡窑洞,游击队也住窑洞,谁愿睡山上。    
    


第七部分第87节:“我和毛主席指挥西北战场”(4)

     “群众不向着他们,为我们保密。他们分析我们这个军队有几多:短枪多、马多手电多、皮袄多,此外还有个女的。他们分析了一阵后,看到毛主席:啊,这是主席。为替我们保密,他们从那时起就称毛主席为‘他’。所以毛主席的代号是他。不管你怎么说,他们不说话,就说他。群众就这样替我们保密。他们见了我什么也不问,如果谁问‘他’是谁,他们都不说。敌人打瞎子仗,因为群众不在他们一边。而我们对什么事都很清楚,因为群众在我们这边。上次有没有给你过毛主席为什么能同时指挥两个军队?群众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开始你认为谈军事很可怕,现在不觉得那么可怕了吧?你看我不是走过来了吗?    
    “我住在这儿你应保密,因为这是边界,广东省负责同志要对中央负责,我不在乎。上次我是4月份来的,一下飞机腿很不舒服。那时人不多,我就下车走走。不久一辆公共汽车开过来,他们喊呀,喊呀,糟了,我被发现了。我走过去跟他们打招呼,都是中学生,他们后来走了。事后没有人传我在这里的消息。‘五一’我公开露面了,报纸也登了,这以后香港报纸才报道了这个消息。群众会保密的。“我们在田茨湾住一个星期,那里有7户人家。我住那里做过群众工作,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个雇工,分到30垧地,一垧是3亩,但还是个雇农,他没有牛,没有农具,什么都没有。陕北群众生活很苦,不出棉花,一年收获的粮食2/3花在穿上面。他们没有见过这种线,我们纺的。群众看见我头上扎头发的线高兴极了,因为当地群众都用羊毛纺线,他们习惯用羊毛线。结婚的妇女梳髻,未婚的梳辫子女的见我老摸我,摸一身虱子。陇东的妇女很漂亮,我们去过的地方的妇女都很漂亮。”    
    维特克:“他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江青:“都是汉族,我们没有去过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她们的习惯,妇女总爱在脸左或右边留一撮头发。我们住的那家有个姑娘叫兰兰,他们还有个女儿叫桂花,桂花的父亲是个招郎,实际上是长工,土改分给他很好的窑洞不敢住,怕老丈。    
    “地主讨了许多小老婆,实际上都是奴隶,解放后每个小老婆都分得了一份地。    
    “6月16日,我们从田茨湾又回到小河,一直住到8月,约一个半月。这个时期我们一野先后在陇东、三边打了两个战役,这两个战役给宁夏、青海马家军(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奎)以沉重打击,收复了陕北甘宁边区西部广大地区。这时全战场也取得重大胜利。我军经一年作战,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共歼敌正规部队97。5个师,连同部分非正规军共112万人。”    
    维特克:“你们对这些人怎么办呢?”    
    江青:“多数补充到我们的军队。首先进行思想教育,然后通过忆苦三查,他们不愿回去了,让他们回他们也不回,因他们的家乡还在国民党统治区,他们愿跟我们军队去解放自己的家乡。他们打仗都有个明确的目的,解放自己的家乡,推翻土豪劣绅,分土地报仇。大多数国民党的兵都是劳动人民。他们是给绑着抓走的。”    
    张参谋:“俘虏兵什么也不要,只要顶帽子,就参加我们的部队打仗。”    
    江青:“边区人口很少,前方需要补充,所以俘虏经教育,一周以后他们就上前线,打得很勇敢。那时我们军装不够,所以供不起军装,只给他们一顶帽子。我们的战士打仗时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    
    维特克:“上边提到的三马和你们行军有没有关系?”江青:“有关系。他们非常顽固。比国民党的兵更厉害,更凶。我们把他们的后方扫荡以后他们就没法了。他们有很多骑兵,行动很快。”    
    维特克:“红军去过的大部分地区都得到支持,他们为什么反对红军?我记得在《红旗飘飘》里读过三马的事。书里说他们也支持红军。我不明白他们反对的基础是什么,他们是反对汉人还是由于宗教或其他的原因?”    
    江青:“什么都不是,他们是地主资产阶级,这是个阶级关系。不是所有的回民都反对我们。三马的军队是向着蒋介石的。”    
    维特克:“他们是不是和国民党合作?”    
    江青:“他们有关系。”    
    维特克:“国民党给他们军事装备?”    
    江青:“他们不太听话,他们要独立,是杂牌军。国民党给他们一点东西。因为国民党要控制他们,所以他们要独立。宗教是次要问题。他们军队的头子是反动的,都是大资本家。    
    “《红旗飘飘》大都不可靠,读时要小心,要分析。”    
    维特克:“我把《红旗飘飘》当参考资料。”    
    江青:“不行,不行。”    
    维特克:“当参考资料也不行?”    
    


第七部分第88节:“我和毛主席指挥西北战场”(5)

    江青:“比如有个作者叫王超百,是国民党特务。他给《红旗飘飘》写了许多文章。有的是别人写的,他拿过来自我吹嘘,有的歪曲历史,你必须非常小心。当然我们不是全盘否定它。我没有把《红旗飘飘》那几本书都读完,我读到中间就发现这些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懂了。‘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作者闫长林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我认识他。他没任何写作能力,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文章,他请了报社的人帮他写。他有的地方写得好,有的地方不真实,因为是别人替他写的。如写小河向田茨湾行军,明明敌人在山上宿营,但他说山底下都是敌人,其实敌人都在山上有篝火,这不真实。他对我个人报道也不正确,说我给主席做鞋,实际上我做政治工作,在争论中我是一派的头。他也知道我在那里是做群众工作的,他不提这个,而说我给主席做鞋,我从来没给主席做过鞋,这是歪曲。    
    维特克:“可能他有偏见。”    
    江青:“他是我的部下,他对敌人估计过高了,害怕他们,否则他不会那样说。很清楚,敌人在山里,我们周围山上都是敌人,但敌人不知道我们就在山腰,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就下山抓我们了。我们只有200多人,敌人怕我们。闫长林描写的事实刚好相反。我只是告诉你这个小例子。”    
    维特克:“因为我们材料很少,很难区分正确和错误,所以有什么材料,就信以为真。这也可看到材料少的后果。除非有材料证明,那是错误的。”    
    江青:“主席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一文中总结经验时说,97。5个师112万的战果就奠定了我军歼灭全部敌军的基础。毛主席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决定召开前委扩大会,也叫小河会议,专门讨论和布置了全国战略反攻。第一年是战略防    
    御阶段。前委实际上是中央机关这时将代号改为九支队。中央警卫团改为三团。8月1日以后开始行军,沿着这条路走《指图》,这是急行军,一般来说每小时行军10里。8月13日经绥德没有停,到延安岔,8月14日离去。15日敌占绥德。这次行军,前有7个师拦截,背后和左边也有敌人。形势看来很紧张,敌人是‘赶鸭’战术,要把我们赶往河东。那年比较旱,但一开始行军又下起雨来,老不停。敌人非常残暴,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因为旱庄稼很矮,敌人放牲口去吃。我们的坚壁清野工作做得好,帮助群众藏了很多粮食和其他东西。8月15日后还是急行军。8月17日到达白龙庙,当天中午到佳县城下,这是个有名的地方。我们坐在一片果林里休息,我买了水果给主席吃。当时的敌情是,一路敌人从吴堡来,另一路从榆林、横山来,逼近米脂,是敌人的主力军。他们打算夹击一野,逼一野和中央机关渡黄河。根据张参谋的记忆,主席在那里开了会。敌人距我们只有15华里,那时谁也不知我们应向哪个方向走,是从东往西还是往南。机要室一个人端一碗饭说要到河东去吃,胆小鬼。毛主席突然下令直插佳芦之间,中午开了个会。敌人以为我们到河东了,但是我们的战士还是想出了办法,他们把白龙庙拆了,很快就把桥搭起来,过了河,又拆桥,敌人过不去了,全队安然渡过去了。这    
    不是主力,是中央机关。敌人以为我们到河东去了,他们一直想赶我们去河东。    
    8月19日到梁家岔,主席亲自到前方用电话指挥作战,部署沙家店战役。有一个电影描写这一战役,但由于作者缺乏战斗经验,所以没有描写战斗,只写了粮店和后勤工作,电影拍得不好。梁家岔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打榆林是彭德怀的意见,毛主席勉强同意了,但打不下来。毛主席命令部分部队佯攻榆林,叫主力悄悄退回,然后把部队布置成一个口袋,攻沙家店。国民党主力36师是军建制,我们2万多人埋伏在沙家店,仅沙家店一战,全歼整编36师(胡宗南的主力)。沙家店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反击的开始。西北战场发生了急剧变化,解放军在西北战场反攻的开始也就是反攻阶段的开始。8月23日到朱官寨,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没东西吃,吃干豆角,干豆吃了胀气。日子不长,大家情绪很高。    
    毛主席写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规定了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事引到国民党区,在外线大量歼灭敌人。’在这里前委机关代号改为教导旅,总理兼旅长和政委。9月21日动身走了,23日到神泉堡。前委机关住这里。毛主席到佳县时,群众看到很激动,都流泪了。因为他们遭过敌人的蹂躏。在这之前,8月18日到谭家坪,参观了峪口造纸厂。群众见了还是哭,仍说‘他’。10月21日走到南河底,游白云山。29日到吕家坪。我从佳县过河接李讷,骑马到双塔附近山西的三交。这时邓大姐也到别处开会,只有一个女保姆,还有后方机关。11月1日回神泉堡,与主席登上佳县城墙看九曲黄河,并向西看延安,对延安很留恋,但那时已要去指挥全国战斗了。    
    


第七部分第89节:“我和毛主席指挥西北战场”(6)

    我们在神泉堡住了十几天,主席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即《双十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命令》。在《双十宣言》里,主席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中央直属队作了忆苦三查运动。四个大队,三个大队的领导都垮了。我们这个队,我是协理员,我们很厉害。让下面先查,最后我忆苦时,战士们都哭了。11月14日转移,从阎家峁到乌龙铺、申家岭、杨家沟。乌龙铺群众看到毛主席,一拥而上。我们在这里住了将近4个月,有很重要的文章和会议。中央于12月25日至28日召开了扩大会议。毛主在会上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是毛主席口述,我记录的。这个报告是打倒蒋介石、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纲领性文件。在此期间,全国各野战军先后进入新式整军运动,即忆苦三查。各解放区土改运动蓬勃发展,革命进入新高潮。为了使党的路线政策深入贯彻,毛主席在杨家沟还写了一系列光辉文献,都在四卷内。    
    “1948年春,我们经过新式整党整军后,在各战场展开强大攻势,战争中心转移到蒋管区、华北地区,已把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渤海区连成一片,准备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正在这时,西北野战军攻下宜川,一野主力也打到蒋管区,打死刘戡,29军的头。这时毛主席与中央机关坚持陕北的目的已胜利达到。经中央决定,前、工、后委又合起来,计划3月21日离开杨家沟,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3月21日到吉徽店。23日经川口渡黄河,经碛口到寨则山,到双塔。3月26日到蔡家崖住了一周。4月4日到苛岚,这时又坐吉普车了。4月5日到神池。4月6日到代县。经过繁峙到伯强庄。下雪,差点过不了山。因五台山是很高的,常常大雪封山,如果那天不过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