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看。”答:“对不起,没有。”问:“那你不是瞎说?!”答:“不是,因为我们是照着古医书及现代中医书所说的来做的及老师手把手教的。”问:“这样做不准确。”答:“对,是不准确。不是先说了,中医学有笼统模糊的缺点吗?不是我们不细心,没办法。”问:“那为什么不向西医学?他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比如脉搏,一分钟几次就是几次,毫不含糊。”答:“对,我们正在向西医学,搞中西医结合。”问:“还有,你那诊断叫‘肝风内动’,什么肝风?治法叫‘平肝息风’,肝怎样平?息什么风?怎样‘息’,拿来我看看,要么像西医一样,做几个实验我看看。”答:“对不起,中医学里没有这一套。”问:“既是这样,都不见实物,空说一通,我也可以自说乱说一通,不也可治病了?”答:“不行,绝对不行!”请记住关键的一点:因为中医学的经验是几千年来我们祖先经过实践不断摸索积累起来的,是有了这些经验为基础,再在这个基础上总结提升,而且是自成体系环环相扣的,缺一个环节都不行。就比如说上面的“眩晕”病,如果说另一病人的表现(象)是面色苍白,唇舌淡红,乏力体倦,心悸(慌)失眠,脉象细迟(慢),他就属于中医里叫“心脾血虚证”,就要用“归脾丸”一类的方药去治了。如果你不懂上面中医“辨证论治”的那一套,也给他瞎用“天麻钩藤饮”的方药,那非把他弄昏倒不可!因为前一个病人属中医的“实证”;后面一个属“虚证”,你给他治“反”了!你看,学中医,干中医,不全面系统学,瞎说乱说不行吧!同样的,就西医学来说,前一个病人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后面一个可能是贫血引起的,但你也不能随便瞎说,同样你也要叫前者量血压,后者去验血,才能确定,否则就西医学来说,你也不是一个正规的医生。再说下去,中药方“天麻钩藤饮”中的主药天麻、钩藤有的证明就有降血压的作用。但以前中医不知什么血压,只将它归类在“肝风内动”之中了,而“天麻钩藤饮”按它的经验对这“肝风内动”有效,既这样,就把这作用叫“平肝息风”了。但什么叫“肝阳”,什么叫“息风”,又是言而无物的,所以又回到“空话”上了。现在已知与血压降压有关,是有物质基础的,这又回到“实”处了,这又说明中西结合的重要和功劳,它首先把这几千年来,中医“说空话”的冤案给平反了。

好,上面只举例谈了个别脏腑。至于其他脏象学说内容实质的理解,可以类推。

【问】有人说中医“整体功能调整”的方法,很像“生物控制论”的运用,对吗?

【答】对,完全正确。现在就有许多人认为,中医学里的这个特点很像是“生物控制论”中“黑箱论”的运用。这最能说明中医理论是合于现代科学的观点之一。

笔者领会,这个观点就是说,机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天生的“黑箱”,它是一个自动控制、自我平衡的反馈系统。比如饿了自己会找饭吃;累了自然会想睡;→文·冇·人·冇·书·冇·屋←热了自己会出汗散热;遇到急事,自然会出现应急反应,等等。当这些功能反应正常时,便是健康状态。但当机体受了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失去这种平衡时,机体就病了。这时,西医学就用它的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学……直到分子生物学等等将机体一层层“打开来”研究诊治,这方法看得见,明明白白(所以有人相对地称这是“白箱论”的方法)。而中医学如上所述,它没有条件“打开来”或没打成功,于是就自发地用了类似“黑箱论”的方法去研究。“白”者,明明白白也;“黑”者,在箱外“摸黑”之义也。

什么叫“黑箱论”?就笔者所知,早在《中医杂志》1960年2号62页由任恕所著的《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控制论》一文中,就曾详论了这个问题。文中说:“祖国医学处理医学的方法与现代生物控制论中的‘黑箱理论’是很符合的,所谓‘黑箱理论’,简单讲是这样的,原来电工学里有一种装有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器箱,箱子里的电器构件是不知道的,但电机工程师们可以用一种方法不必打开此箱子,即可以探知此箱内的内容物;这种方法就是在箱子的输入端送入讯号,再在输出端观测输出结果。这样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输入讯号下产生的相应输出结果,根据这些输入与输出的资料加以分析,就可以间接探知箱内的内容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对待‘黑箱理论’与辩证思维的运用不同,可能是构成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的主要原因。从科学方法论来认识,我认为西医对古典的科学(理化学的)应用的较多一些,而祖国医学则自一开始便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了生物控制论的方法。因此说中西医合流,就会大大提高现代医学的水平,党的中医政策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总之,从生物控制论的观点来认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完全容易理解的……”又比如宋天彬也在《从控制论原理看中医理论发展前景》(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3期37页)中详论了这个问题。另外也有许多学者阐述了这个道理,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问】那么,中医生又是怎样自发地运用了这个“黑箱论”原理的呢?

【答】他们就围绕着这个“病人黑箱”,根据他们的外在(即输出)表现如症状、体征、舌、脉等等的变化,运用四诊八纲等,得出此病人的综合反应“××证”的诊断,然后给以相应的各种疗法治疗(即输入条件)。然后又在病人复诊时,观察病人的疗效、反应(即又是输出条件)。如此反复地诊治,来来回回地调整,最后这个“病人黑箱”就在没有打开的条件下调整好了,病就治好了。过去有的人总认为中医五脏六腑看不见又摸不着,中药又拿不出分子式来等等。便持怀疑态度,一明此理,便全明白了。

关于中医、西医对各脏腑对照的简单解释,大致如下。

心:相当西医里的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和疾病的表现。

肝:包括西医部分肝、中枢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系统、视觉器官等部分的功能和疾病表现。

脾:相当于西医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体液代谢的部分功能和疾病的表现。

肺:包括西医学的呼吸系统,部分血液循环,体液代谢及体温调节等功能和疾病。

肾:包括了西医学的内分泌、泌尿、生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和疾病。

小肠:基本与西医的相同。

胆:基本与西医的相似(但它的“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即说有精神决断作用,就很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俗语中某人的“胆大、胆小”,也是来源于中医的脏象观念)。

胃:大致同西医的。

大肠:大致同西医的。

膀胱:也大致同西医内容。

三焦:中医六腑之一,西医里没有这个名词。它在中医学里也是一个更模糊的内容。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只像是各脏腑的分类分段,分上、中、下三焦,其功能相当于各脏象的综合功能。

现试将中、西医脏象、脏器概念关系绘成形象图表,以帮助理解(两者正是纵横交叉的关系)。

四、中医讲阴阳五行,科学吗?

【问】中医先生为什么爱谈阴阳五行?

【答】的确,翻开中医典籍,不论古今新旧,总是满纸的阴阳五行。什么阴虚阳虚,什么肝木脾土肾水,阴黄、阳黄等等。中医先生为什么爱谈这些“玄道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中医搞得这么古奥难懂?它为什么不像西医一样用细胞、蛋白质、维生素等等来解释?……这一连串的问题,在理解中医学时,在未弄清楚它的实质之前,是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甚而顿生反感的。从实质上简括地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里的哲学理论基础,又是它的说理分析工具之一。因此它贯穿在整个中医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关系十分密切。弄清它的来源、含义、实质和应用等等对理解、应用和继承发扬中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句话:离了它,寸步难行。

【问】阴阳五行学说为什么会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呢?

【答】要说这个,就要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找根源了。因为如前所述,远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对祖国医学进行了一次浩大而系统的总结。成果是经典巨著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等。在当时,如前所述,远远没有实验科学的产生与引进,既没有生物学、进化论,没有理化学,更没有细胞学、组织学……而阴阳五行学说却正是当时盛行的哲学理论和说理工具之一,于是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个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加以整理论述。这样一来,这阴阳五行学说就渗入到中医学的每个环节而密不可分了。

【问】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答】阴阳五行学说,就它的实质来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见印会河等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第1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5月)它用“阴”、“阳”两个概念来概括说明宇宙万物内部矛盾、对立、统一和发展的原理和规律。而五行学说,就其合理的部分来说,则好像是阴阳学说的发展和补充。它被用来说明事物内部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阴阳结合五行,在古代的知识水平下,便认为能完整而系统地说明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了。

【问】为什么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呢?

【答】根据笔者的领会,这可以从它的创立与发展得到阐明。可以设想,远在古代,由于没有实验科学,我们的祖先为了要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就用了直观的手段,然后是概括推理的方法加以观察、探索和解释。比如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是一切物体的原始形状大部分是球形,即球体。当它们在受到阳光照射的时候,就都出现了它们的光亮面和阴暗面。阴暗面被称作“阴”,光亮被称作“阳”。在此同时,当光源发生变化时,它们各自所出现的“阴”和“阳”必定起着相应的变化:凡是阴面大了,阳面便缩小,而当阳面大了,则阴面又缩小。又进一步观察到,只有物体有了阳面,才会有阴面,同样的如果没有阴面,也就无所谓阳面……这些现象和道理,虽大如日月星辰,小到微尘砂粒,都丝毫不能例外。日积月累,经过不断地观察、提高,认识了它们的共性,便认为它们就是贯穿于万物之中的规律了。到了后来,又由于理性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经过抽象地提升和概括,“阴”、“阳”就不再仅仅是指事物的阴暗面与光亮面的本身,而是进而用来代表事物内部矛盾变化的规律以及事物属性分类的代名词了。这就是书中说的“阴阳互根”(互相依存)、“阴阳对立”(互相矛盾)、“阴阳互为消长”(阴阳变化处在动态平衡之中)等等名词的由来。因此,在当时,阴阳学说就被认为是一种包含在宇宙万物之中的真理而成为一种哲学的观点了。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因此认为也不能例外。于是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成了当时医学的说理工具了。所以《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就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语译:阴阳这东西,计数它时可以是十倍,推衍开来,可以是百倍……阴阳的变化,在人体来说,也照样是可以适用和计数的。)说明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也不能例外于这种规律。请注意:这种唯物论的认识,在当时的知识水平及医巫相杂的历史时期下,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在看中医古书时,就要在这些地方领会它的实质,才能看到它的精华所在。

五行学说,应该也是如此,古人也是从自发的唯物的、实践的感性认识出发。比如木头可以生火,被火烧过的物体便成灰土,土中可以“产”出(挖出)金属,而金属熔化之后又可得到液态的“水”(此“水”当是古人对一切液态物质的泛称);树木生长要消耗土中的养料,泥土可以堵塞水流,而水又可灭火,火又可熔融金属等等。于是就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等相生相克的规律观念了(“生”,促成之义;“克”,克制之义)。同样,也由于理性认识的不断上升,到后来,木、火、土、金、水也就不单单是指木头、火焰、泥土等的本身,而是用来代表一大类事物及事理,并借以说明它们内部及彼此相互间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了。同样引用到医学上,就被用来说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等理论的由来。

综上所述,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用历史的、唯物的观点去剖析,剥去它大量带封建迷信的外衣,就合理的核心来说,它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即:(1)宇宙万物是物质的、运动的,它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来自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即阴阳的对立、互根与消长的意思);(3)宇宙万物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即五行学说的所谓相生相克的观念);(4)人,虽号称“万物之灵”,也不能例外于以上的规律。看,以上这些就正是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论点了。所以我们说它是很科学的。正因如此,所以这个学说也曾被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历算、农业、冶金等各学科所广泛引用。

【问】阴阳五行学说能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加以解释吗?

【答】能,阴阳五行学说虽然是古老的学说,但它同样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很多人已做了这个工作;比如宋天彬同志就曾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4年第3期31页《从控制论原理看中医理论发展前景》一文中说它的优越性“分辩人体的机能状态时,大大简化了认识,不断地一分为二,就像计算机的‘二进位制’,也像‘优选法’”。又说“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在人体里,它代表不同水平的反馈原理”;“五行生克规律还反映了程序观念……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多极多路反馈调节闭合系统……以五行配五脏建立人体模型……”根据上文,笔者领会是所谓二分法的应用,就如整个机体,中医书里就先分躯体的阴阳,则背面是阳,腹面是阴;以上下分则上半身是阳,下半身是阴;以四肢经络分,内侧诸经属阴外侧诸经属阳。……所以说它又是进行分类的工具,它的实质是很科学的。

【问】那么中医学里是怎样运用阴阳五行这个学说的呢?

【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应用是十分广泛而深入的,它贯穿渗透在整个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甚至一些有关术语之中。比如生理上的脏属阴、腑属阳、血属阴、气属阳……;病理上的阴虚与阳虚……;诊断上的阴证与阳证,一些疾病比如黄疸的阳黄、阴黄;水肿的阳水、阴水等等;治疗上的养阴与助阳。……甚至生活用语的“阴阳怪气”、“阴差阳错”、“大动肝火”等等都是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观念。

总之,它把整个中医学的内容都用阴阳五行分类贯穿起来了,其中的阴阳,更是整个理论的总纲。有了这个总纲,便可以执简驭繁,层层深入了。例如:比如一个病人来了,先是“望诊”(即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质舌苔的变化)——如果病人满面红光、精神偏于亢奋激动,说话有力及动作轻捷等等时,那么你就可先立下一个印象:这个病人将是属于中医所谓“阳证”的病人。如果伸出舌头一看,舌质(舌头的质地)又是比平常红的,一切脉,又是比常人快的,那么可以证实这病人是“阳证”无疑了。那你就应该选用属于“阴性”的药物和方法。另外,如果病人是一脸灰暗,神疲力乏,说话无力,动作迟缓等等。结合“舌诊”是舌质淡红,脉象迟弱时,那么这病人就是属于“阴寒”一类的病人,你就要选用“助阳”、“温阳”的中药和方法了。这样就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再逐层深入。这个道理,明朝名医张景岳就曾在他的《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说过:“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就是说:“凡诊病治疗,必须要先分清所治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医学理论的纲领,阴阳属性判断不错了,治疗哪里还会有错呢?因此可以说,医学的道理虽然复杂,但可以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起来:就是首先要分清阴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