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孝诚仁皇后-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祜记得,八月时,皇阿玛就命礼部左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傅达礼等前往云南,会同平西王吴三桂及总督、巡抚等议商布置官兵房地,管理其藩撤兵起行等事。

等他好不容易赶回宫中,刚到了乾清宫书房门口,就听见了明珠清脆的念折子的声音:“臣等到达云南之后,吴三桂谎称将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起行,而实际上,他则与其部下、都统吴应麟、吴国贵、副都统高得捷,其婿夏国相、胡国柱等密谋叛清。同时,他又安排亲信党羽,严守关隘,对过往人等,只准进,不许出。同月二十一日,他公开亮出反叛旗帜,胁迫臣同叛,臣凛然拒绝。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云深等将领均从其叛。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以次年为周王昭武元年,铸钱曰利用通宝。命其部属一律剪辫蓄发,改换汉装,并亲自祭奠被他杀死的南明永历帝。军队旗色皆白,步骑则以白毡为帽……”

明珠将奏折念完,才道:“皇上,邸报上也写明了,吴三桂封冯苏为布政使、彭化南为云南知府、张国柱与马宝为公爵、王屏藩同李本深等人为将军。复命马宝等将率大军自贵州向湖广进兵,王屏藩等则统领叛军由四川伺攻陕西。这折子是朱国治临死之前所写的,几经辗转才送到京城来。这折子到了京城,他的人却死了,折尔肯等人也被扣留在云南。”

玄烨长叹一声,半晌才道:“朕早就料到吴三桂不是真心撤藩起行,他果然还是反了!只是,可惜了朱国治啊!”

君臣两个正在这里说话,梁九功走了进来,玄烨瞧见他,便问道:“何事?”

他说过不许人打扰的。

梁九功忙道:“回皇上,二阿哥回来了。”

“那就让他进来吧,”玄烨对着明珠道,“你去偏殿候着,等朕见了二阿哥,再宣你来继续议事。”

明珠自然是识趣的,听了玄烨的话,应了一声是,便躬身退出书房,去偏殿候着了。

承祜进来时,已不见了明珠,他给玄烨行礼,玄烨叫起之后才笑着问道:“可见到你额娘了?她可好?”

派去噶府的太医每日都会来给他禀报噶布喇的病情,因此他也知道噶布喇正在日渐好转,不日就能回到朝中来继续领内阁之事,关于这一点玄烨是不担心的,只是他已有将近一月未见到珠锦了,偏偏这些时日他都不能抽身去噶府见珠锦,心里着实是很想念的。

“回皇阿玛,额娘很好,额娘看了儿子替皇阿玛带去的东西,额娘说,她过几日就会回来的,等额娘定下了日子,她自会派人告知皇阿玛的。”

承祜尽量简洁的回答玄烨的问题,但话说多了,又不能用单字来回答,缺了一颗门牙,自然免不了说话要漏风的。

玄烨敏锐的听出了承祜发音的问题,微微皱眉看向承祜,见他紧抿着嘴唇,一副不自然的模样,玄烨心思一转,就猜到了根由:“你的牙掉了?”

被皇阿玛点破这事儿,承祜倒是有些难为情的,可又不能瞒着玄烨,只得点头应道:“是,是在额娘那里掉的。”

玄烨要承祜张嘴给他看看,承祜不得不从,看过之后,玄烨才笑着嘱咐道:“就要长牙了,别老用舌头去舔,免得将来长成个龅牙齿,那样可不好看啊!”

承祜忙点头称是,玄烨又笑着安慰道:“掉牙了也没什么,都是这么过来的,朕当时也是一样的,当年和你额娘大婚的时候,朕正巧刚刚长出来一颗牙齿呢!换牙嘛,说明你在慢慢的长大,这是好事。”

承祜这头回掉牙,实在是不适应,玄烨安慰了几句,心里也好受些了,但他猛然记起方才在外头听到的一耳朵事情来,便道:“皇阿玛,儿子方才在外头听见明相念折子,说是平西王吴三桂反了?”

“是啊,”

玄烨自动了要将承祜立为太子的心思,关于政事就没有刻意避过承祜,这会儿承祜问起来,他便将方才明珠所念的折子给承祜看,“这是朱国治给朕上的最后一封折子,这上头说的很明白了,吴三桂确是反了!这样一来,朝廷就要出兵平叛了!”

承祜将折子迅速的浏览了一遍,才将折子抵还给玄烨,抿唇道:“儿子还小,不能披甲上阵替皇阿玛扫平反叛的贼人,更不敢在皇阿玛面前谈论什么兵法之道,儿子只是想着,南边眼看着要乱了,朝廷不只是要出兵平叛乱贼,还得注意京畿的安全,那些还想着前明的人和那些想要浑水摸鱼捞好处的人只怕都会跳出来的,蛊惑百姓也好,散播谣言也罢,更有甚者,说不定会与吴三桂里应外合,儿子觉得,步军统领和京畿的八旗都要做好准备,以防有变。”

玄烨眸光一闪,当下便道:“这话倒是说对了,朕只想着南边了,倒是忘了眼前了!”

承祜见自己该说的话都说了,该提醒的也提醒到了,便告退出了乾清宫了。

他一走,玄烨立刻就宣了明珠进来,商讨往南边派兵并且加强京畿戍卫之事,今夜商讨好了,明日还要在乾清门议政的时候再行商议的。

明珠在重新进屋之前就看见承祜离开乾清宫的身影了,他微微眯眼,等再次见到了玄烨后,明珠心里还在想着另外一件事,之前本来还酝酿着让几个人上折子来谈一谈关于大封后宫的事情的,结果这一年都忙着吴三桂撤藩的事情,如今吴三桂反了,朝廷又要忙着出兵镇压,只怕没有时间管后宫的那些事儿了。

明珠心想,难道就这样任由皇后和二阿哥坐大吗?瞧皇上对皇后一族和对二阿哥的态度,难道皇上真的有立二阿哥为太子之意?

就在珠锦定下日子要回宫的那一日,在得知吴三桂反了而紧张沉寂数日的京城忽然就乱了,有一个人假借崇祯皇帝三太子之名在京城起义,京城之中一片混乱,百姓恐慌躲避,乱贼趁机混入各个官家之中杀人,就连戒备森严的噶府都受到了冲击,不时有贼人上来挥刀杀人,欲要冲进府内。

噶布喇还病着尚不能主持大局,伊尔根觉罗氏要在后宅安慰妇孺稳定人心,守卫府邸的任务就只能交给噶布喇的几个兄弟了,还好噶布喇的几个兄弟功夫都是不错的,见乱贼挥刀杀人,他们都带着各自的人与乱贼拼杀在一处,决意死也不能让乱贼踏入府中一步。

珠锦本是在内宅等消息的,可入耳入眼皆是后宅之人压抑的哭声,她实在不喜这种气氛,也不愿意再出言安慰她们,只嘱咐伊尔根觉罗氏照顾好众人,并一再告诉伊尔根觉罗氏,这一场风波终究会过去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好。

噶府也有自己的护卫,安全问题珠锦是不担心的,她心里只担心玄烨,既然乱贼定在今日起义,京城一片混乱,那么皇宫里也一定是这样的,那号称是朱三太子的杨起隆一定会拼命杀进宫中的,而她今日是要回宫的,若玄烨今日出宫来接她,要是遇上了这些贼人,那可怎么办?

玄烨在宫中可比在外头安全得多!

珠锦想到这里,就再也在后宅待不下了,她对着伊尔根觉罗氏交代了几句,便去寻了一把护卫的长剑拿在手中,往外院走去,她回府上时,虽只带了素蕊和如貌两个人,但跟着她的暗卫是不少的,这会儿众人见她往外院走去,都顾不得隐藏身形了,全都现身出来跪在珠锦跟前。

“外面一片混乱,娘娘不可妄动!”

素蕊和如貌也劝道:“主子,外头太乱了,主子还是留在这里,不要出去得好!等外头平定了,主子再出去也不迟啊!”

珠锦却不肯听劝,到了府门口时,众人仍旧在劝,她却一言不发的停了下来,府门未开,她却能看见地上的鲜血,也能外头拼杀的刀剑以及众人的呼喝声。

若她将府门打开,乱贼冲进来该如何?若她赶到了玄烨身边,不能救他反倒成了他的拖累,又该如何?

就好像当日她和玄烨去南苑时,班布尔善设计的那一次谋杀一样,那次她是在玄烨身边的,她拿出了她积攒的血勇之气拼杀却也没能救得了玄烨,最后两个人都身陷囹圄被困住了……她此刻若是不顾一切的冲到玄烨那里,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她丢了性命也救不出玄烨来。

珠锦停下脚步站在府门后纠结,众人以为她改变主意了,都默默的不说话了,但都不敢离开,就为了防止珠锦再次改变主意。

就在这样的时刻里,那府上的大门忽而洞开,珠锦定睛望去,竟见玄烨一身戎装铠甲的走了进来,玄烨那含着肃杀杀气的眼眸一下子就看见了她,当下大步走过来,揽臂紧紧地将珠锦圈在怀中,在她耳边沉声道:“阿锦,还好、还好你无事。”

他的铠甲坚硬又冰冷,带着冬日里的寒意,铠甲上还有温热的鲜血,浓烈的血腥味窜入珠锦的鼻端,可她通通都像是看不见闻不到一般,当玄烨在她耳边说出那样一句话的时候,她鼻头一酸,忽而就很想哭。

他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赶来,在众人面前这样不掩饰对她的担心,她还求什么呢……玄烨对她的心,天地可鉴。

珠锦微微一笑,双手揽住他的腰身,低声道:“臣妾无事,皇上放心。”

☆、第173章

京城因杨起隆冒朱三太子起义而引起的动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因承祜事前有过提醒,京中戒备森严,没有让杨起隆逃掉,上辈子杨起隆逃过追捕行踪不定,这辈子却被捕杀,连同随他一起起义的两百多人。

玄烨为了安抚民心全力镇压吴三桂的谋反,下了谕旨,将被捕的起义者凌迟处死,但赦免其家属。

忙忙碌碌整整一日,玄烨才有了时间到坤宁宫来,珠锦这时早已哄着七阿哥睡了,苏和臣和保成都是极想念她的,见她回来,两个小孩子抱着她一日都不肯撒手,她笑着哄了二人一日,到底才把两个小娃娃给哄好了。

承祜从上书房回来,直接就上她这里来请安,然后把昏昏欲睡的保成给领回南西所睡觉去了,果新也是跟着两个儿子一道回去的。

夫妻两个久别重逢,自然是少不得一番亲/热的,亲/热过后,珠锦才带着满面的红晕倚在玄烨的怀里,玄烨惬意的眯着眼睛,半晌后低头一看,本以为睡着了的人居然还睁着大眼睛看他,玄烨抿唇轻笑一声,手臂收紧,揽着怀里的人道:“说起来,若非是承祜机警,只怕今日这事就会让杨起隆给逃了。这个人在京城筹谋许久,等的就是这一日,这样的人倘或失败了,别人丧命也就罢了,他却是一定有退路的,倘或让他逃出京城去,只怕再抓就难了。”

珠锦听了这话,心中一动,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这事儿承祜也参与了?”

“他倒是没有参与,他说他自个儿年纪还小,不能披甲打仗,更不敢在朕面前妄论兵法,只能跟朕出出主意,”

想起承祜那日说的话,玄烨笑道,“那日朕接到吴三桂谋反的折子,他在外头听见了,进来跟朕说,吴三桂在南边谋反,京城里指不定有人想里应外合,嘱咐朕要小心些,朕觉得他的话倒是有些道理的,就加强了京城的戒备,果不其然,承祜的话到底是应验了。这孩子还不错,性子沉稳,考虑的也很周全。”

“朝堂上的事臣妾不懂,也不能置喙,臣妾只是想着,”珠锦道,“承祜年纪还小,正该是好好读书的时候,朝中之事自有皇上做主,他这个小孩子有什么真知灼见呢?他如今只要好好读书就好了,皇上虽宠他,但也不能宠的太过了,像孟太医再娶妻的事儿,皇上怎么能由着承祜的意思去办呢?”

她有心试探玄烨一番,才将这话说出了口。

“朕将来是要立他为太子的,光只知道读书怎么行?”

玄烨笑道,“朕如今还没有封他为太子,也不能带他去乾清门听政,但政事一向都没有瞒着过他的,朕就是希望他在读书之余能够思考一番,如今看来是颇有成效的,朕自然是要让他再历练历练的。等将来得封太子之后,朕也能名正言顺的待他去乾清门听政。”

珠锦抿唇道:“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玄烨如今才二十出头,就这么着急的想要把承祜推出来,这简直不符合常理!

就算承祜年纪还小,得立皇太子后,必然形成皇□□,而玄烨又是个乾坤独掌的帝王,这一山不容二虎,如何能相安无事呢?

何况承祜小小年纪就有颇多主张,更有那种荒诞不经异想天开的心思,珠锦真怕将来一个弄不好,父子俩反而反目成仇了!

“这有什么不好的?”

玄烨仿若看透了珠锦的心思,不以为意的笑起来,“阿锦,你在怕什么?有朕在,承祜自然无事的,朕就是想让他多历练历练,其实他在孟贺兰再娶一事中所花的心思,朕都是知道的,这前前后后的事朕也是看在眼里的,虽然朕觉得,他的手段还是稚嫩了些,但这也无妨,毕竟他年纪还小,将来总会慢慢成熟起来的,朕要的就是他这一份心,他有了这份心,朕才能好好的培养他啊!所以,阿锦,你不必忧心,有朕在,朕是绝不会让承祜吃亏的,朕也是不会拘束他的。”

珠锦不敢再往下深说,更怕让玄烨看透了她的心思,遂笑道:“既然皇上已经想好了,那臣妾自然是听皇上的。”

她心里却在思忖,听玄烨话中的意思,他似乎并不介意承祜在暗处动些小心思笼络一些自己的势力,而且他好像把承祜做的那些事情知道的很清楚,可是,这是为什么呢?皇帝和皇太子之间,能这么和平吗?珠锦有些想不通了。

玄烨又笑道:“朕已经想过了,在这一两年间,或者能扫平三藩,待扫平三藩之后,朕就会立承祜为皇太子,以示大清天下太平,后继有人之意。”

珠锦忍不住道:“可是,倘或一二年内不能扫平三藩,所需时日会很长呢?”

玄烨眯眼,敛了笑意,半晌后才道:“倘或一二年内不能扫平三藩,那也必然会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册封承祜的,皇太子之事不会久远的,这名分还是早些定下来的好,省得将来生事。”

其实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三藩在云贵、广西、福建一带根深蒂固,实力强大,要说一二年内扫平三藩,实是一件难事。

珠锦见玄烨面有倦意,想起当时玄烨去噶府接她时的情景,心里到底还是忍不住,低声问道:“皇上,臣妾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皇上。”

玄烨轻声笑道:“你想问朕什么?”

珠锦道:“假设,臣妾是说假设,臣妾同孟太医的妻子一样,因生子而亡,皇上还会再立皇后吗?”

她就是不死心,就是想亲口问一问,想听一听玄烨的答案。

“这世上哪有什么假设,未发生之事,又如何能假设呢?”

玄烨眸光一闪,仔仔细细的看了怀中人一眼,不由得又想起她曾说过的那个梦来,也不知她在耿耿于怀些什么,但他知道,珠锦这话既然问出来了,就必然是要得到一个答案的,玄烨也没有细想珠锦的心思,只是下意识的答道:“不过你这话也是对的,倘或没有皇后,后宫无人处理庶务肯定是不行的。朕自然是会再立皇后的。不过,在朕的心里,谁也比不上你,你和她们都是不一样的。”

珠锦心口一凉,果然是这样,果然还是与阿玛说的是一样的。

——也与上上辈子是一样的。

她可真是傻,明明是经历过的事情,还非要再亲口听玄烨说一遍,何苦?

“阿锦,听朕这样说,你是不是不高兴了?”玄烨见她脸色发白,心道自己的话恐怕是伤到她了,有心弥补,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瞧她这样,心里多少有些难安。

珠锦微微一笑:“没有,臣妾没有生气,皇上本该以大局为重的,皇上的决定是正确的,臣妾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从此之后,她确实是可以死心了。她对玄烨的爱,就该深埋在心底,就当作从来没有萌发这样的感情一样。

康熙十三年的新年便是在三藩之乱中开始的,正月,玄烨在太和殿举行出师仪式,授予敕印,亲自将郡王勒尔锦等送出长安门,从此开始,朝廷便忙着与三藩打仗,玄烨坐镇朝堂,临危不乱,因他的镇定自若淡定从容,后宫之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日子还是照常这样过。

二月里,吴三桂进犯湖南,常德、岳州失守,而天体仪器与火炮却制成了。后宫之中,庶妃李氏诊出有孕。

三月靖南王耿精忠于福州叛清,郑经参与三藩之乱,四月,河北总兵官蔡录私/通杨来嘉密谋反清,平南王尚可喜疏志忠清。后宫之中,庶妃郭络罗氏生八阿哥长华。

六月,尚、耿与孙延龄等分路进犯袁州等地,力图实现与吴三桂会师江西。至此,以吴、耿、尚为首的三藩之乱形成,战火遍及半个清朝版图,玄烨在八月间令百官举荐平叛人才,又在九月间令满汉官员捐助鸟枪。

就在这样战火蔓延玄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后宫又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皇后又有孕了。

皇后这一回有孕,玄烨异常高兴,皇后膝下已有三子一女,果新是养女,终究不是他和皇后的亲生女儿,皇后如今又有孕了,就又燃起了他的热情,他在忙着与三藩打仗的同时,就热切的期盼珠锦这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