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0-滇南本草-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诸虚劳热、利小便、治血淋、膏淋。 

第二卷
紫草
内容:r紫草pb102。bmpr,气味甘、咸,大寒。主治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治心 
腹邪痛,消水肿,退黄胆及诸疮毒,服之可解。 

第二卷
曼陀罗、龙蛋草
内容:r曼陀罗pb103。bmpr,形绿茎碧叶,高三尺,开白花六瓣,状如牵牛花而朝开夜合, 
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花、子,气味辛,温。有毒。主治诸风寒湿、香港脚,煎汤洗之。 
又治惊痫及脱肛,并入麻黄叶。 
龙蛋草,俗名鬼核桃,入口伤人。生山中有水处。尖叶,叶上有刺,一本数枝,子黑色。 
味苦。有毒。此草只可熬膏贴痈疽发背,其效如神。 

第二卷
茄子东风草
内容:r茄子pb104。bmpr,根名东风草。味甘,性寒。阴也。主发风积,动寒痰。吃之, 
令人呕吐,面皮作痒,动肝气。有肝积者,吃之,令人左胁作胀损肝,不宜多吃。 
茄子,味甘,寒。治寒热,五脏劳症,瘟疾尸劳。用醋磨敷肿毒,散血,止乳疼 
,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肠内风下血不止及血痔。多食损目,肚疼下痢;妇人多食伤 
子宫;又治偏坠如神。又京墨文蛤入茄内,三旬取墨乌须。根、叶,治冻疮,蒸热治瘫痪。 
──务本卷一下 
茄子,味甘淡,性寒。无毒。性主善降而宽中、散血,多食动风气,发痼疾、疮疥,脾 
弱者勿食,秋后食之损目。 
东风草,味甘,性寒。主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洗游面走诸风,祛妇人下阴湿痒, 
阴浊疮。 

第二卷
铺地参
内容:r铺地参pb105。bmpr,又名打破碗、又名盘肠参。味苦、平,性微寒。主治妇人白 
带,上盛下虚,水火不清,久不胎孕。 
铺地参(三钱) 水煎,点水酒服。 
──务本卷三 

第二卷
土瓜(番薯)
内容:r土瓜pb106。bmpr,味甘,平。一本数枝,叶似葫芦,根下结瓜。有赤白二种∶赤 
者治妇人赤白带下,通经解热;白者治阴阳不分,妇人子宫久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 
津液。生食止呕疗饥。产临安者佳,蓄至二、三年,重至二、三斤一枚者更佳。 

第二卷
石胆草
内容:r石胆草pb107。bmpr,生石山上,贴石而生。蓝花,形似车前草。味甘,无毒。采 
取同文蛤为末,乌须黑发,永不返白,其效如神。 
采取叶,捣烂敷疮,神效。 
──务本卷一上 

第二卷
马鞭草
内容:r马鞭草pb108。bmpr,今处处有之。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妇人经水不通成劳, 
速煎此草服之愈。亦治痈疽毒冲心,服此神效。 

第二卷
土藿香
内容:r土藿香pb109。bmpr,味辛,微温。治胃热。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 
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如刀伤流血,去矾加龙骨少许,搽上即愈。 

第二卷
野薄荷
内容:r野薄荷pb110。bmpr,味辛、微苦、麻,性微温。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 
祛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男女虚劳发热。 
野薄荷(二钱) 陈皮(二钱) 杏仁(二钱 去皮尖) 引用竹叶(十五片) 水煎 
服。 
(又方) 
野薄荷不拘多少,水煎,点水酒服。 
──务本卷三 

第二卷
南薄荷
内容:r南薄荷pb111。bmpr,又名升阳菜。味辛,性温。无毒。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 
泻,痈疽疥癞诸疮等症。其效如神。 
──务本卷一上 

第二卷
姜味草
内容:r姜味草pb112。bmpr,味辛,性大温。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 
疼痛,面寒疼,胸膈气胀,肚腹冷疼,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 
疝胀疼,妇人症瘕作痛。 
姜味草为末,每服一钱热酒服。 
(奇方) 治五积六聚,痞块疼痛。 
(补注) 五积痞块久积,盖因阴阳不和偏盛,脏腑虚弱,风邪搏之,客邪不受,气郁 
痰结而成;或瘀血闭滞,留住而成积聚之症矣。 
脐上疼走上至心下,胀疼一阵,冷汗遍体,令人心烦。从心下痛走至脐,令人腹胀,大便急 
而不下,气疼一阵,冷汗遍身,手足俱冷。 
姜味草(三钱) 石菖蒲(一钱) 甘草(一钱) 浓朴(一钱) 草豆蔻(二钱) 共 
为末,每服(一钱),滚水点酒服,为丸亦可。 
寒乍热如疟状疼痛,口吐酸水,腰背把住,酸困难以屈伸自汗,手足冷。 
姜味草(三钱) 青皮(五分) 川芎(二钱) 柴胡(一钱) 小茴香(二钱) 草 
豆蔻(三钱) 共为末,滚水点酒服一钱,或为丸。 
进,久不愈,令人大便成泻,喜饮热而恶寒冷。 
姜味草(三钱) 吴茱萸(二钱) 草豆蔻(三钱) 吴神曲(二钱) 甘草(五分) 共 
为末,滚水点酒服,或为丸。 
嗽吼喘,或成肺痈,右边腰间把住酸疼。 
姜味草(二钱) 姜黄(二钱) 白豆蔻(二钱) 木香(五分)共为末或为丸,每服 
一钱,滚水点酒服。 
气。发时令人疼痛,腰难屈伸,骨痿消瘦,面色焦黄。 
姜味草(三钱) 姜智仁(二钱) 沉香(二钱) 荔枝核(七个焙)共为末,或为丸, 
每服一钱,滚水点酒服。 
姜味草单剂为末,滚水点酒服。 
(奇方) 治小儿虫犯,肚腹疼痛,或呕吐或泻。 
姜味草(五分) 点酒服,疼止后,服下虫散下虫。 
──务本卷三 

第二卷
香薷
内容:r香薷pb113。bmpr,味苦、辛,性温。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 
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香薷(二钱) 扁豆(二钱炒) 神曲(二钱) 栀子(二钱炒) 赤茯苓(三钱) 荆 
芥穗(一钱五分) 引用灯芯草煎服。 

第二卷
南苏
内容:r南苏pb114。bmpr,味辛,性温。无毒。治伤寒发热,无汗头痛,其效如神。 
此草治一切风寒,痰涌结而霍乱转筋,咳嗽吐痰、小儿风症,定痛止喘。梗,能补中益 
气。根,能洗疮祛风。子,能开胃健脾。同陈皮用,化痰疏风,作菜久食,令人白胖。 

第二卷
紫苏叶
内容:r紫苏叶pb115。bmpr,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发汗,解伤风头疼,定吼 
喘,下气,宽膨,消胀、消痰。 
附苏子散 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扯锯,服药不效,用之良效。老人久咳嗽吼喘者 
并效。 
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 

第二卷

内容:r 草pb116。bmpr,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治诸风风湿症,内无六经形症,外 
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气壅盛,手足麻木,痿痹不仁,筋骨疼痛,湿气流痰,瘫痪痿软, 
风湿痰火,赤白癜风,须眉脱落等症。根,治妇人白带。 
全秦归 熟地 甘草 共为末,入 膏内,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水酒温服。 
论∶ 草有小毒。用甘草和中解毒。用当归、熟地补血养血。未治风寒先治血,血静 
风自灭。 
草(五钱) 水煨,点水酒服。 
玉泉丹,治男妇老幼咳嗽气喘,吐咯黄痰,白沫口涎。 
草不拘多少,水酒拌之,九蒸、九晒、九露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白滚水送下。 
──务本卷三 

第二卷
荆芥穗
内容:r荆芥穗pb117。bmpr,味辛、苦,性微温。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 
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荆芥穗(一钱) 白菊花(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栀仁(二钱炒) 引用灯芯草 
煎服。 
(又荆芥汤) 治咽喉红肿,乳蛾疼痛,饮食不下,发热,口吐痰涎,头痛。 
昔一人得伤寒症,头疼发热,咽喉肿痛,饮食不下。口吐痰涎,舌苔黄浓,用解表发散 
之药不效,至十五、六日,得此方痊愈。 
一服,喉疼止一半,二服,去黑豆加牛蒡子 连翘,三服痊愈。 

第二卷
青牛膝
内容:r青牛膝pb118。bmpr,一名紫花草、又名半边莲、又名半朵莲、又名半枝莲、一名 
半枝花、一名一枝莲。味辛、酸,性微寒。通经络,祛风热,凉血热。疗疥癞脓窠疮、血风 
癣疮、脑漏鼻渊、流涕腥臭,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等症。 
青牛膝不拘多少,采新鲜者,捣汁,点酒服,或煎汤,点酒服亦可。 
(又方) 治脑漏头眩疼,鼻渊浊涕,黄色清水,腥臭难堪,或鼻窍不通,不闻香臭。 
青牛膝(五钱) 腊肉骨(火 去油一钱好火腿骨良) 细黑豆(二十粒 焙炒) 水 
煎,点水酒服。 

第二卷
慈菇
内容:r慈菇pb119。bmpr,味甘、微苦,性温。主治浓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 
呕血。 
(单方) 治肺虚咳血。 
生慈菇(数枚 去皮捣烂) 蜂蜜(二钱) 米汤沫同拌匀,饭上蒸熟。热服效。 
──务本卷二 

第二卷
牙齿草
内容:r牙齿草pb120。bmpr,一名牙拾草,生田中。味苦、涩,性寒。止赤白痢疾,大肠 
下血、妇人红崩漏下,恶血。 
牙齿草 山楂 各等份沙糖(二钱) 同煎服。 
──务本卷二 

第二卷
地地藕
内容:r地地藕pb121。bmpr,味甘,性微寒。主治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 
止尿血、鼻衄血、血淋,服之最良。 
地地藕 煎汤,三次服断根。 
──务本卷三 

第二卷
地涌金莲
内容:r地涌金莲pb122。bmpr,味苦、涩,性寒。治妇人白带,红崩日久,大肠下血。 
(单剂) 地涌金莲 煎汤,点水酒服。又血症日久欲脱,用之,亦可以固脱。 
──务本卷二 

第二卷
天门冬、地龙松
内容:r天门冬pb123。bmpr,味甘、微苦,性寒。入肺经,润肺,止咳嗽、咳血,降肺气 
逆胀。生吃治偏坠疝气,或左或右肾子肿大。 
天门冬(五钱) 用生者,去皮,煨点水酒服。 
(补注) 此药熟煎,补肺,润皮毛,悦颜色,止咳嗽、咳血。生煎利小便,下气,清 
肺气,治偏坠气疼。 
地龙松,即天冬草也。以霜月其根始肥,故本草名为天冬。高尺许,叶细。世人但知其 
根之力,而不知其枝叶之功,胜于其根十倍。气味甘、辛、苦,性平。无毒。专治一切九种 
气疼,肾气下陷,睾丸肿大,不拘左右子肿,服之。此草引火归元,气归气海,疼痛即消。 
久服此草,入炼和丸,每一日一丸,能五脏调和,六腑清润,延年益寿,乌须黑发,令人耳 
目清明,面似童颜色。 

第二卷
百部
内容:r百部pb124。bmpr,味苦、微甘,性寒。入肺经,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 
止虚劳咳嗽,杀虫。 

第二卷
百合花
内容:r百合花pb125。bmpr,味甘、平、微苦,性微寒。入肺,止咳嗽、利小便、安神、 
宁心、定志。味甘者,清肺气,易于消散。味酸者,敛肺,有风邪者忌用。 
百合花(三朵) 皂角子(七个 微焙) 或蜜或沙糖同煎服。 
──务本卷二 

第二卷
芋头
内容:r芋头pb126。bmpr,味甘、麻。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又能横气。 
──务本卷一下 

第二卷
浮萍草
内容:r浮萍草pb127。bmpr,味苦,性寒。发汗解毒,治疥癞疮癣,祛皮肤瘙痒之风。 
──务本卷下 
伏平草,或即浮萍。味苦,性寒。利膀胱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胎热, 
妇人湿热带下,用之效。 
水萍,气味辛,性寒。无毒。主治暴热身痒,下水气,解表之药。医水肿最效,水毒能 
解。 
──模板卷八 

第二卷
山韭菜
内容:r山韭菜pb128。bmpr,一名长生草、一名不死草、一名野韭菜、一名野麦冬、一名 
书带草。生山中,形似家韭,其叶稍大。味甘。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连 
根捣汁,治跌打损伤,敷患处,可散瘀血而止疼痛。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 
伤,生肌长肉,神效。此刀伤之圣药也。(四时常青,不畏霜雪,不开花,不落叶,作盆景 
佳。) 
──务本卷一下 

第二卷
葱白
内容:r葱白pb129。bmpr,味辛,性温。入手太阴经,入足阳明经,引诸药游于四经,专 
主发散,以通上下阴阳之气。伤寒头疼用之良效,伤寒头疼用葱、姜拌酱生吃效。少阴下利, 
清谷气,表热里寒,古人白通汤主之,亦有葱白之名。忌同蜜吃,吃之令腹疼、呕吐,多吃 
昏神,致伤性命,切忌相犯。 
葱,气味辛。叶,性温。根须,平。无毒。主治利五脏,达表和里,通关节,利二便, 
散风湿麻痹,香港脚,安胎最良。亦能治跌打损伤。 

第二卷
韭菜、韭菜子
内容:r韭菜pb130。bmpr,味辛、咸,性温。温中下气,补虚益阳,补肾兴阳,泄精,除 
噎散结。主治吐血、衄血、尿血,生捣汁服,除胃脘瘀血,熟吃滑润肠胃中积,或食金、银、 
铜、铁、锡器于腹内,吃之立下。 
韭菜(不拘多少)勿切,滚水炸熟,芝麻油拌服。 
一小儿误吞铜钱入腹,此方立效。 
韭菜子(焙黄去白皮),味辛、咸,性温。补肾肝、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种玉方 
中不可 
按韭菜多食动痰、动邪火、兴阳泄精。妇人多吃生白带。同牛肉食,令人生嘈杂病,昏 
神、 
──务本卷三 
韭菜,气味辛、微酸,性温。无毒。主治解肉脯毒,归心、和脏腑,下气、散血、利水、 
除胸腹冷痛,多食昏神损目,酒后勿食。春食宜人,夏食臭,冬食动宿疾,近根白者,温中 
下气,益阳止泄。 
──模板卷八 

第二卷
大蒜、青蒜
内容:r大蒜pb131。bmpr,味辛,性温。有小毒。祛寒痰。久吃生痰动火,兴阳道,泄精。 
少用健脾,胃,消谷食,化肉食,解水毒。 
疼,咳嗽忌食。有背寒,面寒者忌食。久食令人昏神,昏眼目,动肝气,多食伤脾。 
青蒜,味辛,性温。醒脾气,消肉积,消谷食,动痰,动气膨胀。解百毒,敷疮神效。 
按∶青蒜多吃,令人胃中痰动,心胃嘈杂,伤肝昏眼目,咳嗽忌食。 
──务本卷三 
青蒜,气味辛,温。有小毒。主治解蛊毒,辟疫恶、瘴气、蛇毒。亦疗转筋、腹痛,虚 
人服者反生痰,多食昏神。 

第二卷
射干
内容:r射干pb132。bmpr,又名乌扇。味苦、辛,性微寒。有小毒。治咽喉肿痛,咽闭喉 
风,乳蛾、 腮红肿,牙根肿烂。疗咽喉热毒,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射干(二钱) 桔梗(二钱)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牛蒡(一钱) 栀子(一 
钱炒) 黄芩(一钱) 元参(一钱) 山豆根(一钱) 防风(五分) 薄荷(五分) 水 
煎服。 
若肺热,加石膏;胃热、大便结,加大黄 芒硝;血热,加生地 赤芍 防风各(一钱) 
煨服。 
又附吹喉散,治乳蛾、 腮、咽喉疼痛,喉风痰塞等症,立效。 
射干(五钱) 山豆根(三钱) 硼砂(五钱) 枯白矾(二钱) 冰片(五分) 雄 
黄(一钱) 以上六味,共为细末吹喉。一日即消散。 
──务本卷三 

第二卷
白药子
内容:r白药子pb133。bmpr,味微苦,性平。入脾、肺、肾三经。主治补中益气,敛肺气, 
兴阳道,治阳痿,止虚劳咳嗽,伤风日久咳嗽,良效。并治妇人白带。 
白药子(三钱) 艾叶(二钱) 香附(一钱) 伏龙肝(二钱) 棉花子(三钱) 芡 
实(一钱 醋炒) 白果(五个) 煎服。 
──务本卷三 

第二卷
黄药子
内容:r黄药子pb134。bmpr,味苦,性大寒。不可入药,医马之良药也。 
──务本卷三 

第二卷
棕树根、棕子
内容:r棕树根pb135。bmpr,味苦、涩,性寒。治妇人血崩不止,男子五淋便浊,又治大 
肠下血。 
(单方) 治膏淋七八日后,棕树根单剂,不拘多少,煎点水酒服,立效。 
──丛本卷中 
棕子,味苦、涩平,性温。主治妇人白带,筋骨疼痛,半身不遂,五淋白浊,服之最良。 
──模板卷十一 

第二卷
仙茅
内容:r仙茅pb136。bmpr,味辛、微咸,性温。入肾肝二经。治老人失溺,补肾,兴阳道, 
暖腰膝;又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附方) 治妇人红崩下血,以成漏症。 
仙茅(三钱为末) 全秦归 蛇果草 各等份,以后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 
(补注) 崩症日久,任督二脉亏损,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肾气虚而不能纳血,犹已损 
之瓶,盛水必浸,故有漏症之说。此方秦归养阴血,仙茅补任督而强阳道,则肾气足而无漏 
症矣,更取蛇果草之就下以涩血。 
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