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深情地祝福女儿:胆大、心细、果断、谨慎,就会成功在握,梦圆清华!
第六部分就会成功在握,梦圆清华1
战事平平
7、8、9三天,小女儿全身盔甲,披挂出征。虽小有波澜,倒还平和。
7号上午语文考试,孩子回来后情绪很好。下午考化学,孩子是哭着回来的。她说,平时模拟考试一个半小时总能做完,而那天一道题卡了壳,做了足足四十分钟,到最后慌了手脚,会做的题没能来得及做。我不好深问孩子什么,只是尽力安慰她,鼓励她一门考得不理想不要失去信心,考过去的就不再多想,全力对付后三门。这里要特别提到她的同班同学赵晓光,在婷婷情绪极度低迷的状态下,他打电话过来安慰婷婷,和她聊了大半天,打到最后,婷婷开心地笑了,这个电话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从心里,我一生感谢这个可爱的小朋友。
第二天上午考数学,走出考场后的婷婷很高兴地对我说:题太简单了,卷面特别整洁,做题步骤特别清晰明了,属于从来没有过的那种好,当老师宣布还有一刻钟的时候,她猛然发现自己有一道题看错了,只好划掉重新来做,到最后没有全部做完,她说也就白白丢8分的样子。我都听傻了,她蛮不当回事安慰我说:“没事!妈妈,不过8分,问题不大”,这个孩子啊,这是决定命运的高考,一分决高下啊,8分她都丢得起,不是不会,又是看错!化学本来就考得不理想,数学又白丢8分,这不是加大考试的风险吗?大概她自觉实力雄厚,也就不在乎十分八分吧,我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她都不急,我急有什么用。下午考英语,感觉还可以,很放松,回来再没有看一眼物理,她说看够了,觉得没有可看的了。
三天高考完了,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实在该轻松轻松了!全然不是这样一回事,真正的考验与曲折才刚刚开始。
山重水复
9号下午估分,她是在同学家看到答案的,一看,她哭了。她的估分只有590多分。化学本是她的强项,平时就没有下过135分,最高曾达到142分,她只估了110分,太出乎意料之外了。我说:“婷婷你莫要吓妈妈,高三以来你从来没有考过这样的成绩啊!你的估分总是很低,一差就是四五十分,我看还是估得太保守吧。”婷婷说:“我哪儿舍得保守?这一次确实没考好,也只能是这点分,一分也不会再多了。”600分不到还上什么清华?全砸了!白天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是站不是,晚上翻来覆去在床上“翻饼子”,一颗心像掉进滚沸的油锅煎熬,如同被十八匹烈马朝不同方向撕扯,全面领受了高考失利的滋味,愁得脑仁子疼。
同学们的估分都很乐观,婷婷的思想包袱在一点点加重。她不止一次眼泪汪汪问我:“妈妈,如果考不上,我该怎么办?”看着她忧郁的脸,听着她伤心的话,我的心千抽万拽汩汩流血,像要撕成小碎片,在孩子面前,我只能强打笑容,一个劲地安慰她:别着急,也许有戏呢!
到底不是最后定局,我依然残存一线希望:或许孩子真是估分估低了,或许高考题出得太难吧,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吧?不只安慰孩子,也在安慰我自己。但实在是不敢抱太大的希望。我害怕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眼见得同学们一个个如愿考取,本有第一名实力的女儿,最终却是落榜,让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孩子如何经得起这样的失利与打击?我的心隐隐发痛。孩子这一年来过得太苦了,我不忍看孩子受“二茬罪”,我在心里一次次祈祷:但愿虚惊一场,化险为夷,哪怕让孩子险胜也算。
婷婷对我说:“妈妈,现在我才第一次感到高考太残酷了。如果高考期间身体不舒服或者有点失误的话,就全完了,过去怎么样都不能说明问题。”是啊,一卷定音!概不含糊,一千次好一万次好,这一次不好还是不好;平时很一般,这一次超常发挥就什么也有了,这大概就是应试教育的残酷性,或者叫公平性吧。“残酷”两个字出自一个十七岁孩子之口,实在是太过沉重了;十七岁的生命领略生命的残酷,本身就残酷不过!
陪女儿高考,真是一件苦差———脱皮、掉肉、绞心,孩子未必有我紧张,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但愿婷婷成功,免受来年之苦,我再也经受不起这份惊吓了。
柳暗花明
7月27日清晨八时许,学校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高考成绩637分。637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在做着种种复读的准备。我们的心情犹如阴雨连绵的七月天突然天气放晴,阳光万里一样,我大喜过望,一身清爽,推醒尚在梦乡中的两个女儿,搂着她们俩失声大哭,我语不成声地说:“婷婷考中了、考中了!”实实在在活演了“范进中举”一幕!
真的是“山重水复疑问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们家自高考以来一个最快活的日子。婷婷还是不自信,她说:“不会弄错了吧?我觉得我考不了这么多”。下午查分台的分数出来:语文121分;数学136分;物理145分;外语128分;化学107分。这一回,她才信。
化学出奇地糟,语文出奇地好,物理差不多,数学有遗憾,外语还可以。我怎么也想不通,在高考中为什么会强项不强、弱项不弱呢?娉娉也这样,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其中缘由。
我颇感遗憾地对婷婷说:“如果化学不失常的话,成绩还能稳稳提高20分。”孩子当即反驳我说:“妈妈,你就不说如果语文不是超水平发挥,成绩还会减少10多分的。”孩子的话把我给说乐了。是啊,我这个人光想好事。这个成绩我已经相当满意了。我想,637分,进清华应该说是没有多大问题了吧?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
第六部分就会成功在握,梦圆清华2
望眼欲穿
不知为什么,1998年各校投档分数线在考分公布的同时就都传了出来:清华、北大630、北医大615、复旦625、上海交大610、南开610……比1997年投档分数线大致高出30分左右的样子,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一年,我这心又一下子揪了起来。
从知道分数到通知下来之前的那段时间,也许是一生中过得最慢最慢的十多天啦,一天像一年似的,心里始终没有踏实过一天。一会儿,觉得进校门是没多大问题了,怕只是专业不能如愿;一会儿又觉得就是进校门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了,只怕节外生枝,心老是悬着,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好过难过都得过,一天一天苦撑熬。
如愿以偿
大喜临门,如愿以偿。
8月11日上午,终于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多少天来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那一天太高兴了,一个多月的担心一扫而光,快活之至。
我为女儿骄傲,为女儿光荣,更为女儿璀璨的未来祝福!女儿是妈妈的快活神,生命中因为有了女儿,我才活得如此精神与舒展,过去的千般辛苦万端操劳统统一笔勾销,一切苦难得到最丰厚的回报,谢谢娇儿!
绝地再生
人生真是坎坷多多,最好的一件事却遇到从未有过的困难,几乎生逢绝境之中,比高考还难还苦几十倍。原本高高兴兴送孩子上学,觉得她自理能力不太行,想尽可能给她安排得好一些,充分一些,想亲眼看看学校的生活环境,心里也好踏实一些。
却不曾想孩子被体检卡了壳,因心跳过速而复检、再复检、再再复检,血抽了一管又一管,化验结果几次不过关。那是一场炼狱之战啊,二十天像二十年一样难熬,前途未卜,心惊肉跳,寝食不安!到最后几天,我都有些撑不住了。
一进清华校门,孩子马上投入紧张的军训之中。军训活动量太大了,训练太苦了。每天回到宿舍,头发成一缕一缕的,衣服的背部、腋下全打湿了。从早上5点30分到晚上10点半以前,除了一日三餐外,除了正常的操课训练,随时可能跑步集合。
9月2号下午入学体检。其他同学不大一会儿就回来了,而婷婷直到很晚很晚才回来,说是体检有问题———心跳过速。要求9月7号复检。总想等等结果,看个究竟,于是我留了下来。
9月7号复检,化验心肌酶。结果出来了:五项指标全高。医生二话不说,开了一张停止军训七天的病假条。为什么全休?医生没做任何解释,只对我讲:有心肌炎的可能,怕要影响到能不能入学。听了医生的话,我的眼泪“涮”一下流下来了,我的心像万把钢刀在扎。对于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我来说,好像孩子参加军训有危险似的,简直把我吓傻了!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孩子活这么大很少有个头痛脑热的,健壮得像只“小牛犊”,一次医院也没有住过,偶感风寒,只要发发汗,第二天准好。棒棒的女儿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呢?难道孩子真的有了病?我的心提到嗓子眼,既为孩子的健康担忧,又怕化验结果有误,还不敢将实情告诉孩子,怕她思想压力太大。要强的孩子死活不肯休息一天,一直坚持军训。我暗暗和教官打了一声招呼,运动量稍有减轻。
11日到北医三院复检,指标由原来的五项都高变成三项高,两项正常。其中原来很高的一项比第一次下降了整整400多,这个结果很让我鼓舞。可是这样的化验结果能不能保住孩子的学藉我不知道,我急得直搓手。化验师反复询问孩子平时有什么症状,我说孩子什么症状也没有。他说那不用急,他从医学角度给我做了详细解释,说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很多,运动量加大、太累都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一定要全休下来,如果真的没病,指标会自然而然降下来。经大夫的认真解释,使我对再一次复查充满了希望。
遵医所嘱———全休。孩子执拗地说:“就是让我卷铺盖卷回家,我也要军训参加完。”我心里着急的冒火,可她全分不清利害关系。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她硬是听不进去,我几乎要翻脸了,才算做通她的工作。
休息期间,孩子的情绪很不好。她会冷不丁地说:“我的命好苦,咱也是一样考进来的嘛!”说得我都想掉眼泪。能不能留下来根本是“一桩悬案”!如果退学,那意味着鸡飞蛋打一场空,完全会是另一种命运在等着孩子,真有些“一纸体检表定终身”的感觉!
那些个日子苦得我都坚持不下来了,一夜一夜睡不着,偶然迷糊着就做噩梦,就狂喊,有几次把同宿舍的人都喊醒了,焦虑不安,心神不宁,我在渺茫中苦盼着转机。
9月17日上午,再次到北医三院复检。那天到检验科拿结果的时候,我都不敢往前迈步,有一种等待宣判的感觉,有一种赴刑场的滋味,真是这样的,挪一步重千斤啊!不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等着我们。只希望化验的结果好一些,各项指标能再低一些,再再低一些,只要能让孩子留下来继续学习,我们一边积极配合治疗就十分满意了。其结果却大喜过望———一切正常,什么事也没有!那一时那一刻,我的眼泪像决堤之水滚了下来,那一刻真有一种失而复得、解放了的感觉,一顶愁帽一风吹了,直想放开嗓子大吼一曲:“解放区的天是睛朗的天!”
终身感激北医三院化验科大夫的真诚帮助,关键时刻的一句话就是一条路啊!
9月18日,我将北医三院的检验结果交付清华校医院,医生签了字,这才真正有了上清华的感觉,比收到通知书那天还激动,更珍惜!别人只考过一回,而我们却考过三次。这样的好事多磨,还是少有的吧?
无论如何,我们再次胜利了,胜利得没有一点阴影———小女儿完全健康,还有什么比这更叫我高兴的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孩子的清华梦才算圆了。我对婷婷说:“有了这样的磨难,我们当比别人更为努力!”
高考三关,至此才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其中的甘苦实在不是我的笔可以状喻的。不堪回首———便是我心中最切实的感受!
第六部分为了母亲切切的思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两个女儿长大成人,告别家门出外求学,欣慰之余却是无所不在的牵肠挂肚。每次别离都成了一个过不去的坎儿,没有一次不掉泪。两个女儿一走就是大半年,够不着,摸不着,日日夜夜盼儿归,盼穿双眼心欲碎。进入成年后,早已不再渴望过年,应酬太多,怪累人的。而现在似乎比孩提时代更盼望过年,几乎是掰着手指头盼望女儿早早把家还,只有过年,分居异地的一家四口才能欢聚一堂,共享天伦。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强大的不可离异性,有着亲密无间的血肉情感。相逢高兴别时愁,未语双泪挂两腮。每次放假,我像迎接公主一样把女儿接回来,那份快活是抑制不住的。放假的每一天,我都沉浸在天伦大爱中不亦乐乎,恨不能时时刻刻把女儿搂拥在怀中,珍惜和女儿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孩子与同学聚会一走就是一天,我受不了,心里何尝不明白孩子们重逢的机会十分难得;女儿的同学生日请客,我心存感激,却在心里冒出“女儿只租用两个钟头,不能再多”的怪念头来,差一点就要说出来。
总也听不够女儿的欢声笑语,总也看不够女儿的灿烂面容,我们娘儿仨坐在沙发上,手握着手,心对着心,一说就是好半天。她们总无休无止缠着我“痛说革命家史”,无非说一说她们小时候的每一件趣事,不过念一念关于她们成长的每一篇日记,其实刚说第一句,后面的事早知道了,但她们百听不厌,念一回是一回的味道,说一回是一回的享受,我们完全沉浸在过去岁月的美好回忆中,这个活动成为我们家多年来始终不变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下来。
两个女儿也讲一讲学校的趣谈逸事,谈一谈出门在外的苦辣酸甜,我像小学生一样听得聚精会神,常被她们新的观念、新的信息所冲击、所感染、所惊奇、所欣喜,总是恳求孩子们“再来再来”,她们常娇嗔我是一个“贪听婆”,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那时候我快活得像孩子。
和女儿共处的日子好甜蜜、好精彩,两个女儿送给我一个又一个最开心、最温馨的假期,假期的每一天像过年,和女儿一起聊天、一起乐、一起做家务、一起玩。她们俩总是抢着干更多的家务,生怕我受累,把半年不在身边的女儿之情全部温存在我的心里,婷婷有时倚小卖小耍耍孩子脾气,直弄得人心里闹闹的,也更加怜爱她疼惜她;娉娉则以一种更加理解、宽容、孝心让爸妈格外开心。开学了,孩子们不想走,我们更不舍得她们走,可开学军令如山,不得不别,伤别心欲碎。
1999。2。23(正月初八)
别离度日如年,相逢眨眼而过。
转眼间,40天的假期就要过去了,再过4天,婷婷就得启程返校。分离的日子渐渐逼来,我的心越来越沉,舍不得孩子走啊,难过的眼泪不断线。
有人说:中国人经得起死别,却经不得生离,还真是这么回事。生离双方皆痛苦,强行撕裂着本是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一体亲情,何能不痛?怎能不苦?相逢好欢喜,相别泪满襟。
婷婷今天说不想走,我心里更难过。十八年朝朝暮暮相依相偎相厮相守天上人间花好月圆,有多好,却如今一家四口天各三方牵肠挂肚相守难来别时长,心欲裂!什么时候才能天长地久永不分开,但愿女儿早日完成学业,也好全家早团圆!
1999。2。27(正月十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眼见得活蹦乱跳的小生灵说走就走了,寸心如割,像摘心摘肺一般难受。离别离怕了!
婷婷今天开学,从年除夕开始,伤心的泪珠儿就噼里啪啦往下掉,从夜半哭到黎明,眼睛哭成一条缝,睁都睁不开。整天处在离情别绪的伤感中,承受着骨肉生离的巨大痛苦,胜若生命般的女儿,硬是生吞活剥一般从我怀中夺走,苦极无言!
又有好几个月,看不见女儿的音容笑貌,抚不着女儿的骨肉肌肤。想想小小年纪的她们,为了求学,远离亲人、远离故土,要独立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要经历每一件难事易事苦事乐事好事坏事;要接受三六九等千人千面百人百姓;要承受繁重的学业、沉重的压力,无痛无痒尚好,若有个大病小痛头疼脑热,得自己扛着忍着苦熬着挣扎着,作为妈妈的我,直恨天无环、地无把,心长手不长,干急够不着啊。
婷婷,一路顺风,妈妈愿你学业进步,平安大吉,妈妈的心总陪在你左右,有困难来电话,妈妈与儿分忧愁!
至爱娇儿,攻克学业惟此为大,为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