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一品夫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正巧和管家的在对账簿,见丫鬟纷纷打帘行礼,便知道是赵氏来了,头也不抬的笑道:“还说着呢,你就过来了。”

管家一回头,见一穿着翡翠底色雕绣月季花修身马面裙,月白色荷塘月立领长袄,风毛都是最上好的,外随意披着一件白色的狐裘,鬓边的步摇坠下三颗水滴似的白银滚边亮绿色的翡翠,金凤簪衔着硕大一颗红宝石。

可不是赵氏?

管家史七连忙作揖行礼。

赵氏笑笑,横了管家的一眼,也不叫起,瞬间流露出来的眉目杀伐竟然将管家的史七吓得倒退了一步。

王氏不理会赵氏那里的风云变幻,意味深长的一笑,摸了摸手里的一本看上去还崭新的账簿,将账簿递给了赵氏,“嫂子,我可是一页都没有看过。”

赵氏勾唇一笑,却也不接,道:“看过也好,没看过也罢,左右也没有什么背人的事情。”然后拉下脸来,凝视着史七,“不过对于某些当面一套,背里一套的叛主奴才,我觉得,可是留不得。”

“嫂子此言差异,大家都不过是好心。”王氏笑了笑,意图缓和缓和场面。

“不劳弟妹费心。”赵氏坐在王氏的对面,瞪了史七一眼,“还在这里戳着,还不赶紧出去。”

史七这才惶惶然的告退了。

史七走后,赵氏跟王氏笑道:“对于这些奴才,都是惫懒惯了,你若是惯着他,不知道那一日就以为自己有几分斤两,要踩在你头上去了。”

王氏笑笑,抿了口茶,“虽然还没开春,但是今年梅上雪成色倒是不错。”

“梅上雪本就比旧年雨水甘醇,不过最好的上品,却不在我家,”赵氏笑笑,“我小时候跟母亲去进香,诸不知菩提叶上雪香醇微苦,才是真真上品。”

王氏道:“我本就是个俗人,自然不如嫂子你讲究。”

赵氏将账簿递还给了王氏,王氏却不接,赵氏摇摇头,东珠耳环叮铃作响,“如今也不瞒你了,你看也就看了,知道不知道,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谁家里不都有过这么一段时日。”她凝目看着王氏,“想必弟妹府里昔日也是。”

王氏想了下,叹了口气,这才答道:“嫂子说的,诚然不假。”

赵氏笑了笑,将账簿撂在小几上,“份子钱这回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来不过没什么,就是传出去,被有心人添油加醋一说,就事大了。”说着,她瞥了王氏一眼,“我家是书院清流,除了有个好名声,跟你交代一句,在钱财上和你们家,有时候都是万万不能相比的。”

王氏看着赵氏,不答话。

“太夫人之所以放权让儿媳管家,不过是逼我们自己拿嫁妆去填补府里的空,”赵氏说的倒也坦然,“我的嫁妆本就不多,膝下又有个女儿,女儿年纪渐大不说,湘云出嫁的时候,我们二房还得拿大头,如今又让我那嫁妆来填补,我是万万不肯。”

“放份子确实是来钱快,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氏叹了口气,“如今京中奢靡风气渐长,谁家都是内囊上来了,但是斗富之风横行,不都在面子上苦苦撑着呢,你打量那甄府四次接驾好,每次接驾,任上都有亏空,不过是打肿脸装胖子。”

赵氏交叠着手,看着新绣好的帕子,“如今不比昔日,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一年不过是十多件的衣服,每年新作个一两件就够了,而今可好,当姑娘的没有件什么狐裘,什么雀金裘,没有两三套硬红芙蓉玉的头面,一年没有四十多件衣服来回换,都不好意思带出去出去见人。”

王氏也是唏嘘一番。

到底王家的家底子厚,连年赏赐,经得起花,不然就如今史鼎风头正盛,应承的人难免多些,上下打点的费用不少,还不得把家底都花光了?

不过这些话题,说着也没什么意思。

该花的钱,真的是一分都不少,都过了一年只出不进了,如今再跟人家倒苦水,不就是矫情了?

王氏一语荡开了话题,“话说今年雪下的早,太夫人说田里收租的事情缓到开春,如今依你看,是什么时候收好些?”

赵氏皱着眉头,“还是别逼的太紧了,庄子去年收成一般,估摸着今年恐怕是得给几分转圜的余地。”

王氏嗯了一声,“那我一会就那么告诉她们。”

“还有,京郊西山的事,你也听说了吧。”赵氏叫住了王氏,“你怎么看?”

王氏想了想,下意识捏紧了帕子,“我听子言子腾说过几句,但是好像圣上是要严查,不过听说是太子立了功,将圣上救下,怕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变革。”

“等晚上我问问我家的那个,明天再和你细说。”赵氏有着身孕,坐着觉得腰疼,便起来走走,“还有就是林家,周太夫人这场病,来的真是古怪。”

“官宦人家亲情薄凉。”王氏一理鬓边,“林海和林家的族长怎么也得给贾府个交代,但是左右周太夫人还是得活到元春选秀之后,这么早应该不用准备什么。”

☆、第24章 湘云亲事

赵氏一想,确实也是这般道理,便也不说什么。

她好似想起了什么,拉着王氏问道:“说着呢,贾府大姑娘选秀的那事,到底能不能成?有没有什么口风?”

王氏摇摇头,“我上次去贾府的时候,贾府简直是一团乱麻,那里还顾得上有心思去问什么。”

赵氏叹了口气,低头翻腾着账簿,王氏也叫人拿来算珠,两个人都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左右选的上最好,选不上也能走一门好的亲事。

翌日,待赵氏自己收拾妥当,身子爽利些,也有精神,便下帖子请薛姨妈带宝钗来府中做客。

期间言辞如何恳切,概不赘述。

赵氏相邀,薛姨妈不好拒绝,这一日便带着宝钗来到了史府中。

到底薛姨妈是带薛蟠,薛宝钗一同前来,薛姨妈又是王氏赵氏两人的平辈,府里特意将中门打开,迎几人入内。

湘云惯去贾府,和贾家四艳往来甚密,自然也没少听了王夫人夸赞她的这个外甥女宝钗如何如何,本就存了结交之心,故今日拖上了兰云宁云两人,一同来二门处的院子等着。

兰云见湘云如此,有几分好笑,“大姐姐,你这猴急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薛姑娘是什么至交,多少年没见呢。”

“爱妹妹,就你喜欢胡说,人家都说我的嘴巴不闲着,我看,爱妹妹也差不多。”湘云嬉笑反驳道,作势要去打兰云。

兰云一蹲身,藏在了宁云的身后,就露出个脑袋,满头的步摇都飞了,走了样子,“看看,这可不是被我说着了,恼羞成怒了?”

宁云只得拦着湘云,道:“大姐二姐,你们都少说两句,不然一会儿万一被人看见,惹人闲话。”

湘云这才罢休,一番打闹下来,弄的气喘吁吁,她抬手拢了拢鬓边的头发,道:“今天看在三妹妹的份上,放你一马。”

兰云一挑眉,她本就存了打趣的心思,此时笑嘻嘻的说道:“来啊,不用你放。”

“输的怎么办?”湘云作势要将袖子撸起来。

兰云眼睛都不眨,“输的请客,什么桃花宴啦,什么碧竹宴啦,还得请上咱家的几个姐妹和姐妹的手帕交过来。”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兰云笑嘻嘻的说道,不料湘云突然伸手咯吱了她一下,她笑着往后一躲,有几分好气的说道,“你这算什么道理?”

湘云得意洋洋,“兵不厌诈,二妹妹饱读诗书,自然也是知道的吧,重要的是,二妹妹别忘了你答应的桃花宴。”

说着还笑着往一边躲。

宁云有想翻白眼的冲动。

多大的人了,还是这么喜欢打打闹闹。

正巧这时史七家的来说,说薛家太太和大姑娘到了。

湘云这才停了打闹,气喘呼呼的拢拢头发,半天颓然的放弃,不好意思的说:“是不是和燕窝差不多了,就是寻常吃的那种。”

贵族家的小姐,哪怕是见亲戚,都不能失了体面。

宁云看了看,笑道:“哪里是吃的燕窝,这不是梁前的那个吗?”

湘云急的一跺脚,“坏了坏了。”匆匆的跑回房里,不忘拉上翠缕,“帮我快点把头发重新梳梳。”

兰云出了一口气,用手当扇子扇着风,偷偷的伸个懒腰,“耳根子终于清净了。”

宁云好笑道:“谁让你去招惹她?”

兰云瞪了宁云一眼,“三妹妹总是那么老持,也不怕脸上长了皱纹。”

赵氏虽然和湘云母亲有一番公案,但是几年相处下来,赵氏也不得不说湘云活泼开朗,凡事不拘小节,确实是招人喜欢。

年纪小的时候会欣赏一些悲春伤秋的人,只要是一旦上来了年纪,更喜欢那些活泼的孩子,因为相处起来不费力气。

所以赵氏就算是心里有节,也渐渐的接纳湘云。

宁云想到此处,不由得一叹。

她想起了她妹妹。

李怡就是一个喜欢悲春伤秋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不太讨喜的人。

她母亲去世后,外祖母曾表示要接她们姐妹家去,她是长女,要协同继母管家,脱不开身,便安排她妹妹去了江宁外祖母家中。

自从母亲过世后,李怡越发的爱哭,尤其不是在自己家,也是格外敏感,每每写信,虽然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字里行间,也多流露的是控诉。

不过那时李府已经有几分败落之相,继母和父亲自身难保,对于她这个嫡长女那是说不了,赶紧说了门不上不下的亲事打发了,哪里有心思管那个养在江宁的女儿?一来二去,就耽搁下了。

李府出事后,曹府就和李府断了联系,两家再不往来,她又是远嫁,当时怕波及到这个妹妹,一咬牙也不来往书信,也不知道她最后怎么样了。

好像后来她忙着摆平府里妯娌关系,在高府站稳脚跟,好容易安定下来,又有了身孕,对于江宁一带的事务,也没太关注过。

宁云心里突然乱成了一团。

她记得,最后曹家也没落了。

“太太,您来了。”薛姨妈和宝钗一同走过来,兰云连忙一拉宁云,两个人齐刷刷的一行礼。

薛姨妈连忙把她们两个人拉起来,一手一个,说道:“真真都是粉琢玉砌的孩子,贵府的夫人可真的会生。”

又问:“哪个是大姑娘啊?”

宁云眉毛不自觉一挑,客气的说道:“大姐姐身体有些不适,可能会稍微的晚些,一会儿就过来。”

薛姨妈点了点头。

听宁云这么说,也不好多问,其实她今日来,也是受人托付,想见一见湘云。

不过见见赵氏说上一说,这事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膝下的女儿嫁得好,她这个教养孩子的,脸上也有光。

反正卫家想和史府结亲,是想和赵氏父亲攀亲罢了。

她随意的夸了兰云宁云几句,又招呼宝钗过来见礼。

宝钗生性娴雅沉默,不比湘云爱说爱闹,也和黛玉心中有数,但是口头绝对轻易不饶人不同,一见让人萌生亲近之感。

年纪虽小,在家中也是养在深闺,客人往来不多,但是出了门也是落落大方。

“大姐姐哪里去了?”兰云和宁云并着几个丫鬟,引着薛姨妈宝钗两人前去,兰云不禁嘀咕道。

“就算是梳头去了,可是这梳的时间,也未免太长些了吧。”兰云有点生气,低声的发了几句牢骚。

宁云笑了笑,一拉兰云的衣袖,“少说两句吧。”

兰云一吐舌头,知道是怕薛姨妈听去,以为史府的姐妹们不合,便赶紧闭了嘴。

##

毕竟是主人,所以王氏和赵氏也都等在院子里。

这无关礼法地位,不过是客气,晋朝现在风行的一种礼仪而已,尤其是在北方,俗称主迎客。

和国朝相去甚远。

宁云一开始觉得奇怪,因为国朝是只有碰到辈分差距大的客人,或者是地位远高于己,才会有出门相迎一说,后来细问才知道晋朝又是一番规矩。

而且晋朝和国朝一般,因为带有几分北地的风俗,对于什么大防之类的,外姓还好,中表之亲守的并不严谨,比如男女七岁坐不同席,但是表亲之间,是不讲究这些。

宁云得说,和国朝一般乱的朝代,真心不多,偏偏还让她赶上一个。

见薛姨妈宝钗到了,王氏连忙把人往屋里迎。

薛姨妈和王氏本就熟识,又是同宗姐妹,故在外不行大礼,寒暄了几句,便去跟赵氏见过礼。

赵氏连忙扶薛姨妈起来。

薛姨妈笑着客套几句,便招呼宝钗过来行礼。

丫鬟连忙拿来一个垫子,宝钗才对王氏和赵氏见礼。

赵氏让丫鬟扶起宝钗,笑着说:“这孩子,我看就不错,一下子就把我们家的这几个,千真万确,从我家的兰云到弟妹的宁云,通通都比下去了。”

一听这话,宝钗偏头看了薛姨妈一眼。

薛姨妈有几分无奈,有几分难办。

赵氏这话,可是分外的不好回答。

宝钗不过是商户之女,哪里能跟侯府的孩子相比?

薛姨妈有几分难为的说道:“太太你说的哪里话,我家这个,哪里比得上贵府姑娘气势天成,”又跟宝钗说道:“还不谢过太太,太太夸你呢。”

宝钗这才开口道:“太太你谬赞了。”

“年纪小,脸皮子薄,这就红了脸。”赵氏打趣了宝钗几句,便让兰云带着宝钗下去,“让她们几个姐妹下去说体己话吧。”

宁云也不好一个人在那里呆着,也要一行礼走人的时候,王氏却拦住了。

王氏笑着说道:“你也不用客套什么,留下来一起说说这事吧。”

宁云已经出计给了薛姨妈救王夫人,这时再让她回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王氏不得不承认,她已经有几分依赖宁云拿主意。

赵氏不知道这个公案,有点奇怪,但是也不问什么。

薛姨妈上次来史府后,便知道这个三姑娘不是个好相与的主,也打起来了十二分的精神,将事情娓娓道来。

她先拿出来帕子,把帕子展开,里面是一个晶莹剔透的镯子。

赵氏本就聪慧,也明白过来。

“薛夫人托我前来,就是为了此事。”薛姨妈说道。

现在卫家在风口,卫燕生又在作势要辞官,加上是给庶子说亲,自然不好请身份太过贵重的人来当着红娘。

所以薛夫人就想起了薛姨妈。

卫燕生的夫人姓薛,不过可是和金陵薛家不同,两者并不同宗,祖上在清河一带,不是商户,而是正经的读书人家,当日一门父子两状元,三代四首辅,说的就是她家。

到薛姨妈丈夫祖父薛舍人的时候,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和人家攀上亲。

☆、第25章 繁花似锦

既然攀了亲,那么薛夫人相求,薛姨妈就算是一百个不乐意,也得硬着头皮的上来,在史家跟赵氏开这个口。

赵氏眉毛好看的扬了扬,她看看王氏,笑道:“这事,怕我说的不算,还得问过太夫人才好。”

轻轻巧巧的把事情给推了出去。

薛姨妈有些为难的看着王氏。

王氏却没有为薛姨妈说话,而是附和了赵氏,“这事情,确实不是我们妯娌两个就能说的算的,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能做得了这个主,我们自然是同意,但是湘云名义上是由我们妯娌共同抚养,但是到底还是老太太说的算。”

薛姨妈好奇的追问了句:“五妹,赵夫人,如果你们若是有为难的事情,尽管说就是了,我们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

“为难倒算不上。”赵氏客客气气的说道:“只是薛太太,您也知道,我和弟妹确实不是湘云的亲娘,而且这么早把亲事给她说了,传到外边,怕别人会说些有的没的。”她换了个姿势,身体微微的前倾,其实作为侯府夫人她见外客的时候这样有些失礼,但是有着身孕的人,难免有时候不太舒服。

没人会计较赵氏的小动作。

宁云却瞥了赵氏一眼,看见赵氏画过妆的脸上有点泛白。

腰疼?

“人多口杂的道理,薛太太您也知道,比如什么我们不愿意教养孩子,便早早的给孩子说一门亲事给打发了,说出去,我们也真的没法交代。”赵氏笑道,“更何况,如今大选在即,在这个时候定婚事,确实是不妥当,而五六年后湘云到了婚龄,她也是功勋家的女儿,也得备选礼部,参与大选,到时候若是惹了麻烦上身,那么这事,就不如不了。”

“你说可是?”她提高了些声量,细细的看着薛姨妈的神色。

赵氏觉得她说的话在理,因为本朝流行晚嫁,有时候到了二十多岁上才出门子说亲的大有人在。

宁云这时候却搭茬说道:“二伯母,母亲,我能不能说句话?”她看着赵氏。

王氏看了赵氏一眼,没说话。

赵氏一愣,有点奇怪,她记得宁云不是那种喜欢出头的人,但没有深究,说道:“自然,都是一家人,宁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宁云跟薛姨妈说道:“我是当妹妹的,有些话我不应该说,但是有一句话二伯母说的对,如今功勋家的小姐都要备选礼部,大选落选后方可由家中订亲,虽然这规矩走的不是那么严,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湘云姐姐是我们中姐妹年纪最大的,加上父亲和伯父在朝中的官职,若是当真有个恩典下来,到时候一看,说湘云姐姐已经订亲了。”

说到这里她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