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局方》黑神散、五积散加枣煎服。 
x〔薛〕x产后咳嗽,或因阴血耗损,或因肺气亏伤,或阴火上炎,或风寒所感。主治 
之法,若阴血虚者,用芎、归、熟地、参、术。肺气伤者,用四君、芎、归、桔梗。阴火上 
炎者,六味地黄加参、术。风寒所感者,补中益气加桔梗、紫苏。若瘀血入肺发喘,急 
用二味参苏饮,多有得生者。若兼口鼻起黑,或鼻出血,急用前饮,亦有得生者。然而所 
患悉因胃气不足,盖胃为五脏之根本,人身之根蒂,胃气一虚,五脏失所,百病生焉。但 
患者多谓腠理不密所致,殊不知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亦因土虚不能生金,而腠理不密,外 
邪所感。其阴火上炎,亦壮土金,生肾水,以制火为善。若迳治其病,则误矣。一产妇 
咳嗽声重,鼻塞流涕,此风寒所感,用参苏饮一盅,顿愈六七,乃与补中益气加桔梗、茯 
苓、半夏,一剂而痊。又与六君加黄 ,以实其腠理而安。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 
干,内热晡热,彻作无时。此阴火上炎,当 
补脾肾,遂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产妇咳而腹满不食,涕唾面肿气逆,此病在胃,关于肺,用异功散而愈。 
旋复汤(即旋复花汤,见喘。有汗者去麻黄。) 
x知母饮x 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宜服此药。若伤风痰嗽,却以寻常伤 
风药主治。(一名二母散。) 
知母 贝母 白茯苓 人参(各二钱) 桃仁 杏仁(并生去皮尖,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集验》疗产后感风,伤寒咳嗽,多痰唾粘。 
甘草 苦梗(各一两半) 款冬花(一两) 生麦门冬 生地黄(各三两) 葱白(一握) 
豉(二合) 旧方无葱白与豉。 
上 咀,水二升,煮取八合,去渣,食后分两服。 
《经效》疗咳嗽多痰,唾粘气急。 
前胡 五味子 紫菀 贝母(各一两半) 桑白皮 茯苓(各二两) 淡竹叶(二十片) 
上 咀,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渣、食后分两服。 
疗产后咳嗽气喘。 
百部根 苦梗(各六分) 桑白皮(二十分) 干百合 赤茯苓(各八分) 
上 咀,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渣食后分两服。 
自制噙化丸(见前杂病咳嗽。) 

卷之五产后门

属性:x〔娄〕x产后喘极危,多死也。 
x〔郭〕x产后喉中气急喘促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 
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胞衣 
不下。)血去喘自定。 
陈无择评曰∶产后喘急固可畏,若是败血上熏于肺,犹可责效夺命丹。若感风寒,或 
因忧怒饮食咸冷等,夺命丹未可均济,况孤阳绝阴乎。若荣血暴绝,宜大料煮芎 汤亦 
可救。伤风寒,宜旋复花汤。性理郁发,宜小调经散,用桑白皮、杏仁煎汤调下。伤食, 
宜服见 丸、五积散、芎 汤。 
x〔薛〕x前证若脾肺气虚弱,用六君、桔梗。若兼外邪,更加紫苏。若中气虚寒,用 
补中益气加炮姜、肉桂。若阳气虚脱,更加附子。若瘀血入肺,急用二味参苏饮。一 
产妇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护脐腹。此阳气虚脱,用参附汤四剂而愈。浦江吴辉 
妻,孕时足肿,七月初旬产后二月洗浴,即气喘,但坐不得卧者五个月,恶风得暖稍宽, 
两关脉动,尺寸皆虚,百药不效。用牡丹皮、桃仁、桂枝、茯苓、干姜、枳实、浓朴、桑 
白皮、紫苏、五味、栝蒌仁煎汤服之即宽,二三服得卧,其痰如失。盖作污血感寒治之也。 
x血竭散x 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上喘,命在须臾,宜服。 
真血竭(如无,紫矿代) 没药 
上等分,研细频节,再研取尽为度。每服二钱,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盏,煎一沸温调 
下。方产下,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恶血自循经下行,更不冲上,免生百病。 
x云岐参苏饮x 治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 
人参(一两,为末) 苏木(二两) 
上以水两碗,煮取苏木一碗以下,去渣调参末,随时加减服,神效。 
x旋复花汤x 治产后伤风寒,喘、咳嗽,痰涎壅盛,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荆芥穗 半夏曲 前胡 甘草(炙) 茯苓 五味子 杏仁(去皮尖,麸 
炒) 麻黄(各等分) 一方,芍药、茯苓多一倍。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温服。(有汗 
者,不宜服。) 
若伤咸冷冻饮料食而喘者,宜见 丸。(见前痞闷。) 
x五味子汤x 治产后喘促,脉伏而厥。 
五味子(杵,炒) 人参 杏仁(各二钱) 麦门冬(去心) 陈皮(各一钱) 
上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大补汤x 治产后百日外,面青浮肿唇白,气急有汗,乃大虚之证,急宜服此。 
当归头 大川芎 大白术 白芍药 白茯苓(多) 人参(多) 黄 (多) 五味子 
熟地黄 干姜(上下) 甘草(少) 
上锉散,水煎服。此二帖不退,即加川乌、木香,另磨入服。有泻,加诃子、肉豆 
蔻、粟壳。 

卷之五产后门
鼻衄
属性:x〔郭〕x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 中,还 
出颊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后气虚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 
得,故令口鼻气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胃绝肺败,不可治。 
《经验方》云∶急取绯线一条,并产妇顶心发两条,紧扎中指节上即止。无药可治,亦 
禳厌之一端也。 
x〔薛〕x按胃脉侠口绕承浆,盖鼻准属脾土,鼻孔属肺金。诚胃虚肺损,气脱血死之 
证,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五钱,亦有得生者。 
x〔汪〕x一妇产后,血逆上行,鼻衄口干,心躁舌黑,盖因瘀血上升,遂用益母丸二丸, 
童便化下,鼻衄渐止,下血渐通。 

卷之五产后门
血崩
属性:x〔陈〕x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劳役损动,致血暴崩,淋 
沥不止。或因酸咸不节,伤蠹荣卫衰弱,亦变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急 
服固经丸以止之。 
陈无择评曰∶血崩不是轻病,况产后有此,是谓重伤。恐不止咸酸不节而能致之,多 
因惊忧恚怒,脏气不平,或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成崩中。固经丸 
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芎 汤加芍药,候定,续次随证诸药治之为得。 
x〔薛〕x前证若血滞小腹胀满,用失笑散。血少小腹虚痞,芎 汤。肝火血妄行,加味 
逍遥散。脾郁不统血,加味归脾汤。脾气虚不摄血,补中益气汤。浓味积热伤血,清胃 
散加槐花。风热相搏伤血,四君子、防风、枳壳。一产妇血崩,小腹胀痛,用破气行血 
之剂,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恶寒呕吐,大便频泻。余用六君加炮黑干姜,四剂稍愈,又 
以十全大补三十余剂而痊。一产妇血崩,因怒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 
肝经血耗生风。余用六味丸料一剂,诸证悉退,但食少晡热,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 
而愈。 
x固经丸x 
艾叶 赤石脂( ) 补骨脂(炒) 木贼(各半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为末,陈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下,米饮亦可。 
x芎 汤加芍药方x 
芎 当归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热服,无时。 
x熟干地黄散x 治产后崩中,头目旋运,神思昏迷,四肢烦乱,不知人事。 
熟干地黄 伏龙肝 黄 赤石脂(各一两) 阿胶 甘草 白术 艾叶(炒) 川芎 人 
参(各半两) 当归(七钱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x白芍药散x 治产后崩中下血,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白芍药 牡蛎 干姜 熟干地黄 桂心 黄 乌贼鱼骨 鹿角胶 龙骨(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 
又方 
赤石脂 熟地黄(各一两) 鹿茸 牡蛎 当归(各半两) 
上为细末,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x阿胶丸x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阿胶 赤石脂(各一两半) 续断 川芎 当归 甘草 丹参(各一两) 龙骨 
鹿茸(酥炙) 乌贼鱼骨 鳖甲(炙,各二两,共为细末) 
上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 
x菖蒲酒x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 
菖蒲(一两半细锉,)以酒二盏,煮取一盏,去渣,分温三服,食前。 
x瑞莲散x 治产后恶血崩漏,状如泉水。 
瑞莲(百枚,烧存性) 棕榈(烧存性) 当归 桂心(各一两) 鲤鱼鳞(烧) 川芎(各七钱半) 
槟榔(二枚)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煨姜酒调下。如未止,更进一服。或非时血崩,无药可治,但 
进三服即止。 
《补遗》治产后血崩。 
香附子(炒赤,二两) 莲蓬壳(五枚,烧存性) 
上为末,米饮调下二钱、 
产后血崩,素有热者,奇效四物汤良。(方见血崩。) 

卷之五产后门
月水不调
属性:x〔大〕x产后月水不调者,由产伤动血气,虚损未复,而风邪冷热之气客于经络,乍冷 
乍热,冷则血结,热则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故名不调也。 
x〔薛〕x前证若过期而作痛者,气血俱虚也,八珍加柴胡、丹皮。不及期而来,血热 
也,四物、山栀、柴胡。将来而作痛者,血实也,四物加桃仁、红花。过期而来者,血 
虚也,四物加参、术。紫黑成块者,血热也,四物加炒栀、炒连、丹皮。作痛而色淡者,痰 
多也,四物合二陈。治当临证制宜。一产妇月经不调,内热燥渴,服寒凉之剂,血更 
如崩,腹胀寒热,作呕少食。用六君子二十余剂,诸病悉愈,以加味逍遥散调理而安。 
x琥珀散x 治产后经脉不调,四肢烦疼,饮食全少,日渐羸瘦。 
琥珀 牛膝 生干地黄 当归(各一两) 桃仁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服。 
x姜黄丸x 治产后虚乏不足,胸心短气,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食少烦渴,四 
肢无力。 
姜黄 当归 熟地黄 牡丹皮 浓朴(制) 桂心 川芎 续断 桃仁 白术(各一两) 
赤芍药 木香(各七钱半) 羚羊角屑(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卷之五产后门
月水不通
属性:x〔大〕x夫产伤动于血气,其后虚损未复,而为风冷所伤,血之为性,得冷则凝结,故 
风冷伤于经血,结于胞络之间,故令月水不通也。凡血结月水不通,则成血瘕,水血相 
并,复遇脾胃衰弱,肌肉虚者,则为水肿也。 
妇人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此 
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若产后月水不通者,盖新产之后,劳伤气血,或去血过多,乳 
汁通行,自是不通,若乳子岁半或一岁之内,而月经不行,此是常候,即非病也,何必通 
之。谚云奶假是也。若半岁而行者,或四五个月便经行者,皆是少壮血盛之人,注受极 
易,产乳必众,其子失乳,必四肢 羸,肚大青筋,头大发焦,好啖泥土,病名无辜。若 
经血有余者,不可以药止之。若产后一二岁,月经不通,而无疾苦,何必服药。或劳伤气 
血,冲任脉虚,气血衰少而不能行者,但服健脾胃,资气血之药,自然通行。若用牛膝、 
红花、苏木、干漆、虻虫、水蛭等药以通之, 
则为害滋大,经水枯竭则无以滋养,其能行乎。初虞世所谓譬犹索万金于乞丐之手,虽 
捶楚并下,而不可得也。后之学人,更宜详番而疗之。 
x〔薛〕x前证脾胃虚弱,用六君子汤。若兼郁火伤脾,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若怒 
火伤血,宜用四物合小柴胡。气血俱虚,用八珍、牡丹皮。仍参前论主之。一产妇月 
经年余不通,内热晡热,服分气丸,经行不止,恶寒作渴,食少倦怠,胸满气壅。朝用 
加味逍遥散,夕用四君子汤,月许,诸证稍愈。佐以八珍汤,兼服两月而愈。 
以上三证,宜于调经门中参看通用。 

卷之五产后门
泻利
属性:x〔郭〕x产后腹痛及泻利者何?答曰∶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易侵。若未盈月,饮冷当 
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故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 
泄肠鸣,或下赤白, 胁填胀,或痛走不定,急服调中汤立愈。若医者以为积滞取之,祸 
不旋踵,谨之谨之。 
陈无择评曰∶产后下痢,非止一证,当随所因而调之。既云饮冷当风,何所不至,寒 
热风湿,本属外因,喜怒忧思,还从内性,况劳逸饥饱,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调中 
汤。赤白滞下,非此能愈,各随门类,别有正方。 
x〔薛〕x产后泻痢,或因饮食伤损脾土,或脾土虚不能消食,当审而治之。若米食所 
伤,用六君加谷 。若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 。若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 
兼呕吐,皆加藿香。若兼咽酸或呕吐,用前药送越鞠丸。若肝木来侮脾土,用六君加柴 
胡、炮姜。若寒水反来侮土,用钱氏益黄散。若久泻,或元气下陷,兼补中益气汤以升发 
阳气。若泻痢色黄,乃脾土真气,宜加木香、肉果。若脾土虚寒,当用六君子加木香、姜、 
桂。若脾肾虚寒,用补中益气及四神丸。若属命门火衰,而脾土虚寒,用八味丸以补土 
母。若小便涩滞,肢体渐肿,或兼喘咳,用金匮肾气丸以补脾肾,利水道。若胃气虚弱 
而四肢浮肿,治须补胃为主。若久而不愈,或非饮食所伤而致,乃属肾气亏损,盖胞胎主 
于任而系于肾,况九月、十月,乃肾与膀胱所养,必用四神、六味、八味三药以补肾。若 
用分利导水之剂,是虚其虚也。一产妇泻痢,发热,作渴,吐痰甚多,肌体消瘦,饮 
食少思,或胸膈痞满,或小腹胀坠,年余矣。余以为脾胃泻,朝用二神丸,夕用六君子,三 
月余而痊。一妇产后泄泻,兼呕吐咽酸,面目浮肿,此脾气虚寒。先用六君加炮姜为主, 
佐以越鞠丸而咽酸愈;又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康。一产妇泻利年余,形体 
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日吐痰三碗许,脉洪大,重按全无,此命门火 
衰,脾土虚寒而假热,吐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源也。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 
益气汤兼补肺金而脾胃健。一产妇腹痛后重,去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进。与死 
为邻,此脾肾俱虚。用四神丸、十全大补汤而愈。但饮食难化,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 
汤而康。一妇人五月患痢,日夜无度,小腹坠痛,发热恶寒,用六君子汤送香连丸,二 
服渐愈。仍以前汤送四神丸四服全愈。至七月终,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 
舌干燥,饮食无味,大便不实,小便频数,洒淅恶寒,凄惨不乐,此肺之脾胃俱虚,而阳 
气寒不伸也。用升阳益胃汤而痊。 
汪石山治一妇产后滑泄,勺水粒米弗容,时即泄下。如此半月余,众皆危之,或用五 
苓散、平胃散,病益甚。汪诊之,脉皆濡缓而弱。曰∶此产中劳力以伤其胃也,若用汤 
药,愈滋胃湿,非所宜也。令以参苓白术散除砂仁,加陈皮、肉豆蔻,煎姜、枣汤调服, 
旬余而安。 
x〔丹〕x治产后泄泻,恶露不行,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泻,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 
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三呷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 
病。(方名的奇散。) 
产后泄方 
茯苓 川芎 黄芩 白术 干姜 滑石 陈皮 芍药(炒各) 
上水煎服之。 
x调中汤x 
高良姜 当归 桂心 芍药 附子(炮) 川芎(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上方惟寒中洞泄者宜之。其肠胃有热者,当服黄连而愈,如如金丸、香连丸之类。若 
戊己丸、固肠丸、四神丸、五味子丸之类,皆产后大便不实必用之药,已详载杂病及前泄 
泻门中,兹不赘引。 

卷之五产后门
赤白痢
属性:x〔大〕x产后痢疾者,由产劳伤,脏腑不足,日月未满,虚乏未复,或劳动太早,或 
误食生冷,若行起太早,则外伤风冷,乘虚入于肠胃,若误食生冷难化之物,伤于脾胃, 
皆令洞泄水泻,甚者变为痢也。若血渗入大肠则为血痢,难治,世谓之产子痢也。得冷 
则白,或如鱼脑,得热则赤黄,或为骤血。若冷热相搏,则下痢赤白,或脓血相杂。若下 
痢青色,则极冷也。若饮食不进,便利无常,日夜无度。产后本虚,更加久痢不止,无力 
瘦乏,愈见羸弱,谓之虚羸下痢。又有产后气宇不顺,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