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有人走的路.完整版-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解之谜,但人生的本质确实是生死相随的过程。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
“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在他看来,人越是活得长久,历经的生与死
也就越多,与此同时,也就会经历更多的欢乐和更大的痛苦。
  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完全避免心灵的痛苦呢?或者说,我们是否能把心灵的痛苦降至
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肯定的,是指: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
上,痛苦就不再存在。我们经由成长和自律,可以使心灵包容的能力增强,接近尽善尽美。
那些在孩子们眼里,被视为天大的难题,到了我们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时痛苦就不成
为痛苦了。更何况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爱。爱,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更少的痛苦。

放弃与新生(2)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答案也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则是最好人选,
他们的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种决定。在全知全能的状态下做决定,远比在一知半
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譬如说,两位将军各带一万名士兵外出作战,在一位将军
眼里,一万名士兵不过是战略工具而已,而在另一位将军看来,士兵不仅仅是作战的工具,
他们个个是独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分子。那么面临生死关头,哪位将军更容易做出决策呢?
也许你认为心智成熟的人,绝不会成为前面那位将军。但很明显,答案就是前者,因为他不
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历经的痛苦。类似上述情形,也会发生在企业主、医生、教师、父母身
上,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但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
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一
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杰出和伟大本身,也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
福———表面上这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虔诚的佛教徒,常常忘记释迦牟尼历经劫难的痛
苦,基督教徒也每每忽略耶稣济世的幸福。耶稣在十字架上舍生取义的痛苦,和释迦牟尼在
菩提树下涅??的幸福,本质上没有多少不同,同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意识
的进步。因为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而且,即便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
但彼时的痛苦之烈,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人
还要追求自我精神的发展呢?”你或许会问。坦白地说,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你对于幸
福的本质所知甚少,或许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你可以找到答案;或许怎样努力,你都与最终
的答案无缘。
  关于平衡和放弃的本质,我还要补充一句: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
能放弃从来没有的事物。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谈起。同样,首先确立自我,
才能够放弃自我。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
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不愿为此经受痛苦。有的人为了达到精神的更高境
界,甚至不惜到沙漠隐居,或放弃适合的职业,去学习做木工,他们以为通过表面化的模仿,
就可以走捷径,达到超凡的精神境界。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期以来,他们停留在幼稚的精神
成长阶段,只有从头做起,进行自律,才是惟一的捷径,如同他们须经历不可或缺的青春期、
青年时期和中年成长阶段。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综上
所述,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种原则相互影
响,有时甚至需要使用其中两三种乃至全部原则,使用它们的力量和动力,这些完全取决于
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或许有人会问:“生物学意义的反馈、冥思苦想、瑜珈术、心理分析,
是否也可算作自律的一部分?”它们只有辅助作用,而不具有本质作用。真正的自律,还是
我上面提到的四种原则。只要持之以恒地实践,任何人都能够使精神、心理和灵魂达到更高
的层次。
***************
*第二部分:爱
***************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
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爱的真正含义,虽只有三言两语的文字表述,但其
价值和意义之大,却使我乐于为它诉诸更多笔墨,当然,我也清楚,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
使爱的论述尽善尽美。

爱的定义

  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我要讨论自律的原动力———爱。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
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爱的真正含义,虽只有三言两语的文字表述,但其
价值和意义之大,却使我乐于为它诉诸更多笔墨,当然,我也清楚,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
使爱的论述尽善尽美。
  迄今为止,不曾有谁给“爱”下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定义,这恰恰证明了爱的神秘。爱分
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在此,我想冒昧就所
有“爱”的形式,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我深知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完美无缺。我的
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我必须做几点说明:首先,“心智的成熟”这一字眼,可能会使人联想到宗教意义的爱。
任何笃信科学的人,对于“爱”具有的宗教色彩的定义,肯定不以为然。但我的定义,并非
来自某种宗教性思维,而是来自心理治疗临床经验,也包括多年的自我反省。在心理治疗中,
爱的地位无可比拟,大多数病人却对爱的本质似是而非。有一个年轻的男性病人,他胆小怕
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我到高中三年级,她都不肯让我
坐校车到学校去。我苦苦哀求,她才让我坐校车。她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所以她天天开车,
把我送到学校并接我回家,这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她真的是太爱我了!”为了顺利完成治
疗,我必须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原因在于:首先,爱与不爱最
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
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
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
自己也同样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
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
我们推动他人心智的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
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
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
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
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
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在爱的定义中,我用“意愿”这一字眼,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远超过一般
的生理或心理“欲望”。“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
强烈欲望。二者的差别,类似于说“今晚我愿意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的差别。人
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
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
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
爱的选择。
  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常常为爱的本质所迷惑。爱是那样神秘,以至让很多人误以为,
爱的本质是永远无法了解的。本书的宗旨,并非解析爱的神秘性,我只希望努力消除多数人
对爱的误解,带领读者们回顾个人经历,以接近爱的核心,走出与爱有关的痛苦。首先,我
想通过解释爱“不是”什么,来逐步了解爱的本质。

陷入情网(1)

  古往今来,关于“爱”,有过各种荒谬的认识。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
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或者说,坠入情网起码是爱的体现。坠入情网的人,常常激情洋溢
地表白:“我爱他(她)!”这只是一种主观愿望罢了。首先,坠入情网,通常涉及与性有关
的欲望。可想而知,不管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都不可能与他们坠入情网(除非是在乱伦
的家庭)。许多人都有关系密切的同性朋友,但除非有同性恋倾向,不然决不会与其坠入情
网。只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性冲动,才会使我们陷入情网。其次,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
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诚然,这不意味着我们
不再爱对方,不再爱与我们坠入情网的人,可令人头晕目眩的恋情,终归有一天会彻底消失,
这就如同美好的蜜月,迟早要归于结束,鲜艳的花朵,势必要枯萎凋零。
  要了解坠入情网的本质,我们必须认识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界限”。不妨以婴儿的成
长为例。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当他在地板上爬来爬去
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动;他感觉饥肠辘辘时,以为整个世界与他一块儿挨饿;
他看见母亲活动身体,以为自己也跟着母亲一同活动;母亲哼唱起摇篮曲,他以为那是他自
己的声音。在新生婴儿的感觉里,在一切移动和固定的事物之间,在他和周围的人群之间,
在单个个体和整个世界之间,没有任何界限和差别。
  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于是发现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他感觉饥饿,
母亲不见得立刻出现,并给他饮水喂食;他想玩耍时,母亲未必能及时配合,与他一起玩简
单的游戏。他的意愿和母亲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的“自我”
产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通常,婴儿的自我意识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同母亲的关系是否
融洽。婴儿失去母亲的爱,或母亲患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就会使婴儿和母亲的关系遭到干扰,
随着婴儿长成儿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识就会出现障碍。
  当婴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围世界的愿望,他就开始在自己和世界之
间做出区分。他想活动的时候,他的胳膊甚至先于眼睛活动,可是童床和天花板却没有活动,
于是婴儿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愿望紧密相连,因此胳膊是他的“财产”,而不是别的东西,
更不是别人的胳膊。在出生第一年,我们作为婴儿,就知道了一些基本常识:我们是谁,我
们不是谁;我们是什么,我们不是什么。出生一年后,我们就清楚地知道:这是我的胳膊、
我的脚、我的头、我的舌头、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视角、我的声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
我的感觉……此时,我们已能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身材的大小、
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孩子到了两三岁左右,更能认识
到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尽管他知道,他无法让母亲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但他仍然会
把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同母亲的行动混为一谈。两三岁大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
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到了三岁,孩子的态度有所收敛,对自己能
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幻想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
当他经受到更多打击以后,才能够逐渐消失。在此之前,他还是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强大的
超人、太空飞侠之类的故事,也最受他们的欢迎。而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而言,超人和飞
侠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不过,他们却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肉体和能力有着多
么大的局限性!他们也隐约意识到,所有的个体都要联合起来,惟有彼此合作,才能更好地
生存。他们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却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

陷入情网(2)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寂。有些接受心理治疗的“神经衰弱者”,
其童年生活通常很不快乐,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于他们而言,世界充满险恶,自我
界限是保护伞,而孤独和寂寞反而能带来安全感。但大部分人还是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
界限的牢笼。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摆脱孤独和寂寞(尽管这种摆脱是暂
时性的);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
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
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
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又感觉到强大有力,似乎没有什么
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但我们
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这种感觉就和一个两岁大的幼儿,自
认为能称霸世界一样不可理喻。
  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溃两岁孩子的幻想,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日常琐事和难题,
会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冲突。男人渴望性爱,女人却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绝;女人想要看电影,
男人却想留在家里看电视;男人想把钱存进银行,女人却想拿来买洗碗机;女人想谈谈自己
的工作,男人却想谈谈他的工作。双方都惊讶而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跟对方融为一体,
欲望、爱好、想法相去甚远,局面好像难以改变,差距好像无法缩短。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
合拢,他们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毋庸置疑,
若想避免这种情形,他们就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我为什么要用“真正”两个字呢?我想强调的是,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
幻觉而已。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
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我在本章开头给爱下了定义,根据定义可以确知,坠入情网算不上
真正的爱,原因如下———
  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不管怀有怎样的期待,没
有机遇和缘分,就永远无法体会到恋爱的感觉,爱的情网,也不会为你张开。有时候,它却
有可能成为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你完全可能爱上某个与你毫不相称的人,甚至不愿接受对
方身上的缺点,可你却对对方产生深深的依恋。与此同时,也许另一个人各方面都很出色,
值得你全身心地去爱,你却始终不能坠入情网。成年人有时会以理性和原则作为约束,控制
自己不顾一切的狂热行为———比如,心理医生可能对病人产生恋情,病人也可能不自觉地
把情感寄托在医生身上,但是基于对病人的责任以及自己的身份,医生必须在情感和行为上
有所约束,维持自我界限的完整性,不能不负责任地把病人当成恋爱对象。为此,他们甚至
要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这是理性和感性较量的必然结果。另外,不管自我约束如何严格,
你只能控制恋爱进程,却无法创造出恋爱的感受。恋爱的激情到来时,你可以凭借愿望和意
志力做出反应,却不能凭借它们创造恋爱的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