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璃可不希望淳于谙这样,早早地打了预防针,都说严父慈母,两个人可以商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现在麒麟和水晶还不懂事,用不着教育。
“夫人,小公子和小小姐这眉眼,继承了少将军和少夫人的所有优点,将来绝对差不了!”
仙草和石榴二人跟在一旁打趣,逗得文氏连连颌首,脸上带着自豪感,她的孙子和孙女长大之后,必定是名满京都,自家要早早地准备高门槛,省得被踏平。
青璃抽抽嘴角,用帕子擦擦额角上不存在的汗水,是继承了二人相貌上的优点,可是为什么连淳于魔头这种臭屁的性格都要继承?小小年纪不爱哭闹,将来成了面瘫可怎么办?
对于此,青璃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忧心太早,她为了让两个小的哭闹,从空间里弄来蜘蛛和蛇,轮流吓唬,结果两个小的竟然伸出手想把玩,最后还是她投降,世上恐怕没有像她这种心态的亲娘了。
腊月二十八,治水城外,大周和大秦又打了一场,大周主动攻击,大秦被动抵抗,最后被打了一个落花流水,鬼哭狼嚎地撤退,大秦士兵接近崩溃,而大周全然相反,越战越勇,战意高亢。
接下来又进入休战状态,淳于谙从城北大营归来,晚上喂奶之后,文氏提出要让龙凤胎跟着她睡一晚上,以免打扰小两口的浓情蜜意。
淳于谙求之不得,亲手把两个孩子送过去,淳于越和淳于恭兄弟准备很多拨浪鼓,小糖人,布偶等,跟着过去逗弄。
内室里掌灯,青璃早早地洗漱完毕,坐在梳妆台前,淳于谙正在后面为她绞着头发,或许是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分别,他变得沉默,很多时候,看着青璃出神。
二人自从相识之后,也没有分别很久,这是第一次要忍受分离,青璃心里不是滋味,可她有时候想,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段时间淳于谙不在京都,她晚上有机会进入到空间里,早早地教导龙凤胎,让他们洗髓,将来习武事半功倍。
“夫君,等天下大定,我们就自由了!”
青璃不停地畅想未来美好的生活,那会麒麟和水晶也不小了,两个小的可以跟着他们夫妻一起去游山玩水,说好的去闯荡,去见识更美的风景,总要实现。
“他们就留在将军府,就我们二人离开就好。”
淳于谙做决定,就算是儿子和女儿也不行,万一这两个小的缠着娘,他岂不是和自家娘子亲热的时间都没有了。
“听你的。”
青璃主动拥着淳于谙的臂膀,献上自己的嘴唇,每当房事之时,淳于谙都无比火热,花样百出,春宫图没有白学,她负责享受这种深入骨髓的欢愉。
时间就是这么快,青璃甚至能清楚记得去年今日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转眼之间,一年的时间已过,又到了一年中最喜庆的时刻。
早上,家里的几个下人开始进入到灶间忙活,城北大营的将领们都来得很早,让青璃意外的是,赵晚春竟然也从平阳赶来,她上门之时提着礼物,是凤阳和悦楼的特色,水晶肘花。
对于赵晚春,青璃现在多了惺惺相惜之感,同样都是将领的妻子,忍受两地分别的痛苦,以后她回到京都,赵晚春比她幸福一些,至少每隔一段时间,能来治水看看北堂谚。
“定了回京的日子?”
赵晚春坐在沙发上,抓了一把瓜子,和白可心一起逗弄两个小的,将领们都在前院偏厅里折腾,摆上几桌,众人热热闹闹地打麻将,她们这些女眷嫌炒,就到青璃这边聊天。
“恩,正月十六。”
青璃也没想到公婆会定这么早,二人的意思是,从治水到平阳收拾行李,一路进莫家村还要呆几天,青璃也好和亲人们告别,等腰再次出发,回到京都也到阳春三月,不冷不热,正是最好的时候。
米栋蛊毒解了,不过他被掏空身体,需要调养,这次也要跟着一起回京都,白可心无法,只得接管照顾他的任务,淳于谙准备从大营里派一个士兵,帮着换洗。
“这么快!”
赵晚春瞪大双眼,惊讶了片刻,仿佛是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她用帕子捂嘴,淡然的笑道,“抱歉青璃,我就是想到你带着龙凤胎回京,淳于少将军……”
做将领的都是这样,一年到头,家中的娘子和孩儿见不得一面,青璃这还算是好的,北地的铺子开了不少,当初的愿望,振兴莫家族,新粮种丰收等愿望一一实现,未来她京都才是她的家,要闯荡和立足之地。
青璃无所谓的摇头,心里是有那么一点不舍得,可她现在还有龙凤胎,足以填补那点空虚。她低下头,嗅着插瓶里面的腊梅,好心情地道,“春儿姐,以后有时间定要来京都,到时候我们一起坐船去外海。”
大秦若是纳入到大周版图,北堂谚绝对会被己方招揽,至少也是个二品将军,就算他无心功名,手底下那群士兵也不会轻易放弃,青璃估计二人恐怕以后自由的时间更少了。
姐妹几个人闲聊两句,今儿是大年三十,麒麟和水晶被换上红色的小袄子和襁褓,两个小的很有精神,咿咿呀呀地,互相比划,似乎在交流感情。
“外海真是一片神奇的国度,不过哪里也不如家好。”
从外海归来,赵晚春的感触很深,当年之所以匆忙逃离,主要原因在于她和北堂谚不被人认可,为了卸掉身上的枷锁,两个人选择远走他乡,到一片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去生活。
日子过的肆意,并没有受到什么苦楚,可赵晚春知道她有多么难过,每个月圆的日夜,抬头仰望外海那片蓝天,都想起在平阳的家,想爹娘,想知道她离开之后,他们是否安好。
听闻萃华楼的船队到外海,赵晚春会很激动,见到同样说大周话的人,无比亲切,那种感觉她现在也忘不了。
晚膳在前厅开了三桌,青璃家人坐一桌,剩下来人分成两桌,不分男女,混坐,白可心坐到赵晚春旁边,二人时而低语几句,青璃注意到白可心一个把脉的小动作,赵晚春立刻羞涩地低头,应该问女子的孕事。
“来,大家干杯!”
淳于老将军站起身,抢先干杯,其余将士们跟着,大家热热闹闹,彼此之间很熟悉,无需客套,在每桌的周围都有放羊肉和蔬菜等盆子,不够可以自行添加,类似自助火锅的模式。
大年三十夜里守岁,众人一起亲手包了饺子,青璃特地把熟睡的龙凤胎叫醒,两个小的皱眉,一脸不解地看着她,逗笑身边的文氏。
“夫人,您看,小公子和小小姐一脸不情愿呢!”
石榴见文氏心情不错,在一旁凑趣,众位将领也围在一边,争先恐后地看两个小娃。人多杂乱,麒麟和水晶显然有些不耐烦,两个小的动作一致,打了个呵欠,在人群之中找到青璃,眼神定定地望过去,意思是为什么要吵醒他们。
“要守岁,之后收红包啊!”
青璃笑眯眯地解释,今儿来这么多人,空手上门吃一顿,走之前怎么也要赚够本,等以后回到京都,年节带出去收礼也是一大笔。
“小璃,你都是个孩子呢,娘也给你准备荷包了!”
文氏捂着嘴,笑了片刻,众人围坐在火炉边上,等候新的一年降临。青璃和淳于谙对视,两个人都在彼此的眼中找到默契,她知晓自家夫君是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在她十五周岁的那天圆房。
窗外的鞭炮声响起,转眼到新的一年,众位将领掏腰包之后,纷纷走出门,站在院中。树梢上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天空中飘着雪花,家家户户出门放鞭炮,年味极浓。
大年初一,按照老规矩,一些将领会带着士兵们代表上门拜年,众人离开之后,淳于谙和青璃这才回到房里。
内室一片红色,从丝被纱帐到窗纱和喜烛,青璃怔怔地打量四周,以为喝多酒走错了房间。
“夫君……这?”
青璃刚想回头,被淳于谙一个健步抱在怀里,他低下头,用下巴上的胡茬轻轻地磨蹭青璃的面颊,嗓音嘶哑地道,“今夜也是我们的洞房花烛。”
以后每年,只要能在一起过,就都准备一次洞房花烛。青璃眨眨眼,脸色微红,默默地接受属于淳于谙的小浪漫,二人耳鬓厮磨,很快地放下床帐,娇喘声连连,空气中流动着暧昧的味道。
………………………………………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是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治水城的百姓们不够友好,青璃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也就很少上街采买。自从有了龙凤胎之后,她出门的时间明显减少,每次都要掐算好喂奶的时辰。
抽空,淳于谙带着青璃到城墙上欣赏北地的雪景,二人在一起策马在满是白雪的草原上奔腾,偷偷去沛水集市,可能是要分离的关系,夫妻二人比较放纵,城北大营的将领们忽然发现,一向一丝不苟驻守在军营的少将军不定期失踪。
这几天是青璃最快乐的日子,她突然察觉到淳于魔头有不少优点。前几天,两个人爬到山顶,望着山下一片白雪,她突发奇想,有了跳崖的冲动,淳于谙丝毫没有犹豫,陪着她一起疯,两个人手拉手,闭着眼睛,感受到耳边的狂风阵阵,一直快到崖底,才用轻功保证不受伤。
离开之前,夫妻两个人一天没有出房间,极尽缠绵,在正月十六日早上离开,青璃腰都是酸的。
马车缓缓地离开,淳于谙高大的身影,面色冷峻地站在雪地里,青璃从车窗里探出头,对着他摆摆手,做口型,“我等你,无论多久。”
淳于谙点点头,眼眸幽深地望着马车的方向,如雕塑一般,雪花飘洒在他的衣衫上,头上,眉毛上,他依然丝毫不动,一直望着远方……
原以为自己会非常坚强,在马车上,青璃忍不住哭了鼻子,突然有一种抛弃一切奔向淳于谙的冲动,看到身边熟睡的龙凤胎,她定定神,强迫自己忍住,她现在不仅仅是淳于谙的夫人,也是两个孩儿的娘亲。
两天两夜,一直到莫家村,见到爹莫如湖和娘亲刘氏,青璃的情绪才稍微好转,族人很稀罕麒麟和水晶,抢着抱,两个小娃谁抱都没有意见,不哭不闹。
很久没回到村里,莫家村有了新变化,族中的房舍进行再一次的改造,族人家家有浴室,库房,地窖等,夏日里,前院种花草,后院种菜蔬和香瓜,院子宽敞的人家,可以挖一小块池塘养鱼,青璃大伯给提供鱼苗,就当个闲趣。
族里在活动中心的后方建立一排房舍,里面有各自的用途,族里搬来一些被莫家族吸引的人家,听爹爹莫如湖说,有南边莫家的子孙找上门来认亲。
莫家曾经也是一个大家族,因为一些原因才渐渐地没落,族人四分五裂,多年甚少联系,如今得知北地莫家族人过得好,来锦上添花,莫如湖也欢迎,把分散的莫家族人作为偏支管理。
“爹,这样也不错。”
如果将来成为一个大家族,人多是首要的,人多力量大,同样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方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和利益关系等等,把其余地方的莫家人作为偏支,可以更好的方便管理。
“恩,偏支里也有几个好苗子,都是因为家穷啊。”
莫如湖感叹,当年他也是因为不想给家里太大负担,这才放弃考举人,从莫家村上京都科考,食宿,路费,笔墨纸砚,结交同窗都需要花费,十两银子,家里说什么拿不出来。
想到当年,莫如湖很是心酸,家里人全家供养他一个读书人,大哥莫如江甚至咬牙想去赌馆借高利贷,万一还不上,可是要剁手的,家人的情深意重,他铭记在心,如今看到族里有因为家贫而考不起举人的学子,感同身受,能帮一把是一把,又不是外人。
“只要不是白眼狼就好。”
青璃用铁丝搅动炭盆里的炭火,这方面还要靠洗脑,从小教育培养,或许是她想的有些多,在这个时代,族人的观念和意识本来就很强,心也齐。
莫家早已不是当年的贫困偏远的小村落,族人也不再是窝在村里没有见识的庄稼汉,几年的时间,莫家族的铺子开遍北地,正在朝着京都进发,族里的年轻小伙子们,识字算数,这两年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内心也变得更加豁达。
在莫家村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让青璃惊讶的是,虽然现在族中条件转好,可族人没有失去淳朴厚道的本质,还是如从前那般好客,对于她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
被白家覆盖的小村落,家家户户的屋顶冒着炊烟,院子里红灯笼还没有摘,刚出了正月十五,还有年味的余韵,偶尔听到小娃跑跳欢乐的叫喊声。
时间紧迫,青璃一行人还要赶路回京都,莫如湖和刘氏带着族里的马车,到刘家村接来青璃的外婆一家,大舅刘广仁,小舅刘广济,两位舅娘,还有大表哥刘林,表嫂,表姐银杏一家,一共有二十来口子,坐了四五辆马车。
“咱们璃丫头这么大了,一年一个样,老婆子我也老喽!”
青璃外婆被小舅娘扶着从马车走下来,老太太到了花甲之年,精神头不错,不过对比前几年,明显苍老很多,头发花白一片,根部是灰色的,梳理里得一丝不苟,眼角下垂,布满细密的皱纹,牙齿也掉落几颗。
“外婆!”
青璃很高兴,快步上前,从另一侧扶住老人家,又对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外公挥挥手。小时候家里穷,都靠外公外婆家帮衬着,那会小舅出门给人挑货,能多少赚几个辛苦银子。
“小妹,听说二妮去了京都,我还有些不舍。”
银杏穿着一身银红色的小袄子,头上戴着金簪,大眼睛眨啊眨,这么多年过去,银杏早已经嫁人生子,如今是三个小子的娘亲,她的性格还没有什么改变,麻利,在家里整天捣鼓吃食。
“是啊,表姐,你是舍不得二妮的手艺吧。”
青璃回头冲着银杏做了一个鬼脸,银杏顿时愣了愣,很快地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二人仿佛又回到小时候,那会冬日里猫冬,在莫家村可吃了不少好吃的。
那年青璃七岁,是莫家村第一丑女,如今她十六,嫁给了北地响当当的人物,少将军淳于谙,而且有了一对可爱的宝贝儿,不到十年时间,她的人生从黯然无光到风华盖世,蜕变得如此彻底。
“是啊,二妮做的炸鸡块和薯条就是好吃,我试验过很多次,都没有那个味道。”
银杏咽了咽口水,抱着自家的小娃喋喋不休,几个小娃也围着青璃喊人,嘴很甜,青璃这边每个人给一个荷包做见面礼,里面有玉佩和银锞子,她不小气,给的都是最好的。下次见面,不知道要再等多少年。
“这个好办,我会做。”
二十几口人全部进入到偏厅,或坐或站,满满一大屋子,淳于老将军和文氏见到这么多亲戚也吓了一跳,论理青璃的外公外婆是长辈,二人连忙见礼。
“使不得,使不得!”
青璃外公和外婆连连摆手,人家可是护国将军和夫人,他们不过是村里的老头儿和老太太,这可怎么说的,二位老人是第一次见到大人物,还有些惶恐不安。
家里乱糟糟的,青璃把亲戚挨个认了一遍,然后又忍受了半个时辰,听着众人夸奖,可能是当着淳于老将军和文氏的面,家里人不好意思提她小时候有多么丑,话题就围绕着别的地方展开。
人多杂乱,青璃寻了个空子跑到灶间,银杏抓到机会,也跟着跑出来,拉着青璃道,“小妹,看你这气色,少将军对你一定不错!”
“表姐,你怎么还和当年一样!”
青璃用鄙视地眼神看了一眼银杏,已经是几个娃的娘,还是如此跳脱,总觉得银杏和自家三哥莫子松才像亲兄妹,两个人的性子都差不多。
说来说去,银杏就是想哄着青璃做一顿炸鸡块,她好和小包子炫耀曾经吃过的美食。青璃得知银杏的想法之后,一脸黑线,有这么不着调不靠谱的娘亲,会不会培养出几个小吃货?好在几个娃像爹多一些,还算正常。
“哈哈,你不是害羞了吧?”
银杏做了一个羞羞脸的动作,拿着一个小墩子坐在灶膛口添柴火,和青璃说着这么多年的日子。她嫁到一户殷实人家,现在家里也有打杂的婆子和一个门房,婆家早早分家,她的夫君也不是长子,不和公婆在一起,日子逍遥自在。
外婆家没有分家,大舅刘广仁负责开发新粮种,种甜瓜等物,这些年家里又买了一大片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地主,小舅刘广济有生意头脑,杂货铺子开成连锁店,后来又跟着莫家合作,开粮铺,赚不少银子,因而银杏的嫁妆丰厚,在婆家也很有底气。
“说起来,你当初送我那些首饰,我都舍不得戴。”
银杏托着腮,抬起头看了青璃一眼,这丫头变得美得惊人,若不是眉眼之间还有儿时的影子,她都会以为自己的表妹换了人。她出嫁,青璃送了添妆,全部是做工精细首饰,北地根本买不到,让她大大长了面子。
“这次也有你的礼物。一个小匣子。”
青璃正在腌渍鸡肉,反驳道,“你可别舍不得戴,左右不过是几件首饰罢了,再好也是身外之物,再说女子美好的时光就那么几年,难道你要一直压箱底,等着你儿子娶媳妇,送给儿媳当见面礼?”
“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