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r斑庄根pb20。bmpr,味苦、微涩,性微寒。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
络。治筋骨疼,痰火痿软,手足麻木战摇,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斑庄根(一两) 川牛膝(五钱) 川加皮(五钱) 防风(五钱) 桂枝(五钱) 木
瓜(三钱) 秦归(五钱) 川芎(三钱) 烧酒三斤 泡服。
第二卷
水红花子、荭草
内容:r水红花子pb21。bmpr,味苦、平,性寒。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一切年深日久
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荭草,气味咸、平。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散气、消积、止痛,消痞块最良(按∶荭
草即蓼草)。
──模板卷八
第二卷
商陆
内容:r商陆pb22。bmpr,俗名大药。味辛、微苦,性微寒。有小毒。主治利小便,消水肿,
攻疮痈。有赤白二种,白者可用,赤者不入药;然可研末,调热酒擂跌打青黑之处,神效,
再贴膏药更好。
宜用。
──务本卷三
第二卷
甜菜
内容:r红菜头pb23。bmpr,一名牛皮菜,味甘,性平。入阳明经。治中膈冷痰,胸中食积,
不宜多食,发胃,动痰,走经络。
疾者,吃之发病。
第二卷
灰挑银粉菜
内容:r灰挑银粉菜pb24。bmpr,又名灰挑叶、灰汞草。生有水处,绿叶细子,叶上有银霜。
味辛。采取主治一切五痔漏疮。煎水洗之,其效如神。即治癞亦佳。作菜食,令人无噎食反
胃。煎汤食,治赤眼肿疼,洗眼去风热。
第二卷
菠菜
内容:r菠菜pb25。bmpr,一名红根菜,味甘微辛,性温。入脾、肺二经。祛风明目,开通
关窍,伤利肠胃,解酒,通血。
──丛本卷下
第二卷
土牛膝
内容:r土牛膝pb26。bmpr,味酸。治疔疮痈疽,捣烂,敷患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
能明目。
──务本卷一下
红牛膝,一名相牛膝,一名杜牛膝,又名鸡豚草,又名鸡豚膝。味酸、辛,性微寒。阴
也,降也。入肝脾二经,行十二经络,行血,破瘀血、血块,凉血热。治妇人室女经行月事
之期。恶寒怯冷、发热、腹痛、胸胁气胀。错经妄行、吐血、衄血、咳痰带血,此由阴虚火
盛,虚火逼血以致妄行,治宜滋阴降火。
壳(一钱) 苦马菜(二钱) 延胡(三钱)水煎,点水酒、童便服之。
红牛膝(三钱) 清明杨柳(二钱) 土茯苓(二钱) 水煎,点水酒服。
(又方) 治乳蛾、 腮,牙根,咽喉肿痛,汤水难下,以及喉闭、喉风等症。
红牛膝(三钱) 苦马菜根(二钱) 白头翁(二钱) 射干(一钱) 赤芍(五分) 甘
草(五分) 水煎服。
红牛膝(一钱) 木贼根(二钱) 秦艽(一钱) 八仙草(一钱) 甘草(五分) 水
煎,点水酒服
(又方) 治痈疽疮疖,七天后服之,消肿溃破。
红牛膝不拘多少,水煎,点水酒服。
(补注) 红牛膝应验方于虚劳发热症,重用红牛膝退虚热,服之身凉,若有凉一、二
天或七、八天后复热者。此皆危症难治。
疼痛,微发热,口干烦渴,舌燥,肚腹微痛,小便时滴鲜血一、二点,延医调治,一治以血
崩,一治以赤白带下。均不见效,遂用红牛膝方,三服烧退,下干紫血一小块后,遂痊愈。
足。妇人烧经血,至令经水不调,夫气以行之,血以濡之,气行则血行,气逆则血逆。遇月
信时,有犯忿怒妒嫉则血逆,逆久则烧经血,盖郁怒伤肝,肝为血海,又主脏血,冲任之系,
寄属肾肝,冲任伤,则肝血失守,气盛血逆,是涸血海之波,使滞不流行为病。症见经期前
或三日、或五日,如伤风形症,头痛、身困、畏寒、发热、烦渴,时作腰腿胸膈疼痛,乳肿,
腰胁小腹急胀,发热,至三、四天。然后月信方至,其色淡黄或紫黑,经行甚滞涩,或成散
经,延绵八、九日方止。一止之后,头晕、心慌、耳鸣、自汗,五心烦热,肢体酸软,精神
短少,饮食无味,七、八天后方能复原。次者月信过期方行,或三十五天,或四十天,以后
期数渐远,病势渐重。又有经竟不行,午后畏寒,形如疟症,夜间烦渴发热,饮食减少,痨
积咳嗽,腹中块积,或左或右,上攻心口疼痛,手麻足肿,渐成危症。又有三、四十岁经闭
不行,以成死症。盖女以血为主,若血闭住,是无生化,血不贯通难滋百骸也。
第二卷
牛膝
内容:r牛膝pb27。bmpr,一名铁牛膝,绿片有白丝者是。味酸、微辛,性微温。入肝经,
走经络,止筋骨疼痛,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 ,散痈疽、疥
癞、血风疮、牛皮癣、脓窠疮、鼻渊、脑漏等症。
牛膝(二钱) 杜仲(二钱盐水炒) 夏枯草(一钱) 香附(一钱童便炙) 固脂(一
钱盐水炒) 核桃(二个用肉捣烂)水煎,点黄酒服。
牛膝 当归 川芎 白芷 五味子 生地 皂角刺 以上每味(一钱五分),用土茯苓
(二两) 煎汤二碗,入药煎服,数服而愈。
第二卷
苋菜(白苋菜)
内容:r苋菜pb28。bmpr,家园种,有赤、白二种。味咸,性微温。白者入气,赤者入血。
白动痰,赤破血。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但不可多食,恐耗
散胃气,忌鳖同食。
苋菜,味甘,性冷。无毒。青色,分气,除热利窍。赤者治痢,产妇食之易产。紫苋解
毒。诸苋利大、小肠之热结。凡脾胃虚弱者忌食。
──模板卷八
第二卷
苋菜(红苋菜)
内容:r苋菜pb29。bmpr
同白苋菜。
第二卷
野苋菜
内容:r野苋菜pb30。bmpr,味咸,性微温。白者祛肺中痰积,赤者破肠胃中血积,赤白同
用,打肚腹中毛发之积,消虫积,杀寸白虫,下气消胀。洗皮肤瘙痒、皮肤游走之风。
第二卷
胡麻饭
内容:r胡麻饭pb31。bmpr,味甘、辛,性平无毒。软枝细叶,枝尖上有一撮细子。采取熬
膏服食,健
──务本卷一上
第二卷
赤地榆
内容:r赤地榆pb32。bmpr,一名万两金。味苦、微涩、酸,性微寒。止面寒、背寒、肚腹
痛、日久大肠下血,七天后赤白痢症。
赤地榆(一钱 为末)热烧酒下。
(又方) 地榆槐角丸,治肠胃积热、大肠经便血、或肠风便血,红白痢症。
赤地榆(一两炒) 槐角(三钱炒或花亦可) 枳壳(五钱) 黄芩(三钱) 荆芥穗
(二钱) 全秦归(五钱) 黄连(二钱 酒炒) 共为细末合丸桐子大,每服(二钱) 米
汤送下。
──务本卷二
第二卷
山皮条
内容:r山皮条pb33。bmpr,一名矮它它,又名矮陀陀。味辛、辣、微苦,性微温。有小毒。
下气,治妇人气逆,肚腹疼痛,宽中理气,胸膈肚腹膨胀,止面寒梗硬胀疼,能退男女劳烧
发热,良效。
山皮条(一两 微焙) 猪牙皂(一钱) 酒大黄(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 热
烧酒服。
──务本卷三
第二卷
苦丁香
内容:r苦丁香pb34。bmpr,即野丁香,花开五色,用根。味咸、微辛,性寒。入膀胱经。
治膀胱偏坠、疝气疼痛,利小便。若泡水吃。可消水肿。叶,贴 疮。
第二卷
冬瓜、冬瓜皮
内容:r冬瓜pb35。bmpr,味甘淡,性平和。入脾肺二经。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
治痰吼气喘,姜汤下。又解远方瘴气。又治小儿惊风。
──务本卷三
冬瓜皮,味甘淡、平,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止渴、消痰,利小便。熬水洗痔,良。治
中风,皆效。
(附方) 治咳嗽
冬瓜皮(五钱 要经过霜者) 蜂蜜(少许) 水煎服。
(又方) 冬瓜皮 干茄子根 洗冻疮效。
──务本卷二
第二卷
西瓜
内容:r西瓜pb36。bmpr,味甘,性寒。无毒。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解暑热、酒毒、除
烦止渴,治喉、血痢。
根、叶,煎汤服治水泻痢疾。
──务本卷一下
第二卷
黄瓜
内容:r黄瓜pb37。bmpr,味辛、微苦,性大寒。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解疮
癣热毒,消烦
(附单方) 治黄水疮
黄瓜藤(阴干火焙存性) 枯矾共为细末,搽疮上,黄水即干。内服解毒汤。
──务本卷三黄瓜,味甘淡、微苦,性寒。有小毒。主治清热解渴,利水,多食损阴血
而发疮疥,患诸病后忌食。
第二卷
南瓜
内容:r南瓜pb38。bmpr,一名麦瓜。味甘、平,性微寒。入脾胃二经,横行经络,分利小
便,胃中有积者,吃之,令人气胀作呃逆,发肝气疼,胃气疼者,动气,不宜多吃。
南瓜,味甘,性温。主治补中气而宽利。多食发脚疾及瘟病,同羊肉食之,令人滞气。
──模板卷八
第二卷
甜瓜
内容:r甜瓜pb39。bmpr,一名香瓜。味甘,性平。治风湿麻木,四肢疼痛。花,敷疮散毒。
皮,泡水止牙疼。根、叶,煎汤洗风癞。
第二卷
葫芦
内容:r葫芦pb40。bmpr,味甘、淡,性寒。阴也。冷胃,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
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痰积食之,发出风疹,瘙痒,不宜多食。
葫芦,气味甘、冷。主治解热、除烦、润肺、通淋、利小便,多食令人吐利脚痛。
──模板卷八
第二卷
瓠匏
内容:r瓠匏pb41。bmpr,味甘、苦,形似西瓜,名匏。用以盛水,味甘者作菜食,又分甜
苦二种。苦能下水,令人吐,除面目风邪,四肢浮肿。甜能利水,通淋,除心肺烦热。叶晒
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毒;或
蛇虫蛤蟆扒过之物,人误食中毒,此末亦可解。加雄黄,能解哑瘴山岚之毒;加松笔头,解
一切火毒;凡中毒药,但可(一、二钱)开水送下。
第二卷
瓠子
内容:r瓠子pb42。bmpr,一名龙蜜瓜、一名天瓜。味甘,寒。处处皆有。治小儿初生,周
身无皮,用瓠子烧灰调菜油搽之,神效;又治左瘫右痪,烧灰,酒下;又治痰火腿脚疼痛,
烤热包之,即愈;又治诸疮脓血流溃,杨梅结毒,横 、鱼口,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
面为末,服之。作菜不可多食,多则腹痛、心寒、呕吐。叶,治风癫作狂。根,治痘疮倒靥。
子,煎汤治哑瘴、棒疮跌打,搽之神效。与生姜同服,治咽喉肿疼。
第二卷
丝瓜、丝瓜花
内容:r丝瓜pb43。bmpr,一名天吊瓜、一名纯阳瓜。味甘,性平。治五脏虚冷,补肾补精,
或阴虚火动,又能滋阴降火。久服能乌须黑发,延年益寿。叶,晒干为末,治绞肠痧。皮,
晒干为末,治金疮疼。但阴素太虚者,多食又能滑精,故有名倒阳菜者。
丝瓜,味甘,性凉。无毒。主治解热、凉血、通经、下乳汁、利肠胃。并治痰火及痈疽
疮、
──模板卷八
丝瓜花,味甘、微苦,性寒。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命门
相火
(附单方) 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
丝瓜花 蜂蜜 煎服。
(又方) 治小儿痘压后,余毒未尽,发出痘毒,硬节红肿,或乳蛾、 腮,或痧疹毒
热,痰喘咳嗽,吃之,有脓出头,无脓消散。
干丝瓜种,九月间经霜露阴干者,为末,每服(三钱)水煎,点水酒服。
(又方) 治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丝瓜根,经霜者阴干,每服(三钱), 用真菜油一点入罐底,水煎服。
──务本卷三
第二卷
苦瓜
内容:r苦瓜pb44。bmpr,味苦,性寒。入心、脾、肺三经。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烦渴。
──丛本卷下
苦瓜,味苦,性寒平。治一切丹火毒瓦斯,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大疔疮,疼
难忍者,取叶,晒干为末,每服(三钱),无灰酒下,神效。又治杨梅疮。又此瓜花 为末,
治胃气疼,开水下;治眼疼,灯草汤下。
第二卷
瓜蒌
内容:r瓜蒌pb45。bmpr,迤西各处俱有。性微寒。入肺经,化痰。治寒嗽、伤寒、结胸、
解渴、止烦。
要去壳用仁。重纸包好,砖压掺之,去油用。
──丛本卷中
第二卷
天花粉
内容:r天花粉pb46。bmpr,味苦,性寒。治肺痈,排脓,消烦渴,止肺热,消跌打损伤瘀
血,清化日久老痰黄痰,下气,解疮毒,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
昔一人被打伤右边胁腰,咳嗽多年不愈,胸膛疼痛难忍,不时又作吼喘,后得一人传以
此方,连服数剂,半月而愈。
(附方) 治跌打损伤
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钱)引用石膏 豆腐卤调服三次,其人咳去紫黑瘀血数口,
胸膛不疼,咳嗽亦止。服药后作呕发吐,其病方除。
解毒草,一名天花粉,外科药。此草用法不同本草。治梅疮攻鼻,红肿陷落。用此草常
服之,可以解毒,而红肿之处自消。一切疮症,服之,无不神效。
第二卷
白淑气花
内容:r白淑气花pb47。bmpr,用小朵者,根又名土黄 ,味甘、微涩,性平。凡白带、筋
骨疼良效。
(附方) 治白带
白淑气花(不拘多少)水煎,点水酒服。
──务本卷三
白蜀葵,一名小蜀 ,味甘、微酸,性微温。行经络,治手足痿软,筋骨疼痛,止妇人
白带
──务本卷三
第二卷
芙蓉花
内容:r芙蓉花pb48。bmpr,味苦、甜,性寒。无毒。主治清肺、凉血、散热、消肿,其应
如响。入肺,止咳嗽。解诸疮毒。单剂煎汤,止咳嗽。其叶可箍疮出头。
第二卷
木槿花
内容:r木槿花pb49。bmpr 味微苦、平,性微寒。治妇人白浊带下,男子遗精,良效。枝、
根,治疮痈。
(附方) 治妇人白带。
木槿花(二钱 为末),入人乳半钟,将花末拌于乳内,饭上蒸熟,食之效。
──务本卷三
第二卷
土黄
内容:r土黄 pb50。bmpr,一名 菜叶。味辛、微甘,性温。生福建、四川者,主于补气。
土生者,主于破结气,下中气,止气疼,散瘀血,祛痰,消瘿瘤。生吃令人泻,蜜炒用。
(附方) 治一人生瘿瘤于项,咽喉内气粗喘促,喉内有痰声,响而不止。
土黄 (一
两蜜炒) 皮硝(三钱) 猪眼子(五钱)新瓦焙,去油,共为细末,蜜丸。每服(三钱) 滚
水送下
──务本卷二
第二卷
王不留行
内容:r王不留行pb51。bmpr,一名拔毒散。味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
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
疮溃散。
──务本卷三
王不留行,此药性主走而不滞。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
风痹内塞、止心烦、鼻衄、解痈疽毒、通乳窍、散血、利小便,其功最良。人多轻视,故特
着之。
小年药,又名拔毒散,一名扒毒散。治一切疮毒肿痛,为末,醋调敷。
──务本卷二
第二卷
鸡肠野狼毒
内容:r鸡肠野狼毒pb52。bmpr,一名隔山消、一名顺水龙,虎野狼之性,故有野狼毒之名。味苦、
辣、麻,性微寒。有毒。降也。主治利水道,消水肿,杀虫,攻肠胃中积滞。此药消水肿见
效速。
──务本卷三
第二卷
大野狼毒
内容:r大野狼毒pb53。bmpr,白绿秆有效,紫秆无效。味苦、麻,性温。有大毒。不可入药。
搽疥癞疮。为细末,加花椒为末少许,或香油、或猪油调搽,避风。如不避风,令人肿塌皮。
第二卷
土瓜野狼毒
内容:r土瓜野狼毒pb54。bmpr,味苦、麻,性温。有毒。沉也。主治推胃中年久积滞,下气。
治胃气疼痛,食积结滞,消水肿,破血积,打虫积,打痰毒。此药之性猛勇真如虎野狼也。
茹,气味辛,性寒平。主治筋骨疼痛,手足痿软,毒瓦斯流于经络及一切诸疮,无不神
效。
──模板卷十
第二卷
蛇含草
内容:r蛇含草pb55。bmpr,生田野间有水处,软枝细藤,叶绿,结子色赤,鲜艳似荔枝,
鲜而润者佳。气味甘,性平。无毒。主治除心腹邪气,湿痹,疽痔、鼠 、恶疮,蛇、蝎、
蜂螫之毒。捣烂成膏。有中瘟疫者,服之亦解。亦治蛊毒。采叶,晒干为末,收磁瓦器内,
黄蜡封口,遇小儿中虫毒者,吹鼻孔中,虫自鼻孔即出。或遇中风不省人事者,服之立苏,
中瘟疫者,吹之可解。敷无名肿毒立效。
第二卷
青刺尖
内容:r青刺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