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中午,王太守和申猴儿在府中吃完饭,美美在睡了一觉,然后又在一起议论起来。
王温舒大腹便便,一堆肥肉,说话瓮声瓮气:“猴子,这两个月,我的右眼皮老跳,怀里像揣着个兔子似的,心里咕咚咕咚跳个不停。我们准备了这么久,还是不见东方朔到来。莫非他不走这里,直接去临淄了?”
申猴儿依然精瘦,说话尖声尖气:“老爷,您别急。我听说东方朔这人心眼特好,连主父偃那样的人他都帮过,决不像朱安世那样凶残。我们把平原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家也被修葺一新,他不会不高兴的。”
王温舒却问:“我在长安名声不太好,要是东方朔来了,专门找茬儿,你说怎么办?”
申猴儿笑了起来。“老爷,咱们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您还担心什么?他东方朔那么多事,他还要去临淄,还要去历下,又要去泰山,肯定在这儿走马观花。再说,这平原郡在大街小巷,已经粉刷一新;东方朔和修成君的两处宅院,您不仅帮他们修好了,还给他们的后院都新盖了一处库房;那些穷要饭的,下三滥的,又都关进了城隍庙的大院里,保准东方朔见不着。小的还弄一帮子人来,敲起大鼓,耍起乐子,玩起旱船,全是平原过年的景象,东方朔一看,就会说平原郡里歌舞升平,说不定回到朝中,给您美言几句呢!”
王温舒还是有些不放心:“猴子,这些我都知道。东方朔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张汤、李少翁都栽在他的手中。我最担心的,是我从长沙到长安,这么多年弄到的苦苦挣来的家业,没敢全留在长安,带了一部分过来,千万别让东方朔给发现了!”
“老爷,您就放心吧,我申猴儿把他放到了谁都想不到的地方!”说完,申猴儿对王温舒的耳朵嘀咕了几句。
王温舒听了,显得更为紧张:“那得派人守好喽!”
申猴儿说:“大人,我前后都派了士兵守卫,您就放心吧!”
王温舒想了想,觉得申猴儿如此办事,甚是稳妥,突然笑了起来好:“好!这下子我就放心了!来人!”
侍卫兵马上来到:“有!”
“你们多派几个人,两个人为一拨儿,到平原东南西北四条大道上给我打听着,一旦发现朝廷的刺史东方朔大人的身影,马上就回来报告,本太守要亲自到平原入境处迎接!”
侍卫兵:“是!”
正在此时,一个士兵瘸着腿,惊慌地跑了进来,大叫:“老爷,不,不……不好了!”
王温舒一惊:“出了什么事儿?”
“老爷,平原都尉刘大胆,他……他……他……”
王温舒从座上站了起来:“刘大胆不是到处捉人么?他怎么了?”
瘸腿士兵一边摸着腿,一边叫道:“老爷,刘大胆他带着两个人,其中一个说就是东方朔,他们到了城隍庙的大门口,非要进去不可!”
王温舒一屁股软了下去:“我的天哪,申猴儿,这回我们的麻烦可大了!”
申猴儿也激出了一身冷汗。可他毕竟机灵,想了一想,便说道:“老爷,您别急。既然东方大人已经到了城隍庙,老爷您就快去接他,隐住他。”
王温舒瞪大眼睛:“怎么稳住他?”
“老爷,咱们只管说,老爷您是怕那些穷人饿死了,才把他们集中到城隍庙中的。我们每天给他们三顿饭吃,等到开春有野菜吃了,再放他们回去!小的这就去府库里,多弄点粮食,把粥烧得厚厚的,东方朔说不定还会高兴呢!”
王温舒想了想:“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你可要快一点!”说着,他拉上瘸腿士兵,就往外走。
申猴儿抬脚先走了出去,边走边说:“老爷,您先去稳住他,我把厨房里头我们晚上吃的饭,再加一点水,冲成稠稠的大米粥,先给送去,然后再让他们多做一些!”
第十五章 腊八粥(之五)
天已昏暗。城隍庙内,人体相籍。
东方朔在平原都尉刘大胆的带领下,硬闯进了城隍庙的大院。只见成百上千的穷人都被关押其中,个个骨瘦如柴,面带菜色。有个长脖子老人,他的头已经抬不起来了,便靠在一个长着三角眼的中年人的肩上,看上去已是奄奄一息。那个三角眼的中年人看到有人过来,便瞪起了仇恨的眼睛。
东方朔问刘大胆:“刘都尉,这些人每天给多少粮食吃?”
刘都尉回答道:“大人,他们每天只能喝到两次稀粥。”
三角眼的中年人马上叫了起来:“什么稀粥?稀他娘的屁!一碗清水,加上十几个小米粒!老子刚刚吃玩,一泡尿就尿光了!”
刘都尉红着脸说:“你们也别嚷嚷。我刘大胆从来没有亏待过乡里乡亲的,我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今天东方大人东方朔来到了平原,你们有话尽管说,有冤直管诉!”
大院子中的人,能爬的都爬了起来:“啊?东方朔?我们不是在做梦吧!”
长脖子老者也突然坐了起来:“啊!东方朔?东方朔真的回来了?让我看看!”那位三角眼中年人急忙将他拖起。
东方朔走了过来:“我是东方朔,你是谁?”
长脖子老者突然拉住东方朔:“你是东方朔,你是淘童?我是谁,你不知道喽,你看看我这长脖子就知道了,我姓路!”
东方朔大吃一惊:“啊?老哥,你是长脖子鹿?”
长脖子老者抱住东方朔,泪水从双眼中流了出来,但他的嘴里却发出笑声。“哈哈哈哈!东方朔,小淘童,你还记得我长脖子鹿,太好啦,太好啦!我以为你当了大官,把乡亲们都给忘了。没想到你还真的回来了,平原人这回有救啦!”
“老哥,你慢慢说,你家里的人呢?”
这回长脖子鹿真的哭泣起来:“淘童老弟,你不知道哇!去年平原郡又是大旱,又是蝗灾,我家的就剩我和眼前这个儿子三角猫啦。多亏你媳妇和修成君他们接济啊!后来,你媳妇和修成君家的粮食也吃光了,我就说,你们走吧,你家就是金山粮仓,也救不了平原人啊!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到儿子媳妇那儿去了。可这个王太守,这么个大灾大旱之年,他还要把平原的地皮子都刮了一层,平原人没法活啦!”
正在此时,王温舒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来致函大院,径真走到了东方朔的跟前。瘸腿士兵听到长脖子老人在骂太守,抬手便要打他,却被王温舒用手拉住。
王温舒一脸愤怒的样子:“不许动手!老人不知情理,无知者无罪!”
东方朔对他冷目相视。
王温舒拱手一揖:“东方大人别来无恙?下官王温舒不知大人到此,有失远迎,还望刺史大人恕罪!”
东方朔冷笑一声:“王大人,你的消息已经够快的了。皇上只试着派出我一个刺史,你就知道了?”
王温舒也笑道:“东方大人,您言重了。俗话说,朝廷里头的人也有三个穷亲戚,何况下官我还在吏部干过几年呢。您从执戟郎官复从一品的原职,一套手续还是下官给办的呢。”
东方朔不无讥讽地说:“噢,是我不好,我当时忘记酬谢王大人了,今天在这儿补过啦。”
王温舒说:“哪里,哪里!东方大人您别见怪,下官虽然读书不多,可也知道‘以民为本’这个大道理。刚才这老汉说我刮了平原一层地皮,本大人一点都不生气。我还是那句话:无知者无罪嘛!大人,您看,下官把这么多家中无粮、只好靠乞讨为生的人都集中在此,每天给他们吃的,就是怕他们冻死饿死了哇!”
东方朔看了众人一眼,问道:“王大人,你给他们什么吃的?”
王温舒急忙叫道:“来人,快把他们吃的东西拿来,给东方大人看看!”
申猴儿马上从人群里面钻了出来,大声叫到:“来嘞!郡守大人,小的们给这里的人送来了晚餐,比中午那一顿稍差一点。太守大人,是不是给他们分下去?”
王温舒煞有介事地:“慢!让东方大人看一看嘛。”
东方朔走上前来,见是一大桶很稠的大米粥,还冒着香香的热气。他把长脖子老人拉过来,走到桶边:“老哥,你跟俺说,你们天天是吃这个吗?”
长脖子老者走进饭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王温舒一眼,突然被那股香气冲得昏了过去。
东方朔大叫:“老哥,老哥!”
三角眼也大喊:“老爹,老爹!”
王温舒笑了起来。“东方大人,您看,这位老者见到这么好的饭,都高兴得晕过去啦。快,快让他吃点饭,一会就好啦。申猴儿,快给他们盛饭!”
申猴儿大叫:“得令!快快老少爷们儿盛饭,管他们吃个饱,吃个够!你们可要知道,这些粮食,都是王太守王老爷从自家的厨房里搬出来的!”
东方朔和京房、刘大胆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长安城中,建章宫内。
公孙卿与栾大双双跪在武帝面前。
武帝拖着悠长的声音问道:“二位大仙,你们未能随朕到朔方城去,在长安为朕做了些什么?”
公孙卿侃侃而谈:“陛下!陛下刚离长安不久,便到了九月尽头。陛下从朔方发来诏命,说要改元元封。小臣便知道,陛下已决意到泰山封禅了。小臣在高兴之余,突然想起一事,我大汉沿用秦朝历法,以十月一日为一岁之首,到了九月底便想过年,这种做法,与岁时颇不相符。小臣便找到历书和阴阳之书、天星地煞学说等等,苦心钻研,发现眼下所用秦朝历法,与日行之道,月圆月缺,有些乖戾。小臣以为,历法乃皇经天纬天、哺育万民之所必须,要正天下,先正历法。所以小的别无他务,一心在研习天文和历书。”
武帝大吃一惊:“好哇!公孙卿,你的想法,与东方朔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啊!谁说你们与东方朔走不到一起?东方朔在朔方城时,便向朕提起此事了!东方朔已去泰山,无心务及此事。既然你有此心,朕就将这件大事委托于你。另外,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于天文历法之道,极为精通。你可到他的家中,勤去走走嘛。”
公孙卿有些犯难:“陛下,小臣只恐老太史公不愿接纳。”
武帝笑了起来:“哈哈!公孙卿,这你就不了解太史公了!你讲神仙,太史公未必顺从;可要讲天文历法,他肯定会视你为知音!朕再给他父子下一道手谕,保证他们视你为同道!”
公孙卿连忙磕头:“小臣谢过陛下。”
武帝又转过身来,问栾大道:“那,栾大仙人,你呢?”
栾大面上露出忐忑不安的神色:“皇上,小仙奉皇上之命,去为公主治病。如今公主已是大为康复,如同好人!”
武帝大惊而起:“什么?栾大,你真的将长公主的病治好了,而且如同好人?”
栾大地颗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他进尔得意地说:“皇上,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您可以去问皇后,还可以到钟粹宫中看公主去啊!”
武帝大为高兴:“好!栾大,朕明天就去看公主,如果她的病要是真的被你治好了,朕便封你为仙人,为诸侯,朕要重重地赏你!”
第十五章 腊八粥(之六)
平原郡府,气氛轻松。
王温舒在府内设宴,款待东方朔和京房。
宴会极为简单,四盘清菜,一盘豆腐汤。
王温舒脸上欠疚地很:“东方大人,实在对不起您。平原去年大旱,又是蝗灾,实在没什么好吃的。钱也没了,粮也没了。这些菜,都是府中的厨师掩埋在干草底下,才保存下来的,您就将就着吃罢。”
东方朔看了京房一眼,说道:“京房,咱们就吃吧。王大人以四菜一汤来招待皇上的钦差,这也是一种廉洁啊。”
京房疑惑地看了东方朔一眼,然后问王温舒:“王大人,您平时就吃这些?”
王温舒摇摇头:“下官平时只吃两菜一汤。是东方大人来了,我才让他们做四菜一汤的。我在长安时,比现在可胖多了,足足有三百斤!眼下呢,可能就只有连二百五了!”
东方朔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王大人,你到平原才两个月,就变成了二百五,真辛苦哇!”
王温舒也笑了起来:“东方大人,这没什么辛苦的。身体轻快一些,我走路都轻快了。”
东方朔却认真地说:“王大人,我的意思是——如今平原人,包括你们这些当官的,连粮食都不够吃的,肉就更吃不上了。大家都很苦啊!”
王温舒连连点头:“对,对,东方大人说得是实话!”
东方朔一脸的严肃:“王大人,你身上那一百多斤肉,要是不掉下去,而是拿出来让平原人开开荦,不就不可惜了吗?”
听了此话,王温舒突然觉得毛骨耸然,打了一个冷颤。他定了定神,然后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东方大人,你真会开玩笑。难怪皇上都拿你没办法。哈哈哈哈!”
东方朔却一点笑容都没有,“王大人,平原是东方朔的老家,东方朔想在平原附近走一走,你能陪我吗?”
王温舒高兴地很:“当然,当然!这是下官人职责。再说,能陪您东方大人,也是我的荣幸啊!”
东方朔盯着王温舒,接着说:“还有一条,王大人,刚才你说平原无钱无粮。我想让我这个小书僮,他叫京房,拉着那位平原的刘都尉,到处看一看,你说行不行?”
王温舒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申猴儿,申猴儿点了点头。王温舒便笑了起来,“没得说,没得说!下官陪您走走,让申猴儿陪着你的书僮到处搜寻搜寻。要是能找到更多的粮食,下官也高兴得很呢!”
东方朔眼睛里射出了逼人的光芒:“王大人,依我看来,你的府上,就别让他们搜看了。要是他们一不小心,从你的府上搜出许多钱粮来,你的面子可就不好看喽。”
王温舒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东方大人,你要这么说,我看还是非搜索可呢!我的府上,必须去搜!昨天那个老儿说下官把平原郡的地皮都刮了一层,就冲着这句话,东方大人,下官也要请你搜一搜,搜着了,就说明我王温舒是个贪官;要是搜不着,也能还我一个清白。一定要搜,一定要搜!”
东方朔朝京房看了看:“好,那你们就随便看看。能还王大人一个清白,也是好事啊。走,王大人,我们到外边看看!”
京房与刘大胆二人在申猴儿的带领下,先在官衙中转了半日,又到府库中看了一下,真的一无所获。尤其是平原郡府之中,径是前任太守留下的空家,尘土满地。
申猴儿此时乐得眉开眼笑:“二位大人,你们一个是平原本地人,一个是东方大人身边的,要是光听传言,准会吓了一跳;今天实地一查,这才知道根底。我们王大人,从来都是两袖清风的廉官啊!”
刘大胆是个诚实人:“是啊,我刘大胆也听人说了不少闲话。没想到王太守的府上,什么也没藏着。”
申猴儿却扯着嗓子叫起来:“哎哎哎哎——!刘大胆,你我都是官家的人,说话可要注意。不是什么也没藏着,而是什么也没有!”
京房笑了一笑:“申大人,小的跟随东方大人,不会别的,就会算卦。小人今天早上卜了一卦,发现平原郡中,钱粮还是大大的有哇。”
申猴儿吃了一惊:“小哥,你是开玩笑罢。”
京房严肃地说:“谁和你开玩笑?告诉你,要是找不粮食,东方大人是不会走的!”
申猴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噢,对,对!是还有粮食。我们平原郡有个平原仓,是皇上在平原设的国库。那里还有几百担的粮食。”
刘大胆愣了一下:“那里是有粮食,可那儿谁敢动啊!只有皇上下了诏书,才能动的啊!”
京房笑道:“我们不动,去看上一看,难道还不行?”
申猴儿点点头:“好,好,下官这就领你们去看!”
平原街头,粉饰一新。
东方朔在王温舒的陪同下,在平原郡中转了一天,虽说不歌舞升平,却也处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那些耍乐子的,玩旱船的没敢出来,可大街上倒是一片祥和气氛。
王温舒边走边说:“东方大人,你看,刷这条街时,钱不够用的了,下官只好把自己的两千石禄米都拿出来,让工匠们分掉。下官来到平原才两三个月,做点事情,可不容易啊!”
东方朔点点头,旁敲侧击地说:“王大人,我在长安,老听人说你不太廉洁。今天看来,传言不可尽信啊!”
王温舒叹了口气:“东方大人,像您这样明察秋毫的人,天下能有几个?走,下官陪着您,趋车到神头,到您的府上看一看去!”
东方朔也不反对,便随着他上了马车,不一会儿便来到厌次县城。二人在神头转了几个弯,来到东方朔家。只见墙壁粉刷一新,后边还新增了房子。房子的另一侧,新增了一个大院,那是修成君的府弟,也粉刷一新。门口还有卫兵把守。
东方朔问道:“王大人,我家的人全到临淄去了,谁把这房子粉刷一新的?”
王温舒笑了起来:“东方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