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女恭敬地点头,“当日我出外巡查,偶然发现山间有血迹,一路追查,这才发现了瑶光……”她抿了抿唇,不忍地说,“当时我差点以为她醒不过来了,那种伤势……就连佩剑都断成三截,真不知是如何惨烈战斗。后来瑶光醒了,我才知道……玉清剑是她逆转经脉、强行运力震断……”
“可惜了那柄剑啊!”徐夫子插话,大是惋惜地感叹,“千锤百炼,浑然天成。高洁飘逸不逊凌虚,而凌厉锋芒犹胜渊虹……剑铭亦很特殊,逍遥先生或许能为我们解释一二?”
逍遥子不禁一愣,奇道:“剑铭如何?”
徐夫子和雪女异口同声地回答:“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这句剑铭只有墨家几位统领检查玉清断剑时候看了,盖聂、燕丹等人都是第一次听到。
“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逍遥子重复着这句剑铭,这句诗实与道家太过贴合,一时间想到东西太多,他反而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思及剑名,恍然大悟,几乎要拍案叫绝。
“此剑名为玉清,这句剑铭暗合玉清道法!原来如此!化剑意锋芒以为利刃,破妄斩惑,凝清静道心为鞘,收束剑意;剑以道心为鞘,心以玉清为鉴,以心修剑,以剑修心,性命双修,方成大道!难怪瑶光小小年纪有这般道心剑术,原来如此!破军入命,竟是用此处!此子不凡,师长亦不凡!”
逍遥子越说越激动,听人却不是个个都明白。
燕丹、雪女、高渐离和徐夫子露出思索之色,班大师直接扭了头,大铁锤根本从第一句就没听下去,盗跖看看端木蓉,见她认真思索,自己也不得不端出认真听模样,但是越听越头大,后双手挠头了。
盖聂似有所悟。
他虽不是道家,但鬼谷一派所学驳杂,于道家典籍亦有涉猎,而剑道修到极处,便是殊途同归。他已经站一个关卡前,只差那么临门一步,跨过去,便是天地,跨不过,便只能不进则退。
旁边偷听两个少年相顾无言。
天明小声嘀咕:“什么绝气又玄虚,我怎么完全听不懂。”
项少羽白了天明一眼,“天明大侠也有听不懂时候?”
天明做了个鬼脸,故作不屑地说:“和那个怪人有关东西,全都怪怪,正常人怎么会懂!”
项少羽好笑地说:“你‘大叔’似乎就懂了。”
天明:“……”
项少羽看到天明想咋呼什么,急忙扑过去捂住他嘴,拉着他往后躲了一点。
燕丹沉吟半晌后沉声说道:“不知诸位可曾听闻……‘似剑非攻,墨眉无锋’?”
众人纷纷点头。
大铁锤是直接地回答:“当然听过!这不就是夸赞我们墨家两种绝世武器吗!”
非攻与墨眉是墨家两大武器,如今阴错阳差之下,藏墨家禁地里非攻被天明取得,而作为历代巨子信物“墨眉”则一直巨子手中流传。
盖聂微微皱眉,似是想到了什么,却没有开口。
逍遥子神色微变,敏锐地联想到一件事,他看向燕丹,静待他下一句话。
燕丹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内,神色复杂地说:“三十年前,这句话后还有八个字。”
“——似剑非攻,墨眉无锋;破云藏锋,万剑归宗。”
咸阳宫内,秦王嬴政慢慢念出这十六个字,而后看向恭敬地侍立一旁李斯。
“卿家可曾听过这句话?”
李斯听到这一句消失了许久话,一瞬间背后冷汗都出来了。
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为何此时……陛下忽然提及……那两个人?
当年他顾念救命之恩放走了那个人,陛下应该也知道,陛下甚至默许他逃到了楚国……
时至今日,为何会提起?
嬴政本也没有想得到回答,自顾自地背过双手,微微仰头看向上方,眯着眼睛,仿佛还能看到曾经无比熟悉两道身影。
英武干练、有勇有谋青年,冰雪为姿、剑术通神少女。
青年身影随着时间慢慢地被风霜浸染,从青年到中年,那个人为自己呕心沥血,不可谓不心竭力。
少女则似乎从来都不会改变,超然立于岁月长河之外,永远都以一种遗世独立姿态看着这个世界,但她却一再地为他涉足红尘之中。
他们都曾自己身边,无论怎样风雨坎坷都替他遮挡,他们是“王子政”崇敬依赖长辈,他们保护着“王子政”度过了无数腥风血雨,护着他坐上至尊王座,世人称颂他们是大秦双壁,赞誉他们如同帝国城墙一般强大可靠。
但是,终,他们却都消失不见了。
大秦双壁,片瓦不存。
“……是啊,李卿当然会知道……当年若非项太傅与瑶光先生,李卿亦不能站到这样位置……”
嬴政声音里透出了自己都不知道怀念,那是沉淀了太多年却始终无法抹消思念与感激、愧疚与不悔酿成厚重怀念,只需轻轻揭开一角,就会倾流而出。
☆、第14章 瑶光真人
嬴政眯起双眼,仿佛又一次看见了几十年前情形。
就这个王宫,就这间宫殿,尚且年轻自己拉着项少龙手,说,项太傅,寡人今天一切都是太傅给,这个天下,寡人和太傅共有,这个王座,寡人和太傅共坐!
他强硬地拉着项少龙往王座上去,项少龙则无比坚定地推辞,后近乎落荒而逃。
从那时开始,两人之间就有什么不可挽回了。
嬴政依然记得很清楚,清楚记得当时每一幕,当时项少龙每一个神态,当时项少龙慌乱样子……清楚地记得自己从光洁地砖上模模糊糊窥见倒影。
那时候,自己神情已经透露了一切。
那种狰狞笑容根本就不是信任,也不是什么真心想要分享权势。
坐上了王座嬴政尝到了权力味道,他开始着迷,于是,他开始恐慌——怎么能留下一个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王子政”人?
即使项太傅对他恩重如山,即使项太傅无心权势,嬴政也不能放心。
所以,才有了那让座一幕。
所以,终才有了项少龙举家逃走那天。
嬴政率军追杀项少龙,追到地道入口,他知道,唯一一个知道真相人就对面。
那时候,李斯巧言劝他不要再追下去,说项少龙一人不足以成事,说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办法有是。
于是,他就顺着台阶走下来,放过了项少龙,也彻底放下了自己少年时代。
赵盘和项少龙之间所有恩义情谊都那一刻断了。
嬴政后一次作为“赵盘”放了自己师傅一条生路。
从那时候起,嬴政和昔日“赵盘”再无半点关联。
项少龙走后,嬴政反而开始怀念起来。
满朝文武再无一个人会像项少龙一样真心为他考虑,他们效忠他,为是功名利禄,为是高官厚爵。
但是,嬴政从未后悔。
每当此时,另一道身影就会愈发清晰起来。
如白云,如清风,如仙鹤,如松竹,逍遥自,体任自然,飘逸出尘,恍然不似红尘客。
那个人就像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早早地离开了秦国,从这个天下间消失了。他登上帝位没有多久,那个人就向他辞行,他拼命地挽留,许以权势,许以富贵……通通都没有用。
那时候嬴政真慌了,那时候他才相信瑶光先生真毫无所求,只是单纯为了一个“可能未来”而不辞辛劳地教导他、保护他、帮助他。
两人初识之时,她已是名动七国剑客,他只是流落他国“质子”,因此他始终无法相信“瑶光真人”会不计回报地为他做了那么多事。直到分离之时,他才终于确信,却已经太晚。
“王子政”曾亏欠“瑶光”所有信任与情谊、敬仰和憧憬全部都分离那一刻升华到了无法动摇触摸地步。
与如今围绕着他虚情假意和冰冷孤寂相比,这一份情谊弥足珍贵。
瑶光先生……
时隔多年,瑶光先生再次出现。
奇妙是,瑶光先生名号又一次与“墨家”一起出现,就像是很多年前七国并立时候,两名剑客名动天下,世人以十六字传诵他们兵器,那十六字也一度成为整个大秦对“大秦双壁”称颂。
似剑非攻,墨眉无锋;破云藏锋,万剑归宗。
瑶光先生,这一次,你还是与墨家一起?
那么,你是对朕不满,要来推翻朕?
又或者……你只是想来看看,朕是否实现了你当日期许?
嬴政转身看向李斯。
“李卿,蒙恬将军已前往迎接瑶光先生。”
李斯下意识地应下,过了会儿整个人都懵了。
瑶光真人竟然再次入世了吗?!
但是李斯没有追问机会,嬴政显然已陷入了追思之中,再没有说话意思,李斯安静地退下,急招下属前来议事。
如今秦国,恐怕再没有人比李斯加清楚“瑶光真人”对秦王意义,因为这个名字和太多不能传播往事一起被刻意地埋藏起来,一藏就是二十多年,本来或许也会永远地藏下去。
为何这个节骨眼上“瑶光真人”会再次出现?
四匹毛色鲜亮毫无杂色白马拉着一驾豪华车辇官道上疾行,车辇两旁随行骑兵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履行着护卫职责,统帅这些骑兵赫然是上将军蒙恬,此刻他策马行于马车右前方,周身是肃杀之气。
这样一支车队,别说是平民百姓,哪怕是文武官僚也不敢逼视,远远看见了便迅速避开,因此这一路行来竟是从未停过。
车厢内端坐着一名蓝白道袍少女,一手持着一卷《道经》,她目光虽落竹简上,双眸却并没有聚焦墨字上。
老子所著《道经》、《德经》两部合称《道德真经》,是道家必修经典,从小到大,这两卷书她已经看了无数次,早已熟极如流,此刻拿着这卷典籍只是不想让自己无所事事地坐车内被外面“将军”看出异常来。
瑶光虽只是瞥了一眼竹简,也发现了这是《道经》古本,和她熟习略有不同。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汉以后,为避恒帝诲,统治者改“恒”为“常”。
这种细微差别本不算什么,但是无数类似细微差异终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鸿沟,令瑶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代并非她所熟悉时代,它要比她知道加古老,加接近圣贤生存时代。
这里是秦,并非唐,这个时代,她师门尚且没有建立,她失去了托庇之所,没有可依赖之人。正因如此,她必须加小心谨慎。纵然盛唐,纯阳宫观主一样要对九五之尊秉臣下之礼,何况如今无所依仗瑶光?
蒙恬瑶光面前跪下那一刻,她完完全全地震惊了,蒙恬说奉王命迎接她回朝,她心里讶异不解几乎到了极点——她万万没想过自己会引起这个天下至高无上那一位关注,而且这旨意听来还如此怪异!
何为“恭迎还朝”?
从未来过,何以“还”?
刹那之间无数念头飞过瑶光脑海,她虽然一时半刻理不出头绪,却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件事:但凡她言行举止有任何不妥之处,都可能变成催命符。
瑶光回神刹那立刻收起了所有惊讶,只留下一脸平静淡漠。
天幸蒙恬当时极为守礼地低着头,否则他或许就会和张良一样看到瑶光当时诧异错愕神色。
瑶光大着胆子没有跪迎圣旨,而是就那么从蒙恬手中取了圣旨——倘若这个蒙恬是她知道蒙恬,倘若蒙恬没有欺骗她,那么,能够被秦始皇“恭迎还朝”“瑶光真人”必然地位特殊,很有可能无需行跪礼——展开圣旨之后,瑶光微微皱眉。
布帛上只有短短四个字:先生安好
先生?瑶光真人?
瑶光敛去所有思绪,微微颔首,轻声道:“蒙将军请起。”
说话时候,瑶光已经做好了如果被识破不得不动手准备,左手暗暗比作兰花之形——那是万花谷中绝学百花拂穴手起手式。
百花拂穴手,点穴截脉,伤人无形。
这正是她坚称自己尚能自保原因。纵因伤重不能使出剑宗剑术,她还有这张底牌。
蒙恬利落地站起来。
那不过一秒时间瑶光度来如同几个呼吸,幸而,蒙恬似乎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对,退后一步,依旧保持着极为恭敬态度请瑶光上马车。
瑶光慢条斯理地将圣旨重卷起,抬头看向那一队骑兵末端,果然看见一辆极为惹眼驷马高车。一抹流光飞地划过瑶光黑眸,她不再开口,而是相当矜持地以眼神示意蒙恬带路。
如瑶光所想,蒙恬仍旧没有不满模样,相当配合地上前领路。
蒙恬背过身时候,瑶光扫了人群一眼,和不知何时藏到了人堆中儒衫青年对了个眼神。她不知该怎么形容青年神色,那种古怪表情像是有满腹疑问又像是恍然明白了什么,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仿佛要从她这里看出答案。
瑶光笑着轻哼了一声,举步跟上蒙恬。
或许张良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她,却不知她想找个人来问出答案。
瑶光真人、秦始皇称为“先生”、蒙恬将军前来迎接、四匹马拉车……
凡此种种,怎能不让人疑窦丛生?
马车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而拉车马匹数量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家里养了多少匹马就一股脑地赶去拉车——若是谁敢这么做,恐怕当天就下了大牢。
帝制以下,建制均须循礼。
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
这就是关于马车规定,普天之下,唯有天子能以六匹马拉车,诸侯及卿可以用四匹,如此类推。
以驷乘马车相迎,这就是说秦始皇给“瑶光真人”如同诸侯公卿待遇。这种殊荣固然令人得意,会令人忐忑,尤其是不知为何自己能够得到这般待遇“瑶光”。
瑶光并没有为车内豪华精致到奢侈布置动一下眉毛,而是相当习以为常地铺上厚实毛毯位子上坐下。
李唐奉纯阳为国教,诸般珍宝从不吝啬,于睿是刻意地将种种奇珍异宝布置到瑶光起居之处,但凡吃穿用度,从不亏瑶光一星半点,早早地以富贵满了瑶光眼界。
瑶光左右看看,瞥到旁边有置物柜子,顺手拉开,里面安然放置着一卷竹简——这也就是瑶光捧手上《道经》由来。
她再仔细嗅了嗅车内气味,这才皱了眉。
气味无有不妥,淡淡地熏着香气,宁神淡雅,这种香是她常用几种熏香之一,正因太习以为常她才没有第一时间发觉。
檀香、沉香、丁香、苏合等香料按比例添加,以蜜相合。
这种熏香配方纵然不是什么秘密,也绝不可能是秦朝就广为流传。汉代时,熏香还属于奢侈品,唯有权贵能用,盛唐之时方才风靡,不要说汉以前秦。
太奇怪了。
为何秦始皇会称自己“先生”,为何会知道自己习惯看书时点香,为何知道自己常用熏香配方?
☆、第15章 大秦帝师
瑶光带着满腹疑问被马车带到了咸阳宫,由车换步辇,由步辇至步行,后内侍小心翼翼地给她指出了方向就不再往前。
瑶光缓步向前,长廊头看见了一道颀长身影。
玄衣曛袡、头戴冕旒。
瑶光离那人五步之外就停了下来,揖手为礼。
“陛下。”
嬴政盯着瑶光看了许久,长叹一声,笑着走了过去。
“瑶光先生一如往昔,朕却老了。”
瑶光若有所悟,面上不动声色,亦未作答。
嬴政凝视瑶光片刻,忽而沉声道:“朕曾说过,愿与先生共有天下……如今先生回返,是否来践此诺?”
帝王一诺,岂是虚言?
半壁江山、何等权势,只需一语便可握手中。
这样诱惑足以使任何人动摇,若有一分野心,便能化作星火燎原。
悄然静候旁李斯都被这样一句承诺惊得浑身冷汗涔涔。
瑶光想也不想地摇头,平静地回答:“我意天下安宁,非天下。”
近乎相同一幕从嬴政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与此刻情形相重叠。
同样她,同样他,同样承诺,同样回答。
那一刻,眼前人好似是当年转身离开人悄然回转,跨过岁月长河轻轻落他身侧。
分离二十余年带来隔阂刹那间变得模糊了,昔日残影和今日影子重合一起,依然那般年轻先生使得嬴政也有了刹那回到往昔错觉——那时候自己还那么年轻,踌躇满志。方登帝位少年激动地向自己先生展示着自己心情,挥舞着双手说要将这天下分一半给先生……
正因他先生别无所求,他才想要把好一切都给她。
那是他昔日就想奉上却没有能力实现遗憾,这个遗憾时隔二十年终于得以弥补。
嬴政微微一怔,很就大笑起来,激动地走上前拉住了瑶光手臂。
“果真是先生!先生竟回来了!朕要尊先生为‘帝师’,要世人皆知先生贤名!朕已平六国、一统天下,使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先生当日所愿,朕一一实现!”
瑶光听到前面话几乎已经肯定了自己猜测。
回来、当日……种种措辞,无不透露一个令瑶光惊诧事实。
正因那个猜测过于荒谬,她才没有第一时间想起,而是排除了种种可能后才浮起这样猜测。无论那个猜想有多么不可能,其他所有可能猜测都不正确情况下,即便是荒谬那一种也会成为答案。
倘若这一切不是串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