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圣东方朔1,2,3-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震川与王生玉同时双双跪下:“臣等代泰山、济南两郡民众,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周围观的百姓齐唰唰地就地而跪:“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呼声震动天地,在泰山诸峰之间,奔涌顿措,呼岩啸林,久久回荡。
过了许久,回声才止。武帝叹了一口气:“好吧,众位爱卿,随朕下山!”
众人正要动步,上官桀却走了过来。
上官桀讨好地说:“皇上,您只封了泰山,还没有禅告地神呢!”
武帝此时才觉得肚子里面已有许多积郁,于是便对着上官桀发作起来:“就你话多!这泰山四周,什么时候长出绿草来,朕什么时候再行禅地之礼!”
东方朔深深一揖:“皇上圣明!只有大地有了生机,禅地才有意义啊!”
武帝想了一想,停下了脚步。他走了过来,拉着东方朔的手,走向山的东崖之上。“东方爱卿,朕封禅只封了一半,百姓受难、大地未绿,是个重要原因。可还有一个原因,东方爱卿,你猜得出来吗?”
东方朔摇摇头,实话实说:“臣不明白。”
武帝抬起手来,向东面远远的天边一指:“东方爱卿,你看今天,万里无云,天高绝尘。朕一登上泰山之巅,便发现了东边的大海!东观沧海,那是朕平生的梦想。朕封而不禅,是因为大海在吸引着朕!你不说朕是真龙天子吗?朕要到大海边上看看,朕能不能遨游沧海,搅起狂澜;能不能看蓬莱方丈和瀛洲等,海上仙山!”
东方朔可没有想到,皇上还有这个心思。他着实吃了一惊:“皇上,从此地去海,还有几百里路哪……”
武帝严肃地说:“不管多远,朕都要你陪着朕去!反正泰山之下的梁父,还没有绿呢!霍光,你安排车驾,明天一早,就东去海边!”
东方朔和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
唯有泰山,以其巍峨,使人镇定。





上一节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二美同堂(之一) 
   茫茫大海,波涛汹涌。
   汉家封禅大队纵列海边,人人都有凭海欲仙的感觉。
   武帝眺望远方,更是心潮澎湃。
   武帝拉过东方朔,指着最远的一抹黛色:“东方爱卿,你看,远处有一个岛,那是蓬莱仙岛么?”
   东方朔认真地看了看:“皇上,蓬莱仙岛,可是在去里雾中,您看到的,那是个光秃秃的小岛,怎么会是蓬莱呢?”
   武帝将目光收回来,盯着东方朔渐渐发白的双鬓:“那,东方爱卿,你说蓬莱、方丈、羸洲三个仙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东方朔慢慢地说:“皇上,传说为虚,眼见为实。臣也听人说过有什么海上仙山,可就是未曾见过。如果能够见到,臣也想成仙呢!”
   武帝笑了起来:“东方爱卿,你还不是仙?有人说你是桃仙,有人说你是文曲星,还有人说你是太岁,你要不是仙,那天下还有仙人吗?”
   东方朔讥笑地:“有啊?仙人有的是,唯独我不是。”
   武帝有点生气:“除了你,还有仙人?东方爱卿,仙人在哪里,你快告诉朕!”
   东方朔提醒武帝:“皇上,您太健忘了!您的宫中,不早请来了两个大仙人吗?”
   武帝奇怪地问:“东方爱卿,你这是听谁说的?”
   东方朔不想让皇上怀疑霍光,便说:“皇上,您刚才还说臣是神仙,臣要连这点事都不知道,还算是神仙吗?再说了,你留在宫中的那两个神仙,听说手段高超,能让死人复现,病人回生。皇上您亲自下诏,将您心爱的长公主嫁给了栾大仙人,满朝文武都去庆贺,唯独臣在外边,没能参预。臣也备了一份厚礼,准备回到长安,就给皇上贺喜啊。”
   武帝心想,是啊,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怎么能不让东方朔知道呢?他频频点头:“哦,对,对!”说到这儿,他又将话题一转:“东方爱卿,朕不管你是不是神仙,刚才你说啦,你也想成神仙。朕要问问你,你怎么也想成仙?”
   东方朔笑道:“皇上,人之所以都想成仙,就是因为这尘世之间,烦恼太多。神仙境内,据说没有烦恼。”
   武帝半真半假地说:“你东方朔还有烦恼?那样天下的俗人,岂不是日子都不能过了?”
   “皇上,我东方朔不是神,是人,臣的烦恼多得很!臣有时想把烦恼全抛到脑后,可是怎么也抛不掉,所以臣在那个时候,也想成仙!”
   武帝觉得东方朔真是知音,于是拉着拉着东方朔,到霍子侯准备好了的绵团上坐了下来。“那好,东方爱卿,你说说看,你什么时候烦恼最多,什么时候想成仙?”
   东方朔认真地说:“皇上,臣有三种时候,特想逃离人世,成为神仙。”
   武帝急着问:“哪三种时候?”
   “第一,是臣在看了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这次臣回到平原,回到齐鲁大地上,看到小民流离失所,臣找粮没粮,要钱没钱,只能让老百姓喝稀粥。臣当时就想,我要是能成仙多好,成了仙,我就把天下的土壤全变成粮食,让老百姓吃好吃不完!”
   武帝点点头:“这个朕已经知道了。东方爱卿,你做得对。还有什么时候想成仙?”
   东方朔摇了摇头:“皇上,这个不好启齿。”
   武帝向背后的霍子侯等人挥了挥手:“你们都离开!”
   看着众人都已躲得远远的,武帝又问:“东方爱卿,就我们两个了,你该好说了吧?”
   东方朔这才说:“皇上,这第二种情形啊,就是臣和臣的老婆在一起的时候,有时被她折腾地没辙,那个时候,臣急得团团转,恨不得插上翅膀,逃离尘世,逃到仙国中去!”
   武帝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这话一点不假,朕也相信!朕当初和阿娇在一起时,也是这样!不过,东方爱卿,你当初和那十二个美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想成仙?”
   东方朔摇摇头:“不想。皇上,说这个,您应该比我知道得更多,那种情形,就和您眼下和邢夫人、尹夫人在一起一样,自己经常感觉着飘飘欲仙,还想什么成仙呢?”
   武帝开怀大笑:“说得好,说得好!那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情形呢?”武帝露出了真诚的、期盼地目光。
   东方朔也很认真地说:“皇上,臣不瞒您说,臣和您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想成仙。”
   武帝这下子来了兴致:“噢?原来你和朕在一起的时候,也想成仙?那说明你和朕不仅有兄弟之缘,还有神仙之缘呢!快,快说说,你和朕在一起,一来到海边,就想成仙吗?”
   东方朔摇了摇头。
   “那你和朕在一起,什么时候想成仙?”武帝循循善诱。
   东方朔再次摇了摇头:“臣不敢说。”
   武帝有点急了:“东方朔啊,东方朔,你和朕在一起,就咱两个人,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难道还要朕叫你一声兄长,你才说么?“
   东方朔还是摇摇头:“皇上,既然这样,臣可要说啦。”
   “你直管说,朕决不生气。”到了这个时候,武帝已经作好了心理准备。
   东方朔并没开玩笑。他认认真真地、一板一眼地说:“皇上,臣和您在一起,觉得你很圣明时,臣便不想成仙;觉得您不圣明时,臣却想成仙。”
   武帝惊讶起来:“此话怎讲?”
   东方朔肆无忌惮地:“比如说,皇上,您听信主父偃和张汤的话,大开杀戒而臣又劝阻无效时,臣便想远离人世,成仙而去;您在朔方城要调集天下百万大军,去梳理那茫茫草原时,臣一心只想去逃离人寰,成仙而去;当您把千万金帛铺撒在泰山的道上,而齐鲁百姓嗷嗷待哺时,如果您不听臣的劝阻,臣也就会想到成仙。即便成仙不成,被您给杀死了,臣也会以为是成仙啦!”
   武帝大为震惊,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带有几分恼火地说:“照你这么说,你要成仙的时候,都是朕不听你的话的时候,都是你认为朕不关心民生的时候!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以为朕是昏君,你要离开朕,成仙而去;就是成不了仙,你愿意死去,也不和朕在一起了?”
   东方朔毫不害怕:“皇上,您说的也对也不对。”
   武帝气更大了:“什么也对也不对?”
   东方朔从容不迫:“如果您固执己见,不听劝阻,臣要离你而去,哪怕是死去也义无反顾,这是真的,对的;可您说臣把您当作昏君,这可不对。”
   武帝却要争执:“有什么不对的?你不是把朕当作昏君,为什么要离开朕?”
   东方朔双手一摊:“皇上,您是一代圣君,这已经成为定论。可是圣君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过错,不然您还要成仙干吗?有过错也不见得就是昏君,只不过是一时昏了头。只要您身边还留着智臣,您便能被唤醒;人一清醒了就不会昏,就能改正过失。自从三十多年前您登上大位,臣就看着您大都清醒着,偶尔昏上一次,不久便会醒悟过来。皇上,怎么能说您是昏君呢?”
   武帝听了这话,不仅气都没了,反而受其感动。“东方爱卿,你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准!朕还要你说说,朕这几十年来,几分清醒几多昏?”
   东方朔笑了一笑:“您过去是九分清醒一时昏。”
   武帝也笑了起来:“那眼下呢?”
   东方朔又笑了一笑:“岁数大了,难免多昏一点。眼下您是八分清醒两头昏。”
   武帝仔细地捕捉着他话中的每一个字:“什么叫做两头昏?”
   东方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皇上,这个还要臣来提醒?两头昏就是时而上头昏,时而下头昏;上头昏了要求仙,不妨问问李少君;下头昏了进后宫,不妨想想李夫人!”
   武帝不再笑了。他浑身颤抖了一下,然而却更为警觉起来。“东方爱卿,你不能离开朕!朕求求你,朕就是再昏,你也不能离开朕!朕早就向你保证,永远不会杀你;你也要向朕保证,你永远不说离开朕!朕身边离不开你这个智臣,你是智圣,离开了你,谁来提醒朕啊!”
   东方朔双目直直地注视着皇上,认真地说:“皇上,臣比你大六岁,臣不是神仙,臣总要死去的。您的身边,从来都不乏智臣。有一个人,比臣还有睿智,他不像臣那样心太软,不像臣那样只记吃不记打,他比臣更为稳重,更为沉着……只要皇上您信任他,他对您会更忠心……”
   武帝不禁脱口而出:“你说的是霍光?”
   东方朔直面武帝,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十七章  二美同堂(之二) 
   又是一个下午。海边乌云密布,大风骤起。 
   武帝站在海边,迎着海风,任其吹动着衣裳其头发,任海浪拍打着脚下。 
   不一会儿,海浪没其膝盖。 
   霍子侯和上官桀再度跑过来,拼命将武帝拉开。武帝一甩胳膊,将二人双双甩倒在水中。 
   上官桀急忙叫霍子侯:“快去找霍光!去请东方大人!” 
   片刻,霍光领着东方朔跑了过来。 
   东方朔向众人示意,都往后退。他自己一个人走到武帝身边。 
   武帝看着遥远的海面,喃喃自语道:“苍天啊,我刘彻难道真与神仙无缘?”
   东方朔大叫:“皇上!有缘无缘,不在一天两天!”
   武帝既是回答,又是对着大海叫唤:“朕都等了二十天,没能见到什么仙人,仙山,却见到乌云密布,海浪四起,朕心不安哪!”
   东方朔见海水已及其膝,便上前去拉武帝:“皇上!水里太冷,你会冻病的!皇上,您想想,皇后,太子,还有那么多的夫人,都在等你回长安哪!”
   武帝大笑:“哈哈哈哈!东方朔!朕要是能成神仙,朕的三宫六院,还有朕的江山,朕都会像甩掉鞋子一样,统统地甩掉的!”
   东方朔大叫:“可是皇上,这种天气,根本不是神仙来的征兆,您看那远处的乌云,是恶魔的坐骑!神仙的祥云只有晴天才有!皇上,听臣的话,快快上岸吧!有没有神仙,臣会帮您弄清楚的!”
   武帝这才回过头来,瞪大眼睛看着东方朔:“东方爱卿,你说,你会帮臣弄清楚神仙?”
   东方朔只好先应允了他,于是点点头:“对!皇上,只要您上来,臣就帮您弄清!”
   武帝很不情愿地拉着东方朔的手,走向岸边。
   霍子侯等人急忙拿过盖的东西,把皇上裹了起来。
   霍光则拿过衣物,包在东方朔的身上。
   东方朔大为感动。
     
   大海边上,武帝大帐。
   帐分内外两层,帐外坐着东方朔、霍光、桑弘羊、上官桀、李广利,还有随行而来的胡太医和柳太医。
   帐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武帝在两个美人儿的簇拥下,正在喝药。霍子侯一直跪在地上,等着拿武帝的药盅。
   武帝看着霍子侯一眼,颇为感动,几口便将汤药喝完。边递药盅边问:“外边是哪些人?”
   霍子侯忙说:“启奏皇上,东方大人、大行令等人都在帐外,有要事求见。”
   武帝等着两名美女过来,帮他抹了抹嘴,然后坐了起来。两位侍女急忙过来,帮他穿上衣服。武帝急急地走出帐外。
   众人急忙躬身相迎。东方朔问道:“皇上,好一些了?”
   武帝挥了挥发麻的右臂,答道“好了,好多了!伤了一点风,有什么了不起?东方爱卿,出了什么事?”
   东方朔向后退了一步,让霍光向前,给皇上禀报。
   “皇上,丞相派人来报,我大汉出使西域乌孙大宛等国的使节,回到车师、楼兰境内,财物被他们的军队一抢而光,人也被他们打伤了好多!”
   武帝微微皱眉:“这两个小毛贼,也太大胆了!卫大将军身体怎么样?”
   霍光低沉地回答:“皇上,听说卫大将军病重了。”
   武帝用右手打了一下右腿,然后坐下来。叹了口气说:“咳!要是朕的霍去病还在,他们岂敢如此嚣张?”
   旁边的李广利看到此情此景,便向前一跪:“皇上,臣李广利曾随张大人出使西域,知道那车师和楼兰,不过是弹丸小国。臣如不是随着皇上远在东海,臣愿去教训教训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
   武帝哑然失笑:“哈哈!李广利,朕终于听到了你喘了一口粗气,成!没给你师傅丢脸!东方爱卿,就让你这个小徒弟去一趟?”
   东方朔没说话,脸上却露出鄙夷之色。
   李广利不管不顾地走到武帝面前:“皇上!臣李广利远在东海,还要给皇上宰猪杀牛,去梁父禅地哪。皇上,臣有两个结拜兄弟,都是有胆有识之人,臣向皇上保举,让他们带着两万兵马,保证能把那两个小国给荡平了!”
   “噢?哪两个人?说出来,让朕听听!”武帝作出姑且听之的样子。
   李广利绘声绘色地:“皇上!这两个人,本事都是十分了得。他们一个叫赵破奴,就是‘大破匈奴’的‘破奴’;还有一个叫车令,就是‘公车令’的车令!”
   武帝乐了:“嗬嗬!听了这两个名字,朕就顺心!李广利,没想到你居然也有些胆识了,不仅知道大破匈奴,还知道朝中有公车令?”
   李广利到是谦虚:“皇上,还不是皇上厚爱,让臣跟东方大人和太子他们学的?”说完还得意地看了东方朔一眼。
   武帝拍了一下还在发麻的右腿:“好!霍光,你替朕写一封信给丞相,说朕已封赵破奴为征西将军,车令为车师将军,给他们两万人马,如能给车师和楼兰一点颜色看看,朕就给他们封侯!”
   霍光答应道:“臣遵旨。”
   武帝接着转向东方朔说:“东方爱卿,朕来海边。已有月。看来朕想见神仙,神仙却不想见朕啊!朕要搬师回朝了,还要走梁父,再禅地神呢。”
   东方朔看他面带倦容,不免起了几分同情:“皇上,您此次封禅,已在齐鲁广播恩泽。现在已是孟春,恐怕泰山和梁父早是一片碧绿。皇上如去禅告地神,臣陪着您去!”
   武帝却摆了摆手:“不!东方爱卿,这回朕不要兴师动众,而是轻车简从,不惊动百姓。”
   见他如此爱民,东方朔不禁有点激动:“皇上,您……”
   武帝感慨地说:“朕这次来到海边,虽然没见到神仙,可朕的收获却是不小啊!东方爱卿,朕这次封禅,天下一百零三个王侯及郡国,只差一个汲黯没来。他是要给朕一点警觉,让朕不要忘了,天下还有不同的声音!好在东海郡离此不远,朕想请你前往东海,看看那个老马蜂,与他叙叙旧。顺便帮朕看看,他是在那儿磨钩子呢?还是老了,钩子都扛不起来了呢?”
   东方朔觉得皇上又回到了清醒的状态,便很高兴地说:“臣遵旨。”
   武帝确实有点累了,便挥了挥手:“都去准备吧,朕明天就动身,到梁父禅地!”


第十七章  二美同堂(之三) 
   汉代徐州剌史部辖有东海、彭城等郡,而东海郡首府便在如今山东郯城,那时又称郯县。
   东海郡外,一个酒店。东方朔与京房二马停下,进店歇息。店家急忙前来招呼。
   “客官,请问二位,是吃饭呢?还是住店呢?”
   东方朔说:“一不吃饭,二不住店。”
   店家很懂事:“那好,客官,俺就给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