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八章 第一轮开始
更新时间2015…2…16 11:31:19 字数:2148
(今天中午更新的时候没注意,整章完全没断句,晚上回来复看才发现,赶紧修改了。对不住各位小主们,我错鸟~)
24位主厨陆续来到汇仙楼的后院赛场上,只见院子里已经设好了灶眼,横六竖四共24个灶眼。林苗找到203号灶眼,发现自己是在第三组。而范二爷的210号灶眼是在第一组。
此时,主厨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灶眼位置,有的站在位置上思考题目,有的在场边的菜架上挑选合适的食材,有的在查看锅灶刀具等。范二爷走了过来,将一直背在身上的木箱打开,挑出一套刀具给林苗,微微笑了笑,鼓励道“放轻松,尽力去做就好了。刀具给你放这里了,磨的很锋利,用的时候小心一点。”
林苗点了点头,目送范二爷回到一组的位置上。
乡愁,这个题目应该做什么菜呢?林苗思考了起来。
四位评委也移步到了后院的评委席入座,观众们也相继在赛场的四周找到了观看比赛的位置。大奶奶柳玉蝉和大少爷陈佑宗坐在赛场的左边。林王府的王爷林启江,夫人张淑茹,少爷林放龙,坐在赛场的右边。
林放龙的目光在赛场上游移,不一会儿便找到了林苗的位置,他嘴角轻轻勾起一抹微笑,眼神中满是温柔。放眼整个赛场,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孩子,年龄还这么小,真是引人注目。林放龙看她轻轻蹙眉,正在思索,不免也心中担心起来,这个丫头抽到的是什么题目啊,好像她还没有什么头绪的样子。
林王府这次派出的主厨,是两位资深主厨:陶清、张建。此时,两人都已经在菜架旁边挑选食材了。林王爷林启江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头对夫人张淑茹说“陶、张两位主厨,我是最放心的了,不仅厨艺高超,而且总是能别出心裁。他们不仅仅是完成一道菜这么简单,多数时候,是在让人欣赏一道别致的风景。”
张淑茹点了点头,转头看了一眼儿子林放龙,发现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场上的小女孩林苗身上。
此时已是深秋,万物萧条,太阳出来的比较晚,虽已是辰时,太阳却还在早上的云雾里。院子里有很多的树,秋风微起时,有些树的树叶会被吹落,飘散在地上。林苗望着这满地萧索,不满心生戚戚然。乡愁是什么?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是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想着想着,林苗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常做的百味粥。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她走到菜架旁,挑选了上好的黄豆,红豆,莲子,花生,金丝小枣,大米。食材系数配齐之后,林苗走到了灶眼边,先将几种豆子洗净,在砂锅中加水,大火开煮。接着,将黄豆另起锅灶,烧水开煮。等到黄豆煮得软烂的时候,捞起来沥水控干,放入小盆中压碎成泥。接着,用漏筛将其筛成细碎的小条,待其晾干成型之后,架油锅将其炸成褐色,炸好的黄豆条仿佛一条一条的瘦肉丝。
此时,砂锅中的水也沸腾了,林苗将砂锅转小火慢炖,同时手上不停地轻轻搅拌。不一会儿,粥特有的粮食的香味和豆香味,悉数散发了出来。林苗将火再转小了一些,手上搅拌动作却加快了不少,砂锅中的粥不断地沸腾翻煮,小小的气泡咕咕地不断往外冒,粥的香气也不断地往外散发。
林放龙伸长了脖子,远远地看林苗正在熬粥,不免心生疑惑,难道她抽到的题目是粥吗?张淑茹也好奇地看了看林苗这边的情况,发现她正在做粥后,忍不住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第一轮的题目怎么会有粥?做粥很难体现厨师的水准,一般的厨师做出来的粥,味道都不会太出彩的,就算是大师级的厨师,要想做出味道好的粥,也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
林放龙听了这话,不免替林苗担心起来。张淑茹将林放龙的神色悉数看在眼里,不免心生疑惑,她试探着问他“龙儿,你和林苗姑娘,就只见过一面?可你对她,倒好似有很深厚的感情。”
听得这话,林放龙不禁神色一顿,随即面露尴尬“娘,孩儿只是感觉,和她好似相识多年一样,十分亲近。”
张淑茹微微一笑,抬眼看了看远处的林苗,赞同道“嗯,这丫头是很让人心生好感,我看她也觉得亲近呐。”
林放龙面色一喜“娘,你也喜欢林姑娘?”
张淑茹看他这番神情,故意逗他“当然,你爹也喜欢她啊,还想认她做干女儿呢。”
一听这话,林放龙不愿意了“娘!”他尾音拖长,明显有不爽。
此时,只听观众一片叫好,原来是场上有位主厨正在展现他的花式颠勺。一锅一铲在他手中好像变戏法一样,上下翻飞,前后进退,菜肴却每次都被稳稳地接住,不曾洒落一星一点。灶上的火正旺,锅和灶分离的瞬间,火焰会蹿上整个锅面,让整口锅都被火焰笼罩,等锅重新放置到灶眼上时,火焰又被掐断,锅面恢复原样,菜肴却没有被烧焦或者烤糊。他的动作快速而连贯,火焰也随着他的动作,不断地蹿到锅面上。每次火焰一上来,观众皆是一阵惊呼,真是赚足了眼球。
再看范二爷那边,噔噔噔噔,已经将竹笋、青红椒、里脊肉悉数切成细丝。架锅上灶,入油爆炒,待肉丝泛白时,加入竹笋丝。清香溢出之后,将青红椒丝入锅断生,随即盛盘出锅,然后勾上一勺高汤,薄薄淋了一层在菜上,一道竹笋里脊丝就完成了。范二爷随即招手示意店小二,将自己的菜报了,静待评委品评。只见雪白的竹笋丝搭配青红椒艳丽的颜色,显得清爽宜人,最后淋的那层薄薄的高汤,此时正徐徐从竹笋丝、青红椒丝上滴下来,活像新雨之后的山谷中,树叶上滴落的雨滴。真是应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范二爷用最简洁的烹饪方式,诠释了这么一个静谧、萧寒的意境。
******
呵呵哒~各位小主好,求推荐票票,求收藏袄~
过年了,要是有打赏就最好鸟O(∩_∩)O~
******
第四十九章 空山新雨后
更新时间2015…2…17 11:31:34 字数:2187
不一会儿,林苗的百味粥也做好了,她举手示意店小二,将自己的菜也报了上去,静待评委们品评。
评委们依照各个主厨报菜完毕的先后顺序,逐一开始品尝。汇仙楼专门安排了场务店小二,记录每位主厨的得票情况,做了几个菜式,输赢如何等等。
很快,就轮到了范二爷,评委们开始准备品尝他做的菜了。李万福掌柜首先从范二爷手里接过他抽取的题目,将其告诉给四位评委“这位主厨的题目是:空山新雨后。”四位评委听罢,再看了看范二爷做的竹笋里脊丝,纷纷点了点头。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这道菜,从se相上看,很是贴合题目的意境。
汤静良轻轻俯下身,鼻翼翕动,一股浓郁的香味立刻钻进了他的鼻子。他轻轻嗯了一声,点点头。不错,香味非常you人,令人食指大动。他连忙用筷子夹起一口放入嘴里细细品尝。被高汤包裹着的竹笋丝、青红椒丝、里脊丝,完美地融合了荤素各自的味道,经过爆炒之后,激发出一种新的味道。这味道浓郁绵长,让人仿佛置身山野,听山风拂过丛林,树木如海浪般起伏。又仿佛被最静谧安详的夜色包围,没有任何喧嚣,就连自己的呼吸也几不可闻。此时,喉头一动,美味顺着喉咙滑下,空留余味于唇齿之间。
汤静良轻叹一声,忍不住咂了咂嘴。刘万福掌柜以为是范二爷的菜做的不好吃,引得汤御厨都叹气了。没想到,汤静良接下来却说“好吃!这道菜色香味俱全,水准一流。这一票我投了。”
张连开闻言,也用筷子夹起一口,不过他是先放在眼前仔细看了看,然后鼻子轻轻凑上前去,从左到右扫闻了一下,这才点点头,将这一口放入嘴里细嚼起来。赵之颖和刘和玉两位主厨,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品尝起来。
“嗯!非常不错。首先从刀工上讲,各种丝切得大小均一,外形美观。火候也把握得非常好,尤其是青红椒,刚刚断生,甜辣中带着爽脆,清淡中裹着肉味,着实让人yu罢不能。”张连开一改之前冷淡的表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说完,他也投出了自己的那一票。
赵之颖也点点头,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范二爷。几个人均是看着他,想听听他的意见。赵之颖本来不想多说,但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又不得不说点什么,只见他轻咳了一声说“我觉得这道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很好地诠释了题目的意境。”汤静良点头表示赞同。赵之颖接着说“空山新雨后,要表现的就是一种静谧安静之美,这道菜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它最后勾的这高汤,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汤滴而下,正符合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所以,我二话不说,就决定将我的票投给他。”
刘和玉尝完那一口之后,一直都是仰头望天,仿佛在思索什么的样子。等听完赵之颖的表述,他这才低下头来,赞同地说“三位刚刚讲的,我非常赞同。我觉得,这道菜对题目
的诠释,有诸多亮点,除了刚刚赵主厨说的高汤,我觉得这竹笋的选用也是可圈可点之处。在春雨之后,埋在土里的竹笋会很快冒出土来。这首诗写的虽是晚秋之景,可竹笋的妙用却将这道菜赋予了勃勃的生机。而且竹笋本身鲜美嫩滑的口感,更是清爽宜人,让人有置身于山雨之后,空气清新的山谷之中的感觉。”
其余三位评委,还有刘万福掌柜,皆觉得刘和玉言之有理。毫无疑问,他也将自己的票投给了范二爷的竹笋里脊丝。范二爷是目前为止,一组得票最高的主厨。
评委品评完菜肴的主厨,可以先行在场边的座位上休息。范二爷却并没有马上走到场边上休息,而是来到了林苗的位置上。见林苗做的是粥,此时正小火煨在炉灶上,忍不住问她“你怎么做的是粥呢?你的题目是什么?”
林苗抬起袖子,擦了擦鬓角上的汗,眯眯一笑“我的题目是:乡愁。”
范二爷一愣,这题目!然后再看了看林苗做的粥,沉吟了一下,刚想说什么,只见场务店小二跑过来对他说“闲杂人等不要在场上干扰主厨做菜,请回到场边上。”
范二爷忙解释道“我不是闲杂人等,我也是参加比赛的主厨,刚刚评委们已经将我做的菜品评完了。”
那店小二一副不耐烦的神情“品评完了就请到场边上休息,如果你还呆在场上,就成闲杂人等了。请赶快离开这里。”
范二爷无奈,只好往场边走,边走便回过头来对林苗说“别担心,你的粥还是很有机会的。”
不多时,就轮到了林苗,她将灶上的火熄灭了,用湿布附在砂锅外面,端着粥来到了评委面前。
刘万福掌柜照例先从林苗手中接过了题目,然后对四位评委说“这位主厨的题目是:乡愁。”然后,他示意林苗将砂锅打开。
林苗依言掀开砂锅的盖子,一股粥的香味立刻就散发了出来。四位评委皆是深深吸了一口,异口同声地说“好香啊!”
汤静良笑眯眯地对林苗说“这位姑娘,你做的是什么啊?”
“回汤御厨,小女做的是百味粥。”
“哦?你知道我姓汤?”
“刚刚比赛开始的时候,刘掌柜介绍过四位评委,小女只是记住了。”林苗笑脸盈盈,丝毫没有怯场。汤静良哈哈大笑“不错,记忆力好,也可以说,很有心。我们四人品了十几个菜了,都没有主厨记住我们的姓,只知道称呼我们评委大人,或者干脆不言不语。你这个姑娘倒是伶俐,呵呵。”
张连开不耐烦地打断汤御厨“与比赛无关的话,还是少说一些比较好。请这位主厨盛四份粥给我们。”
汤静良被他打断,却也不恼,只笑眯眯地对林苗说“劳烦姑娘为我们盛四份。”
“嗳。”林苗脆生生地应了一句,拿起四个小碗,分别盛了,递给四位评委。
******
祝大家羊年兴旺,心想事成。
求推荐票票,求小主们收藏O(∩_∩)O~
******
第五十章 百味粥 味味皆是愁
更新时间2015…2…18 11:31:27 字数:2191
汤静良接过这碗百味粥,仔细看了看。只见暗紫色的粥,被熬制得软烂,依稀能看出来其中有莲子、花生。他拿起勺子,送了一口进嘴里,徐徐咽下,轻轻摇了摇头“只是很普通的粥而已。”刚说完,蓦然顿住,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味道。。。。。.
张连开也勺起一口,送进嘴里,他细细地品了品,突然,神色一滞,默然不语。
赵之颖和刘和玉也尝了一口,皆是愣住了。良久,赵之颖才徐徐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刘和玉也点点头,哀伤地说“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林姑娘这道粥,虽看似平常,但正如它的名字,百味粥,百人品,皆有百味在其中,味味皆是乡愁。林姑娘小小年纪居然能将粥,做出超越味觉之外的意境,真是难能可贵。”
此言一出,再看汤静良,已是潸然泪下。刘万福掌柜见状,惊问到“汤御厨,你这是?”
“林姑娘这碗粥,让我想起了我前年刚过世的老母,她老人家一生简朴,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兄妹几个拉扯大。我还年少的时候,家里粮食不多,娘亲总是用一星点儿米,配着各种豆子杂粮熬成粥,给我们兄妹几个充饥,自己。。。。。。”说到这里,汤静良明显有些哽咽“她自己却舍不得吃,每次都是盛最稀的米汤。”
刘万福掌柜也唏嘘不已“想不到汤御厨还有这样艰辛的童年。不过,你现在是出人头地了,成为了皇宫内大名鼎鼎的御厨,你母亲知道了,也会觉得非常欣慰的。”
汤静良点点头,轻轻拭了拭眼角,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旁边一直没有吭声的张连开,此时却长叹了一声“百味粥果然名不虚传,此前我也曾听说过,饮食除了色、香、味,还有情、境、觉。我本不相信,今天尝了林姑娘这道粥,我才相信真有此事。从这道粥里,我尝到了浓浓的乡愁,除此之外,还有淡淡的无奈,以及一丝丝的忐忑。”
说完这话,张连开眼神陡然一闪,认真地看着眼前这个小丫头“林姑娘小小年纪,应该正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时候,却为何有如此多的情绪呢?”。
林苗大大方方地迎视他的眼神,恭敬地回答“只因我也背井离乡,知道其中愁滋味。”
嘴上虽不多言语,心里却感到深深的震撼。这张御厨说的,全是自己的心里感触,难道说,自己在做这道粥的时候,把所有的情绪都贯入到里面了吗?让品尝这道粥的人,也能和自己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四位评委一致将票投给了林苗,目前为止,林苗是三组里得票最多的主厨。
品评完了自己的粥之后,林苗也走到了场边的座位上,挨着范二爷坐下。范二爷笑眯眯地看着她,点点头“不错啊丫头,你也是全票通过了。看来你也可以进入下一轮的比试了。”
林苗嘻嘻一笑“都是师父你教得好。”
“鬼丫头,油嘴滑舌的。”范二爷嘴上虽是嗔怪,脸上却非常高兴,林苗的话让他很受用。
“林姑娘,想不到你的厨艺这么厉害,第一轮能全票通过。”林放龙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林苗的身边,他今天一身白色的装束甚是惹眼。林苗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施礼“林公子好。”
“我也很想尝尝林姑娘的手艺,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呢?”林放龙微微笑着,眼神专注地看着面前娇小的人儿。
林苗听他这么一说,不禁眼睛骨碌一转,还没说话,自己先扑哧笑了。她心想,自己又不是林王府的厨子,他想尝自己的手艺还真是不容易呢。要想尝到自己的手艺,除非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林王府将自己买过去,在林王府做厨娘,那他林少爷当然可以吩咐自己,做他想吃的东西。第二,自己在外面开家酒楼,林少爷作为食客来光顾,那肯定也是想吃啥点啥。第三,要么就是自己跟他关系很亲密,能够到了侍奉膳食汤水的地步,要么是很好的朋友,要么就是。。。。。.
林苗不好意思再往下想了,忙自己摆了摆头,将第三种奇怪的想法甩了出去。
林放龙看她一个人先偷笑,再摆头,觉得既奇怪又有趣“你怎么了?”
林苗这才回过神来,她笑眯眯地回答道“你想尝我的手艺啊?那等我自己开了酒楼,你再来光顾吧。”
林放龙击掌惊叹“有志气!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想法,当真不简单。跟一般女子的见识完全不一样。”
这话让林苗不乐意了“什么叫一般女子的见识,你这种想法有问题,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知道你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你们不知道,有才的女子才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