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4。超人皇帝

清康熙皇帝玄烨,自八岁即位,六十九岁过世,整整在位六十一年。

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每日清晨五、六点就开朝会。开会的地点通常在乾清门、乾清宫东暖阁或瀛台等处。但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何况群臣从住家到宫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程。北京一到冬天,常刮风下雪,这些大臣们冷月寒星地赶路,常累出病来。吏部尚书黄机年逾七十,经不起每天冷风冷雨的折磨,就具疏请求恩准退休。刑部尚书魏象枢也是年近七十,有一次赶早朝,因为太累了,还在乾清门跌了个四脚朝天。

唯一可以公休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到正月十七日,这段年假是因康熙“封印”,才得以休息二十七天。群臣虽然放假了,但康熙仍然要忙着接见属邦贡使,赐宴藩部王公,以及参加各种祭祀大典……

康熙是一个全年无休的超人皇帝。

康熙能开启清朝第一盛世,绝对和他的精勤与格局有关。

据《起居注册》记载,康熙亲征准噶尔期间,在关外时,每天五鼓就起程,中午时分驻扎,每天只吃一餐,从不在白天补眠,当夏天炎热的气候,也不用扇。

用兵时能保持高度的精勤,就连休闲时也是如此。他在承德有座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康熙每回前来,每天晚上都还要在灯光下批阅奏折,处理朝政。山庄中有座“木兰围场”,是他和百官秋猎的地方。说是“围猎”,其实也是一种军事演习;尤其是利用此一机会和场所,康熙就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头头互动交谊,偶也谈论一些双边政事。所以说即使是休闲时刻,康熙仍然是不会忘记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

智慧悟语:拿破仑有句名言:“为了要拥有优秀的军人,一个国家必须经常作战。”

人生也是一样,“安逸”往往会造成头脑和灵魂的锈蚀,不是么?用坏了总比锈坏了好。

85。权臣与少主

康熙即位时,年方八岁。顺治在驾崩之前,便指定四个顾命大臣,奉遗诏辅政。

四个顾命大臣都出身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本就位高权重。名字分别为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其中属鳌拜野心最大。

四大臣辅政期间,相互倾轧;索尼早逝,苏克萨哈为鳌拜构陷而死,遏必隆知道斗不过鳌拜也惧祸引避,于是大权独揽于鳌拜一人之手。

鳌拜经常欺凌幼主康熙;例如他对汉人成见很深,便擅自作主更改朝廷旧制。又如康熙八年春节,众臣上殿贺年,鳌拜竟穿一件与康熙一模一样的黄袍,仅只有帽子上打了个红绒结,以小别康熙帽上的东珠。又有一次,鳌拜装病不上朝,康熙前往探视,他竟敢冒大不韪,在床头放了一把短刀。凡此种种,少主康熙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一面暗中布属,终于在康熙十六岁时,时机成熟,鳌拜也难逃被没籍抄家的命运。

历史上的“权臣”很多,但像鳌拜这样的嚣张跋扈、欺凌幼主的,并不多见。

偏巧他碰上的是史上著名的“英明少主”康熙,最后还是难逃康熙之手。且来看看康熙的厉害之处。

康熙即位初期,自知鳌拜手握大权,又爪牙广布,便决定隐忍不发,再以智取。他先让索尼之子索额图辞去吏部侍郎之职,以解除鳌拜的戒心。又暗中和索额图选了几十名手脚利落的少年,陪他一起玩“角抵”之戏,相当于现在的相扑。这些长年陪伴康熙的少年,经过几年的操练,个个都成为摔跤勇士,也成为康熙的心腹。有一天,康熙单独宣召鳌拜进宫议事,鳌拜不查,等康熙一声令下,勇士们便扑上前去,一举将鳌拜擒获。

小康熙智擒鳌拜是懂得“等”,沉得住气,他的英明大业从小就能看得出来。

智慧悟语: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的臣属曾经问他:“杜鹃不啼,该怎么办?”他回答:“杜鹃不啼,就等他啼。”

德川家康后来能灭掉丰臣秀吉,开创三百年的一统江山,后世以为是能“忍”的缘故。但一把刀放在心上,你忍得住么?

86。功臣的下场

康熙六十一年冬,圣祖驾崩,雍正因隆科多与年羹尧之助,取得大位。

隆当时是步军统领,专责卫戍京师,又是康熙的内弟,在康熙病危时,只有他一人随侍在侧,对雍正的继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年当时是川陕总督,名义上是辅佐皇十四子胤眩髡鳎导嗜词怯赫男母梗赫橹朴当灾氐呢费|。

但雍正即位后,隆科多却渐向阴谋夺位的皇八子胤集团靠拢,政变不成反被幽禁,后以“朋党”之名被革除。

年羹尧更是自以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骄纵不羁,肆意任用亲信,当时经他提拔任用的官吏被时人称为“年选”,权倾当朝,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后来也为雍正逐渐削去兵权,最终被赐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皇帝打天下功臣名将却不得善终的案例。韩信、刘伯温乃至于年羹尧,历朝历代一长串。

就以年羹尧为例,他的妹妹是雍正喜爱的皇贵妃,为雍正生下第七子、第八子、第九子和第四个女儿,虽然都没长大成人,但也可见年羹尧与雍正之亲。

雍正年间,西北扰攘不安,年被封为西北大将军,平定当时满清最大的军事忧患。班师回朝时,百官在皇城门外跪迎,他竟傲不下马。雍正表彰他的功绩,还御赐蟒袍、宝剑、金银珠宝……年羹尧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毕竟年羹尧还是走入历史的覆辙,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等雍正安定了朝廷内外,他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智慧悟语:哲人格拉辛说:“一次正确的撤退和一次英勇的攻击同样好。当你的功绩已经足够,或甚至已经很多时,就将它们隐藏。”

我们应当记得,因功劳而获赏赐,但当赏赐愈来愈多时,要懂得放下一些,否则有一天,太多的赏赐会将人压垮。

87。雍正和血滴子

清世宗胤禛,于一七二二年康熙死后继位,改年号为“雍正”,人们惯称雍正皇帝。

雍正是一个夙夜宵旰、勤于国事的人,另一方面他也工于心计、手段狠毒。

雍正为了掌握百官以及地方官吏的大小事情,曾设计了一套极其严密的“密奏”制度,也培养出一批有密告义务的“密探”。野史说他曾与这些密探研制了一种名叫“血滴子”的武器。血滴子从外表看只是一具普通的皮囊,里面却排列像鲨鱼齿般锐利的小刀,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死于其下的反抗势力为数甚众。这段野史后来还演绎出一段吕四娘大战血滴子的侠义故事。而吕四娘就是清初死于文字狱的浙江文人留良的孙女。

虽然野史不足凭信,但野史是民间对雍正皇帝所认知的演绎和延伸。

事实上,雍正是有仿唐太宗时代就有的一种机关,取名为“观风整俗使”,首设于浙江。这个机构的任务是查风问俗,稽查奸伪和惩治凶恶。

雍正也因此对于全国地方官吏和百姓生活都了如指掌。传说有一位地方官吏要觐见皇上,来到京都,在大街上看到一顶帽子甚为合意,就立即买下。第二天觐见雍正后脱帽谢恩,雍正笑着对他说:“小心啊!别把新帽子弄脏了。”地方官当场吓坏了,连这种细微小事,皇上都能得知,以后岂敢有违法的行为。

雍正强调“人治”,但因为“知人不易”,便广设耳目,做为密察百官和惩处的手段罢了。

智慧悟语:“耳朵是真理的门口,但也是谎言的前门。”

我们需要依靠“消息”,是对自己和别人缺乏信心的缘故,但消息传布者有时会有既定的立场和意向,混杂了加工后的色彩。

88。大义觉迷

雍正年间,有一位湖南人名为曾静,家境清寒,以授徒为业,人称“蒲潭先生”。

曾静的思想源自吕留良,极端抗拒清朝的统治。他曾派学生张熙带着他的书信,在雍正六年赴陕策动岳钟琪将军造反,信里的内容无非是告诉岳钟琪,身为汉人,又为名将之后,岂能受满人统治的民族大义。但张熙策反失败,被解送进京论罪,曾静当然也犯了谋反大罪。

曾静另外还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控诉雍正谋父、逼母、杀兄弟、贪财、好色、酗酒……等等,一时在民间广为流传。

雍正看完“逆书”,感到极度震惊和委屈,但出人意料的,雍正这回却没有杀人,反而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和曾静沟通,并让曾静亲自观察他的为人处世。最后便以他的想法连同曾静、张熙的忏悔录,集成《大义觉迷录》一书,让曾、张二人到全国各地广为说明。曾、张也因此成了美化雍正的活样板。

当代作家二月河,曾写了一本有关“雍正王朝”的小说,后来更拍成电视连续剧,风靡了两岸三地。书中,二月河把雍正描述得极为刚毅和宽仁,尤其有关曾静的这一段。

康、雍、乾三代为清初的三大盛世,是不争的史实,但盛世的皇帝不定就是仁君。这可以从“粘杆处”得到说明。

雍正在争储位时期,曾在雍王府内用他的包衣奴才和一批精通武艺的人,组成一个特务组织,叫“粘杆处”,这组织的头头,叫“粘杆侍卫”,虽无正式官阶,但权势极大,专门用来为雍正铲除异己,和刺探其他皇子以及百官的行动。雍正也据以拟定对策,暗杀与布局并用,知己知彼,终于打败其他争储的皇子,而取得大位。

智慧悟语:“八面玲珑”似乎不是一句好的形容词。“恩威并施”也可能只是一种巧妙的手段。

但有时面对事情,你要选择温和或强势的对策,端视你重视的是仁德之名,还是实质的利益。

89。誓碑与文字狱

在中国历史上,清初可以说是文字狱鼎盛的时期,尤其是清高宗乾隆一朝为最,前后就有数百起。

因为用字不当而惹来杀身之祸的,像胡中藻的“一把心肠论浊清”。居然把“浊”放在“清”朝之上。像“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胡)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摆明更是反清复明的思想。像雍正年间的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取大学“维民所止”一语命题,这个“维”、“止”二字不就是“雍正”去头之意?最倒楣的例子还是《一柱楼诗集》案的校对,是名字叫徐首发和沈成濯的两个人,两人的名字连起来就是“首发成濯”,翻成白话就是头发凋落的意思,这当然是故意“诋毁本朝剃发之制”。

所以,笔下冤魂一箩筐,砍头如风吹帽落,中国文人最大的悲哀于焉产生。

时人以诗感叹清初文字狱的句子很多,像“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像“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一个时代的整体功业也在这些文字中被一笔断卖。

这倒令人想起宋开国君王赵匡胤的“誓碑”来。

据传,宋太祖曾在太庙的寝殿夹室中,密刻一石碑,上面写著:“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是为誓碑。宋朝的每一位天子即位,都得到碑前跪拜默念,臣子们并不知道碑文内容。代代相传,就成了宋朝独特的立国方针,宋代三百多年的帝王也都谨遵此训,所以就开创了自由体制下高度繁荣的文学艺术。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管理风格,也产生不同的文化生命,居上位者一念之间,其影响之深远也就不言而喻了。

智慧悟语:一个领导者本身就握有权威的秘密力量,一句话,甚至一个手势,都将引领一个群体走向一个方向,善与恶、兴与衰、极权与民主……都由此发动。

要借此种优越力量达到成功,最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情绪”!

90。一梦红楼

雍正五年,曹雪芹家被抄,自小锦衣玉食的雪芹,开始了颠沛流离、食粥度日的生活。乾隆初,他的爱子也因贫病而夭折。于是他滴泪为墨、研血成字,写出了中国小说巨著《红楼梦》。据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的考证,曹雪芹小说中的建筑格局和园艺造景,背景就是清朝的“恭王府”。

谈到恭王府历代居住其中的主人,可都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便是明代弘治朝的大太监李广。李广因收受贿赂,东窗事发后被抄家,府内搜出“黄白米千石”,黄米就是黄金,白米便是白银的暗语,可知他权势的显赫。

恭王府第二个有名的人物,就是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和T爸行矶嘣炀埃闶撬略煸裁髟霸鎏硇藿ǖ摹5谌鍪羌吻旎实鄣耐感值苡拉U,他曾经讲过“不爱江山爱和宅”的话,可见他对这座和恼。殛熘囊训匠沙盏牡夭搅恕W詈笠蝗沃魅司褪怯氪褥⒍涞墓淄蹀刃馈�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小说与历史在沧桑巨变中,同样有如红楼一梦,在灯下不胜令人唏嘘。

著名历史学家侯仁之先生有句名言:“什刹海是北京的一颗名珠,恭王府又是什剎海地区的一颗名珠。”

恭王府要成为一代名苑,其中着实经过了明清两朝权倾一时的人物造就而成。且来看看他们的心血。

明代李广为了增添府宅的秀色,竟违反当时明文规定御河水只许皇家专用的禁令,私自引取玉泉,穿府而过。

清朝和堑ù笸古善腿撕羰餐记比牖实勰诠粗颇俟P汀T耙盏阕阂卜抡赵裁髟暗呐畹貉ā8诎谥玫奶礁孜迨母觯返迫裕坏抡栈使踔粱贡然使玫木隆�

名苑是在历史上留了名,但住过府中的主人,却没一个是对家国有所贡献的栋梁之材。说穿了,也只是“恋物情结”作祟,贪图一时的虚荣和享受罢了。

和狼暗氖洌骸笆野的鸦幌礁卟患骸!薄鞍倌暝敲危ピ赝骼蜕瘛!闭得鞣被缌魉宦涞们Ш煲豢蓿蜓尥暮炻ヒ幻巍�

智慧悟语:历史的巨轮是不能逆转的,因果也都有着自然的定律。

一时的拥有,不定是福。只有纯净和圣洁的灵魂,才能收罗于万世人们的胸怀之内。

91。乾隆的排场

清乾隆皇帝弘历,是一个非常讲究排场的皇帝。这可以从他六下江南的相关记载,看出一些梗概。

每回乾隆南巡,必浩浩荡荡率领千百艘巨船、龙舟、灯舫同行,沿途还有戏台、彩棚点缀。船上兵丁武将一个个执戟侍卫,气派森严慑人。另外,他每次一到江南,必宴请当地富绅和两淮盐商,往往为了只用一天的宴会场地而大兴土木。有一次,竟将小西山挖湖叠土,岩石嵌空,建造楼台和园林……

更令人称奇的是,乾隆十六年,适逢他的母后六十岁生日,为扩大庆典,他下令从西华门自西直门,十余里中,张灯结彩,所有房屋铺上锦缎。又每隔几十步就建一戏台,用色绢做山岳,用锡箔做波涛纹路,光彩夺目、炫丽华美。甚至每一颗蟠桃都有几间房间之大……

史书上说:“此皆粗略,不足道。”正说明了还有更多、更奢华的排场,在辉煌的烟火中、在历史的时空里。

清朝乾隆可说是囊括最多“中国之最”的皇帝。他是历史上在位最久,最自命文采风流,最讲究排场,兴最多文字狱,轶闻趣事也最多的人。

他的文采显示在一部“乾隆御制诗文集”。总共四集,有五百七十六卷之多,内有各体诗四万一千余首,文章一千三百五十五篇。但后人考证,有很多是出自当时的南书房翰林或军机大臣之手。这部书也成了乾隆好大喜功的最佳见证。

乾隆的轶闻趣事,被写成传奇和拍成电影的也不少。从香妃到纪晓岚的脍炙后世可见一斑,李翰祥的《乾隆下江南》也曾风靡一时。

一个皇帝如此奢华,搞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记录,清朝自此而中衰,由史看来,真是一点也不意外。

智慧悟语: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经劝人养成一种天性:“着眼于自己,而不管他人;讲求实在,而不重虚架子。”

又说:“千百条道路引我们乖离,只有一条道路引我们到达目的。”看了乾隆的例子,除了叹息,你还想到什么?

92。和的易科罚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算是和�

和艿角〈咕熘保哦逅辍S捎谒诔萘胬侄冒②姆畛校谇≡谖坏暮蠖昙洌耆〉没实鄣男爬担谝荒曛诰痛佑笆涛郎蟪迹制讲角嘣疲宦飞皆紫嘀啊�

和硕梅畛谢噬希褂幸桓龊艽蟮哪苣停褪嵌梦 袄聿啤薄S捎谇『么笙补Γ谖黄诩涠涡吮ゴ蜃几炼淮喂ゴ蚧亟至窝残医希由掀饺涨斓渑懦。饧负跤镁 :瞳|竟建议采取“议罪银两”的措施。这个办法就是无论中央或地方官吏,如有犯错都可以易科罚金,小罪几万两,大罪就要数十万两,钱缴足了,不但不追究,有时还可升官。

乾隆也因为有和飧龌嵩芮牟普芄埽哒砦抻堑毓菝业纳睿疵幌氲秸庑┣疲涫凳司哦冀撕瞳|的口袋,(文*冇*人-冇…书-屋-。电子书)清朝经此一搜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