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84-"新北京 新奥运"知识讲座-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泛希腊奥运会。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1)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阶段(1894年—1914年)    
    这一时期的交通、通讯等条件远不能满足国际盛会的需要,此外,现代竞技运动还正在发育,即使在欧洲也还不普及。高涨的民族主义和对外来文化的逆反心理,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困难。    
    191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5届奥运会是这一阶段发展的最高水平,参加的国家数比第1届翻了一番,运动员数增长了7。5倍。在比赛项目、场地设施、组织安排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此外,还在奥运会项目设置中增添了文化艺术项目比赛。这是自奥运会诞生以来,第一次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从而成为奥运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奥林匹克活动内容    
    1896年4月6日至15日,第1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希腊王室及国际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和顾拜旦出席了开幕式,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1届奥运会开幕。来自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43个项目的竞赛。这时的主办者可临时增减事先规定的项目。如第1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因天气不好而取消;专为停泊在港口军舰上的水手,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同时,项目的组合也不尽合理,如1900年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杆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组成。    
    2。奥林匹克设施    
    在这一时期,奥运会的运动场地没有统一的标准。首届奥运会运动场建成“U”字形,直道为192米,弯道弧度小,不利于运动员跑速的发挥,而且容易发生事故。第2、3届奥运会没有修建体育场,巴黎的田径比赛使用的是坑坑洼洼的草地跑道。游泳比赛最初是在天然水域进行,如第1届在雅典的海港;第2届在巴黎的塞纳河;第3届在圣路易斯的人工湖里圈出一片水域;第4届在运动场内的草坪上挖出一个长100米、宽17米的游泳池,陆上项目与水上项目在同一场地进行。运动员散居在市内各处,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美国队就住在送他们参赛的船上。    
    3。奥林匹克制度与管理    
    这一时期,奥运会的举办没有固定期限,会期长短不定,从10天到6个多月;举办时间也比较分散,春、夏、秋三季均有,有较大的随意性。比赛规则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同。其次,对比赛的控制也不严格,如在1900年举办的第2届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的路线,使熟悉巴黎道路的法国选手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在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上,出现了马拉松比赛第1名以车代步的笑话。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比赛时间缺乏规定,1912年瑞典和芬兰运动员的摔跤比赛进行了9个小时。初期的比赛在英制和公制这两种度量体系的选择上,也比较混乱,这给奥运会的纪录带来很大的困难,如1904年的游泳比赛采用码制,1908年采用米制。    
    这时期奥运会的组织有较大的随意性,最初的几届奥运会没有报名截止日期。有时组织者可临时擅自改变预定的比赛日期,如1900年巴黎奥运会组委会随意将决赛推迟一天。此届奥运会十分混乱,甚至有的运动员竟不知自己参加的是奥运会。由于运动会的裁判员由组委会负责聘请,大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在一些比赛中常有执法不公的现象。    
    给优胜者的奖品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896年首届奥运会,只有冠军才有奖,冠军奖为证书、银牌和橄榄枝冠,亚军奖为铜牌和月桂枝冠,第3名没有奖。到了1908年第4届奥运会才第一次有了金牌。奥林匹克仪式大多还不存在,按国家入场的开幕式到1908年才出现。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2)

    对参赛者的资格也缺乏明确的规定,由于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业余标准”,这一问题实际上仍然没有解决。在初期的奥运会上,运动员是代表俱乐部、大学或协会参赛的。由不同国家的选手组队参加集体项目的比赛也是允许的。    
    4。奥林匹克组织结构与功能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在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负责组织这次奥运会的是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它是依据奥林匹克原则,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体育单项协会的代表组成的,这就是后来所有国家奥委会的基本框架。它力图克服以前奥运会组织工作中的随意性,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奥运会的组织原则。    
    理事会委托英国的各体育运动协会分别组织和实施奥运会中他们所管辖的运动项目的比赛,由它们制定比赛规则、编排比赛表和程序、选派裁判员,并将各项目规则的英、法、德文文本分别送到各参赛国,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    
    5。奥林匹克思想的进步    
    顾拜旦在创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通过现代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使全世界青年身心均衡发展,友好相处,从而增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他还提出了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结合,以求身心均衡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了找到这两者结合的途径,1912年奥运会将其他文化形式的比赛纳入了奥运会,这些尝试大大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1908年产生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强调对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参加,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6。奥运营销模式    
    这时的奥运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是举办者的一个难题。举办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希腊政府曾经由于财政困难,在1894年秋发表声明,强调国家预算困难而不能承办奥运会。后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才勉强举办该届奥运会。    
    为解决举办奥运会的财政问题,希腊政府对奥运会组织工作免除税收,并以发行纪念邮票的形式资助40万德拉克马,开创了发行奥运会邮票的历史。同时,在希腊各地掀起募捐运动,共募得30多万德拉克马,继而希腊富商乔治·阿维罗夫捐赠100万德拉克马巨款,用以承担重建运动场的费用。此后,连续3届奥运会都因资金短缺而与商业博览会结合起来举办。    
    (二)奥林匹克运动基础的确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共举办过5届夏季奥运会和4届冬季奥运会。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奥林匹克运动抓住了这段短暂而宝贵的历史瞬间,以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的框架为基础,健全奥运会的制度,使奥运会在组织化、规范化的方向上大大前进了一步。经过40多年的探索和试验,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模式终于确立了。    
    1。奥林匹克活动内容    
    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在这一阶段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1930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理事会协商后决定,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田径、体操、防御性项目(拳击、击剑、摔跤、射击)、水上运动(赛艇、游泳)、马术、全能(现代五项)、自行车、举重、帆船和艺术比赛(建筑、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组委会可选择的项目有足球、草地网球、马球、水球、曲棍球、手球、篮球、回力球。除集体项目外,每个项目一个国家只能派3名运动员参赛。女子项目为体操、田径、游泳和击剑。对报名、比赛组织工作的许多具体问题作出了规定。各运动项目也建立了一定的标准,如从1924年奥运会开始,体操摆脱了内容混杂的状态,形成了现代竞技体操的基本项目,日趋标准化。自1928年开始,奥运会比赛项目出现女子田径项目,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改革。    
    奥林匹克运动取得的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冬季奥运会的出现。1924年1月25日—2月5日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了一次冬季运动会。1925年5月27日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24次全会上将这次冬季运动会正式确定为第1届冬季奥运会。以后冬季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办。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3)

    2。奥林匹克设施    
    这一时期开始有了规范化的场地设施。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使用400米跑道;1924年巴黎奥运会开始有了50米的游泳池;1928年400米跑道被确定为奥运会的标准跑道;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场地设施进一步改善,有10多个有400米跑道、装备良好的训练场地和游泳池,还有许多体育馆;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几个主要运动项目的比赛都有了各自的场地,并出现了可容纳11万观众的大型体育场。1932年开始采用1、2、3名获奖者不同高度的授奖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有了接待运动员的正式的奥运村。1936年柏林奥运会修建了设备良好的奥运村。    
    3。奥运会与现代科技    
    1932年奥运会采用双镜头照相机进行终点摄影,电动计时和终点摄影仪第一次非正式地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运动会场有了大屏幕记分牌,出现了自动打印机的网络。这些设备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得到进一步改进。新闻和广播设备的质量大大提高,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组委会采用电影的形式对奥运会进行完整的记录,这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促进了这一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奥运会的首次闭路电视转播也在此时开始。由于在工程建筑、电子设备和通讯中大量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奥运会的场地设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奥林匹克制度与管理    
    1921年6月在洛桑召开了第7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国际奥委会指定由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协助奥运会组委会进行准备工作,将奥运会比赛的技术问题交给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来掌握,从而提高了奥运会发展的稳定性。著名的奥林匹克五环旗,由顾拜旦亲自设计,于1920年第一次正式升起在奥运会会场;由国际奥委会的德国委员莱瓦尔德提出的圣火传递仪式,于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付诸实施;1920年正式将放飞和平鸽的活动确定为奥运会的一个仪式;1920年开始第一次有了运动员庄严而神圣的宣誓;奥运会的颁奖仪式也在此有了明确的规定。1930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奥运会的举办周期限制在16天。    
    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确定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业余身份规定,引起了国际单项组织间,以及国际奥委会与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阶段国际奥委会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最后确定了比较统一的关于业余运动员的规定,对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作了限制。    
    5。奥林匹克组织结构与功能    
    这一时期,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在世界各地成立已达到60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在数量上翻了一番。这些国家(地区)奥委会在各自的地区积极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处理有关奥林匹克的各种事务,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管理奥运会体育运动大项的35个国际体育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其国际单项联合会的已达24个,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各自的运动项目实行有效组织与管理。1926年建立了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于是,国际奥委会逐渐摆脱了奥运会的具体技术性事务,开始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上发挥作用,它在国际体育中的领导地位得到承认。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形成了三大支柱互相配合的组织体系,为该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大发展作好了准备。    
    顾拜旦,在1925年辞去了他担任了29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由比利时人亨利·德·巴耶…拉图尔接任国际奥委会的第3任主席。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4)

    6。奥林匹克思想发展    
    1920年奥林匹克运动有了自己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个格言的出现也是奥林匹克思想的一个发展,是对“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的补充。如果说,“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强调的是参与精神,那么“更快、更高、更强”则强调拼搏与进取。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西方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各种政治力量间的冲突错综复杂,国际上政治斗争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从1948年开始恢复奥运盛会,1952年苏联首次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夏季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积极参加,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及奥运会的举办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奥林匹克活动内容    
    奥运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极快,奥运会的竞赛项目迅速膨胀。到1976年,夏季奥运会的比赛小项数达到198项。半个多世纪以来,只在欧洲和北美举办奥运会的局面得到改变,1956年和1964年先后在大洋洲的墨尔本和亚洲的东京举行了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有122个国家的7894名运动员参赛,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冬季奥运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有37个国家的11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快速提高,出现了像科马内奇(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摩西(美国男子跨栏跑运动员)等一批超级明星和8。90米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跳远纪录。1960年埃塞俄比亚的长跑运动员阿贝贝赤足获得马拉松比赛冠军,标志着非洲体育的迅速崛起。    
    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首次出现奥运会吉祥物。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的结合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继续进行,如1960年罗马奥运会组委会充分利用本国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将许多比赛安排在闻名遐迩的古罗马的建筑中进行,给运动会增添了许多魅力。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后,历届奥运会在体育建筑的造型艺术方面不断创新,在奥运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录。    
    这一时期还成立了旨在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随着奥运会的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广为传播,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和思想的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世界需要知道的不仅是一个奥运会,而且还应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内容和价值体系。1949年国际奥委会在罗马举行的第44次全会上,决定在希腊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学院。1961年,这一决定终于付诸实施。    
    这一时期,各大洲的综合运动会也陆续出现,如1951年开始的亚运会、1965年在刚果布拉柴维尔由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主办的第1届非洲运动会、1951年开始的美洲地区的综合运动会——泛美运动会,大洋洲运动会也于1963年问世。    
    国际伤残人奥运会也在这一时期出现。1960年国际伤残人体育联合会成立,同年在罗马举办了第1届国际伤残人奥运会,也是每4年一届,在奥运会年举办这一运动会。    
    2。奥林匹克设施    
    1948年伦敦奥运会有了室内加温游泳池;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建有大型冰场,配有第一流的设备;1960年罗马奥运会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鲁易齐设计,修建了12个场馆和1个“体育史与艺术”科学馆;1964年奥运会开始使用计算机和电动计时装置协助裁判进行工作;1968年夏季奥运会有了塑胶跑道;1968年第10届冬季奥运会耗资2亿美元,修建了各种奥运会设施,其中包括1个有1。2万观众席位的滑冰馆;1972年奥运会场馆设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组委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高质量的体育场馆,一系列新的电子仪器包括用于投掷项目的光电测距仪投入使用。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阶段(5)

    3。奥运会与现代科技    
    奥运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这一阶段也越来越密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转播成为奥运会重要的组成因素,并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进行了电视闭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