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刚刚还算热络的皇帝又冷淡了下来,他目前根基尚浅,还是再忍忍吧。
赏了林如海二两贡茶之后,就打发他出来了。林如海自是叩谢天恩,颇有几分感激涕零的味道。
他走出了金銮殿,被冷风一激,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湿透了,可见新皇的威压之重。
不过林如海也不是那些骨头轻的,步履依旧不疾不徐地出了神武门,谢过了替他捧东西的小黄门之后,就看到了林家的管家带着轿夫们凑了上来。
“回府吧。”
淡淡地吩咐了一声,他便入了轿子,再一言不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了。
等回到府邸时,林如海已经恢复了平日里温润如玉淡定模样,在想着即将要见到宝贝女儿了,他也露出了几分期待的笑容。
黛玉听着父亲已经进府之后,就有些坐立不安了,岫玉和季阳则早在小厮禀告的那一刻,就赶往前院,等候着林如海了。
“父亲,还是赶紧洗漱一番,解解乏累吧。”
岫玉与父亲的感情日深,看林如海这样,他也心疼的紧。
“好,我儿长大了,懂得照顾人了。”
林如海即使再如何着急着见女儿,也有些撑不住了,便在下人的服侍下去洗漱了。
林氏兄弟二人便让人传话内院,赶紧地准备些软和好克化的吃食让林如海垫点儿。
黛玉自然忙不迭地让人去熬个燕窝粥,准备热茶,让林张氏好笑不已,才多大的小丫头呢,就这样知冷知热,如何让人不疼她。
林如海吃着女儿准备的热茶点心的,心中熨贴,林季阳两兄弟都有些焦急他的面圣之事。但看着大伯这样一副淡定样子,也只好耐着性子了。
林如海放下了手中的小碗儿,又净口擦手之后,这才带着林氏兄弟进了书房。
“爹,皇帝长的怎么样?是不是和话本子上说的那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威风凛凛?”
“嗯?妄议圣颜,是你该做的么?又要找打了?还有话本子?我怎么不知道家里何时有这样的东西了?”
林如海似笑非笑的模样倒让林岫玉后背发凉,嗫嚅道,
“爹,没什么,学里有人传阅,我就看了一眼。”
“哟,你们山长竟然不管?”
林季阳饶有兴趣地问道。
“老师哪里是不管,每个人二十板子呢。我手肿了三五天呢。而且还罚抄论语呢。”
“呵,活该。”
林季阳一个爆栗就上去了,岫玉摸摸有些发疼的脑袋,哼了一声。哥哥最坏了,竟然笑话人家。
“大伯,面圣可还顺利?”
就在林岫玉想说些什么找回面子的时候,就听哥哥这样问,他立即来了精神,神情紧张地望着父亲。
“说起来,为父在官场也半生了,见识也不算短了,可皇帝如今倒是让我有些看不明白了。”
“怎么?皇帝对大伯有?”
“这倒不是,只是有些看不透皇帝的心思。”
“那父亲新的职位呢?皇帝有没有什么指示?”
“只说让我先休息一阵子,等过完年了再说。皇帝的心思真不好琢磨。”
林如海呷了一口茶,依旧淡定回道,
“其实要说起来,如今皇帝也不容易。上皇还在,几位王爷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盐政虽然是皇帝的心腹张大人接手了,可我并不觉得甄家会给面子,忠顺王怕是把江南当成了他的钱袋子,还好伯父从那个泥潭子里扯出来了。”
别说林季阳,就是林如海都甚是庆幸自己能离开江南,这不仅仅是林家的银子起了作用,更妙的是新皇要酬谢自己的心腹,又要慢慢地收权,是以对父皇将林如海调回京城之事绝对是赞成的。
“皇帝不容易,我们这些做臣子难道就容易了?怕是更难了。你父亲的职位怕是有变了。”
“伯父的意思是皇帝并不很信任林家?”
“这倒不是,只是听皇帝的意思,我怕是要进户部,为了制衡,你父亲在吏部坐不长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外放了。”
“外放倒也好,避开京中的这个烂摊子,等皇帝收拾完勋贵和忠顺王之后,就安稳了。”
☆、第41章 林如海荣任户部
几人刚刚说了两句;就听到有人传话,说是二老爷来了。大家便也停止了刚刚的话语;一家人团聚要紧,还是别提这些朝堂之事了。
当夜;林府算是尽兴团聚了一番。林如海兄弟十几年没见,彼此间都有几分伤感;尤其是看到对方两鬓染霜;再无半点年幼之时的意气风发。
只是今儿算是一家人团聚之日;大家也就放下了那些扫兴事儿;只谈些高兴的事儿。
孩子们之间的趣事儿,一路上的见闻之类。
“岫玉的功课要怎么办?依旧让温先生教着?”
林季阳看着和妹妹打嘴仗的弟弟,轻声问道。
“我打算让岫玉去考望岳书院;他如今还小;去书院也算是一种锻炼了。”
“这,倒也好,据我所知,这望岳书院可不好进,岫玉这臭小子学识这样好了?”
林如江打趣道。
“唔,大概差不离吧。”
林如海对儿子的进度还算满意,虽不是天才,倒也有几分勤勉可取。
当晚,黛玉便留在了这里,林如江带着妻子、儿子回了自家府中。
黛玉将在贾府发生的那些事儿都告诉了林如海,泪眼婆娑地看着父亲,让林如海一阵心痛。
“如果我在,就狠狠地揍他们了!哥哥实在是太心慈手软了。”
林岫玉在旁边儿狠狠地抱怨道。
“玉儿别伤心了,那毕竟是你外祖家,他们姓贾,我们姓林。有事儿人的第一念头都是自己的至亲之人,你外祖母为贾府的前程,子孙考虑并没有错。”
作为父亲,他自然知道黛玉的心结,便开口安慰道。
“我只是替母亲不值罢了!”
黛玉在父亲的注视下,也有几分不好意思,但还是梗着脖子,倔强地说。
“我们心疼你母亲便罢了,还能强求什么呢?日后离着贾府远些就是了。”
“嗯,妹妹,放心吧,日后要是再有人欺负你,我替你报仇!”
林如海想的更为长远,其实这样也好,与贾家划清界限了,等日后皇帝清算的时候也不用左右为难了不是。
只是没想到,如今贾府成了这幅样子!他想起了一辈子睿智的岳父,也只有长叹了。
妻子死在王氏的手上,这样的事儿也只有玉儿才相信,也许有王氏做恶的成分,但是妻子之死并不能完全怪在王氏身上,他之前的那场清查也模糊地晓得一些,只是很多事情并不能深究,有个大概的底子就行了。
呵,至于日后要做些什么,那自然了,身为男人,自己的妻儿都护持不住,枉为人!
他已经想好了坑人的几十种法子,只等着时机成熟了,慢慢实施罢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林如海就是个心胸宽广的,能放过王氏的人。
她的娘家哥哥王子腾,如今外放呢,哼!等着吧。
要将王氏的倚重和希望一一瓦解了,让她也常常肝肠寸断的滋味儿才好呢。
至于贾府的其他人,林如海也只有长叹一声了,看在岳父和妻子的份上,只要不来招惹自己,那么就算了吧!
林如海进京的消息自是瞒不过贾家的,贾政如今尴尬之极,妹夫进京了,可是两家的关系搞砸了,也只能装作不知了。
林如海进京之后除了面圣,竟是缩在府中不出去,让观望的有心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贾母听了贾政的话,王爷让他们尽量拉拢林如海,可谁知道他们的苦楚呢?两家都闹成这样了,难不成还能来一出哥俩好?
只是有些事儿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她也只能咽下这苦果子。吩咐贾赦兄弟二人亲自上门,向林如海致歉。
贾母隐隐地有些后悔这么快将王氏从佛堂放出来了,可想到会让宫中的元春没脸,她也只能憋屈了。
是以,贾母最近对王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百般地看不上。王夫人自是晓得一二的缘故,她如今百忍成钢,不管贾母是指桑骂槐还是意有所指,都是一副菩萨模样的淡定。让贾母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贾氏兄弟递上了帖子,要上门拜会,林如海捏着那帖子好片刻,才淡淡地吩咐一声,
“开门迎客。”
也不知道他们聊起了什么,贾政最后也没有说出自己此次来林府的目的,只得空手而归。
京中的人都觉得有些怪异,这林如海回京了,竟然不去岳家拜访,果然人走茶凉啊,这妻子才过世多久,就远了没有权势的岳家,真是……
只是也就嘴上酸酸罢了,但凡有几分见识的都知道林如海这样的选择虽说有些凉薄,但是对的。
贾家可是勋贵,林家是书香,不是一条路子自然走不到一起。
到了年下,京中的各种消息乱飞,各路人马进京,很快林家就像是小浪花一般消失不见了。
贾家越发猖狂高调,林家愈发低调不显眼……
纷纷扰扰的年过完了,因为皇帝的两盘福菜,林如海一时间炙手可热,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林如海借口儿子要考望岳书院,紧闭府门,轻易不出门交际,倒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皇帝却是赞许的,这才是明哲保身的老狐狸呢,对于林如海的前程便有了些心思。
正月十五刚过,皇帝开始起笔上朝,林如海当天也接到了旨意,户部尚书,奉命讨回国库旧账。林如江却没有像林如海之前猜测的那般调了外任或是闲置。
林家人少势薄,可如今却是两代帝王的心腹,林如海更是了不起,成功从江南盐政的泥潭中脱身,如今又得新帝亲睐,成了户部尚书。
虽说这旨意不讨喜,可很多人一辈子想要跨进的二品大员,却让他轻轻松松地得了,谁还不能酸几句了呢?
林如海借口儿子考试,那么他弟弟呢?总不能两兄弟都有要考试的儿子吧?
于是除了林家的几个世交外,上门拜访林如江的又多了起来。结果,自然而然,林如江的儿子才是真正要参加考试的那个,大家也知道科考的艰难,自然不好打扰了。
林氏兄弟二人都紧闭门户的模样让皇帝觉得他们谨小慎微,有些好笑的同时又满意不已。
他也不希望自己底下人抱紧团啊,那样自己还玩什么呢?至于上皇,对于林如海自然是满意的,否则他也不会拿林如海作为和皇帝谈判的筹码,为了忠顺这个臭小子,他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儿。
不过好在皇帝是个孝顺的,忠顺能一辈子吃喝混死,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大哥,皇上这是将你架在火上考啊!”
这日下朝后,林如江便带着儿子来到了哥哥府上。自林如海到了京中,因为内宅没人打理的缘故,是以黛玉便两头跑,两兄弟便来往的更为密切了。
虽说儿子二月就要赴考了,可林如江还是将他带上了,为的就是林季阳的那份敏感,多在长辈跟前学习,日后自会受益无穷。
这不,刚上茶,林如海就挥退了下人小厮,让管家在门口守着,谁也不让靠近。
林如海不疾不徐,呷了一口茶,微微地打量了一下屋子里的其他三人,自己的弟弟,侄儿,儿子。
林岫玉因着第一次参与这样重大的事项,坐的笔直,还有两分儿激动。至于林季阳,倒是依旧平和,甚是淡定。
“季阳,你有什么看法?”
沉默了片刻后,林如海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开口道。
“虽然我没在衙门里当差,倒也晓得如今国库空虚,就算圣上有再多的雄心壮志,没钱这一条就限制的死死的。至于省亲这事儿,一方面是安抚老臣勋贵。另一方面,为的就是缓解国库的空虚吧。”
林季阳虽不至于胸有成竹,倒也有几分见地,将自己心中所思说了出来,再不开口了。
“照你这样说,此次皇帝任命我为户部尚书,算是信重了?”
“这怕只是其中之一吧。”
林如江插话道,儿子虽然不大,可见识不小。
“嗯,我也赞同父亲之语。石头,你心中有什么想法么?”
看着弟弟欲言又止的样子,林季阳开口问道。这下,就是林如海兄弟都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倒让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林岫玉紧张起来了。
“没事儿,想到什么说什么,没人责怪你!”
林季阳摸摸弟弟的小脑袋,安慰道。
“皇帝让爹爹去讨债,也算是试探啊。”
林岫玉有了哥哥的安慰,便大着担子道。
“哦?怎么说?”
“外祖母家就是四王八公占两席,又和我们家关系这样亲密,皇帝算不算试探呢?”
大家甚是满意他的成长,林家子孙稀少,要长久自然需要子弟们守望相助,林季阳开拓,后面有个能守成的林岫玉,这样搭配着,才不会出什么大岔子。
“圣上的意思,其实也简单,就是没钱了,我只要铁面无私,圣上就应该会保着我。至于日后,再说吧。走一步看一步了!”
“嗯,不过倒也不急,就要是要债,查账对账怕就得半年吧!”
林如江自也晓得一二,说道。
“季阳还是好好温习功课,离大考可不远了。岫玉也是,望岳书院的入学考试可不会看在你是我儿子的份上就放松了。只怕会更严苛了,你们也不用担心我的差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是替我们分忧了。”
听着他指点的话语,林氏兄弟二人立即起立,肃手受教。
☆、第42章 林季阳参加大比
这日起;林如海算是将家安在了户部,成日里带着那些下属们开始查往年的旧账。
看他这样拼命;黛玉甚是心疼,便命厨房不停地煲汤;做药膳,替他保养身子。
林如海有时忙的忘了时辰;也会有专门的人来督促他吃饭喝汤。他无奈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欣慰。
亲近之人都知道林如海有个贴心又懂事的闺女;常来林如海这儿来蹭吃蹭喝一二。
黛玉从父亲的随从那里听说了这样的情形后;又加多了每日送往衙门里的吃食。也算是无形中让林如海的同僚关系更为融洽了。
林如海的这场查账虽然轰轰烈烈;可也抵挡不住如今三年一回的大比,尤其是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考。
皇帝自己也意气风发地想要提拔一批新人来对抗这些占着茅坑的老家伙。任命了自己的老师顾大人作为主考官,至于副考官;则是上皇的人手;礼部尚书。
一个快要老掉牙的家伙,对上皇忠心耿耿,皇帝也没什么*子,如今一切都是妥协隐忍!
父皇如今日薄西山,而他自己才而立之年,总能等到大权在握的那一天。
二月初就,京里的天气正是冷的能掉耳朵之际,林季阳在家人的瞩目下,带着考篮,进了贡院的大门。在这里,他要吃喝拉撒九天!想想都觉得让他发愁。
还好自己的身子不错,否则冻个半死都是有的。看着自己对面瑟瑟发抖的那个小子,林季阳暗自庆幸。
等试卷发下来后,林季阳先是浏览了一遍,就放下了。闭目沉神,想好了自己的思绪,这才开始拟腹稿。
第二日一大早,填饱了肚子之后,林季阳打开了笔筒中的试卷。他担心自己污了卷子,将砚台放的远远儿的,这幅慢条斯理的模样倒也算是考场一景。
顾大人陪着皇上巡逻考场之时,就看到了胸有成竹的林季阳。
皇帝颇有兴致地问了几句,听得他是吏部侍郎林如江的儿子,户部尚书林如海的侄子之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眉头皱了皱,然后一言不发,转身走了。
顾大人和林如海也算是同年了,只是林如海是风光无限的探花,而他只是二甲十六七而已。
彼时虽也嫉妒过,但因着林如海的人品风流,二人之间倒也算是有交情。
如今他的侄子应试,皇帝的心思有些难以琢磨,他本想替林如海说项两句。但看到皇帝后面其中一位轻轻摇头,他也压下了到嘴边的话。
林季阳自是不晓得刚刚路过自己的那些人中,有大人物出现,他拟好了腹稿,度量好了措辞,便一气呵成,将心中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
写好之后,又检查了一遍措辞,有无笔误之类的,林季阳便将卷子卷起来,放在了笔筒中。
拿出了母亲做的点心,垫垫肚子,贡院也提供吃食,只是米硬的快要硌牙了,就他如今养尊处优的生活,如何能下咽?
填饱了肚子,百无聊赖的林季阳打开了厚实的衣裳,开始休息,等待下一场。
九日之后,贡院的门打开,门口围满了等待的人,看着刀剑闪闪的御林军,众人倒也不敢造次,只是不停地期许着自家亲人能顺利完成考试,能健康完整地走出来。
林季阳慢悠悠地收拾了东西,又轻轻松松地拎着空了许多的考篮儿,随着人流往外走。
林家的管家带着他的两个小厮,抻着脖子,四处张望着。
“大爷,大爷。这儿呢!”
长福眼尖,看见了自家大爷,高声叫道。
林季阳微微一笑,他在贡院的时候感觉还好,这会子却觉得乏的紧。不过脑袋里却颇为兴奋。
“行了,回家吧。”
对着管家点点头,爬上了车,
“大爷,先喝点参汤吧,暖暖身子就行。”
林季阳接过了小碗儿,两口灌了下去。长福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看他闭上了眼睛,也在管家严厉的眼神儿中闭上了嘴。
黛玉和林张氏等在二门上,听的大爷已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