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一蓑-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下边哪一位看拉洋片?小伙子,看不看?”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我。

“小伙子,买不买年画?抹画子!抹画子!好看的抹画子!”一个老人对我说。

老人说的抹画子就是扑灰年画,记得小时候过年赶大集到处是,主要是关于“高级社”“互助组”“合作社”“年年有余”“胖小孩”等许许多多。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现在大多换成了现代画派,卖这东西的少了。扑灰年画是高密特产,又称“抹画子”。打好腹稿后,先用柳枝烧制成的炭条勾出轮廓,即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就叫做“扑抹”。这是扑灰年画的第一道工序,如此可以扑抹数张画稿。如再增加数量,可以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成双成对的扑灰年画也是这样制成的。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二道程序是手绘。扑抹是基础,手绘是关键。手绘复杂得多,主要包括“大刷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咸菜花”“描金”“涂明油”等步骤。卖这种年画的地摊在这里到处是,飘飘扬扬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我逛着看了看,画主要有“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渔翁得利”“福禄寿三星”“四季花屏”等。这种画倒是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但也算不上好看和有欣赏价值,挂在墙上显得俗了点。我想买几张,低头看也没有合适的,算了吧。

“老鼠跑,老鼠跳,吃了我的老鼠药,蹦哒哒,蹦哒哒,半步倒,把命要。诸位乡亲,请看我的‘半步倒’,老鼠吃了它,半步跑不了。欢迎新老客户光临‘半步倒’,旧客户可拿老鼠尾巴换药,一条一包,春节大回报,一条尾巴一包‘半步倒’。”一个卖老鼠药的干巴老头卖尽风骚,连跳加唱,如同跳“大神”。

生猪仔猪贸易市场热闹非凡,人欢猪叫。小猪到处跑,母猪找小猪,大人找母猪、小猪,没办法,有的干脆找个大网包把小猪圈起来,有的找错了猪吵得脸红脖子粗。

最热闹的要数戏台子唱茂腔的。老太太老头子不嫌寒冷,安心地坐在那里听戏。戏台上正唱着茂腔《小姑贤》。

儿媳我去包包子,

包包子俺不吃它,

听着为娘拉一拉:

羊肉,猪肉滑,

白萝卜馅子娘嫌苦,

红萝卜馅子甜打撒,

韭菜老了塞俺的牙,

塞在牙里没法剔拔。

一个小媳妇青装淡抹扮演儿媳妇,一个高个老头带着个老太太帽子,头插一枝花,穿着个大襟衣服,扮演剧中婆婆,把枣红色拐杖捣得地上笃笃响,气哼哼地嫌儿媳妇做这太咸,做那太淡。唱得字正腔圆,演得惟妙惟肖。

“大兄弟,买本书吧?相书、卦书、人生四时、文革逸闻、正史野史,一应俱全。”一个卖书的招呼着我。我眼睛一亮,蹲身看着书。书很多,有关于卜宅、相宅、相地、堪舆、风水之类的书,有关于文革历史的,还有许多宫廷秘史,但几乎都是盗版的。我随手拿起一本《易经》,易经有很多版本,这一本是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珍泉,翻开看来,讲述比较详细,也没有多少错别字。

“老板,这本《易经》多少钱?”我问。

“35元。”卖书的还在招呼着别的顾客。“你先看还有没有需要的书,待会儿优惠一起算。”

难得地摊上见《参同契》,据说是后汉桓帝、顺帝时魏伯阳又名火龙真人所著的道教最早的丹鼎派理论著作。我又拿起《周易十日谈》《麻衣神相》《手相大全》《四柱预测学》《居家风水》等几本书翻阅着。

“老板,有没有‘河图洛书’‘开元占经’‘大小六壬预测法’‘梅花易数’之类的?”这些都是我不知什么时候就知道的一些玄学的名字。

“没有。家里还有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卖书的回答。

蹲在地上腿疼,我起来活动了一下,又挑了几本《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文革秘史》《江青传》《四人帮传》《毛泽东读古书》《毛泽东的晚年与早年》《文革研究》等。

“兄弟,还有光盘要不要?这东西过瘾!”卖书的问。

“不要。要这些就够了。算一算,多少钱?”那些垃圾不是我关注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偏偏喜欢这些玄学、道学之类的书。

“兄弟,150元。我全部给你五折。”卖书的说。

“给我包好。以后再有这样的书给我留着。”我毫不犹豫地掏出150元。在农村的大集上,竟然发现还有这样的书,已经不易了。

我两手提着书,来回晃悠着,像个打猎的挑着山鸡轻哼出山,像其他赶集的买着白菜、粉条、猪肉、各色糕点、烟花烧纸一样满载而归。

“李书记,去赶集买的书,还没吃饭吧?”伙房里负责采购的小富在大院里见到我,问我。

“看着玩,净些盗版的。还没吃呢?”我说。

“你给我饭盆,我给你打去。”小富接过我的书。

“好。小富,谢谢!”我把饭盆递给他,迫不及待地整理着书。

饭来了,两个馒头,一盆炖白菜。我边吃着,边打开《易经》。《易经》以前泛泛看过,但没有细细体味。不知为什么,今天突然感觉读起来好爽快。我从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开始读起……

我夹了筷子白菜,咬了口馒头,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感叹难怪《礼记》中的《五经解》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难怪古人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确实是本可读之书,确实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难怪郭沫若说,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揭去后人所加的一切神秘的衣裳,我们可以看出那是怎样一个原始人在作裸体跳舞。想不到下派乡镇,无聊之时竟开始了我的潜心读书,自我修炼,就像《周易·谦卦》初六爻辞所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我翻到第二卦:“坤,坤为地,坤上坤下。”又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突然感到那不是白菜,是一块大瘦肉,稍带点肥的。我低头一看,饭盆底下还有好几块香喷喷的大肉。我喉头蠕动着,真的被小富的举动感动了。小伙子平常性情刚烈,耿直豪爽,看不惯营秋富那些阿谀奉承和投机取巧,没想到暗地里会对我这么好。自来到松堡,看到的净是些谄谀趋炎附势,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之见利小人,感受的则是凄凉冷淡,小富却给了我冬天难以带来的温暖。

“李书记,明天早上八点开书记办公会。”秘书营秋富在楼下喊着对我说。我装作没听见,这小子就知道给领导舔屁眼擦屁股,其他的他都瞧不着。

吃罢早饭,我坐在办公室随便翻着报纸。营秋富、李薇薇和另一个公务员蒋有为早来了。屋内生着炉子,暖暖的,门窗玻璃上罩着一层雾水,看不清外面。营秋富不得不开着一道门缝看外面。远远地驶来一辆黑色轿车,营秋富和李薇薇赶紧跑出去迎接,轿车进了大门后才看清是一辆桑塔纳2000,下来的是荆镇长,两人赶紧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大门口又驶进一辆黑色奥迪100,两人冲出去,等轿车停下,营秋富殷勤地把手放在车门顶当手罩,怕郑务聚碰着头。李薇薇则接过郑务聚的杯子和外套,营秋富在前面帮郑务聚开办公室门,李薇薇小心翼翼地跟在郑务聚后面。

这是一个正值梦幻天真的年龄,却透出惊人的老奸巨猾,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对什么人举起利刃或献上玫瑰,他们还没有天真过就已经成熟,还没有追求过就已经放弃。他们多的是成熟,多的是圆滑世故。他们知道对谁像泰森,对谁像和绅,对谁假装像孔繁森,而自己怎么在生活上像王宝森。

“今天开书记办公会,主要议题是建立农业科技园的事情。今年我去以色列考察农业现代化,给我很大启发,人家竟然在沙漠里面培育出了以无土栽培技术、温室大棚、滴灌系统和电脑控制的现代化农业。人家一亩温室,一季就可收获20万支玫瑰、20吨番茄,而大田番茄的产量只有它的四分之一。那无限生长的“茄子树”“樱桃西红柿树”,摘了一茬又一茬,每长到一定高度,就把那秧子从架子上盘下来,新的再开始生长。松堡是一个以乡镇企业为主的乡镇,我们也要琢磨如何发展农业企业和农业现代化。你们几个书记看有什么好的意见?”郑务聚递给荆兆明一些从以色列带回来的现代化农业图片。

“有道理,有道理,郑书记说的有道理。”荆兆明和高敬纲看着那些玲珑而清脆欲滴的各色花样的樱桃西红柿、五彩椒、多棱南瓜、香蕉西葫芦,不禁大声赞叹。

“郑书记,建议去潍坊农校建立的潍禾农场和寿光去考察一下。每年的国际风筝会在寿光都有蔬菜博览会,我们不妨去参观学习人家怎么做的?”王地锡说。

“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子。松堡在企业上班的多,我不知道老百姓对发展这一产业有没有兴趣?这不像草莓,老百姓能自己粗放种植,加工厂回收。”我说。

“现在甸子草莓市场已经形成,工商税收已经开始,这也是培植税源的一条途径,别光等着企业交税。今年我们财政收入3800万,明年怎么也要提高15个点吧,不然我们这几个主要领导脸怎挂得住?冢子头一带十多个村种植荷兰七号土豆很出名,也可以带动他们向深加工发展。你们看,如果这样,镇区以西,形成以玻璃厂、高韩皮革、生猪仔猪市场为主;以东,以一、二、三建材厂为主,加上草莓市场、土豆加工和我们今天讨论的现代化农业,松堡就形成了企业、农业两条龙,各自发展,互相服务,共促发展的路子,松堡以后的发展也更走向良性循环。刚才李书记说得对,现代化农业不是老百姓自己就能搞起来的,我们要先试点,把这个试点作为一个孵化器,等我们想要发展的产业在这个孵化器里成熟了,再推广到老百姓。你们几个考虑一下,咱们这个孵化器怎么弄?”郑务聚拿起地上的喷壶,喷洒着办公室盛开的杜鹃花。

“那就要建一个科技园,各地不都在建吗?我们也可以建一部分大棚,引进适合种植的品种。”荆兆明说。

“既然想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园肯定要建,关键怎么建?标准是什么?需投资多少?资金从哪里来?怎样管理?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好这一项目,这是我们上任以来规划的第一件项目,可不能搞砸了。”郑务聚说。

“郑书记,等过了年,我们组织出去看一看,回来再确定。怎么样?”高敬纲说。

“好,高书记说的有道理。今天先议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郑务聚问。“郑书记,杨禹善找我好几次了,就是为养殖基地的事情。他想引进小尾寒羊,让那个小富承包饲养,购进20只,自己繁殖,至少需要2万元,他问能不能财政扶持2万,其他的他自己想办法。还有老范那三个棚摇摇欲坠虫满棚,他想财政支持1万元维修灭虫,也找我。这事情怎么办?”养殖基地和老范蔬菜基地毕竟我分管,我还得为他们说话。

“老杨那儿是需要扶持一下,荆镇长,你看给他多少合适?”郑务聚问荆兆明。“他要2万也不多,就给他2万怎么样?”荆兆明说。

“行,给他2万。和他签个合同,真要能挣钱了,让他再交回来。李书记你告诉杨禹善去财政所办手续。老范那里就算了,你看那三个棚,像半死不活的老头,救也没救头了,自生自灭吧。我们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本来就是个蔬菜基地,等建起来把他们也吸收过来。李书记,快过年了,刚来这里事情也不多,你收拾一下早回潍坊过年吧。”郑务聚说。

“谢谢!郑书记。”我真从心里感激他这样照顾我。

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重复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大把大把的钞票兑换成五彩的天空。我领着修把能放的能点的爆竹烟花在楼下广场上放光了才上楼,权当着心情的发泄。有现成的面粉、白菜和各种肉,我懒得包水饺,我一人包,有什么意思。童年再穷,母亲领着我们把水饺包好,有的里面还包上几个硬币,看谁能吃到预示着好运气。现在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躺在床上瞅着天花板,翻着那些无聊的报纸。我打开冰箱,把从超市买来的水饺煮好,给她端过一盘,她侧过身来,用筷子夹起来吃着。我和修则边吃边看春节晚会,这就是我们的年夜饭了。也不知父母这时起来“发纸马”了没有?她身体不好,我本来提出回家过年,但父亲说,算了,她身体这样,别折腾了。我也作罢,在潍坊过着这无聊的年,真不如回老家,至少我还能见到我很多儿时的朋友,到使狗河边、降嵋山上走一走,散一散心情。

“大大,过年好!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二位老人新年快乐!健康长寿!俺娘?你找她接电话。”我在客厅听见她打电话。

“娘,祝你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她依然重复着,好像是喊口号,差点万寿无疆。

“达菲,过年好!给你拜年了!”我又听见她和她大弟弟打电话。接着又看见她把电话线拉长,自己能够舒服地躺在床上,一个一个地给她熟悉的人打电话。

我不知道她这样说对不对,但这是和自己多年的父母这样打电话,仍少不了那一番客气。这一点,我确实不如她会做。记得年前我回家,我特地买了一条十斤的胶河鲤鱼,炖好看父亲不舍得下筷子。

“叔,你吃啊?怎不吃?”我问。

“等你娘一起来吃。你娘喂个猪也没头,真是的。”父亲说。

“快吃!就这么把年纪,还不知活几年,赶紧吃好吃的。”母亲过来了。我呵呵笑着,夹起鱼来向他们碗里放。

父亲听我这样说,只是嘿嘿笑,夹起鱼来就吃。他不会因为我的话不好听而生气。或许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决定了我这样和父母说话实在,他们知道我的话里带着坦诚、真实,没有虚伪。但我听到她这样的话,就是感觉有点虚,或许是我自己的感觉。

天亮了,如同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晨曦中慢慢露出大地真貌,到处是零落的烟花爆竹声,我出门看了自己的几个医院领导和熟悉的朋友。

“哟,是小李啊,快来!快来!快坐,在下边感觉怎么样?”我来到分管后勤的李一平副院长家里。上次乡镇回来,为她找神婆子算卦的事情,我提了一箱高密“金商阳神”酒和两瓶高档“五粮液”去找他,说明情况,请他给调一下房子,他当时说因为我已经不是人民医院的人了,再要房子,有难度,考虑考虑再说。

“李院长,来给你拜年,看看老领导。”我说。

“来,小李,喝一杯。”李院长倒满一杯“五粮液”递给我。他外号叫“李一瓶”,喝酒一斤不倒,更不醉。

“谢谢!李院长!哎呀,这一杯,我怎喝得下去?”说归说,我还是仰脖一饮而尽。又倒上一杯,“李院长,我敬你!过年酒!新年快乐!”

“好,小李,下去酒量有长进啊!哎,小李,我想起上次你说的调房的事情,我翻来覆去想,你去住院原来张头的房子吧,他装修过,你也不用动,小刘去上班下楼只有一百多米就到办公室。但不要声张,你毕竟是已经离开人民医院的人了。我告诉房产科以你家属身体不好上下班不方便为由给你调房子。来,再一杯。”李院长好爽快。

“谢谢!李院长!谢谢!你别喝了,我全干了!”我真的好感动老领导对我的帮助。

布谷鸟在咕咕地叫着,金黄色的麦浪翻滚着。刚开完“叫套会”(春天开始动工会)不久,不觉到了麦收。

早上,我去养殖基地转了一圈,回去七点到食堂吃饭准备参加“早朝”。

“你几点来吃饭?就等你一个人了,你不知道人家要回家割麦子?!”伙房里门德平看我才去吃饭,有点不耐烦,说话横横的。舀了一碗稀饭,一手掐给我三根油条。

“我去养殖基地有事情,才赶回来。再说,这才七点,你是机关职工,就急着回家割麦子?”我看了看表,一甩手回办公室吃方便面了。他妈的,这地方他们早就告诉我了,谁当权看谁的脸。

“好,今天把麦收的事情布置下去了,没有特殊事情,这一周我们不碰头了。荆镇长,你和李书记去看一下姚家村姚玉伟那里有一百亩地,想发展芦笋。李书记是从潍坊下来的,帮着联系一下芦笋种子。王书记一会儿去市里开会,你强调一下麦收期间防火安全。还有你多注意甸子草莓市场治安问题,现在正是收购草莓旺季,别再发生上次那样的事情了。”郑务聚在“早朝”会上说。

“我已安排派出所在那里加强巡逻。”王地锡说。

前几天甸子草莓市场一个村民和一个收草莓的客户因为价格问题吵起来了,争吵之下,那农民把手中的称勾插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