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起来,反对美国反动派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进攻。只有这个斗争胜利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可以避免,否则是不能避免的。
问: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是如果美国使用原子炸弹呢?如果美国从冰岛、冲绳岛以及中国的基地轰炸苏联呢?
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在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前,俄国国内究竟哪一方面拥有真正的力量呢?从表面上看,当时的沙皇是有力量的;但是二月革命的一阵风,就把沙皇吹走了。归根结蒂,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沙皇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希特勒不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很有力量的吗?但是历史证明了他是一只纸老虎。墨索里尼也是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也是如此。相反的,苏联以及各国爱好民主自由的人民的力量,却是比人们所预料的强大得多。
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提起美国帝国主义,人们似乎觉得它是强大得不得了的,中国的反动派正在拿美国的“强大”来吓唬中国人民。但是美国反动派也将要同一切历史上的反动派一样,被证明为并没有什么力量。在美国,另有一类人是真正有力量的,这就是美国人民。
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注 释
〔1〕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八八五——一九七○),美国进步作家和记者。从一九二五年起多次访华。一九四六年六月第五次到中国访问,八月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了她,发表了这篇谈话。一九五八年她来中国定居。一九六二年后,定期编写《中国通讯》,向国外读者宣传新中国建设的成就。著有《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人类的五分之一》和《中国人征服中国》等书。
〔2〕 美帝国主义为了支持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给了国民党政府以巨大援助。到一九四六年六月为止,美国共装备国民党军四十五个师。为国民党训练陆军、海军、空军、特务、交通警察、参谋、军医、军需等军事人员十五万人。美国用军舰、飞机运送了国民党军队十四个军共四十一个师,另外八个交通警察总队,共计五十四万余人,到进攻解放区的前线。美国政府以九万人的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登陆,占驻上海、青岛、天津、北平、秦皇岛等重要城市,在华北并为国民党保护交通线。美国给国民党政府的各种援助,据一九四九年八月五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披露的材料,从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到一九四八年,总数共达四十五亿多美元(美国在抗日战争中给予国民党政府的援助,绝大部分也被国民党留作以后进行反人民内战之用)。但实际上,美国援蒋数字远不止这个数目。美国白皮书承认,美国给国民党政府的援助,等于国民党政府“货币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与该国政府预算相较,在比例上超过战后美国对任何西欧国家的援助数量”。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六日)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⑴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二)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⑵(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这个旅(或团),应当是敌军诸旅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我军以少数兵力牵制敌军的其余各旅(或团),使其不能向被我军围击的旅(或团)迅速增援,以利我军首先歼灭这个旅(或团)。得手后,依情况,或者再歼敌军一个旅至几个旅(例如我粟谭军在如皋附近,八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歼敌交通警察部队五千,八月二十六日又歼敌一个旅,八月二十七日又歼敌一个半旅⑶。又如我刘邓军在定陶附近,九月三日至九月六日歼敌一个旅,九月六日下午又歼敌一个旅,九月七日至九月八日又歼敌两个旅⑷);或者收兵休整,准备再战。在战役部署上,必须反对那种轻视敌人、因而平分兵力对付诸路之敌、以致一路也不能歼灭、使自己陷于被动地位的错误的作战方法。
(三)在战术的部署方面,当着我军已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一个旅或一个团)的时候,我军担任攻击的各兵团(或各部队),不应企图一下子同时全部地歼灭这个被我包围之敌,因而平分兵力,处处攻击,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于奏效。而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并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
(四)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对于缺乏第二线兵力的敌人,这种战法最为有用。全歼,方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目前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员的重要来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则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在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是战略上持久的必要条件。
(五)现在我军干部中,还有许多人,在平时,他们赞成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但到临战,则往往不能应用这一原则。这是轻敌的结果,也是没有加强教育和着重研究的结果。必须详举战例,反复说明这种作战方法的好处,指出这是战胜蒋介石进攻的主要方法。实行这种方法,就会胜利。违背这种方法,就会失败。
(六)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是我军从开始建军起十余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但是在抗日时期,我军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辅。在现在的内战时期,情况改变了,作战方法也应改变,我军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而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我军必须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七)在敌处进攻地位、我处防御地位的时候,必须应用这一方法。在敌处防御地位、我处进攻地位的时候,则应分为两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我军兵力多,当地敌军较弱,或者我军出敌不意举行袭击的时候,可以同时攻击若干部分的敌军。例如,六月五日至六月十日,山东我军同时攻击胶济、津浦两路十几个城镇而占领之⑸。又如,八月十日至八月二十一日,我刘邓军攻击陇海路汴徐线十几个城镇而占领之⑹。如果我军兵力不足,则应对敌军所占诸城一个一个地夺取之,而不要同时攻击几个城镇的敌人。例如山西我军夺取同蒲路上诸城⑺,就是这样打的。
(八)我军主力集中歼敌的时候,必须同地方兵团、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的积极活动,互相配合。地方兵团(或部队)在打敌一团一营一连的时候,也适用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
(九)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机,为着集中兵力歼击敌军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只要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因此,凡能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者,均应奖励之。不但歼灭敌军的正规部队应当受到奖励;就是歼灭敌军的保安队、还乡队⑻等反动的地方武装,也应当受到奖励。但是,凡在敌我力量对比上能够保守或夺取的地方和在战役上战术上有意义的地方,则必须保守或夺取之,否则就是犯错误。因此,凡能保守或夺取这些地方者,也应受到奖励。
注 释
〔1〕 在本书各篇中所说的“歼灭敌人”或者“消灭敌人”,都是包括把敌人击毙、击伤或俘虏。
〔2〕 国民党正规军的编制,原来是一个军下辖三个师或两个师,每师下辖三个团。一九四六年三月起,国民党分期整编了当时在黄河以南地区的正规军,将原来的军改为整编师,师改编为旅,旅下辖三个团或两个团。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军队没有整编,仍按原来编制。一九四八年九月以后,国民党又将整编师恢复为军,旅改称师。
〔3〕 一九四六年七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苏皖解放区,人民解放军奋起自卫。进攻苏中解放区的敌军,是汤恩伯指挥的十五个旅,约十二万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十九个团(后增至二十多个团)的兵力,自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三十一日,在苏中的泰兴、如皋、海安、邵伯一带,集中优势兵力,连续作战七次,歼敌军六个旅、五个交通警察大队,共五万三千余人。本文所提到的是其中三次作战的战果。
〔4〕 一九四六年八月,国民党军队自徐州、郑州一带,分两路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等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迎击自郑州出发的一路敌军,自九月三日至九月八日,先后在山东的菏泽、定陶、曹县一带歼灭敌军四个旅共一万七千余人。
〔5〕 一九四六年六月上旬,山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所属一部,为了打击国民党收编的在停战令生效后不断向解放区挑衅的伪军,决定在胶济线和津浦线上发动讨逆战役。先后解放胶县、张店、周村、德州、泰安、枣庄、高密、即墨等十余座城镇。
〔6〕 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为了配合中原、华东的人民解放军作战,于一九四六年八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分数路向驻在陇海路上开封至徐州一线的国民党军出击,先后占领砀山、兰封(今并入兰考)、李庄、杨集等十余座城镇。
〔7〕 一九四六年七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和阎锡山部联合进犯晋南解放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太岳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所属一部举行反击,击退敌军的进犯;八月,又向驻在同蒲路上临汾至灵石一线的敌军发起攻势,至九月一日战役结束,先后解放洪洞、赵城、霍县、灵石、汾西诸城。
〔8〕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些解放区的地主、恶霸逃到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把他们组织成为“还乡队”、“还乡团”等反动武装,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这些地主反动武装,到处抢掠屠杀,无恶不作。
美国“调解”真相和中国内战前途
——和美国记者斯蒂尔的谈话
(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斯蒂尔问:阁下是否认为美国调解中国内战之举已告失败?如美国政策按目前形式继续实行,则结局将如何?
毛答:我很怀疑美国政府的政策是所谓调解⑴。根据美国大量援助蒋介石使得他能够举行空前大规模内战的事实看来,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在借所谓调解作掩护,以便从各方面加强蒋介石,并经过蒋介石的屠杀政策,压迫中国民主力量,使中国在实际上变为美国的殖民地。这一政策继续实行下去,必将激起全中国一切爱国人民起来作坚决的反抗。
问:中国内战将延长多久?其结果将如何?
答:如果美国政府放弃现行援蒋政策,撤退驻华美军,实行莫斯科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的协定⑵,则中国内战必能早日结束。如果不是这样,就有变为长期战争的可能。其结果,一方面,当然是中国人民受痛苦;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必将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生存,决定自己的命运。不管怎样艰难困苦,中国人民的独立、和平、民主的任务是一定要实现的。任何本国和外国的压迫力量,不可能阻止这一任务的实现。
问:阁下是否认为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当然领袖”?共产党是否将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接受蒋介石的五项要求⑶?如果国民党企图召集一个无共产党参加的国民大会⑷,则共产党将采取何种行动?
答:世界上无所谓“当然领袖”。蒋介石如能按照今年一月间的停战协定⑸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决议⑹处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项问题,而不是按照所谓“五项”或十项违反上述协定和决议的片面要求,那末,我们是仍然愿意和他共事的。国民大会只应当按照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由各党派共同负责去召集,否则我们将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
注 释
〔1〕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美国政府派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以“调解国共军事冲突”为名,从各方面加强美国侵略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地位。蒋介石为着争取时间布置内战,在表面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停止内战的要求。一九四六年一月,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发布了停战令,并组成了有美国代表参加的“三人小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在进行所谓“调处”的时期内,美方首先在东北,后来又在华北、华东、华中,协助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并积极训练和装备国民党军队,供给蒋介石以大量的军火和其他作战物资。至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已将国民党正规军总兵力(大约二百万人)的百分之八十调集到进攻解放区的前线,其中有五十四万多人是美国武装部队直接用军舰、飞机帮助运送的。蒋介石在布置就绪之后,即于六月下旬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战争。接着,马歇尔就在八月十日和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调处”失败,以便让蒋介石放手打内战。
〔2〕 指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协议。在莫斯科会议公报中,三国外长重申坚持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苏美外长并一致同意苏美两国军队尽早撤离中国。苏联忠实地履行了这个协议。只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一再请求,苏联军队才推迟了撤军的时间。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苏军即全部从中国东北境内撤出。但美国政府却完全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拒不撤走自己的军队,并且变本加厉地干涉中国内政。
〔3〕 一九四六年六月中旬,蒋介石曾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同年八月,蒋介石又提出五项要求,要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下列各地:一、陇海路以南的一切地区;二、胶济线全线;三、承德和承德以南的地区;四、东北的大部分;五、一九四六年六月七日以后解放区人民武装在山东、山西两省从伪军手里解放出来的一切地区。蒋介石还声称只有中共方面承认了这些要求,才能考虑停止内战。中国共产党坚决地拒绝了这些无理的要求。
〔4〕 按照一九四六年一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和会议中协商的精神,国民大会应该是各党派参加的民主的团结的大会,必须在政协各项协议付诸实施之后,在改组后的政府领导之下才能召开。但是国民党反动派违反政协决议,在同年六月下旬发动全国性内战,十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蒋介石被这一“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于当日下令召开国民大会。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个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除青年党、民社党及极少数“社会贤达”外,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均拒绝参加并严正声明不承认这个国民大会,使蒋介石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