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那男人一贫如洗不说,心气儿却高。他不要多掏点钱给自己与妻子要间房,非要在大堂坐一夜也就罢了,陈潇的僮儿下楼来为主子取水,不过是年幼好奇看了他一眼,他就当人瞧不起他微寒,大骂僮儿“不过一富户奴婢,也敢狗眼瞧人低”。
良贱有别,僮儿又不曾以势压人,当即垂着头跑上楼去,并没有与他争辩的意思,男子却犹有不足,骂完僮儿骂为富不仁的大户人家,中气十足的折腾了小半个时辰。
当时陈潇稳坐楼上,脸也没露,旁人都说是这位公子教养好,不跟个破落户一般见识,林崖心里却觉得不对。
果然第二日一早,南来北往的商旅还没有启程,当地的衙役就找上门来,将那男子按拐子索拿了去,又将那富家小姐也请到了衙门,只等她家人来领。
衙役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热闹的人都散了,陈潇的僮儿才低眉顺眼的从门外溜了进来。
林崖瞧见了,旁人也不是傻的。只是人人都说陈潇急公好义,林崖却倚着门闩撇了撇嘴。偏偏这副模样还叫楼上独倚栏杆的陈潇看在了眼里,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跑商途中遇到的事情太多,林崖原本都有些不记得了,要不是陈潇容貌出众,拜师礼时又露出了一模一样的笑意,林崖还未必能记得起来。
而拜师大礼一成,陈潇就布置下的连林如海都略微动了动眉梢的功课让林崖确信了一件事:不论自己记不记得当初,显然陈潇是把他撇嘴的样子记下了。
做不出功课就要领罚,想想陈潇特意为他准备的巴掌宽的戒尺,林崖再皮糙肉厚也是头皮一麻。
在林崖真的因为写不出文章而挨了戒尺的时候,薛家一行也到了京中。
按照二太太王夫人的念头,虽说薛太太这个人并整个薛家都不争气的很,到底还是她近二十年未见的妹妹外甥甥女,是她王夫人的脸面,当然要开正门来迎。
王夫人给出的理由听着也还有几分道理:薛蟠不成器不假,却依然是薛家的家主,贾王史薛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薛家的当家人还当得起开中门迎接的排场。
可一向在大房面前十分维护二房脸面的贾母却连眼皮都没抬,直接否了,甚至亲自发下话去,说什么小辈们年轻福薄,不宜兴师动众,免得折了福气,让到时候开角门即可,很不必吵嚷的人尽皆知,一席话气得王夫人脸都黄了。
她亲妹子亲外甥来投这样大事,老不死的竟然让他们一家子锣儿不敲鼓不响、偷摸着进府,莫不是嫌他们王家的亲戚辱没了国公府?忒的看不起人!
这还不算完。原本王夫人是说动了贾政,要他当日留在府中,也好教导薛蟠一二,结果贾母一句话,就把贾政支使了出去,还在内院里话里有话的教训姑娘们,说世上万万没有长辈迁就晚辈的道理。
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她有意拿薛家做筏子,王夫人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等薛家人满怀念想的登门时,难免落了个没脸。
薛太太、薛蟠心思都在别处,进门时还没发觉不对。薛宝钗人坐在轿中却没少循着帘缝儿打量宁荣街的模样。轿子一过牌匾高悬的荣国府正门,薛宝钗心里就是一突,等到轿子转到人际罕至的小巷子里,她一颗心更是沉到了底。
她并不晓得姨妈王夫人与老太太史氏之间的争斗,不免就想左了,觉得这是贾家人看哥哥落了残疾,自己又暂时连个侍妾都不是,看轻了自家,有意怠慢。
只是来荣国府暂居可不是他们薛家央求的。姨妈王夫人如果不愿认这门亲,大可像舅母们一样,话茬儿都不接,明摆着要与他们薛家断了往来。一封封信亲亲热热接了他们来,转脸又给下马威,这么一顿排头吃下来,不是欺薛家无人又是什么?
薛宝钗心气何等高傲之人,要不是顾忌着自己大方端庄的名声,恐怕落轿时脸上还挤不出笑影子来。
她这厢已经是强颜欢笑,那边贾母还要端公侯人家老封君高高在上的谱儿。
薛蟠是已经年纪老大的外男不便在内宅久留不算,养在贾母身边的三个贾家姑娘只有探春露了面儿一事薛王氏、薛宝钗母女也不计较了,可等贾母命小丫头子端上表礼,薛家母女搭眼一瞧,就连薛太太那样经过事儿的主母一时都臊的僵了脸色。
☆、第32章
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一对镂空盘凤纹嵌红宝垂珠金耳坠子;那两颗红宝足有指肚大小;品色皆是上上成;金丝做工亦称得上是巧夺天工,别说送个亲戚家的女孩子做见面礼,就是进上都足够了。
可是,这对名贵非凡的坠子;是今年薛家特特寻来送给贾母的寿礼,薛太太并薛宝钗都是亲自过目的。
这世上哪里有拿别人家送来的东西抬手再送回主人的?就是再不喜欢;也该是转手送到别家,或者随便赏了谁也就是了。这样明晃晃原模原样送回薛家,是个什么意思?
薛宝钗心更细一些;她已经瞧出不仅坠子本身是薛家出来的东西;就连盛着坠子的百子千孙绿檀小盒,都是当初送上京的那只。
就是一品国公夫人,荣国府的老祖宗,这样慢待于她,也未免欺人太甚!真是门缝儿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薛宝钗不是不想发作,只是想到一路上薛太太的叮嘱,哥哥薛蟠的惫懒,她硬生生忍住了。况且就算薛太太不说,她也明白,如今薛家是真的不剩什么了。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是金陵四大家里唯一一个商贾人家,依仗的便是钱财并这些高门姻亲们。如今薛家的生意已经被挤兑出江南,失了根本,以哥哥的人品性子,别说现在还瘸了,就是没瘸,也不可能从虎狼一样的对头手上把铺面赢回来。薛家想要东山再起,只能等哥哥的子孙,或者是靠自己的助力了。
如此一来,这些姻亲就更不能得罪了。原本王家该比贾家更亲近些,奈何舅舅们也不知听了什么枕边风,对自己一家不冷不热的,听大舅舅心腹管家传得话,竟是要让他们薛家安心做个富家翁就好,“横竖短不了什么”。可想想当初,怎么能甘心?为了薛家,为了母亲哥哥,为了自己,这口气不忍也要忍。毕竟贾母虽然不爱出门,却与京中的老封君老诰命们熟悉的很,有了荣国府做靠山,她日后在四皇子府里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而且薛宝钗坚信就算此刻贾母为了林家与自家的嫌隙瞧自己不顺眼,等她博得了四殿下的宠爱,贾母也会回心转意,晓得与哪家交好才更有助益。至于日后,自然有贾家求她的时候。
想到此,薛宝钗若无其事的与母亲薛太太对了下眼色,便笑意盈盈的起身拜谢贾母,托盘上的表礼便由她的大丫头莺儿接了过去,薛太太也缓过神来,言笑晏晏的赞过贾母送的贡缎荷包实在是精巧惹人爱,只字不提那对最显眼的首饰。
贾母借口年老,早就在薛家母女落座时歪在了榻上,这会儿看薛家母女如此能忍,面上笑意也深了些,一双看似老眼昏花的眼睛不动声色的将薛宝钗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最终没有说出准备好的话,给了薛家母女一份体面。不然要是当众接一句“这是皇商刘家今年贡上的,到底是今年刚接手,正在兴头上”,怕是以薛家母女的脸皮都不好意思再住下。
笑眯眯听着薛太太奉承了半天,贾母才第一次对强撑着大方模样的薛宝钗招了招手:“真是个齐整的好孩子,快过来让我瞧瞧。”
这句话出来,一直绷着脊梁的二太太王夫人才算松了口气,屋里众人的笑意也更真诚了些。毕竟要是贾母一直对薛宝钗不冷不热的,她们也难办的很,到底二太太还坐在那儿呢。
装模作样的聊了半晌,无非说些薛家一行人路上如何行走,薛太太多么不易之类的,王夫人见大家渐渐说到了薛家到京后的打算,连忙将要留薛家住下的话儿当着大家的面说了出来。
“正要禀报老太太呢,媳妇想着薛家的老宅多少年没个正经主子,恐怕一时半会儿住不得人,想着我们老姐妹多年不见,宝丫头与咱们家的女孩儿们年纪相仿,也正好做个伴,想留她们一家住些日子。”
王夫人说着,还微微欠了欠身子,十足的恭敬。这话儿一出,贾母要是不想把二房当家太太的颜面扫在地上,就没有不应的道理。
依着王夫人的心意,她并不是十分愿意用这种示弱低头的法子。奈何世上多了林崖这个变数,她妹妹一家来的实在早了太多,她还不是皇妃生母,王家也没有到最风光无限的时候,她在贾母跟前底气还是不够硬。
贾母笑得十分慈爱,果然一口就应了下来,只是还不等薛太太接上王夫人的话头,说出她们一家开支不必走府中公帐的时候,贾母又开了口:“既如此,更亲厚了。凤丫头呢?前儿她们送来的好布料,也该随手寻几匹出来给宝丫头裁几身衣裳。”
荣国公府的老祖宗、一品诰命夫人,要赏个小辈儿几匹衣裳料子真是再寻常也没有的事情了。只是客人第一日上门,才说了要长住,她就让人“随手”拿些出来给人裁衣裳,这话儿可真是好说不好听。
薛宝钗忍了又忍,被各家太太们盛赞过的端庄笑容到底没撑住,只得摆出女儿家的贞静模样,敛眉垂首,任蓦然被点到名儿的王熙凤两面打圆场。
王熙凤在后宅里那是门儿清,知道薛家登门这日必定顺当不了,老太太、二太太肚子里都是邪火,可她既是贾家媳妇又是王家女儿,谁都能躲了去,就她不行。况且她也存了好生施展一番,显显自己本事的意思,这会子自然要打起精神,居中调停,把场面圆回来。
余者李纨也罢,探春也好,不过是顺着说几句而已。
又过了一会儿,王夫人才寻出空隙,起身禀过贾母要带薛家母女下去歇息,贾母要敲打的都敲打过了,也就欣然应允,还额外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儿的,赏给了薛宝钗。
薛太太忍了这许久,到王夫人日常坐卧的厢房里就变了脸色。
“不是我不知道轻重,只是今儿这事,未免太过委屈了宝丫头。”将面色平静的薛宝钗搂到怀里,薛太太忍不住拿帕子拭了拭眼角:“不是我偏心,要是那个孽障能有宝丫头一半省心,我又何至于如此?宝丫头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一点心,如今还要被我和她哥哥牵连,受这许多磋磨。”
薛太太垂泪,薛宝钗自然要温声劝慰,王夫人见状,对薛宝钗更添几分喜欢:“宝丫头的好,我是尽知的。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府里的三个,连宝丫头的一根小指也比不上。”
说到三春,王夫人心头也升起一股火气。
早就说薛家今日要来,结果东府里一大早巴巴儿的把惜春接了回去,大房里邢氏那个破落户也说什么昨夜吹了风头痛的很,请了太医还不算完,又把迎春接过去侍奉汤药。折腾到最后,她亲亲的妹子带着儿女登门,陪客的只有二房的女眷和王熙凤而已,连宝玉都去庙里给老太太还愿去了。
“且忍些日子,看以后我能饶了哪一个。”王夫人恨声说道,又命心腹周瑞家的端上她为宝钗单独备的礼来,拉起宝钗的手细细摩挲:“我看宝丫头的面相,就是个有福的。好孩子,你的福气在后头呢,莫要跟些不相干的人计较,只管安生住下。这家里女孩虽然不算出众,好在脾性还算温柔和顺,我那个孽障对姊妹们也是好的,你们一处玩耍就是。若是少了什么,就去问你凤姐姐要。”
王夫人神情慈蔼,话语也颇为真挚,薛宝钗满心的愤懑终于稍稍平息了一些,见王夫人眉宇间似有郁郁,便体贴的拿话宽慰起了长辈们,过不多时果然哄得王夫人并薛太太眉目舒展。
三人正亲亲热热说着话儿,将梨香院收拾打点妥当的王熙凤就领着平儿来了。见丫头们都被赶的远远的,只有周瑞家的守在门口,王熙凤微微一笑,也不走近屋子,只在外头等着。
王夫人与薛太太虽然有心再多说会子话,奈何薛太太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舟车劳顿许久也有了疲态,便暂且收住话,坐上车先去梨香院安置再说。
谁知路上又平添一段心事,却是半路遇见了才从东府里回来的惜春。
王熙凤做堂嫂的,自然要与惜春这位东府嫡出大姑娘说几句话,再请送惜春回来的,小蓉大奶奶秦氏的贴身大丫头宝珠给东府的主子们带声好,薛家母女是客,薛宝钗又与惜春平辈,自然要下车见礼。
惜春年纪尚幼,对后宅的弯弯绕还有些似懂非懂,见薛宝钗生的肌骨丰盈、姿容端丽不免生出几分喜爱,就多说了几句,末了还懵懵懂懂的说起了薛宝钗的衣裳:“薛大姐姐的衣裳花样是南边的样子吧?真是好看,就是裙子颜色若是换成嫩粉的,便更好了。”
今天薛宝钗上身鹅黄掐腰短袄、□牡丹纹滚金边儿葱心绿百褶裙,十分娇俏,倘若按惜春说的,把葱心绿换做嫩粉确实更显女儿家的妩媚。只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惜春话音未落,薛宝钗就怄的攥紧了帕子,指甲直戳进肉里。
早在定下了做侍妾一事之时,她便立誓今生再不沾这些颜色。
☆、第33章
有道是不同人不同命。
这世上有人怕是今生再穿不得大红,自然也有人可以堂堂正正尽展朱红华彩。
以林家之尊;江南最知名的老字号绣坊纤云斋这一季的新衣裳花样自然要第一时间送上门来给黛玉挑选。黛玉自己对这些不太在意;却架不住家里有个爱女心切的爹与两个疼惜妹妹的哥哥;几乎是依着册子原模原样抄了一份单子。
林崖前世学过几笔国画,这时候看着装裱精致的衣裳册子很是手痒,虽说碍于身份不好给黛玉画衣裳样子,到底撺掇着年纪还算小的林崇画了一身猫扑蝶绕百花不落地朱红交领襦裙的样子;夹在册子里一同送回了纤云斋。
说是林崇画的,实际上当时在书房里伺候的谁不知道大爷嫌弃二爷画工欠火候;没画几笔就自己抢了去?不过林崖画的也着实是好,尤其是裙摆处的几只猫儿,眼睛颇为灵动可爱;以至于衣裳一拿回来;黛玉一眼就爱上了,特意吩咐管衣裳首饰的大丫鬟单独收拾了,预备着出门时候好穿。
这一日便是林如海之前与儿女们说好的,去城外佛寺烧香的日子。
黛玉自懂事起就觉少,这一年多虽然好些,也比常人醒的早,今儿又是难得合家出门的大日子,更是天光微亮就起了身,汲着鞋走到妆台前坐了,由丫鬟们服侍着洗漱更衣,换上了准备好的朱红衣裳。
只是这衣裳该配什么首饰,却让丫鬟们犯了难。
先夫人贾氏身子还好时,倒是为黛玉打了许多首饰,只是那时候黛玉尚年幼,许多饰物给小女孩子玩玩而已,大了些再戴就不算合适,孝期的首饰又太素,与朱红这般明艳的颜色也不是很相宜。
说起来,这还是家里没有老道的女主人的缘故。林如海林崖等人再疼爱黛玉,终究是男人,太太姑娘们的衣裳首饰香花粉儿的,知一不知二,如果太太还在,怎么会叫了纤云斋不叫老凤祥,颠三倒四的衣裳首饰都配不起来,这都多久了,头面还没齐全呢。
只是黛玉不愿拿这些小事去烦父亲兄长,也就一直没人说。
丫头们换了几套钗环过来,黛玉望着镜子端详一番后都只是轻轻蹙眉,这会子几个大丫头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微微一怔也就明白了,不禁浅浅一笑:“这点子小事,瞧你们为难成了什么模样。罢了,把那套金丝串米珠儿的拿来吧,难为他们做的这般精巧。”
黛玉话音未落,就听着守门的小丫头子扬声通传,说是大爷二爷来了,黛玉连忙起身,吩咐丫头们沏茶,自己则亲自去迎林崖林崇进来。
这倒不是黛玉有心与他们客气,实则是一向不羁的林崖偏偏在这桩事上执拗的很,坚持在黛玉的院子里没有下人通传、黛玉出言相绝不进门。黛玉笑过之后也有意作怪,干脆每次都亲自走到门口相迎,今日也不例外。
一面笑,黛玉一面又睨了两个哥哥一眼:“架子这样大,次次都要让人来请,偏还到的这样早,妨碍我与丫头们说话。”
林崖林崇两个原本正含笑立在门外三尺之处,这会子见黛玉出来都是一怔。
他们到林家之时,贾敏身子已经大不好了,之后又是守孝,并不曾见过黛玉如此明艳俏丽的妆扮过。
曹公将黛玉比作芙蓉仙子,又多次以潇湘妃子等类比,林崖前世对于黛玉的印象便是一袭素衣、飘然若仙,今日一见,才晓得黛玉穿艳色也很是出众,连与别的姑娘们稍显苍白的脸色都被这一身红衣衬得好了许多。
望着眼前容颜已经可以窥见日后倾城之色的小小少女,看着她无忧无虑顽皮娇俏的笑容,如果没有人说,谁能相信这是被人断言见了外姓亲友就要泪尽而亡、无依无靠的林妹妹?
淡妆浓抹总相宜,薛宝钗以此句自夸,她是否配得上如此好诗,林崖不得而知,但是黛玉,却是实实在在当得起这一句。
“是我愚钝,还望妹妹大人不记小人过,看在区区薄礼的份儿上,饶了为兄这一回可好?好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