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意让敌人的间谍以为晴信和义信父子出来巡视领土内的状况。因此,不应该去做计画以

外的事。

当然,更不应该让闲人任意地接近晴信的替身。

义信并没有召见友野又右卫门。因为一旦召见,晴信的替身必得要对他说些鼓励嘉勉的话

。让替身开口说话是件不利的事。晴信也曾对这件事再三叮咛,要他特别小心。

「不!改天再说。」

义信站起来。

「那替身和主公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镰田十郎左卫门目送著一行人离去後,口中喃喃自语地说。就在这时,他发现有个云游僧

人远远地跟在一行人的後头。十郎左卫门的眼睛顿时变得严厉起来。

云游僧人在路上行走并非一件稀罕的事;然而,镰田十郎左卫门总觉得那人必非普通的和

尚。十郎左卫门召唤部下,命令他前去调查那名云游僧人的身分。但当那部下一步步地跳

过河床上的石头,设法尽快赶到信浓道路时,那僧人早已了无踪影。

「原来是敌方的间谍。」

镰田十郎左卫门即刻派出部下,将此事告知义信。

当天,替身和义信在韮崎做了短暂的休息後,随即又前往长坂,在那裏住了一晚。

次日,当替身与义信从长坂出发踏上归程时,以诸角丰後守为主将的六百军兵也从古府中

向骏河出发了。他们从古府中出来,经过上曾根、右左口峠和女坂等地,而在他们来到本

栖时,已经有从郡内出发,通过吉田、鸣泽而来的小山田弥三郎信茂的七百军兵在那儿等

候。统帅是武田信繁。

晴信混身於诸角丰後守的直属将士间。在旁人看来,他就像诸角丰後守的臣属之一。

甲军是为履行和今川义元的盟约,与北条氏康作战而来到骏河。

北条氏康似乎有意趁今川义元在三河与织田信秀作战之际,率领三千军兵攻打富士郡和下

方庄,而在吉原、柏原和砂山一带布阵,深入骏河国境。面对氏康的军队,晴信也在面临

刈屋川的加岛和柳岛连接线上布下阵势。如将在该地防守的今川义元的部将山田新右卫门

和三浦上总介义保的军兵予以合计,大约有二千人。

即使武田晴信未来,他的弟弟信繁所率领的二名武将出兵到骏河来,对北条氏康来说仍是

件棘手的事。氏康曾经与今川义元交战过几次,因此对对方的作战方式极为熟悉;然而,

他却从未与甲军正面交战过。虽然天文十四年(一五四五)当北条军在这附近与今川军交

战时,甲军曾经前来支援今川军,晴信却在那时主动地担任仲裁者。

「尽管由两名勇将带兵,但负责指挥的统帅武田信繁却是个平庸的将领,因此甲军根本不

能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足为虑。」

这是北条军军事会议中的一致看法。

北条氏康虽然从未和甲军交战过,但对甲军却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信繁尽管没有像晴信一

般耀眼的战功;然而,每当出兵打战时,他多半担任军团的先锋,按晴信的指挥行动。因

此,从来没有听说晴信把指挥军队的全权交给信繁的事。

(事情必有蹊跷。)

氏康陷入了沉思。或许晴信派信紧担任统帅是因为与今川家有盟约,故派他来应付一下;

又或者他对北条并没有太强的战意?

(那他为何又要派诸角和小山田这类经过精挑细选的勇将出兵呢?)

他始终想不透这点。

对北条氏康而言,当前的敌人是今川义元而不是武田,因此应该尽可能地不要和武田交战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武田的战意如何?」

「在此之前,不妨略施小计,如此便可大略地测知甲军战意的强弱了。」

北条氏康听了军事会议上的两种意见後,采纳了後者。

「好!明天天色未明之前渡过刈屋川的上游,让甲军吃点苦头。」

军事会议终於有了结论。他们以为如此便能明白甲军的意图。倘若甲军并无战意,他们也

可一鼓作气地渡过刈屋川。

晴信在刈屋川的西岸布阵後,当天便把桥梁拆毁,同时派人详细调查刈屋川上游到下游一

带的情形,并将熟悉刈屋川地形的当地耆老作兵卫叫来,听取他的意见。

「作兵卫,如果不经桥梁,大军可以在那裏渡河?」

「由於目前正值乾河期,因此如不怕被濡湿的话,任何地方都可以渡河。不过,渡河之後

,会让人冷得难以忍受。」

「嗯!我再问你,假如你是北条氏康,你将采取什么行动?」

「采取什么行动?」

由於晴信问得很唐突,使得作兵卫感到不解地瞪著他。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是敌军的大将,你要从刈屋川的那一个地点渡河?」

「虽然要绕得稍远一些,但我认为从离这裹较远的上游桥梁走过去比较有利。」

晴信褒赏了作兵卫後叫他退下,然後对诸角丰後守和小山田信茂说:

「敌人很可能从刚才作兵卫说的地点攻打过来。立刻派密探仔细调查敌军的动静。如果敌

军过桥,予以生擒,一个也不许走漏。」

晴信并没有说加以歼灭而说予以生擒,这使二将感到诧异;但他们心想晴信如此做必然有

他的用意,因此并未多说什么。

三月三日天明以前北条氏康的军事行动,已有间谍向诸角丰後守报告。

诸角丰後守一面埋伏,一面等候敌人的到来。敌人是大约五十人的小部队。他们突然袭击

在桥畔站岗的大约十名甲军。十名士兵立即弃桥而逃,五十个敌军随後追赶。就在这时,

甲军的伏兵将那五十人围了起来。

「你们投降吧!甲军对投降的人一向是宽大为怀的。」

步兵队在那儿大声叫喊:那五十名士兵却拚命地抵抗。结果,十人阵亡,十人负伤,三十

人被俘。

就在当天,甲军派人送信到北条军那儿。

「今天黎明从刈屋川上游攻打过来的五十名士兵表现非常英勇,连被俘的人中也没有一个

愿意归顺武田,因此将他们遣送回来。不过,这次虽然法外施恩,但下不为例,请谨记在

心。」

那封信的寄信人是武田信繁;而收信人是北条氏康。

阵亡者的尸体及负伤者、被俘的三十人也在当天遣送回北条军营。

氏康从伤患的口中得知甲军对他们的厚待後,说:「看来甲军并无意与我军发生正面冲突

;但敌人又如何发现我的意图呢?」

氏康认为武田信繁必定是个能与兄长晴信媲美的厉害角色。

於是,又再度召开军事会议。

「甲军善於运用间谍,因此如果玩弄这些小技俩,恐怕只会增加损失而已。何况敌军只有

两千;而我军有三千,如果甲军无意作战,那么我们更应该趁这个机会,一鼓作气地将甲

军攻下。」

军事会议逐渐倾向於主战。由於甲军把伤患及俘虏遣送回来,反而刺激了北条军的斗志。

晴信或许已经知道北条军将会渡过刈屋川,力攻过来。果真如此,时间将在清晨。晴信把

这件事通知给山田和三浦等友军,就在他们做好准备时,北条军已开始渡河攻击过来了。

三月七日清晨,北条军为使渡河作战能够顺利进行,命三百名洋枪队担任掩护射击。

然而,很意外地,他们却没有受到甲军的反击。当北条军开始渡河时,甲军也开始向富±

山撤退。

(真奇怪!)

氏康寻思著。他认为不应穷追下去,於是派出传令兵通告各部队。但士兵们却趁势前进,

根本无法加以制止。

当北条军遭到甲军骑兵队的反攻时,已经来到了田子浦。那一带尽是宽濶的砂地,最适合

骑兵作战。手持长枪的马上武士像阵风一般地袭卷过来,很快地便将北条的步兵刺倒。北

条军由於身体已被濡湿,行动极为不便。大部分的人腰部以下都被水泡湿了,甚至也有湿

到胸口的人,因此身体显得沉重无比,根本不听使唤。同时由於刚进入三月,且是清晨,

因此使濡湿的身子倍感寒冷。

北条军的前线遭到甲军反击的消息由传令兵告知北条氏康。

「洋枪队受到了甲军的袭击。」

仓科重兵卫率领了三十名骑兵袭击最後渡河的洋枪队。由於突然遭到敌人的攻击,洋枪队

根本无暇开枪,且大多数的队员都被赶落刈屋川中。

北条氏康决定撤退。

传令兵传令各部队退到刈屋川,准备背水而战。

「後方的运输队又遭到了甲军的偷袭。」

北条氏康发觉情况十分不妙,又再度渡过刈屋川,返回原来的阵地。日落时战事已告结束

。北条军损失了三百名士兵;同时经过这一战後,北条军显得十分沮丧。

「武田信繁不可能如此足智多谋。敌人的统帅必是晴信无疑。」

北条氏康这时才开始怀疑晴信在幕後指挥甲军。至於表面上以信繁为统帅的目的,一则可

能是为了使北条军的警戒心松懈;另方面也可能是考虑到北方的长尾景虎。因为倘若长尾

景虎听到晴信出兵骏河的消息,绝不可能袖手旁观。

(果然不愧是晴信!)

氏康对这个使他吃尽苦头的晴信感到衷心佩服,心想:如果与他正面作战,根本毫无获胜

的机会。

今川义元西上的野心正炽烈地燃烧著。阻止他前进的首要敌人便是尾张的织田信秀,以及

位於尾张和骏河之间的三河的松平势力。位於今川和织田接触点上的三河小城主,正为生

存而犹豫著应该投靠那一方。

当时,三河的吉良义安所以拚死抵抗今川义元的攻击,也是由於期望织田信秀的援军能够

到来。但在织田信秀尚未出兵以前,北条氏康的军队即已侵入骏河,这是今川义元始料不

及的事。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暂时撤退。」

在诸将的进谏中,唯独身著黑色僧衣的太原崇孚表示反对。

「吉良义安就将降服,现在撤兵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氏康攻打过来,我方还有山田新右卫

门和三浦上总介义保的军队可以抵挡,他们不可能如此轻易地攻打过来。不如继续作战,

让甲军去抵挡氏康的军队。」

太原崇孚的建议深深地打动了今川义元。今川义元一向非常藐视晴信。虽然他们是同盟国

,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却始终有骏河为主、甲州为副的念头。

「对!这也是考验甲州那些土包子的好机会。」

义元笑著说,然後立刻修书给晴信,请他出兵。晴信这时正忙著对付长尾景虎,根本无暇

出兵骏河。但他却在心中盘算著:假如今後与长尾景虎发生长战,最好还是与邻国的今川

义元保持友好的关系;同时,他之所以出兵骏河也为了一个极为单纯的目的。

(到骏河可以看到海洋。)

对晴信而言,能接触到广濶的海洋,就像看到第二个天一般地使他感到兴奋,他之所以不

惜运用替身出兵到骏河,便是想满足自己对海洋的憧憬。

「武田信繁、诸角丰後守和小山田信茂的一千三百骑兵已经到达加岛、柳岛了。」

当今川义元收到传令兵的通报时,已经是二月二十八日了。

「什么?晴信没来,而是信繁?」

今川义元感到气愤不已。他认为晴信根本毫无诚意。

「如果主帅是信繁,还是趁早撤兵为妙!」

太原崇孚听说晴信未来,也劝义元撤退。

三月六日,今川义元开始撤兵了。途中,获悉武田军迎击越过刈屋川的北条氏康的军队,

将对方逼退的消息。

「信繁还不赖嘛!」

今川义元嘘了口气说。但太原崇孚却好像在思考某事,并没有附和他。

今川义元又接到通报说:北条氏康听说今川军即将进攻刈屋川,因此准备调动大军前来骏

河。

「我正想打倒织田,一举西上,偏偏却半路杀出氏康这个程咬金!」

义元对北条氏康的出现感到颇不耐烦。

「然而,仔细一想,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太原崇孚说。

「你是说打击北条氏康的难得机会?」

「不!我的意思是说骏、相、甲三军的统帅能会聚一堂,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虽说是三军统帅,晴信却没有来。」

「不!他已经来了。能迎击并逼退北条大军的,除了晴信再没有第二个人了。由於他一方

面要防备越後的长尾景虎公,因此才故意表面上派信繁担任主帅。」

说完,太原崇孚开始自言自语说现在开始有得忙了!

今川义元的军队到达富士川的西岸时,太原崇孚叫他暂时停止前进。

「属下这就以使者的身分前去和晴信公及氏康公会面。今川家西边有大敌;武田家北边有

大敌;而北条军尚未完成称霸关东的事业,因此现在并不是三雄争斗的时候。幸而,今川

家和武田家前年已完成联姻,成为同盟国,因此,这次不妨促成今川家和北条家,以及武

田家和北条家间的姻亲关系,并就此缔结三国同盟,您看如何?」

「果真如此,那是最好不过。但这愿望能否实现呢?」今川义元显得很担心。

「这件事包在贫僧的身上。」

太原崇孚不仅是名谋将,同时也是善得寺溪舜的弟子,法号雪斋,後来成为大龙山临济寺

的开山祖师。

当太原崇孚自称「贫僧」的时候,他心中早已放下了屠刀。

次晨稍早,雪斋身穿僧衣,坐上轿子先行到武田晴信的阵营,说:

「贫僧雪斋,特地前来晋见信繁公。」

当信繁出来时,他又说:

「我有话要向晴信公禀报。」

他瞪视著信繁。信繁也曾听说雪斋的事,因此将此事转告晴信。

「阁下怎么知道我在这裏?」

晴信一面迎接雪斋,一面在心中想著:这位僧门怪杰亲自出马,必定是为和平的交涉而来



「贫僧又不是瞎子,只要看看作战的方式也能看出统帅到底是谁。」

而後,雪斋开始发表他的三国同盟论。

「如果缔结三国同盟,谁最有利?」

听完之後,晴信先挖苦一番地说。但旋即他又笑著说:

「不要紧!谁最有利还得等将来才能分晓。」

晴信心想,在不久的将来,三国同盟就将形同具文,那时骏河可能已经臣属於武田了!

雪斋得到晴信对缔结三国同盟的同意後,当天便渡过刈屋川,和北条氏康进行交涉。

约过了十日後,今川义元、武田晴信和北条氏康三雄在富士郡濑古的善得寺会面。

三方的军队均退到远方;三雄各率领二十名随从前往善得寺会面。交涉大约只历经一小时

便告结束。结论是晴信的女儿许配给氏康的儿子氏政;而氏康的女儿许配给义元的儿子氏

真,世间所称的善得寺会盟於焉成立。

善得寺会盟结束後,氏康率军撤退;晴信则继续在骏河逗留了两天,到海边游玩。

对于没有海洋的甲州领主来说,海洋的存在实在是一个奇迹。只要想到在海的彼岸有无数

个国家,便使他感到心旷神怡。

那些航行海上的船只也令晴信感到惊奇。每当他听说船只能在海上通行无阻,且有些地区

的海运速度比陆运的速度快上好几倍,更令他感到兴奋不已。

今川义元派三浦上总介义保负责接待晴信。他对海洋有极为深切的认识。

「有没有船的模型?」

「有。骏河有个制船模型的高手,但不知他的作品能否合乎您的要求?」

三浦上总介即刻派人骑马到骏府,找来了一艘装载量有五十石的船只模型,将它赠予晴信



「将它放在池塘中,必定能够迎风急驰。」

晴信如同小孩般地喜不自胜。

古府中却有传令兵来报说:

「佐久又发生叛乱了。同时,木曾公和伊那众的动态似乎要多加提防。此外……」

「还有什么事?」

「诹访的通告说湖衣姬娘娘的病情恶化了。」

晴信的脸色一时变得阴霾重重。虽然他早已预料这天迟早会来临……。晴信望著在海上翻

滚的白色浪花。

林之卷06二百日对阵

天文二十三年(一五五四)十二月,依照三国同盟的约定,晴信的女儿时姬嫁予相模的北

条氏政。从此,晴信可以暂时不必担心邻国的相模和骏河,而能专心地对付当前的劲敌长

尾景虎。

进入天文二十四年(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改元弘治)不久,越後的山本勘助派使者到踯躅

崎城馆,将缝在衣领中的密函交给晴信。

「应留意来往於三村长亲的马夫。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但长尾公与木曾公似乎正

透过三村长亲进行某种交涉。」

尽管没有确实的证据,但山本勘助能把越後和木曾接近的消息告诉晴信,对他来说是极具

意义的。

如今他已征服了诹访、伊那、佐久、小县、更科、埴科、南安昙、东筑摩等信浓诸郡,正

打算和长尾景虎争夺与越後接壤的高井、水内、北安昙的土地,因此,假如西筑摩的木曾

氏与他为敌,情势将极为严重。且木曾一直对武田表示恭顺,晴信也无意攻打这个地区,

因为这儿既不产米,也无矿山。然而,如果木曾背叛武田,那又另当别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