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防文学’是地地道道的反共汉奸文学,当时在这个口号下,演出了《赛金花、《石达开的末路》等。1935年我回到上海时还有革联,组织了业余剧人协会,第一次演《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我演女主角。当时演这类戏也是不正常的,但还是很有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戏。演《赛金花》搞分裂,甚至要搞死我。我并不想做电影演员,但一举成名,电影老板来找我订合同。当时鲁迅尖锐批评他们这些,你想他们不要把他置于死地?如能接他到根据地,他能多活几年。像他这样的人无须入党手续,他是非党布尔什维克。所以对鲁迅要历史唯物地看,他前期是个激进民主主义者;中期观潮;后期起来作战,一直到逝世。毛主席说,鲁迅是伟大的英勇的旗手。”
维特克:“刚刚江青同志谈的党与鲁迅的关系,对外界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很有用。因为在这方面外界有很多模糊的看法。”
江青:“1933年陈赓住他家。瞿秋白叛变前也与他接近。1935年毛主席派人去接他,那时上海正围攻他。我知道的关于他的事还太少了,学习也不多,不过所说的都是事实。当他们要搞死我时,舆论通通起来,就是《大公报》不表态,他们逼我自杀,并放空气要绑架我。我认为不值一驳。那时我身体很坏,我薪水虽多了些,但我有家庭负担,我到供黄包车夫的饭铺吃馍,别人说我是怪物。惟一的嗜好是买书,书店的人认识我,我没钱,他们送书到家,以后再给钱。有时我还到当铺去当,真是没有法子。我那时的生活你们都不会理解的。
“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三次公演,都是成功的,但都赔钱。我从不揩男人的油。旧中国男女朋友一起外出,车饭费都是男的出,我不这样,有钱时抢着出,没钱时说,这次你出,下次我出。为了看嘉宝的《茶花女》,在第一流戏院,我到得比较早,等到朋友来时,我抢着买票,排了队要买票时,才发现被人掏了腰包,这次只好让朋友买票。看完戏又坐黄包车到处向朋友借钱。
“在座的同志都没有这样的感性知识。我还要养家,一个母亲,一个守寡的姐姐,当时要有气魄才能顶住。我天天上马路,你要绑架就绑。群众动了公愤,见了我拉手送花。《大公报》有个女记者,她要我表态。在路上还碰见另一个骂我的记者,要同我拉手,我说你用斗大的字骂我,我在这里等着你,我绝不离开上海。我本来要离沪,电影公司的合同没到期,加上这事更走不了。后来比较同情我的朋友说,你还是写,这才写了《我的一封公开信》。我被捕第一夜睡醒了,就想起苏联领事馆那面红旗,始终相信这面红旗中国会有,这样你就知道李玉和是怎么创作的了……”
第八部分第100节: 批《武训传》评《红楼梦》(1)
在8月27日晚,江青为了使维特克能了解她全部自编的历史,谈话就变得更为杂乱、东拉西扯,多次插进一些毫无逻辑的叙述。比如,她把赫鲁晓夫痛骂一顿;还提到阿登纳访苏、苏联逼债等等。从这些枯燥、混乱的谈话中,大家可对江青自编的历史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江青:“下面说一说到延安。我的信一出来他们没理了,不骂了,我可以走了。
我是‘七七’以后,‘八一三’以前走的,到西安正是‘八一三’。从洛川到延安是坐毛主席的车,当时不知道。一进城门,看见安澜两个字,眼泪就掉下来了。到延安诉苦,说有个党不要我,我怎么也找不到党,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同志说,没事没事。
“讲一讲延安文艺座谈会,什么历史背景下决定开这个会的呢?就是因为这些人也到了延安。他们从1941年开始,周扬带头,丁玲写了《三八节有感》,王实味写了《野百合花》。延安现在还比较落后,我们工作中有缺点,如果搞深井、梯田,那里是粮仓,但是开发很不够,这首先是工作做得不好,有坏人干扰。其次有点钱,支援被压迫民族和人民。
“延安你已去过了,现在延安很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我们在延安的年代那已好得多了。但周扬这伙人就制造反革命舆论。团中央还同时出一个墙报,叫《轻骑队》,那也是恶毒攻击我们党、军队和人民的。他们原来住上海亭子间,到延安住窑洞,吃劳动人民的,但不下乡,不同人民接近,而干反革命的勾当。我们那时演了《松花江上》、《火烧飞机场》,还有其他健康的节目,如《兄妹开荒》。这时毛主席认为问题得解决,开始调查研究,他与所有的人谈了话,我有的一块参加,有的没参加。我参加开幕、闭幕两次座谈会。毛主席的讲话,雄辩地把这批家伙驳得体无完肤。这个作品我个人认为不是单讲文艺的,哲学、政治、文艺各方面都涉及到了,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如歌功颂德的问题,他们说他们是不歌功颂德的;写光明面黑暗面问题;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问题。主席说:描写黑暗者未必伟大,歌颂我们者未必渺小。
“历史背景是:王明回国,又带回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国防文学’就是他在文学方面的口号,这是斗争的继续。《论持久战》王明不登,封锁了。党校没有毛主席的著作,只有王明的《为党的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主席打破封锁的办法就是到处作报告。我是毛主席的崇拜者,你不需要人崇拜?那没有学生听你的课。问题是对待崇拜的态度。文化大革命中就是对我,也是吹捧我,我知道就坚持压下去。这是我向你解剖自己。”
维特克:“由于解释了背景,就能更清楚了解。”
江青:“《新民主主义论》也应该谈一谈。王明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这就要被别人统了。这就是两条路线斗争,它表现在各个领域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在莫斯科专门写文章骂我们。我们不理他就是了。
“我是坐着救护车进城的,那时没有自己的医院,搞不清敌人还是朋友,斯大林在世,他那里有个医院,我们出钱,长期包了几个床位,党组织把我送去治疗,我只有42公斤,全是骨头,那些教授很惊奇,这怎么能坚持工作呢?对于先治哪种病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先割扁桃腺,说不割掉老发烧,两边都烂了,手术较麻烦。我坐那里观察他。医生们说,你简直像个将军,英雄得很啦,割了半个小时。痊愈后还是不行,要养胖一点,送到黑海,住在雅尔塔会议的房子里,休养个把月,呆不住了,要求回来。在路上听到毛主席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眼泪掉下来。在我的车厢里还有他们校一级警卫人员,看我流泪还不懂。到莫斯科,他们还要给我治疗。斯大林接见我们代表团时,接见我。我感到主席可能要去,在一块可不好,不要给主席增加麻烦。我回北京了。
“我请求到农村调查土地、阶级关系,主席批准了。但到上海饶漱石把我扣起来,这是高饶事件。饶是个叛徒,他包庇3000多名特务,但那时还以为他是好人。
他不让我下乡,理由是特务多。他的公安部长说要我逛百货公司去。我说我是来逛商店的?要去你自己去。我坐在车上被带枪的人包围,不过不是公开对准。车子前面不是公安部长就是秘书长。陈毅同志说江青同志应会见一下文化界人物,我说中央没给我这个任务,如果华东局认为需要,也应请示中央。结果潘汉年陪我见了文化人。潘也是大叛徒大特务。后来好不容易争取,他们开华东局扩大会议,我列席就想赶我走。饶坐在我对面,说我是钦差大臣,我非常惊讶,觉得要赶我走。他们还把我整病了,我住在胜利大厦,他怕干部接触我,让我搬到他那去。让我住没有暖气的房子,盖上所有的被子都冷,发起烧来,他要请医生我拒绝了,多喝开水就好了。我争取机会到无锡,参加地委扩大会议,这样做一点调查研究。如什么叫水佃田、灰肥田,那里农民副业很多,单靠土地不行。我对蚕丝、茶叶也作了调查。四石米换一石蚕,农民才考虑,否则不愿。日本人在时把铁路两旁的树都砍光了,桑树、茶树恢复起来要五年,茶树可以采几十年。我后来又到上海,回到北京。
第八部分第101节: 批《武训传》评《红楼梦》(2)
“1951年毛主席到外地,看《武训传》我们两人都不高兴,主席没有说话,我说这是改良主义的戏,主席不吭声。我当时是中宣部电影处处长,中宣部文艺处有几个副处长,我去了就要成立电影处。这一年是进城后与文艺界交锋的一年。还有《清宫秘史》、《丽人行》。刘少奇说《清宫秘史》是爱国主义的戏,毛主席说是卖国主义的戏,因为替蒋介石卖国辩护。编剧的人很狡猾,戊戌政变与《清秘史》之间差很多时间。对《武训传》我到处游说,不能向地主、资产阶级磕头,要革命,没人理我。因为周扬、夏衍亲自主持这部片子,开电影指导委员会时,我只一票,我说对《武训传》至少要有个评论。周扬说,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有点改良主义有什么不好?我说你搞你的改良主义好了。把门一关就走了。我们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有赞成《武训传》的,我带了材料到主席那里去,见了一面以后,他就看不到我了。有天突然到我房里去,我满屋子都是材料。主席说,我到处找你找不到,你原来在搞这个。陈伯达、胡乔木路过我们那里,主席告诉他们《武训传》的事应引起注意。他们回到北京后,周扬大概觉得不好过了。
“武训是地主阶级的忠实走狗,学校中只有一两个工农子弟。柳林镇的城墙比唐邑县大得多,那里的中学改为武训中学,当时那一带有几十万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太平天国的李开芳将军到过那里。他们不歌颂农民暴动的领袖。好像人民的受奴役都是因为没有文化,兴了义学就什么都好了。这战斗前后用了8个月。直到发表文章,出小册子为止。周扬公开作自我批评。
“这中间还打了一仗,为《清宫秘史》。在电影局,我请两个历史学家去,老舍、陆定一坐镇,都围攻我,说第一这是民营资本家出的,第二是爱国主义的。他们说爱国主义的,我说是卖国主义的。我坐的前一排是艾青,他站起来说:江青同志你说这话要负政治上的责任。因为胡乔木已把刘少奇的话告诉他们了。我说我当然负责,而且还不是民营,是官僚资本的。张善琨就是汉奸,李祖赢是官僚资本。我把香港电影公司推出去,又进来了。《清宫秘史》因为我这一票是有分量的,他们决定让两个历史学家去写评论,但没有发表。追查,说文章写出来了,在胡乔木那里,胡乔木说写得不好。主席每次开会就说,你们欠债,是指《清宫秘史》的批评下来了。
主席对周扬不下去土改很生气,说如不下去,要派两个
警卫员押他下去……”8月27日晚江青与维特克谈话有8个小时,从上海、延安至解放以后。听起来很是杂乱无章,但江青要把中国革命历史和她本身的经历联系起来,而且她始终是正确路线的代表人物。她与所有曾和她有过接触的人进行斗争。我真难以想象,她周围的人都是“敌人”,几乎没有她认为是好人的。特别让我惊心的是,她对于所有她认为不好的人,都一律戴上大叛徒、大特务、反革命分子的大帽子。在那个年代,江青真是一言九鼎,她随口而出说谁谁是叛徒、特务、反革命什么的,那还了得,说不定这个人哪天就要横祸飞来,被关押甚至冤死狱中。那时江青的复仇心理达到了极点,在她心目中的大大小小、恩恩怨怨的人和事,她全不放过。她变得如此暴戾,实在难以令人理解。江青垮台以后按可靠的计算,因她一言而获罪者近200人。在控诉中,有一个在30年代曾给江青作过女佣的女工,江青怕她说出自己的丑史,竟把这个女工关在监狱长达9年!江青一垮台。全国人民欢欣鼓舞,都对她切齿痛恨,这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
江青:“今天给你谈《红楼梦》,你研究中国文学而不谈《红楼梦》那怎么行。
我这里预备了一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最可靠也是最好的版本。”
维特克:“我一定会遵照你的意思,回到美国认真阅读,江青夫人。”
江青:“1954年山东大学的学生发表了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毛主席看了以后很重视,要《人民日报》转载,这下可惹了大祸了。《文艺报》不登这就是资产阶级的大人物压小人物。毛主席写了封《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还开了一个会,我参加了,唉,这个问题你没兴趣,不谈了。”
维特克:“不但我有兴趣,世界上对中国文学关心的人,都会有兴趣。”
江青:“俞平伯他们这一派对祖国的文学艺术完全用唯心论的考证,脱离了历史,脱离了客观的实际,他唯心的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俞平伯、胡适穿凿附会,把这本书贬低为一部恋爱小说,而我认为这本书是百科全书。曹雪芹从一个贵族的角度来描写阶级斗争,涉及到二十几条人命,写了三四百人。但真正的主人只有二十多个,其他都是家务劳动的奴隶,大小奴隶头子。我认为世界上18世纪的小说没有一部能够比得上《红楼梦》那样尖锐。俞平伯、胡适竟敢荒谬地、唯心地说,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一个人,还有他们把十六回本、八十回本脂砚斋等统统垄断了。群众见不到,他们垄断了这些东西,然后说林黛玉与薛宝钗就是一个人,一回事。说那个注与曹雪芹的思想是一致的。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舅舅,又说史湘云、薛宝钗如何如何,反正是主观猜测,这完全是错误的。
第八部分第102节: 批《武训传》评《红楼梦》(3)
“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是有注的。我为了要前八十回这个本子,向北京图书馆去借,借来以后挨了一顿臭骂啊。那些资产阶级权威,不许向外借。我借出来以后,请了很多人抄了一本,这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是抄本,不是原本。他们垄断这种书,八十回本的注解是反动的。而他们说这与曹雪芹的思想一致。曹雪芹二十几岁就写了这本书,修改了十几年。《红楼梦》有个戚本接近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我研究过各种版本的目录,证明后头他是有稿子的,但是他没有后代,可能给人们借去失散了。他的后头写得悲惨,抄家,坐牢,讨饭,都有回目的。《红楼梦》的创作和它的历史背景有关,曹雪芹的祖父是当官的,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奶娘……
“高鹗续这后四十回,高鹗最大的功劳是什么?就是写贾宝玉出家,但仍写他中了举人,结婚又生了儿子后才出家的。如果高鹗后来中了进士的话,那贾宝玉也一定中进士。周汝昌写了一部《红楼梦新证》,他基本观点也是胡适这一派的,但是他有一点好处,就是他拿出清宫的档案,这是比较可靠的材料。文化大革命中,我是有点保他的。这本书的资料值得看,他的考证方法可是不行。
“我举个例子说明俞平伯怎么穿凿附会。《红楼梦》中有一回叫《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他连谁坐在哪儿,谁怎样都画了图。说林黛玉、薛宝钗是合二而一。古人坐在哪个地方,怎么坐的他怎么考证出来,考证得那么准确呢?他说就是那样。你看真是主观。这两个人地位、性格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尖端顶儿上的,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就是挖空心思怎样害林黛玉的人,一个是天真烂漫地对待人。当然了,林黛玉也是没有心计的,怕得罪人,怕别的什么。曹雪芹写林黛玉都是批评她。说薛宝钗都是好的,好什么呢?一个是说她美,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含翠,眼同水杏,脸若银盆。中国那个时候算美,现在看来可怕得很。
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反正反过来复过去就是好。
曹雪芹写林黛玉呢,他很细心,没有说林黛玉漂亮,他形象地写了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的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什么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什么行动如弱柳扶风。那是很形象的。写她们两人的房间呢?从刘姥姥的眼里看,说林黛玉的房子,哎呀,这必定是那一位哥儿的书房,尽是书。而薛宝钗的房子里是另一个样子,矫揉造作。听说贾宝玉有一块玉,她才做了个锁,原来是送到宫里考贤人的,没有选上,这样就看中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了。而林黛玉从小是像男孩子那样培养长大的。这两个人完全不同,性格什么的都不一样,而且地位是悬殊的,一高一低。一个是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