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了报仇看电影-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著名的“师奶杀手”裴勇俊为例,男人对他的腼腆气质、金丝边眼镜非常不耐烦,一句经典的讥讽是“他不是‘师奶杀手’,他就是师奶”,但裴勇俊的铁粉潘向黎曾经写过一系列的文章赞美他身上那种气息,认为他有“清贵之气”,这种气质,用兰花来比拟,刚刚好。这种兰花男人非常罕见,作为亚洲电视剧工厂的TVB,也不过产出这么几位:欧阳震华、林保怡、陶大宇、吴启华。而在大陆,硕果仅存的“师奶杀手”,只有濮存昕一位,但濮存昕非常不喜欢“师奶杀手”这个头衔,认为那是大家和他开的一个玩笑,并表示“如果真的喜爱的话,请给我换个称呼”。

“师奶杀手”其实不是贬抑,更非调侃,它是一项结结实实的荣誉。师奶们对男人的要求其实更高,只是漂亮、身段好,是不行的,她们什么没见过?光会说笑话、嘴巴甜,也是不行的,师奶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她们要注视一个人二十年以上,而他二十年里都没有太大的闪失,务实的同时还懂得务虚,这个人才足够分量被称为“师奶杀手”。

何况,培养一个青春偶像只需要三五年时间,而培育师奶阶层和“师奶杀手”,则需要社会稳定繁荣至少三十年以上,审视我们过去的一百年,始终起伏动荡,根本匀不出安逸的三十年,好安放下一个“师奶杀手”。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师奶杀手”,虽然只有一位,却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怎能不令人悲喜交加?如果濮存昕不从,把他按倒在地,也要给他扣上这个帽子。

叁 漾开

漾开

《榴莲飘飘》二零零零年

多年前的一夜,在回家路上,看见了UFO——一个巨大的白色光团,静静停留在夜空至高至远处,并在星云之间,映出一个白色的涡旋,十分钟后,白色光团突然消失,像有人关了电源。

第二天,我抓狂一般寻找另外的目击者,然而,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看见那道白光,我也知道,保守的报纸即便得到报告也绝不肯报道,再追究下去,就有精神错乱或者胡编乱言引人注意的嫌疑了。就在此时,我从前的同学放假回家,告诉我,那天晚上,他们全校同学,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白色飞行器,那个东西静静停在操场上空,将操场照得雪亮,有半个小时之久。我心里咯噔一下,面无人色听他说完,附和一般的告诉他“我也看见了”——心里却有说谎似的心虚,但另一块大石就此落下,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我并不是眼冒金星精神失常,原来我看见的、感觉到的,也有人能够深切地看到和感觉到。

《榴莲飘飘》看完那天,我也面无人色许久,我觉得我看懂了陈果的一切表达,感受到了他的一切感受,原来我并非一个人。

电影前半段,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看阿燕的皮肉生意,她面无表情,四处穿行,见人说鬼话,见鬼还说鬼话,休息的时候,慢慢地撕掉手上因为洗澡次数太多而裂开的死皮,并用一个小本子记下她每天的顾客人数,然后,突然就这样结束了。

后半段几乎是另一部电影,长度甚至超过前半段。她回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老家,和同学聚会,参加朋友婚宴,和旧日情人见面,和朋友在旷野里唱歌。家乡小镇貌似安静,却已经非同以往,“旧日江山为什么变成了血海滔滔”,到处都在沦陷,而她的沦陷,与故乡的沦陷相互映衬,越发显得惨切。

两段情节似乎意在对照,前面那炎热的南国,和后面辽远清阔的北方形成对照,前面的拥挤焦躁,和后面的缓慢疏朗,形成对照,前面的离魂失魂,和后面的回魂,形成对照,前面非人的生涯→文¤人·¤·书·¤·屋←,和后面的人性因子渐渐附着她身,形成对照。

但却远远不是对照那么简单,后面那半段,是一种汪洋肆意的“漾开”。西溪这样说中国艺术中的“荡开一笔”:“荡开的那一笔分明是写意的,看似疏离,反而是另一种贴近,表象上是隔断,恰又是别一番黏连,内里深藏了无限的风景。”这种疏离和贴近、隔断和粘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恰好的激情才能促成,《榴莲飘飘》一点都不缺,若它是歌,后面这半段,就是叙事完成后的咏唱——“啊——”;若它是诗,后面的北国,就是辽远的余韵,是诗意的完成。然后,就在我们内在的节奏告诉我们,该停了的时候,电影结束了。

这样的天才荡漾,我还看见过一次。泰国导演阿皮察朋·维尔拉瑟查库的《热带疾病》也有这么两段,前半段细细讲述两个泰国男孩的交往,一个是农村孩子东,另一个是驻扎在村子里的士兵肯,两个人都生着一张热带毒太阳底下老气横秋的脸,心却是孩子的心,你找我,我找你,你看我我看你,说的话也是孩子的话,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之类,听起来毫无欲望气息,在电影里这样来往了五十分钟,突然就完了,然后是后半段,和前面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台词,就是一个士兵(还是前半段的肯)在黑夜的丛林里摸索着走,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另有一个身上画着斑纹的、野人一样的健硕的男孩子(也是前半段的东)在林子里神秘地出没着,偶然在暗处偷窥士兵一会,而密林深处,有老虎在叫。

对照、影射、寓言,在这两段里一应俱全。也或许,这后半段里,什么深奥的含义都没有,就是前面故事的一个延长音。

这样的“漾开”绝非技术所能成就,而是精神久久集中在创造之中后,突然得到的馈赠。能懂得这种馈赠,也是一种馈赠。电影的好处,就在这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最隐秘的馈赠。

目击者

《第三类接触》一九七七年

好莱坞电影里,最尴尬的角色,莫过于形形色色的目击者,《战悚目击者》、《后窗》、《后窗惊魂》,讲的都是这回事,主人公一不小心,撞上头彩,看到黑帮杀人、连环杀人狂作案,或者邪恶的财团派出的杀手杀人,而且还笨手笨脚,不是踩上一个空可乐瓶子,就是尖叫出声,给杀人者看到,从此一路逃亡,永无宁日。

所以,实在要目击点什么东西,还是像《第三类接触》、《X档案》、《4400》那样,目击不明飞行物的光临,甚至与外星人近距离接触比较稳妥,那机会不是人人能有,既神秘且增添谈资。

我高中同学Y就做过一次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者,那年他高一,暑假里和全家人去海拔三千米的森林公园爬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谷里,正坐下来休息,突然,一个橘红色的椭圆物体从山谷底下升起,大概有热气球那么大,一边发光、旋转,一边还吱吱有声,他们全家人都惊呆了,连相机都没想起来去拿,五分钟后,那东西消失在群山背后,再也没一点影踪。我家乡有一份全国独此一家的杂志,叫《飞碟探索》,杂志上经常刊登目击报告和研究论文,常有科学家说,目击者如果近距离目击到了不明飞行物,通常还会伴随绑架事件,不过,被绑架的地球人事后不会觉察,只感觉到自己失去了一段时间,从此还会增添一些奇异的本领。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同班同学都只在烂学校里混,而Y却一路高飞,最后在常青藤名校念了一个博士回来。我没能成为那个博士,只因为我没被外星人绑去插管子,一念至此,我顿时感觉好受多了。

我初中同学D也有过目击经历。那是1991年秋天,他在一个铁路技校念书,夜里下了晚自习,大家正在操场上锻炼,忽然,夜空中有什么大放光亮,抬头看,一个看起来有脸盆那么大的发着白炽光的物体,正正地悬在操场上空,将操场照得如同白昼。他们全都惊慌失措,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遭遇,但那物体却并没有进一步的作为,只是挂在那里,足足有半个小时,以至于大家都看得不耐烦了,才突然消失掉。

我本人则看到过三次,第一次是童年时候在新疆的沙漠里,那时候年幼无知,没有什么分辨能力,所以不能作数。第二次和D看到的是同一次,只是我所在处距离比较远,只看到高空里一团白亮的云雾。第三次是工作以后,有一天深夜,在我家的后窗前坐着,楼后的旷野里,突然群狗狂吠,随后,夜空里出现一团旋涡般的白光,并且急速地移动,不过三分钟,就消失了。这一次,报纸上登出来了,看到的人也不少,我因为自己不是唯一的目击者,很是恼火过好几天。

离外星人最近的人

《超时空接触》一九九七年

一个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的主人公,是斯蒂文·格瑞尔博士,据说,他是美国人,专业医师,著名的UFO研究专家以及阴谋论研究学者。震惊的演讲——《自由能源的承诺》,大意是,美国政府隐瞒了他们和更高级的文明接触的成果,关起门来钻研他们从外星人那里获得的关于新能源和新科技的技术,他敦促奥巴马政府尽快公布这些机密,尽快将这些成果拿出来与全世界共享,以便人类创造新纪元,“加入宇宙大家庭”。

很令人震惊?但也很眼熟。他的思路,和那些与外星人有关的美国影视剧一脉相承。自1947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那起著名的UFO事件之后,外星人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美国的影视剧中,从《地球停转之日》到《E。T。》到《X档案》系列整整十季,外星人屡屡现身,一再与美国人发生亲密接触,给他们制造麻烦,和他们交流人生心得,甚至和他们情愫暗生。而与此同时,普通美国人也非常配合,在过去的五十年间,有数千美国人声称他们被外星人绑架,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是一个从银幕上到银幕下,都和外星人关系密切的国家。

为什么是美国人?他们为什么总能和外星人进行“第三类接触”?这是美国文化土壤造就的,根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相信外星人的存在。这种土壤,是由那些语焉不详的新闻报道、影视剧、小说、都市传说造成的,反过来,这种土壤,又不断制造出更多的外星文化产品,以加固这种信念,两者互相作用反复作用,近乎催眠一般的,成为一种古怪的传统。

这么大规模的外星文明来访,为什么没有为更多人所见?电影电视(包括斯蒂文·格瑞尔的演讲)于是作出了解释——因为这一切都被美国政府和军方掩盖了,他们垄断了所有信息,并垄断了外星事件的解释权。这看似是反对,其实是解围。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美剧《X档案》,讲述美国FBI探员福克斯·穆德与女法医黛娜·斯科莉调查与外星和神秘现象有关的事件,这部剧连续多年成为收视冠军,甚至酝酿出了“一种关乎科学、幻想、阴谋以及对我们的世界不同看法不同解释的文化现象”,贯穿《X档案》始终的线索,就是穆德妹妹的神秘失踪,而她的失踪,和美国军方对外星事件的遮掩有着重大关联。

这是一个已经自圆其说的体系:外星人总是和美国人关系密切,而这一切又被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度控制着。

其中蕴含的,是美国人那种试图创造新神话的自信。我们已经共同假设,外星文明是远远高于我们的,他们如果要和我们接触,肯定要在我们中间,选择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更能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族群。美国人毛遂自荐地担起了这个重任,在电影电视以及目击报告中扮演了外星人选择的通灵人、传道者角色,他们顺便通过外星人文化传达各种观念,关于环保的、文明的、核武器的、甚至人际关系的,比如电影《超时空接触》等等,是不是事实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相信这个神话,而别的人也默认了这个神话。比如,英国男子加里·麦金农,就以黑客手段入侵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计算机网络,并声称那里储存有大量的与外星文明、新能源有关的机密。前一阵子,俄罗斯国家电视也播放了一部解密纪录片,在影片中,一位天文学家和不明飞行物专家称,在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那些已经在月球上登陆的绿色外星人警告美国人离开月球,使美国终止了阿波罗计划。

美国人用外星人文化,创造了一种不是宗教的宗教,这种宗教的释义权,由他们独享。在古代宗教里,总有一些“离神更近的人”,而他们沿用了这个模式,替换了其中的关键角色,成为“离外星人更近的人”。更有趣的是,人们默认了这种优越感。

正大剧场

《侠胆雄狮》一九八七年

许多许多年前,一个春天的星期天,十四岁的我,和同学们骑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玩,中午一点钟的时候,我们开始往家赶,三点半,我们分别赶回了家。我把自行车丢在一边,迅速打开电视,还好,还没开始——那是1990年4月21日,《正大综艺》开播第一天。我们知道它,是因为它即将开播以及选拔主持人的消息,已经在报纸上出现很长时间了。

时隔十八年,我也记得它的流程,因为无数次重温,因为熟记在心。《正大综艺》开始前,是大大泡泡糖的广告和《机器猫》,开播前还有则声明,由一个朗朗的男声念出来:“‘机器猫’的文字和形象已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违法必究。”十六点整,《新闻五分钟》,十六点十分,《正大综艺》开始,金色的“正大综艺”四个字在那段熟悉的音乐里翻转着,然后定格在屏幕中间的位置上。

第一任主持人是姜昆和杨澜,他们每次总能变换主持词,巧妙地把“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镶嵌进去,主持《世界真奇妙》的则是李秀媛。正大集团的广告穿插其间,画面上有蔬菜碧绿的农庄和冠子火红的大公鸡,以及翁倩玉的那首歌《爱的奉献》。十七点十分,《正大剧场》开始,并掐着点在十八点三十分前结束,因为随后是《猫和老鼠》。这一切都是那么“新”,包括杨澜那种在当时主持人里罕有的气质,李秀媛那种绵软温和的语调,正大集团广告那精致的画面和那种明朗,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但最难忘的,却是《正大剧场》。无论过多久,我还记得第一部在《正大剧场》播出的电视剧是《侠胆雄狮》,开场有男女主人公的独白,先是文森特:“这是个有权有势的人统治的世界,是她的世界;与我的世界截然不同。。”然后是凯瑟琳:“他来自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我无论走到哪儿,心灵上总有他在伴随。我们的关系比友谊或爱情更为牢固。我们虽然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永远、永远也不会分离。”

能够在《正大剧场》出现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必然是温情、明朗的,多半会有一个happyending,完全能让全家人一起放心地看完,《金玫瑰洞》、《归乡路漫漫》、《环游世界八十天》、《青年与神灯》、《气球上的五星期》、《海底两万里》、《孤星血泪》、《小怪物》、《金色小提琴》、《简·爱》、《白衣女人》、《费城实验》、《傲慢与偏见》、《弗洛斯河上的磨房》、《金色池塘》。。以至于许多人回忆起那些年,总会把记忆中所有明朗的电影,都归在《正大剧场》名下。

王佳芝回味和老易在一起的感受:“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正大综艺》和《正大剧场》让普通人奔忙的一周都有了个目的。。星期天下午的那种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电视屏幕上,一个又一个温热的故事。。1978年后的三十年,它占据了十八年,它给了一切尚不丰盛的、没有太多选择的中国人最多的养分,它能成为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播出数量最多的综艺节目,我一点都不奇怪。

它最初的那批观众,已经开始回忆了。百度的“《正大综艺》吧”和豆瓣的“《正大综艺》小组”,被一片询问淹没:“有谁记得一个外星人和小男孩的故事?”“单亲妈妈抚养很多孩子,镇上的好心人送去圣诞礼物的片子叫什么?”“一个穷人家的女孩给富人家的女孩做伴的故事叫啥?”“谁知道一个人发现有几个小人国的人然后就把他们养在一个野餐篮子里的片子叫什么?”记忆经过十八年时间的搅拌、混淆,已经有点面目全非了,至今我们也在讨论、求证,《侠胆雄狮》的最后,凯瑟琳是不是当真在为文森特生孩子时难产死去,还是只是传说给我们造成的印象?

都已不可考。可以确凿无疑地描述的,只是记忆里的一片明朗温情的颜色。而那段时光已经混杂着我们的询问,带着发电报的那种滴滴声,传往黑暗的宇宙,里面隐藏的,是我们曾经的热爱和眷恋。

样板剧

《红楼梦》一九八七年

身为个体户,假期甚至年节的概念都非常模糊,然而打开电视,看到芒果台重播《还珠格格》,就知道必定是假期来了。十五年前,还在念大学,小燕子就被容嬷嬷折磨得鬼哭神嚎,十五年后,外甥都硕士毕业了,小燕子照旧活在容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