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孩说:〃你不想把这100元钱给我。〃
他的推理是正确的,父亲只好把100元给了男孩。
多聪明的小男孩呀,他正是用了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赢得了爸爸的100元钱。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其实,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
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引导男孩去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是没有好处的。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男孩很喜欢自己解答比较难的数学题。一天晚上,老师留的数学作业中有一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他思考了半个小时,仍然没有把这道题解出来。
快到睡觉的时间了,大他两岁的哥哥走过来问他:〃做什么呢?〃
〃应用题。这道题有一定难度,不过很有意思。〃男孩回答说。
〃我来给你算。〃哥哥拿过男孩的作业看了两眼。
〃不用了,我自己想一想吧!〃男孩不信自己解不出这道题。
半个小时又过去了,哥哥生气地说:〃我不管你了,我睡了,答案就在这里。〃哥哥把写好的答案放在了男孩的旁边。
男孩头也没回,继续思考着。很长时间又过去了,男孩为了防止自己困,用冷水洗了把脸后仍然做在书桌前思考他的应用题。终于,那道应用题的难关被攻破了,男孩怀着快乐的心情进入了睡眠。
故事中的小男孩完全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便可以得到答案,但他没有那样做。所以,最终他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更体会到了难题被解开的乐趣。
每一个父母都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翻查参考资料等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方法二:鼓励男孩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些男孩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他们容易受家长和老师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者盲从附和随大流,这种没有主见的做法往往会影响孩子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那做父母的应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呢?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无所顾虑,畅所欲言。其次,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男孩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看画展,并鼓励他积极思考、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一次爸爸带男孩去参观一个个人画展,但事先并没有告诉男孩这是一个个人画展。爸爸领孩子转了一圈后,故意问他:〃你觉得哪些画风格比较好?〃
〃我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人画的,画得都很好。〃男孩有点疑惑地说。
〃是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呢?没关系,你尽管说。〃爸爸仍不忘鼓励儿子。
男孩说:〃布局好,气魄大,大胆,用笔也好。〃
爸爸满意地笑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那些不是很有把握的答案,往往不敢说出口。这个男孩却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与爸爸平时就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是分不开的。
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
方法三:培养男孩的判断、推理能力
第38节:男孩最应具备的成功能力、做事能力(2)
判断、推理能力是思考能力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它需要对事物的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因此,父母平常就要给孩子解释一些概念性的事物。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的:
爸爸问儿子:〃儿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儿子神气地回答:〃我要当兵!〃爸爸问:〃为什么要当兵?当兵会被敌人打死的呀?〃儿子一听,就说:〃那我就当敌人!〃
这个孩子就是由于搞不清楚敌人的概念,作出了错误的推理、判断,所以闹出了笑话。
要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有意思的推理题目。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妈妈的年龄比我大,姥姥的年龄比妈妈大,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姥姥的年龄比我大。又如,家长告诉孩子,我有一副太阳眼镜,妈妈有一副太阳眼镜,爸爸有一副太阳眼镜,我家只有爸爸、妈妈和我,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我们家每人都有一副太阳眼镜。
细节24
交往能力男孩成功的必备能力
父母常常在脑中勾画自己的男孩长大后成功的形象:职场上应对自如的管理人士、商场上妙口生花的谈判高手、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深得人心的政治家……不可否认,这一切的成功都需要这个男人有很强的与人交往能力。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却让人担心: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不愿见陌生人、不敢与陌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等现象。这样的孩子如何与那些成功形象挂上钩呢?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这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本领的高强,是社会判断成功者的重要标准。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巴不得希望能够有几个思想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中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从朋友那里获得认可、鼓励
、信任和支持。然而家长的一些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如家长这样告诉爱交朋友的男孩:
〃不要和学习不好的同学一块玩呀!〃
〃不要和女同学来往过于密切呀!〃
〃不要和那些坏孩子走得太近呀!〃
……
家长的这些教育或者让男孩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或者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或者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给父母的建议
成就孩子一生的能力、习惯,基本上都是在孩子小时候培养起来的,男孩的交往能力更是如此。小时候知道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的男孩,长大后往往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小时候懂得与人交往技巧的男孩,长大后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小时候人缘好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会有很多生活、事业上的好帮手……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小男孩的交往能力呢?
方法一:教你的男孩学会〃推销〃自己
成功地〃推销〃自己是成功与他人交往的前提,所以家长要有教孩子〃推销〃自我的意识。
耿舟是个快乐的小男孩,他走到哪里都会认识很多好朋友。这不,今天,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自由活动时,耿舟便拿着自己的《恐龙》图书来到这个小朋友的身边,用愉悦的表情对这个小朋友说:〃我叫耿舟,我讲故事讲得可好了,我来给你讲〃恐龙故事〃吧。〃不一会儿,耿舟便与这个新来的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有〃推销〃自我的意识。要知道,敢于推销自我的孩子一定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别人的需要,这样的孩子是自信的、阳光的。
很多事实都证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喜欢那些自信、阳光的人。所以,父母让孩子学会推销自己,便等于赋予了孩子自信、乐观、阳光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乐意与他交朋友。
方法二:教你的男孩说〃让我们做朋友吧〃
第39节:男孩最应具备的成功能力、做事能力(3)
如果你的男孩学会了说〃让我们做朋友吧〃,他们往往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其实,让孩子学会说〃让我们做朋友吧〃,是一种姿态,一种他们乐于交朋友、以交友为乐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往往有很多的表达方式。
7岁的小男孩听说姨妈全家刚刚从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回来,在去姨妈家做客时,他与姨妈全家人都聊得不亦乐乎。他问姨妈:〃内蒙古的烤羊腿好吃吗?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他让小表哥给他讲内蒙古的月夜、大草原上的骏马;他缠着姨夫给他讲蒙古包、内蒙古的天气。结果全家人都因为这个小家伙而尽情地分享着愉快。
请别人分享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是与他人交朋友、表现友好的一种方式,也是与人更好相处的一个技巧。因此,家长可以教你爱交朋友的男孩掌握这一技巧。比如,父母可以告诉你的男孩,想得到更多人的好感,与他们谈话时,就要少说自己、多问问对方的情况,找一些对方感兴趣又有很多话要说的话题来谈,请对方分享一下他的兴趣、他最难忘的经历、他最大的成功等。
方法三:让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应教育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同学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在集体活动中,父母应教育孩子多干事情、少指挥人。如果一个人自己不做事,却喜欢指挥别人,那么同学就会对他产生反感,乃至讨厌与他交往。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尊重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有的同学对自己态度冷淡,也不必介意,应该坚持在班里服务于大家,久而久之,同学就会对自己热情起来。
父母还应鼓励男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一种要素。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而合适的对手,往往也就是具有深厚友谊的伙伴。
方法四:鼓励男孩带同学回家
父母要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并且帮助孩子热心地招待他的同学和朋友。父母的热心会让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增加对男孩的好感,从而愿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父母也可以邀请邻家孩子来家玩,让自己的男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增加信心,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某市一小学搞了一个有趣的活动叫〃一日营〃,就是让七八个孩子到其中一个孩子家里去生活一天。
这个活动非常受欢迎,不仅孩子们非常喜欢,家长们也非常乐意。
孩子们对去别人家住感到非常兴奋,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会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娱乐、买菜、做饭。在这个过程当中,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规定孩子交什么类型的朋友,应允许孩子结交一些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或者特长不同的朋友。例如,孩子结交了在写作、绘画或者音乐上有特长的朋友后,就等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孩子在这方面的才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让孩子独自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也是一个锻炼孩子交际能力的不错机会。串门做客,牵涉到寒暄、问候、交谈和有关礼物等问题。孩子一个人去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出面接待,特别是当客人或朋友与孩子年龄相仿时,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细节25
倾听为男孩打开了成功的另一扇大门
许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都很苦恼:儿子的听力好像不是很好,他总是听不见、听不到爸妈对他讲话。男孩的听力真的这样差吗?
其实,与听话的女孩相比,男孩的听力确实差了点。但是,他们的〃听不到〃是有原因的。
首先,当男孩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如当他在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时,他的注意力、兴奋点以及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这个动画片上,他会忽视外界的一切声音,甚至是父母正在和他讲话。
其次,当男孩接到家长的命令时,他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如妈妈对他说:〃请把那个小板凳帮我拿过来好吗?〃他会思考〃是现在帮妈妈拿过去,还是一会再帮妈妈拿呢?〃而在他思考的过程中,他的身体不会有什么反应,这时家长就会误认为男孩没听到自己的讲话。
另外,我们知道,男孩是有反叛心理的,而且他是很喜欢向父母,尤其是妈妈挑衅的。所以当父母讲的话他不爱听,父母吩咐他做的事情他不乐意去做时,他就会装作没有听到。
第40节:男孩最应具备的成功能力、做事能力(4)
看起来,让这些听力〃不好〃的男孩静下心来倾听他人讲话似乎很难!
但在人际交往中,作为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善于倾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能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
小男孩畅畅是个人人都喜爱的〃小大人〃,尤其在听别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讲话时,他从不抢话、插嘴,还会不时地用点头对对方所讲的话表示认可。有时,对方说着说着停顿了,他会问〃然后呢〃,来引导对方继续讲下去。
事实上,在谈话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处于说的位置上。要使交谈的双方双向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善于倾听他人说话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对方的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于人际交往。
可见,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
好的习惯几乎都是从小培养的,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给父母的建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男孩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作为家长,我们如何让这些听力〃不好〃的男孩,养成善于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呢?
方法一:父母要给男孩做出善于倾听的榜样
如果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以冷漠的态度对待,那么,孩子也会把父母所讲的话不当一回事。但是,如果当孩子讲话时,父母能够放下手中的活,看着孩子的眼睛,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良好的倾听姿态的话,孩子往往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孩子不认真倾听他人说话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样,父母不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父母给孩子做出倾听的榜样,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
因此,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父母都要尽可能找时间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说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