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12第三篇 伦理

    它从契约的观点、从当事人在他们单一性中是独立的人格这一观点出发来扬弃这个观点。由于双方人格的同一。。。。。。。

    化,家庭成为一个人,而其成员则成为偶性(实质上,实。。。

    体乃是偶性同实体本身的关系——见《哲学全书》,第98节①)。这种同一化就是伦理的精神。这种伦理的精神本身,被剥去了表现在它的定在中即在这些个人和利益。。。

    (这些利益受到时间和许多其他因素的规定)

    中的各色各样的外观,就浮现出供人想象的形态,并且曾经作为家。

    神等而受到崇敬。这种伦理的精神一般就是婚姻和家庭。

    的宗教性即家礼之所在。再进一步的抽象化就在于把神。。。。

    或实体性的东西同它的定在相分离,连同对精神统一的感觉和意识,一并固定起来,这就是人们误谬地所谓“纯洁”的爱。这种分离是和僧侣观点相通的,因为僧侣。。。。

    观点把自然生活环节规定为纯粹否定的东西;正由于它建立了这种分离,所以就赋予自然生活环节本身以无限重要性。

    补充(婚姻的神圣) 婚姻和蓄妾不同。蓄妾主要。。。。。。。

    是满足自然冲动,而这在婚姻却是次要的。因此,在婚姻中提到性的事件,不会脸红害臊,而在非婚姻关系中就会引起羞怯。根据同样原因,婚姻本身应视为不能离。。

    异的,因为婚姻的目的是伦理性的,它是那样的崇高,以致其他一切都对它显得无能为力,而且都受它支配。婚姻不应该被激情所破坏,因为激情是服从它的。但是婚

    ①第3版,第150节。——译者

…… 262

    第一章 家庭112

    姻仅仅就其概念说是不能离异的,其实正如基督所说的:。。。。。

    只是“为了你的铁石心肠”

    ,①离婚才被认许。

    因为婚姻含有感觉的环节,所以它不是绝对的,而是不稳定的,且其自身就含有离异的可能性。但是立法必须尽量使这一离异可能性难以实现,以维护伦理的法来反对任性。

    第164节

    契约的订定本身就包含着所有权的真实移转在内(第79节)

    ,同样,庄严地宣布同意建立婚姻这一伦理性的结合以及家庭和自治团体(教会在这方面参加进来是另一规定,不在本书论列之内)

    ②对它相应的承认和认可,构成了正式结婚和。。

    婚姻的现实。只有举行了这种仪式之后,夫妇的结合在伦理。。。。。

    上才告成立,因为在举行仪式时所使用的符号,即语言,是。。

    精神的东西中最富于精神的定在(第78节)

    ,从而使实体性。。。

    的东西得以完成。

    其结果,感性的、属于自然生活的环节,就。。。

    作为一种属于伦理结合的外部定在的后果和偶性,而被设定在它的伦理关系中,至于伦理结合则完全在于互爱互助。

    附释 如果有人问,什么才应该是婚姻的主要目的,。。。。

    以便据以制定或评断法规,那么,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为:婚姻现实的各个方面,哪一方面应该被认为最本质的?

    其实任何一个方面单独说来都不构成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内容(即伦理性的东西)的全部范围。实存的婚姻可能在

    ①《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9章,第8节。——译者②参阅本书第270节附释第2个脚注。——译者

…… 263

    212第三篇 伦理

    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有所欠缺,而仍无害于婚姻的本质。

    缔结婚姻本身即婚礼把这种结合的本质明示和确认。。。。。。

    为一种伦理性的东西,凌驾于感觉和特殊倾向等偶然的。。。。。。。。

    东西之上。如果这种婚礼只是当作外在的仪式和单纯的。。。。。。。

    所谓民事命令,那么这种结婚就没有其他意义,而似乎。。。。

    只是为了建立和认证民事关系,或者它根本就是一种民事命令或教会命令的赤裸裸的任意。这种命令不仅对婚姻的本性说无足轻重,而且还辱没了爱的情感,并作为一种异物而破坏这种结合的真挚性,因为,由于命令之故,心情就赋予这种结婚仪式以意义,并把它看作全心全意彼此委身的先决条件。这种意见妄以为自己提供了爱的自由、真挚和完美的最高概念,其实它倒反否认了爱的伦理性,否认了较高的方面,即克制和压抑着单纯自然冲动的那一方面,这种克制和压抑早已天然地含蕴在羞怯中,并由于意识达到更多的精神上规定而上升为。。

    贞洁和端庄。更确切些说,这种意见排斥了婚姻的伦理。。。。

    规定,这种伦理性的规定在于,当事人的意识从它的自然性和主观性中结晶为对实体物的思想,它不再一直保留着爱慕的偶然性和任性,而是使婚姻的结合摆脱这种任性的领域,使自己在受家神约束中服从实体性的东西。

    它贬低感性环节,使其受真实的和伦理的婚姻关系的制。。

    约、受承认婚姻结合为伦理性的结合的制约。。。。。

    只有厚颜无耻和支持这种无耻的理智才不能领会实体性的关系的思辨本性,但是伦理上纯洁的心情以及基督教民族的立法莫不与这种思辨本性相适应的。

…… 264

    第一章 家庭312

    补充(“自由”恋爱) 弗里德里希。封。施雷格尔。。。。。。。。。。。。。。。。

    在所著《卢辛德》一书中和它的一个信徒在《一个匿名者的信札》(卢卑克和莱比锡,1800年版)中,提出了一种见解,认为结婚仪式是多余的,是一种形式,可以把它抛弃,因为爱才是实体性的东西,甚至爱由于隆重的仪式会丧失它的价值。他们认为感性地委身于对方对证明爱的自由和真挚说来是必要的。这种论据对诱奸者说来原不生疏。就男女关系而论,必须指出,女子委身事人就丧失了她的贞操;其在男子则不然,因为他在家庭之外有另一个伦理活动范围。女子的归宿本质上在于结婚。因此,所要求于她的是:她的爱应采取婚姻的形态,同时爱的各种不同环节应达到它们彼此间真正合乎理性的关系。

    第165节

    两性的自然规定性通过它们的合理性而获得了理智的和。。。。。

    伦理的意义。这种意义为差别所规定,作为概念的那种伦理。。。

    性的实体性在它本身中分为这种差别,以便从中获得它作为具体统一的生命力。

    第166节

    因此,一种性别是精神而自身分为自为的个人的独立性。。。。。。。

    和对自由普遍性的知识和意志,也就是说分为思辨的思想的。。。。。

    那自我意识和对客观的最终目的的希求。另一种性别是保持。。。。。

    在统一中的精神,它是采取具体单一性和感觉的形式的那种。。。。。

…… 265

    412第三篇 伦理

    对实体性的东西的认识和希求。在对外关系中,前一种性别是有力的和主动的,后一种是被动的和主观的。因此,男子的现实的实体性的生活是在国家、在科学等等中,否则就在对外界和对他自己所进行的斗争和劳动中,所以他只有从他的分解中争取同自身的独立统一,在家庭中他具有对这个统一的安静的直观,并过着感觉的主观的伦理生活。至于女子。。

    则在家庭中获得她的实体性的规定,她的伦理性的情绪就在于守家礼。。。。

    附释 因此,一本非常推崇家礼的著作,即索福客。。。

    俪①安悌果尼》,说明家礼主要是妇女的法律;它是。的《。。。。

    感觉的主观的实体性的法律,即尚未完全达到现实的内部生活的法律;它是古代的神即冥国鬼神的法律;它是“永恒的法律,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这种法律是同公共的国家的法律相对立的。这种对立是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从而也是最高的、悲剧性的对立;该剧本是用女性和男性把这种对立予以个别化(参阅《精神现象学》,第383页以下,第417页以下②)。

    补充(妇女的教养)

    妇女当然可以教养得很好,但。。。。。

    是她们天生不配研究较高深的科学、哲学和从事某些艺术创作,这些都要求一种普遍的东西。妇女可能是聪明伶俐,风趣盎然,仪态万方的,但是她们不能达到优美理想的境界。男女的区别正象动物与植物的区别:动物

    ①索福客俪,公元前496—406,古希腊悲剧作家。——译者②《精神现象学》,拉松版,第282页以下,第309页以下。——拉松版

…… 266

    第一章 家庭512

    近乎男子的性格,而植物则近乎女子的性格,因为她们的舒展比较安静,且其舒展是以模糊的感觉上的一致为原则的。如果妇女领导政府,国家将陷于危殆,因为她们不是按普遍物的要求而是按偶然的偏好和意见行事的。妇女——不知怎么回事——仿佛是通过表象的气氛而受到教育,她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实际生活而不是通过获得知识而受到教育的。至于男子则唯有通过思想上的成就和很多技术上的努力,才能达到他的地位。

    第167节

    婚姻本质上是一夫一妻制,因为置身在这个关系中并委。。。。。

    身于这个关系的,乃是人格,是直接的排他的单一性。因此,。。。

    只有从这种人格全心全意的相互委身中,才能产生婚姻关系。。。。

    的真理性和真挚性(实体性的主观形式)。

    人格如果要达到在。。。。。。。。。。。

    他物中意识到他自己的权利,那就必须他物在这同一中是一。。

    个人即原子式的单一性,才有可能。

    附释 婚姻,也就是按本质说一夫一妻制,是任何一个共同体的伦理生活所依据的绝对原则之一。

    因此,婚姻制度被称为神的或英雄的建国事业中的环节之一。

    第168节

    其次,婚姻是由于本身无限独特的这两性人格的自由委。。。

    身而产生的,所以在属于同一血统、彼此熟知和十分亲密的。。。。。

    这一范围内的人,不宜通婚。在这一范围内,个人相对之间不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因此婚姻必须相反地在疏远的家庭

…… 267

    612第三篇 伦理

    间和异宗的人格间缔结。

    血亲间通婚是违背婚姻的概念的,从。。。

    而违背真实的自然的感觉的,因为按照婚姻的概念,婚姻是自由的那伦理性的行动,而不是建立在直接天性及其冲动上的结合。

    附释 人们有时认为婚姻本身不是建立在自然法。。。

    上,而光是建立在性的本能冲动上,并且还把它看做任意缔结的契约。人们有时甚至根据男女人口比数的物质关系来替一夫一妻制找外在的根据,有人光提出幽黯的感情作为禁止血亲通婚的理由。以上这些见解都是以自然状态和法的自然性那种普通观念为根据,而缺乏合理性和自由的概念的。

    补充(血亲通婚) 首先,血亲之间通婚已为羞耻。。。。

    之心所不容,但是嫌弃这种通婚在事物的概念中就得到了论证。就是说,已经结合起来的,不可能通过婚姻而初次结合起来。

    单从自然关系的方面来看,大家都知道,属于同族动物之间交配而产生的小动物比较弱,因为应予结合的东西,必须首先是分离的。生殖力好比精神力所由以获得再生的对立愈是显明,它就愈强大。

    亲密、相识和共同活动的习惯都不应该在结婚以前存在,而应该初次在婚姻关系中发生,这种发展,其内容愈丰富,方面愈多,其价值也愈大。

    第169节

    家庭作为人格来说在所有物中具有它的外在实在性。它。。。

    只有在采取财富形式的所有物中才具有它的实体性人格的定。。

…… 268

    第一章 家庭712

    在。

    第二 家庭财富

    第170节

    家庭不但拥有所有物,而且作为普遍的和持续的人格它。。。。。。。

    还需要设置持久的和稳定的产业,即财富。这里,在抽象所。。。。。。

    有物中单单一个人的特殊需要这一任性环节,以及欲望的自。。。。。

    私心,就转变为对一种共同体的关怀和增益,就是说转变为。。。

    一种伦理性的东西。。。。。

    附释 在关于国家创立或至少关于文明社会生活创立的传说中,实施固定的所有制是同实施婚姻制度相联系的。至于上述家庭财富的性质如何,用哪种适当方式来巩固它,这类问题将在市民社会一章中予以解答①。

    第171节

    家庭作为法律上人格,在对他人的关系上,以身为家长的男子为代表。此外,男子主要是出外谋生,关心家庭需要,以及支配和管理家庭财产。这是共同所有物;所以家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没有特殊所有物,而只对于共有物享有权利。

    但是这种权利可能同家长的支配权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在家庭中伦理性的情绪还在直接的阶段(第158节)

    ,于是不免于分歧和偶然性之弊。

    ①参阅第199节以下和第253节。——译者

…… 269

    812第三篇 伦理

    第172节

    通过婚姻而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家庭对它所由来的宗。。。。。

    族和家族来说,是一个自为的独立体。它同这些宗族和家族。。。。

    的联系是以自然血统为基础的,但是它本身是以伦理性的爱为基础的。

    因此,个人所有物同他的婚姻关系有本质上联系,而同他的宗族或家族的联系则较为疏远。

    附释 对夫妻共同财产加以限制的婚姻协定,以及。。。。

    继续给予女方以法律上辅助等等的安排,只有在婚姻关系由于自然的死亡和离婚等原因而消灭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些都是保障性的措施,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各从共有物中取得其应有部分。

    补充(亲族和家庭) 许多立法把更大规模的家庭。。。。。

    固定下来,并把这种家庭看做是本质上的结合;至于另一种结合,即各个特别家庭的结合,则相反地显得比较次要。例如在古代罗马法中,在非严格的婚姻关系中的女方,同她的亲族的关系比同她的儿女和丈夫的关系还要密切。又在封建法时代,为了维持splendorfamiliae〔门楣光辉〕,于是有必要光把男性算做家庭成员,并以整个大家族为主,至于新成立的小家庭同大家族相比则显得非常渺小。尽管如此,各个新家庭比之疏远的血亲关系是更本质的东西。夫妇与子女组成真正的核心,以与在某种意义上亦称为“家庭”

    的东西相对抗。

    因此,个人的财产关系同婚姻之间的联系必然要比它同疏远的血亲关系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

…… 270

    第一章 家庭912

    第三 子女教育和家庭解体

    第173节

    在实体上婚姻的统一只是属于真挚和情绪方面的,但在。。。。。。

    实存上它分为两个主体。在子女身上这种统一本身才成为自。。。。。。。

    为地存在的实存和对象;父母把这种对象即子女作为他们的。。。。。。。。。

    爱、他们的实体性的定在而加以爱护。

    从自然的观点看来,作为父母而直接存在的人这一前提,在这里变成了结果。这是。。。。

    一个世世代代无穷进展的历程,每一代产生下一代而又以前一代为前提;这就是家神的简单精神在有限自然界中作为类而显示它存在的一种方式。

    补充(父母的爱) 在夫妻之间爱的关系还不是客。。。。

    观的,因为他们的感觉虽然是他们的实体性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还没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父母只有在他们的子女身上才能获得,他们在子女身上才见到他们结合的整体。在子女身上,母亲爱她的丈夫,而父亲爱他的妻子,双方都在子女身上见到了他们的爱客观化了。在财产中,统一只是体现在外在物中,至于在子女身上,它体现在精神的东西中,在其中父母相互恩爱,而子女则得到父母的爱。

    第174节

    子女有被扶养和受教育的权利,其费用由家庭共同财产。。。。。。

    来负担。父母有要求子女为自己服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