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素有疝瘕者,得大病其块忽移处者,甚为恶候。
患霉毒不外达,蕴结脏腑,兼见疝瘕者,不可徒治疝瘕,因疝瘕不急于霉毒焉;如已形
恶候者,亦当先顾疝瘕。
一闲齐门人桥诰顺治一婴儿痘疹入眼,久未退去赤翳,用生地黄、芍药、川芎、当归制
剂,日就愈瘳。是与余谓四味缓肝、润肝、疏肝、泻肝分取,其治肝病同出一意焉。
伤寒误下成结胸,用陷胸法者,是误下。乃下不及病之意,故陷胸法再下之愈。(拙轩
曰
∶此言未有见到者,曷能道之,误下误于轻下。正文原是失下,千古无人敢作如此解。)
承气汤攻霉有捷于汞剂。
患瘵疾便先溏者,建中剂可用。便未溏咳嗽晡热喘哕痰多者,非建中证焉,投之反剧。
瘵痨勿必由虚起,体质实者遇折伤久延,疮疡久不收,亦致痨瘵。然亦实者成虚也。
伤寒七八日不大便,小腹高突者,为恶候。
大津小野又三郎者,患天行愈后,症似痨瘵,咳嗽盗汗。余与地黄剂,众医强欲用建中
,五七日遂喘急,仍与地黄剂愈。(拙轩曰∶建中法必在瘵疾便溏者用之。)
久患便溏,到皮色皎白,肌肉脱削者,瘵疾已成。
痨瘵便先溏泄,艾圆灸天枢、膏肓、脾 、关元亦愈。灸膏肓可三七壮,灸关元可五七
壮。
发痫人艾灸当有忍心。
霉毒亦能致瘵疾。
瘵疾起时有咳嗽者,必失血。
余尝用薯蓣、生 、加入四物剂,治愈娠妊呕吐便溏,患白带不止,形体瘦, 癖结块
在腹亦愈。
癖块食积胸膈,紫圆效。
打扑瘀结,大黄 虫攻下即愈。余治一妇人打扑腹痛,月水欲来不通。萃冈青洲诊之曰
∶瘀结于腹,与余同,惟他药多剂不知。遂大黄 虫剂,即见黑瘀行而愈。
痢疾不得进药为噤口痢,然积食不消,胸膈癖块结实,亦哕恶不可进药,勿谓一律噤口
也。
婴儿吐乳,一吐直冲即止者易治。吐了再吐,吐出顺口而流也,不易治。当分别诊之。
伤寒失下多,误下少。
妊娠患伤寒当下之候,大承气亦可投。一妇人年二十有六,妊娠三个月有余,患伤寒已
十日
,手足冷,身热昏呓螈 ,大便秘结,口燥气盛,胎动不安,头额汗。众医以白虎证用生石
膏、知母、生 、多剂未知,危已极,胸膈闷急,腹硬而痛。余谓承气剂可效,投之果愈。
(拙轩曰∶有故无殒,此之谓也。临危之治疗,不可以有犹豫之意。不独治妊娠伤寒,如见
他证,亦当如是也。)
半身不遂,手足偏废于左为多。
痘证白色顶陷,保元汤效。
患霉毒者,兼发痘疮,多危候。
偏废症,亦有霉毒成之者。
中风证口开眼合撒手遗尿,亦有治者,余常用六君子加姜汁而愈。为市医者,宜审脉诊
神而治。
伤寒病后,因劳而复者少,因食而伤者多。
余治伤寒有用承气法大便至数十行,犹见胶黑粘腻之粪者,岂可执一下不可再下之说也
。(拙轩曰∶断病确,然后用药准。虽一下再下,自亦无妨,然于诊断不可不加之审也。)
喉痹多有急不及药者,若可进药,须急投之。
产后治法,市医必拘于生化汤。然亦有须审他证之急于去瘀生新也,不可不分别权衡。
产后中风,筋络拘急,手足螈 ,四物合薯蓣、生 、秦艽,补之则易愈,不可概作风
治。腹诊似较脉诊有据,舌诊尤较腹诊有据。
先师东洞翁屡以紫圆治痰粘胶结气逆者,盖亦善用紫圆之妙也。然亦用之当者方效。
松原一闲齐治一妇人,年三十有余,妊娠漏下,用补中益气合十全大补两剂,早晚间投
而愈
。又治一妇年二十,妊娠亦患漏下,他医曾用过补中益气剂、十全大补汤,均不见效,闲齐
用地黄剂即愈。盖一为气虚,一为血热,体质不同,治疗岂可不谛脉诊证而分别也。
桂枝汤治痹痛,亦能奏效。
香港脚上冲,先师东洞翁亦用紫圆治之。
艾圆灸足三里穴,可引香港脚不上攻。
疮疡用艾圆隔姜灸,奏效甚速。
桃花治痹泄,亦可通用。
黄胆证茵陈蒿汤不应者,合五苓散必应。
婴儿抽搐,不必一定,因风、因痰、因食、因热。如久患泻利,及大病后抽搐更多,与
附子
理中汤,每每奏效甚捷。市医有拘于惊风用麻桂各法,不救甚多。(拙轩曰∶唤醒群迷,活
人之功大矣。)
艾灸之效甚捷,痹痛亦有不可艾灸者,霉毒痹痛多不可用艾灸。灸则反剧,当慎之。
按摩法宜于婴儿症,因其投剂易误也。
解毒剂治风疹见愈者,仍有霉毒夹症。
霉疮症身体强壮之人,虽勿投剂,火毒渐清。用当归、生黄、芍药各治肝药,每得愈。
患伤寒者投承气汤大下,反见舌苔黄浓而焦者,必当再下。亦有下后热反盛者,亦宜再
下之而愈。市医多以一下不敢再下,但余见因下而死者少,失下而死者多。
龟背龟胸,由霉毒而成亦多。
瘰 亦有根于霉毒之作,不可不谛审也。
支饮易为肿胀,理中法合金匮肾气法得效。
余治一男子喘症,遇夏季必作,冬时反愈,与他人患喘症者相别。青龙法投之不效,香
薷合
六一散投之即愈。以治暑症之药治喘,盖其喘实因暑而起也。所以治病必求其本谓可信。征
韩一役,患喘甚多,青龙法不效,惜乎未谛审及此。
卒昏倒汗出,肢冷,面现红润者,决死。
老人卒昏倒,脉见弦紧革等者,为恶候。如支饮亦然,其面戴阳者,尤为凶。(温公诗
话云
∶平时充实而光泽可也,唯暴光泽特甚者,死兆也。是如草木将枯,精华顿发而生雀饧,
司命者不可不知矣。)
禀质强盛者,偶损下元,虚火上炎,加之以疫邪,医误为实,与大柴胡汤一下忽脱者有
焉。余故曰∶视色不以目,听声不以耳。
咳嗽有自心肺者,有自胃中者,不辨之,则治方无效。
腹痛诸药无效者,香苏散加青皮姜煎奇中,妊娠大腹痛者尤佳。(征韩役先哲既发明之
。而世医 ,实为可悯。)
患瘵疾者,襟际肉先脱,与他病羸瘦不同,宜熟察。(拙轩曰∶此诊瘵疾一大候,揭出
示学
者,可谓深切。按苏游传尸论云∶此病若脊膂肉消,及两臂饱肉消尽,胸前骨出入,即难疗
也。《灵枢·五变篇》云∶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东郭说盖有所原焉。)
久患痫癖者,瘥后其性躁者,为恶候。
遗精白浊属疝者多,概不可为虚,如强中病亦然。
下血有下焦湿热而虚者,宜茵陈四苓加附子。属肠胃实火者,宜三黄汤。肠风下血,肠
胃中
蓄水饮者,宜四君子汤加黄 、白扁豆。胃中及下焦虚寒者,宜真武汤。如痔下血,亦可因
此法通治。
甘草粉蜜汤,治 囊病痛甚者效。
伤寒以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下之。热除后,肝气大动,谵言妄语如狂者,与竹茹温
胆汤则安。世医不知之,妄下误治者多矣。
瘰 成劳者,与痔漏成劳者,其理全同,但有上下分耳。(拙轩曰∶不止瘰 痔漏,凡
疮口不收,脓水多出者,皆成劳,血液亏乏故也。)
妊娠热郁甚则多堕胎,麻疹疫毒最然。此因肠胃热甚,熏蒸子宫,故用大黄、芒硝无所
嫌,巴豆亦时可用,所谓有故无损也。但疫毒行下夺有机,不可忽诸。
两胁凝结者,直灸章门,则易激动。因先灸风市,则反奏效也。凡灸艾易激者,可善解
此理
。病在上者,先灸足,渐及腰,则上部宽不激动。因灸其部分,则奏全效也,是与大柴胡汤
证候而阻其药者,反与理气汤利其气,而后事疏通则不激同理。灸药之于疾病,岂有二致哉
。
妊娠下部有水气,至产后不瘥,恶露不下,气息促迫者,先利其水,则恶露亦通。治发
狂用
泻心汤紫丸者,夺取诸快利胸膈也。东洞先生治龟胸龟背以紫丸者,恐不过此意。产后脚膝
痿弱与紫丸者,亦疏通胸膈气以下达也。
癖冲逆心下及胁下者,其所冲之眼必为邪视,又有因癖之左右而自异大小者。
妊娠呕吐不止,水分动甚者,小半夏,加茯苓汤、粳米、薯蓣、生 奇中。若中气虚极
者,香砂六君子汤加粳米,各 咀为炒黑,别入洋参一分,水煎少少服之效。
暴吐血不止,或晕绝者,灸鸠尾穴数百壮奇效。(失血甚者,最要接续元气,不可畏其
炎焰,专尚寒凉,逐渐消伐其元气。)
小儿吐乳不止者,对证方中加精品麝香皮效。(大人呕吐诸药无效者,麝香、桂心二味
为末调服效。)
马脾风、麻疹、丹毒三种,治法略同。而有马脾风异治者,如无价散是也。(此说太似
粗,而细味之有理,精于治疗者自知之。)
余尝读先生所着《伤寒论正文解》,深知其识见超乘于古人。又读导水琐言,养婴琐言
,大
见其治术入神品。特如方意解穿凿臆断,或戾古人立方之意,盖方论创于成无己。而吴昆、
李中梓、柯琴、汪昂诸家,各有发明,然或有择焉未精,语焉未详者,方意之难解。振古而
然,岂止此书哉。(拙轩曰∶方意解一书极辨矣。要之一家言,仆亦不能信焉。)
卷上
荻野台洲
属性:享和宽政之间,有以医鸣于京雒者二人∶其一为和田东郭,其二为荻野台洲。台洲加贺
人,
学医于越前奥村良筑,后游于崎阳,受 兰术于译官某氏。业成,悬壶于京师,最以治瘟疫
着
。当时四方之婴沉 痼疾者,不踵乎和田氏之门,则凑于荻野氏之堂。是以二氏治术超越于
时辈,独得精诣。悉出于实验,为临证处方之助,岂为不可哉?余乃就其门生所笔获野家口
诀者,编纂以作医话。如其识见,则有台洲园业书数种,宜就看而已。
温疫小便闭,烦躁或昏冒者不治。若阴证小便闭,少腹凝结,按之不痛者,或小便数急
淋沥
者,俱与加减真武汤,后兼用辰砂六一散,小便得节度则治。(按∶加真武汤说见《温疫余
编》。)
温疫阴证虽不大便十日以上,不燥结者,不可妄与大黄。
温疫舌心干燥者,胸中有热也。舌本干燥者,下焦津液枯竭也。舌上白胎如着糊者,少
阴虚火炎蒸也。白胎如鹅口疮者亦然。
温疫舌两端有白胎,中央胎已脱者,及舌上润滑如朱者,是邪热陷于少阴也。可直与生
地黄,若用附子,则倍加甘草。
温疫热将解,小便频数者,热从小便去也。又有移热于膀胱而频通者,但热将解者,其
色以渐清也。
温疫小血疲劳甚者,宜参附养荣汤。
疫后健忘者,宜安神益志汤。
一老人患直中温疫,头痛如割,烦躁,须臾不能卧,手足微冷,脉沉而数疾,与冷香饮
子三帖,头痛半减。仍服前方,四五日全愈。
直中温疫头痛如裂者,肾厥之邪直逼于太阳经,故项背亦强也。一男子患此证无热,头
痛如
裂,一老医认为阳证,与大承气汤无效,更与柴胡清燥汤,遂不起,岂不浩欢哉。(按∶台
洲潜心于吴氏,于达原逐邪之剂,莫所不试。而阴疫治法,亦发吴氏未言之秘,可谓吴氏之
忠臣氏。)
膈噎者,以蓄血、痰饮、脾肾虚三者为因。因于痰者,饮食专噎于咽喉也,附子理中汤
、旋
复代赭石汤、二陈汤类加松寄生用之,且灸身柱为佳。因于蓄血者,饮食专噎于胸中,且以
右肋骨下有块为标的也,以温脾汤送下乌神散,或二方更服亦可。因于脾肾之虚者,饮食下
胸中,必觉摩痛,或食一纳口则吐白沫数口也,先灸气海。次与松寄生油,又宜服炙猪肉煮
汁,若得食其肉者益妙,此证最属不治。妇人之膈多属蓄血,亦不可不知焉。
鼓胀自心下渐及于大腹者,实也,宜生姜泻心汤、大半夏汤。自中焦膨胀者,宜温胃汤
类。
自下焦胀起者,宜壮原汤加木鳖子。此病以手鼓腹如鼓者,虚也,属不治。是为虚实之辨矣
。血蛊者,自少腹胀起者也,先与生姜泻心汤,则其块徐徐消,然非长服无效。盖有血块必
停水凝结,其块益为大,故先利其水而后治血分,则其效捷矣,或副用鳖甲丸亦一策。
香港脚一证,以槟榔为套药,大概宜槟苏散加木瓜。冲心者,以童便服槟榔末,或紫雪五
分,以童便灌下。此证多属不治。
热毒香港脚者,以或有腹热,或其人自烦热,或灸之不堪热,为其征。凡灸之不堪其热者
,多
为冲心候。若脉数者,益危,不可忽诸。若脉缓者,无冲心之患。干香港脚证灸之不甚痛者,
无害,虽脉数亦可灸。
每年夏秋之际,患香港脚者,宜肾气丸料风引汤(恐谓《外台》唐风引汤,非《金匮》方
也。)类其人寒时预服肾气丸料,则至翌年不再发。
香港脚麻痹及于口唇者,其毒深也。积年患之者,固无论矣。
香港脚烦躁者,宜粒甲丸。
风湿香港脚者,以疼痛为辨。疼痛者,必不冲心。若将冲心者,宜唐侍中一方。但痛轻者
,宜六物附子汤。
云州侯(松江城主)患香港脚肿满,侍医与以鲤鱼汤,虽小便颇利。其痛不可堪。因请诊为
风毒
香港脚,服杜仲汤痛顿减,而小便日短少,其色渐赤浊。众以拟议仍连进前方,其病遂愈。
凡水肿与鲤鱼汤者,以腹大满为主,若不腹满者无效,小林大陵(京师医师)鲤鱼汤合苏
子降
气汤亦效。(鲤鱼治水病颇效。然脾胃不和,便滑呕恶者,不可食。按∶范汪方有醋煮法,
则为较和醋食当佳。)
凡治水肿导水茯苓汤,以心下悸为主。若心下专有水气者,宜实脾饮,其他木防己汤、
六物附子汤类,可随证而选用。
水肿证有小便虽不多通。肿气减者,盖水之所凑气亦凑。气一散,水亦减也。若内陷者
,其
气不振,故水不能流以陷于里也。欲振其气者,宜真武汤、壮原汤类。其人自阴茎阴囊肿者
,亦虚肿也,宜肾气丸。
妊娠水肿随胎气长而甚者,胎压水道也,分娩则愈。
子痫者,与芍药甘草汤加干姜,副用童便可也。盖产前子痫与产后痉无异,故又宜甘草
干姜
汤。《妇人良方》交加散,亦治柔痉。产后之痉病与豆淋酒者,以酒气缓筋脉也。此等法不
可拘产后可,亦治杂病之痉矣。
痛风以发表为先,务宜越婢加术附子汤,最后与下剂为佳,宜神 丸。此证不泄下水毒
,则无全效。(痛风热甚者,与禹功散无效,不如神 之捷。)
呕吐证与诸止呕药不应者,官参一味,五分浓煎。(以水二合煮取八勺。)去滓,伏龙肝
末少许,取其澄汁服之。
吐唾不止,用安蛔药无效者,属《素问》所谓肾液宜肾气丸。又有属胃上寒饮者,仲景
曰∶喜唾久不了了者,理中丸主之是也。
胸痛证有痰饮,有蓄血。痰痛多在左,血痛多在右。属痰者清湿化痰汤、枳实薤白桂枝
汤
、控涎丹类选用之。属蓄血者,宜与大柴胡汤、龙胆汤、乌神散等。若妄投破血剂则吐血,
不可不知。
真心痛者,饮麻油为佳。凡病属心脏者多不治。
霍乱多系于胃中停滞,故盛暑时减饮食则无其患。小儿中暑霍乱,尤自饮食发。馒头类
不可
食,乳哺者患之少,其因饮食可知矣。热甚危急者,宜与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干霍乱者,
宜大承气汤,不可妄与瓜蒂散,调理当用附子理中加桂、补中益气加附子类。
疟疾用达原饮加柴胡,其他九味清脾饮类,伍草果者最可也。阴疟别无治,方用达原
饮类,迨病发于昼间宜截之。
左乳上痛而咳者,肺痈也,初起者宜四味薏苡仁汤、甘草干姜汤类。其人无故脐中腐烂
出水者,属脾胃湿热,与平胃散加大黄,以赤乌散或奇良末贴脐中为佳。
眩晕有二道∶因水饮昏倒者,宜苓桂术甘汤、奔气汤加茯苓类,盖奔气汤加茯苓主降下
,更加附子推下之力反优,因气虚眩冒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附子。
心下有留饮痞硬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不痞硬者,宜茯苓饮、五苓散类。若留饮腹中有
动气
,或肾虚其气上冲者,宜桂枝、龙骨、甘草、牡蛎加茯苓汤。癫痫者,亦用此方。别有口诀
赘焉。
血淋者,宜龙胆泻肝汤、八正散类。脓淋宜萆 汤。石淋宜透泉散,又以琥珀油涂导尿
管插
入之于茎中,则石从坠。冷淋者宜生附散,小便已恶寒者,此方最效,鸡卵制芎黄散,亦治
此证。
大便闭用鸡卵制芎黄散奇效。其方鸡子去白止黄,以芎黄散和其中炼,将包湿纸埋之于
热灰中,以灰冷为度取出,去壳研末,白汤送下。
其人当右肋下有块者,必吐血。妇人经水不利而吐血者,属逆经,其血必黑,宜大柴胡
汤,
三黄泻心汤类。自肝藏发者属蓄血,其血亦黑,并用前方。自肺藏发者鲜血也,其血虽一滴
难治,先与加味百合地黄汤、犀角地黄汤类为是。酒客吐血,属胃中蓄血,宜三黄泻心汤。
若不止者,属脾血,宜理中汤。盖下血久则脾衰失裹血之职,自然止也。独步散能治吐血下
血,衄而属鲜血者无效。下血者,宜食海鱼,不可食河鱼。(按∶独步散,干柿一味为霜服
。)
痢疾初起,以发表为紧要。若将噤口痢者,早可大下之,宜大柴胡加芒硝汤。禁口药汁
难下
者,咽以生萝卜汁,则得能下也。冷痢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