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征天下-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吧”,李忠关心道。
  典韦摇了摇头,抿着嘴一言不发。
  “好了,此人武艺高强,你败在他的手里也情有可原,估计我军之中能跟他一脚高下的也唯有汉升,之龙,子令而已”,李忠拍了拍典韦的肩膀,安慰道。
  典韦沮丧的点了点头。
  “杀,杀,杀”
  吕布脱离了典韦,便一路朝董卓杀了过去,没有人能够在他的手下走过一招,每次出手都狠辣无比。
  “太师莫慌,吕布来也”
  吕布大叫一声,手中的方天画戟也挥舞的更加快速,往往一戟就能斩杀几名乌丸士兵。
  “撤”
  这时乌丸军阵里也响起了撤退之声,几万乌丸铁骑带着不甘之色,如潮水般退却。
  “呼”
  此刻的董卓已狼狈不堪,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显然剧烈奔跑使得他臃肿的身体不堪负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冒出。
  “太师,现在怎么办?”,吕布来到董卓面前,心有不甘的问道。
  “太师,还是先离开为好啊”,李儒道。
  董卓点点头道:“好,好,先离开此地”,董卓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显然刚才乌丸士兵的狠命冲杀已经将他吓得不轻,现在他才知道李忠这煞星招惹不得,一旦拼起命来,那还真是不死不休。
  “撤”
  吕布不甘的点点头,大手一挥,便护卫着董卓朝西面而去。
  “噗嗤”
  “恶来,怎么样?”
  撤退的典韦突然喷出一口血,李忠见此,连忙问道。
  典韦摸了摸嘴角的血迹,咧嘴一笑道:”没事,就是被那吕布给震伤了“。
  李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走吧,估计洛阳已经到手了“。
  天也逐渐的明亮了起来,如新生婴儿般的朝阳正缓缓升起,那一抹温和的阳光照射在身上,让人不由得精神一震,新的一天开始了!
  洛阳城!
  此刻的洛阳城宛如一座被遗弃的城池一般,显得毫无生机,一条条冷清的街道,一队队黑衣黑甲的士兵不停的在城内巡逻,让人感到一抹凝重。
  昨夜的一场大战已经惊扰了洛阳城内的百姓,在这战乱之中,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躲在家里祈祷自己不被抓取充军,自家的粮食能够得意保存,自己的妻子儿女能够不被糟蹋,自己的年迈父母能够颐养天年。
  哒哒哒!
  望着逐渐出现在眼前的雄伟轮廓,李忠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这一支大军便是李忠所带领的乌丸铁骑,伏击过董卓之后,他们终于是赶回了洛阳城了。
  “快开城门,那是主公”
  片刻后城门大开,李忠带着几万铁骑奔入了洛阳。
  至此,洛阳之战结束!


 第三百三十二章 洛阳(上)

  洛阳之战,以李忠的幽州军夺取洛阳而取得完胜。
  董卓不仅失去了洛阳,更是损失了近二十万大军,可谓是损失惨重。
  而出人意料的是,天子刘协被益州牧,镇西将军刘焉带回了成都,袁绍曹操等人的对抗李忠联盟在几次攻打虎牢关未果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暂时休兵罢战。
  随着另外三个军团的援军抵达,汇集在洛阳一带的幽州军数量更是达到了近三十万,使得各方诸侯都不敢妄动,这便是实力的震慑。
  正所谓若国无外交!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般悄然流逝!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过去。
  洛阳城。
  经过一个月的改变,如今的洛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大街上人来人往,不论是过路的商人,或是寻常的百姓,亦或异族之人,都能随处可见。
  如今的洛阳虽然不如往日的繁华,但是不破不立,更是有了李忠的轻要赋役,从董卓暴政中解脱出来的洛阳百姓,更是对李忠感恩戴德,对幽州军的统治的抵触心理,也随着时间逐渐流逝。
  “主公,人好多啊”,一名相貌丑陋的恶汉咧着嘴朝身边一名身着白色长衫的英俊男子说道,眼神之中充满了敬意与恭敬。
  “恶来,你的伤怎么样了”
  原来这一行人便是车骑将军,哦,不,现在应该是大将军了,五日前,身在成都的献帝刘协便敕封李忠为大将军,忠候,以表彰其救驾之功勋。
  “主公,俺早就没事了,嘿嘿”,典韦咧嘴笑道。
  大将军李忠笑了笑道:“这就好啊”。
  “放心吧,将领有恶来报仇的机会”,李忠见典韦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样,拍了怕他的前胸道。
  典韦战意浓浓的点了点头。
  “那吕布真有如此本事,典黑子,你莫不是被那个小兵给伤了,最好胡乱找了个理由吧”,一旁的许褚笑眯眯的说道。
  典韦大怒,朝许褚吼道:“许胖子,你。。。。。。”。
  “好了,都闭嘴”,李忠见两人又要吵起来,有些哭笑不得的呵斥道。
  “主公,周瑜大人请您回府,说是有事相商?”,这时从远处跑来一名铁卫,恭敬的朝李忠说道。
  李忠点点头道:“走吧,回去”。
  一行人逐渐消失在了大街上。
  洛阳(这里指的是皇宫)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
  由各门引出的道路将洛阳分成若干区域,中为宫廷区,包括南宫和北宫。官署区位于南宫之左,东城耗门之内,在南宫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组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权贵居住区分布于上东门之内,如步广里、永和里等。
  太仓、武库在城西北角。东汉洛阳“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和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其位置在北宫的西南,南宫的西北”
  明帝永平五年于城东又设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阳早期的布局设计中,金市是被规划在南宫之后,而官署区在正宫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洛阳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心,由南、北二宫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正义:“《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刘邦曾置酒南宫,刘秀幸却非殿而定都,后起前殿,明帝整修北宫。蔡质《汉典职仪》曰:“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
  洛阳宫城早期“继承前代南北宫制度的传统,以南宫为主,北宫为辅“。
  明帝以后逐渐以北宫为主。根据王仲殊的推测,南宫大约在中东门大街之南、广阳门大街之北,开阳门大街之西,小苑门大街之东,为长方形,南北约1300米,东西约1000米,北宫大致在中东门大街之北、津门大街之东、谷门大街之西、北靠城墙,呈方形,面积稍大,都位于洛阳城的中央地带。
  南北宫既有朝会之所,又有寝宫,都在同一宫城之内。《东京赋》:“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北宫修建后,永乐和永安作为太后寝宫,地位最重要。此二宫皆在正殿德阳殿以北,符合前朝后寝的格局。南宫以却非殿为正殿,而其余诸殿多在其北,皇帝与嫔妃所居也在正殿以后。这和《考工记》所记之寝宫制度大体符合。
  东汉的宗庙与社稷,是按照“左庙右社”规划,《后汉书》卷九十九《祭祀下》:“建武二年,立太社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
  《洛都赋》:“近则明堂辟雍灵台之列,宗祀扬化,云物是察。”
  这里的明堂,辟雍和灵台是重要的礼制建筑,是东汉洛阳区别与西汉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修建,代表着东汉采取了与西汉不同的政治文化制度。
  合称为三雍。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注云:“三雍,宫也,谓明堂、灵台、辟雍。《前汉书音义》曰:皆叶天人雍和之气为之,故谓三雍。”
  明堂是周制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明堂之制自西周始广。
  《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如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东汉明堂祭祀和布政作用的统一,是建立在天人感应的学说上。将明堂作为德治王政的象征,在儒家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因为明堂天人感应的产物,其严格依照阴阳五行观念建造起来的,“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东京赋》)八达,八牖;九房,九宫;规天,象天之圆;矩地,因地之方。


 第三百三十三章 洛阳(下)

  按照不同的月份而行政令。此与《白虎通义·灵台明堂》所载类似。根据考古发掘,东汉的明堂遗址位于平城门大道东侧,基座呈方形,上有圆形台基。其形制,采取的是九室十二堂布局,与西汉明堂五室不同;其上以茅草加瓦覆盖,同于古制;有桥、堑之类的辅助设施。
  明堂左有辟雍,右有灵台。
  《东京赋》:“造舟清池,惟水泱泱。左制辟雍,右立灵台。因进距衰,表贤简能。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辟雍为帝王行教化之所,也是礼乐教化的象征。
  按照《礼记·王制》的说法,辟雍为教育之所,经常在这里举行礼仪活动。
  李尤《辟雍赋》:“辟雍岩岩,规矩圆方。阶序牖闼,双观四张。流水汤汤,造舟为梁。神圣班德,由斯以匡。喜喜济济,春射秋养。”
  明堂之右,谓之灵台。
  长宽各约220米,中心为边长约50米的夯土台基,残高约8米。台基周围有两层平台,下层台面有环廊,上层四周各有五间建筑,建筑四面墙壁各涂有相应颜色,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以对应四灵之位,以符合休征之说。
  张衡曾为太史令,长期主持灵台的工作,其所铸浑天仪就置于此,他说灵台用于“冯相观祲,祈禠禳灾”,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班固《灵台诗》:“乃经灵台,灵台既崇。帝勤时登,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庑。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记载,永平二年,明帝“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通过灵台观察天象,以达到帝王行事与之相睦。
  东汉非常重视三雍的象征意义。光武在封禅泰山时,告祷天地曰:“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贽。吏各修职,复于旧典。”
  东汉修建并重视三雍,证明了东汉政治文化的取向,是采用儒家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这与西汉重视武功霸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一点上说,三雍不仅代表了东汉建筑合乎礼制的特点,也标志着东汉政权对强调“德治王政”的认同,更象征东汉对礼乐教化的重视。
  而这,也使得异族之人对于东汉虎视眈眈,先是匈奴的背叛,然后便是臭名昭著的五胡乱华,而东汉著名的才女,蔡邕之女蔡文姬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匈奴掳去。
  以至于现在所有的汉人都养成了一种可以说是软弱的性格,血液里的那种血性也被逐渐的磨灭直至消失。
  但是幽州军对于军人的待遇可谓是天下之最,一个战死的普通士兵便能够得到八十两白银的抚恤,每个月的粮饷也不是其他诸侯可以比拟的。
  而李忠要做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更多的百姓消除对参军的恐惧和抵触,显然,他做到了,在幽州统治的地方,百姓们参军的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幽州军的一份子。
  不为别的,如果你战死沙场,你将会被送进陵园安葬,受后人祭拜,这是何等的荣耀和风光。
  而李忠就是要通过这种发放,激起大汉百姓身体里早已冰冷的血液,他要用这种发放告诉所有人,,要想子子孙孙安稳的生活,唯有依靠强大的武力震慑四周异族,你跟他们去将什么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那还不如直接自杀算了。
  战斗的精神,尚武的精神!
  儒家经典是教你如何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的境界,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纯粹是放屁。
  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之间,讲的是利益,不是狗屁的礼仪文明,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更何况是其他人。
  一个穷酸秀才跟一群土匪之间讲道理,结果会是怎样,估计都能够想到,唯有你比他强,你比他更狠,方才能够使他臣服,才能够生存下去。
  洛阳作为大汉之都城,东汉之都城,可谓是天下之中心,也是儒家集中之地。
  一个个老学究天天摇着头,看着手中泛黄的古书,嘴里念着: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如果来的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异族之人,你也要欢迎?
  愚不可及!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信!
  独尊儒术,乃是愚蠢之举!
  百家齐鸣,才是王者正道!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能够持续发展的国度,除了强大之外,难道还有其他途径不成?
  陈汤有云:“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却是消极的一面,为何要等到别人犯你的时候,你才做出反应,将各种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才是正道,才是明智之举,所谓最好的防御乃是进攻,不论怎么防守,都有被攻破的时候,所以,必要的时候,必须要主动进攻,主动争取你所需要的东西,因为这些别人是不可能傻乎乎的放到你的手里。
  《尉缭子·武议》:“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巳而用之。”
  大意是:武器,是杀人的凶器,战争,是暴力的行动,将帅,是掌握生杀的官吏,所以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它。
  战争,确实是残忍,血腥的一面,一场战争可能要死一万人,十万人,甚至是数十万,百万人都有可能。
  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何会有战争,那必然是有一方主动挑起的,为何他会挑起战争,无非是为了利益,什么借口都是假的,唯有利益才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如果你有我需要的东西,那么就算发动一场战争又如何,只要有足够的利益。
  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正道。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篇章,如果用的好的话,则国家强盛不在话下,当然如果用的不好的话,那就是万劫不复!
  (有些罗嗦了,大家见谅。另外这些是不需要收费的,呵呵!!)


 第三百三十四章 密谋

  李忠现在的住所便是昔日大将军何进的府邸,而周瑜等人办公地地方,则是在洛阳官衙,而周瑜则是被李忠封为洛阳令,掌管洛阳事务。
  而李忠带着典韦许褚等人便是朝着官衙而去。
  “主公,主公”
  官衙卫士不停的朝李忠行礼,李忠则是微微一笑,很快,便是到了大堂。
  这座官衙可谓极大,光是占地面积起码都有千亩以上,而这大堂就相当于皇宫内皇帝上早朝的地方。
  “主公”,周瑜见李忠来到,连忙起身叫道。
  李忠点点头,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
  “坐吧”,李忠笑道。
  两名侍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送上了茶水。
  李忠喝了一口,问道:“公瑾急急忙忙的叫我回来,是出了什么事吗?”。
  周瑜点点头道:“主公,据我们安插在鲜卑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那檀石槐估计是坐不住了,而且最近匈奴人和高句丽人来往鲜卑很是频繁,估计。。。。。。是有南下的意思?”。
  李忠眼睛一眯,渗人的寒意从双眼冒出,周瑜看得出来,李忠是真的怒了。
  “呵呵,好啊,牛鬼蛇神都蹦出来了啊”,李忠怒极而笑道。
  “公瑾,文和哪里准备的怎么样了”,李忠转头问道。
  周瑜道:“文和先生已经准备好了,组建了一个新的军团,而且还从乌丸招募了五万骑兵,而且还有翼德,许腾,许仪等猛将的辅助,想来因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忠笑着点点头道:“这就好,公瑾,立即给文和发去飞鸽传书,让他立即动手吧”。
  “是,主公”,周瑜点点头。
  “我们也要加快速度了啊,公瑾,你看看有什么办法先把南匈奴给解决了,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很是让我不喜,如果能解决了他们,以后我们都要顺利很多”。
  “是”,周瑜苦笑一声,应诺道。
  李忠见此,拍了拍周瑜的肩膀道:“公瑾,实在是辛苦了啊”。
  “主公说哪里话,能够为主公出谋划策乃是瑜之大幸”,周瑜惶恐道。
  “公瑾,明日一早召集所有文臣武将到大将军府”,李忠道。
  周瑜点点头,应诺一声。
  第二天一大早,大将军府邸。
  此刻洛阳所有幽州一系的文武都聚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