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为知己-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你尚有事在身呢。”

子青提醒他。

李敢摆手道:“若非爹爹那里难以交代,我便送你过大漠了。此处距离关塞己经不远,你莫再推脱。”

只是他口中的不远,一来一回也须得耗上两日。

子青担心阿曼不满,但看后者正跨上驼背,神情淡然,似乎并不在意李敢的同行。她轻叹口气,朝李敢道:“劳烦你了.”

李敢微微一笑:“走吧!”

138第一章离别苦(四)

离开焦阳县,一路往西北面而行,可见人烟渐稀少。赶路至夜半,人困马乏,他们便在野地里寻了处避风的地方,暂且歇息。

阿曼疲态己掩不住,拿下蒙面的布巾后,更显得眉目倦怠,只略略喝了一点水,吃了几口面饼,便歪靠在一旁老树上,合目休息。子青悄无生息地的替他把了下脉,颦起眉头,取过衣物,轻轻替他盖上。

“他可是身上不好?”李敢压低了声音,问道。

子青点了下头,忧虑道:“几日前被人下了毒,毒素还未尽解。”

“有人在追杀你们!”

为何子青夜宿野地却连明火都不敢举,李敢这才明白,心下一紧,紧盯住子青问道:“是何人?为何要追杀你们?”

子青迟疑片刻,似不太愿意说出实情。

不过转瞬功夫,李敢决心己经定,道:“不能说便罢了,我随你们同行,总得将你们平安送过大漠。”

“不行!”子青断然拒绝。

她心中很清楚,她与李敢虽是自小一块儿长大,但两人所受的教育却不尽相同。李敢所学的是为君效忠报国图志,而她所学的是墨家的非攻兼爱。对于墨者来说,协助弱小,扶危济困,帮助弱国抵御强国,原就是行事准则;但对于李敢来说,此刻汉廷尚有楼兰质子在手,若让他帮助阿曼回楼兰,未免有失忠君二字,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明知她身处危机之中,李敢又怎会离她而去,沉声道:“莫再说了,我意己决。你二人过大漠本就危险重重,更不用说还有人在追杀你们。”

子青皱眉,“你尚有事在身,何况你连我们去做什么都不知道,你就不担心被你爹爹责骂么?”

李敢笑了笑道:“让他骂一顿,也不算什么大事。”

“你……”子青思量片刻,暗吸口气道,“那我就不瞒你了,此番我们要去的是楼兰,因为阿曼要回去继承王位。”

乍然听到这话,李敢愣了好一会儿,狐疑地上上下下打量阿曼,疑虑道:“你是说,他是楼兰在汉廷的质子?”

“不,他是楼兰在匈奴的质子。”

子青清楚明白道。

“匈奴的质子!”李敢一凛,本能责问她道,“你怎么能帮助他回去继承王位呢?”

子青静静地望着他,一言不发。李敢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他只会选择站在汉廷的立场来处理此事,而不会站在楼兰的立场,替千万楼兰人思量。

半晌,她才叹息般道:“所以,我不想把你搅进这事来。你该明白了。”

“我……”

李敢自幼受李广严格教导,确是从未想过作不利于汉廷之事,祝且此事可大可小,若往大里头去,说是通番卖国也不以为奇。只是他忽又想到一层——

“他既是在匈奴的楼兰质子,为何匈奴人要追杀他?”他不解。

“阿曼因受不了匈奴人对他的欺凌,很早就逃了出来。此番楼兰王病危,匈奴人见阿曼不服管束,便另寻了个替身,想让替身继位。故而,他们非杀了阿曼不可。”子青缓缓道。

“这终究这都是他们异族人的事情,我们……”

李敢思量着,话才说了一半,便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

子青低首一笑,并不欲将墨家的行为准则强加到李敢身上,只淡淡道:“我与阿曼相交非浅,他此刻有事,我岂能置身事外。”

“阿原……”

“李家哥哥,你真的不该牵扯进此事,若他日落了别人的口舌,于你李家不利。”子青劝他道。

李敢眉头深颦,半晌未语,抬眼间借着月色见子青眉目间掩不住的倦意,柔声道:“你且睡吧,我来守夜。”

自离开霍府以来,因阿曼有伤在身,又要防着匈奴人,子青还未怎么踏实睡过,只靠着日里在马车中打几个盹养神。听李敢这样说,也不与他推脱,道:“那我守下半夜,你记得唤我……去楼兰之事你该为你爹爹想想才是。”

听她提到爹爹,并不带恨意,李敢怔了一下。

以手掩口倦倦打了个呵欠,子青以驼鞍做枕,合衣躺下。

此地距离大漠不远,风中都夹杂着细细小小的沙尘。风自长空掠过,目力强的人便可看见沙尘在月光下闪着灰白的光。

沙尘一层复一层地静静飘下来,细细密密地覆到她纤瘦的身体上。

李敢看着她,目光中微有些困惑……睡着的阿原与平常略有不同,大慨是松解下来,仿佛又回复到孩提时候的她,仍是那样小小的,惹人怜惜,总让人想要去替她挡下所有的风雨。又怎会让人想的到,这样看似柔弱的她,身体内却蕴含着无比强大的信念,几乎足够支撑着她去做所有她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阿原的最后那句话,让他想想爹爹,他不得不承认,此言正戳中他的要害。

爹爹戎马半生,始终不能封侯,郁郁不得志,唯有忠义传家,而家教却是愈发严谨,爹爹绝不容许李家子孙有任何污点给李家抹黑。他可以不在乎自己,却不能不在乎爹爹。

阿原啊阿原,你如此聪慧,怎得都是在为别人着想。

李敢无限怅然地叹出口气,仰面望天,看着灰白的细沙在空中静静铺洒。

一夜无事。

次日天明,曙光初现,骆驼站起身来,喷着响鼻。

子青悠悠醒来,方察觉己是黎明时分,懊恼自己睡过头,揉着双目问李敢道:“你一个人守了一夜,怎得不唤我?”

“我不困,你们马上要进大漠了,都该多歇歇。”李敢道。

听了李敢这话,子青便知他不会随自己往楼兰,安心许多,双手对搓几下,再用力搓了搓脸,提起精神跃身起来。

阿曼也缓缓睁眼,醒了过来,不知是否因精神不济,他几乎没有说话,只略喝了几口水,示意子青自己无事,便翻身上了骆驼背。

三人继续往边塞行去。

行至途中,日头越升越高,扑面而来的风都带着热意。忽得身后传来隐隐马蹄声,甚急,且听得出大约有几十匹马。

子青没敢回头,与阿曼、李敢交换了下眼神,皆策缰避行在路侧,尽可能不引起来人的注意。

转瞬功夫,几十骑自他们身侧驰过,看衣着打扮穿得是中原服饰。

为首一人的马鞭在空中啪得打了一下清脆的空响。响声令阿曼背脊一紧,寒意顺着后背直窜上来。

子青看着这行人的背影,尽管路上黄沙滚滚,但仍看得出大部分人肩宽膀圆、体型彪悍,心中不免暗自猜度。

李敢挨近她,低声道:“你看见他们的靴子了吗?是匈奴人!”

“这么多……”

子青在心中暗自希望这些人只是寻常匈奴百姓,但脑中另外一个声音又在告诉她,这些人无论看体格还是看马匹,都不会是寻常匈奴百姓。

幸而,这些人并未留意他们,径直路过。

骤然间,阿曼突兀地勒住缰绳,低声朝他们道:“这条路不能走,咱们回头。”

子青还来不及问阿曼怎么了,便听见前方马蹄声疾,卷起团团烟尘,竟是方才那行人复折返回来。

“你认得他们?”

她口中问着阿曼,一手己经探入鞍袋之中,将小黄弩牢牢握住。

“认得!你们不是他的对手,快走!快!”

阿曼直直盯住前方,面色很难看。

139第一章离别苦(五)

为首那人,身量倒未见得十分魁梧,面容黝黑,浓眉入鬓,最扎眼的是他面上自左向右有一道极狰狞的疤痕,横贯面部,十分骇人。

“措雍得勒!匈奴第一勇士!”

李敢随李广守边塞多年,曾经见过此人,面色也极不好看。当年他曾经亲眼目睹措雍得勒一鞭子挥下来,便活生生将一名汉卒抽死,骨裂筋断,那惊人的臂力己超乎了常人的极限。在己方只有三个人的境地下,即便是李敢,下意识地第一反应也是想设法逃开。

虽未见过,但此人匈奴第一勇士的名号子青也曾听说过,知道此人是伊稚斜手下爱将,只是不知此人出现在此处,是否也是为了阿曼?

“你们决走!”阿曼己是在咬着牙根低吼道。

即使听见阿曼的话,当时的状况下,尽管李敢与子青都知道来人难敌,但却未有一人掉转方向,只是不约而同地放慢了速度,策缓缓行,紧张地思量着该如何应对。

不过片刻功夫,这群汉人打扮的匈奴人己驰到了他们跟前,勒住缓绳,倒不理会李敢与子青,只用汉话朝阿曼大声呼喝着,要他解下蒙面的布巾。

“他脸上有疹子,不能见风。”子青在旁忙道。

措雍得勒冷冷瞥眼子青,显然压根就不相信她的话,朝身旁的人喝道:“给我把他揭开!”

几名匈奴人正欲动手,一直沉默着坐在骆驼背上的阿曼骤然开口,语气倒如故友相见闲谈一般:“不知是什么样的大事,能惊动匈奴第一勇士出现在这个小小边塞?”

听见他的话,原本面无表情的措雍得勒扯了扯嘴角,看着阿曼缓缓拿下蒙面的面巾。

“果然是你!我就知道。怎么,急着往楼兰去?”

阿曼淡淡一笑,算是默认了。

“狗就是狗,这些年光顾着东躲西藏了吧。”措雍得勒笑起来,面上的疤痕异样地扭动着,“还不如在我脚底下老老实实做一条看家狗,总有剩骨头赏你的,也不至于弄得现下这样,连命都保不住。”

被他这般折辱,阿曼也不反驳,笑道:“原来此行是为了我,倒真是不敢当。”

毕竟尚身处汉境,眼下又是匈奴被汉军大败,不宜在此久留,措雍得勒不愿与他多费唇舌,手腕一抖,一条乌光黑亮的长鞭腾空而现,长约六尺,鞭上布满细小的倒刺,如恶蛟身上的鳞片一般,令人望之生畏。

对于这条鞭子,李敢曾见识过,打在人身,不仅是骨断筋裂,鞭上的倒刺还会生生将一大块皮肉撕扯下来,甚是歹毒;若是卷在脖颈,一扯之下,整个脑袋都会飞出去。

“算你走运,没工夫慢慢折腾你,就给你个痛快!”措雍得勒冷冷道,鞭子一紧便待挥出。

“且慢!”阿曼道。

“怕死?晚了,这次你是非死不可!”

阿曼摇头道:“杀我可以,只是他二人是我雇来的,此事与他们无关,你让他们走。”

闻言,措雍得勒唇角慢慢扯开笑意,继而愈笑愈响,半晌之后,他骤然收了笑声道:“你以为你是谁,被我踩在脚底下的一条低贱的狗而己,也配和我谈条件?”

“我不是在和你谈条件,我是在恳求你。”

阿曼语气平淡地看着他。

措雍得勒愣了一瞬,歪坐在马背上,掏了掏耳朵,不可置信问周遭的人道:“我没听错吧,他说在求我?”当年他为了让年少的阿曼低头求饶,将阿曼打得奄奄一息,而后又将绑在木桩上受烈日暴晒蚊蝇叮咬,折磨地不成人样,也未能从阿曼口中听到这个字。

“是,我在求你。”阿曼平静地重复道,“若你觉得须跪在地上才行,我也可以跪下来。你不是一直很希望看到我心甘情愿地跪在你面前么?”

“你不是宁可死都不会低头的么?措雍得勒脑袋微晃,鞭子在手上轻轻地掂量着,斜眼瞥了子青与李敢,“怎得今日为了此二人甘心下跪呢?他们是你什么人?”

“就是路上雇来的。我反正也是要死的人,犯不上拖不相干的人垫背,免得他们怨恨我。”

显然对他的解释不甚在意,措雍得勒掂着鞭子,扯着嘴角笑道:“那就跪一个给我瞧瞧吧。”

被五、六十名匈奴人团团围住,子青与李敢二人断不敢轻举妄动,泥塑木雕般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看着阿曼在周遭匈奴人嘲讽声中缓缓自骆驼背上下来,子青只觉得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顶聚拢,呼吸愈发艰难。

而阿曼,至始至终他的神色都很平静淡然,便是双膝落地那重重的一瞬,他面上也未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措雍得勒骑在马背上,颇为满足地用脚在阿曼脸上蹭了几下,清晰可见地在他脸上留下几道泥污。

即使是这样,阿曼仍旧跪着,并不躲开。

“若在早几年,你这般求我,没准我还真的会心软。可惜啊可借……”措雍得勒叹道,鞭子轻轻一抛,搭在阿曼肩上,“可惜现在的你,连求我的资格都没有了。”

话音刚落,他手腕一抖,乌黑长鞭便如同活物般腾空掠过,直奔向子青的脖颈。

这一生变甚是突然,子青只来得及低俯下身子,长鞭堪堪自她头顶扫过,还来不及喘息,那长鞭却又倒卷回来,眼看就要划过她的腰际……

千钧一发的时刻,忽有一物破空而来,迎上鞭梢,两物相遇,发出清脆的金石撞击之音。那物件被击落在地,碎裂成几块,这才看清块玉佩。

正是李敢在情急之下,顺手扯下腰间玉佩掷了出来,才险险救下子青。不愧跟在李广身畔多年,李敢临敌经验丰富,反应也快,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另一手己自鞍袋中抽出弩具,弩矢激射而出,击中近处一名匈奴人。

因弩矢劲道甚大,李敢又算准了方位,那匈奴人中箭后身子直跌出去,正撞到措雍得勒。

“阿曼,快上马!”

子青疾声道,与此同时抽出小黄弩,趁着此空隙,将距离阿曼最近的一人射下马去,紧接着又用弓弩逼开欲阻拦阿曼的人。

这边措雍得勒大怒,鞭子一抖,再不似之前那般轻敌,破空之声,劲风阵阵,直取子青。

因尚顾着替阿曼逼开阻拦的人,子青来不及策缓躲开,闻风声匆忙侧伏身子到骆驼一侧,只听得鞭声落下,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自腿间传来……

紧接着骆驼一声嘶吼,跪倒在地,侧腹被长鞭撕开一道血口,皮肉分离,鲜血淋漓。

同样鲜血淋漓的是子青的腿,鞭梢过处,差一点扯下块肉来,幸而有驼肉挡着,未撕扯开,但腿骨却己是断了。

140第一章离别苦(六)

“青儿!”

阿曼厉声喊道,伸手去抽隐藏在衣袍下的弯刀。

“你快走!”子青顾不得腿上的剧痛,自背上弩箙中抽出一柄弩矢,用力掷出,正刺中阿曼所骑的马匹。

马匹臀部吃痛,扬蹄嘶鸣,拖着阿曼发足向前,硬是冲出一条路狂奔而去。

措雍得勒见阿曼逃出,大怒,抖鞭将骆驼皮肉甩开,挥鞭复卷,忽觉旁边有一物破空而来的风声,连忙侧头避让。只在转瞬之间,他左颊先是一凉,紧接着一股温热涌出,最后才察觉到左目传来的剧痛。

一片血红的迷雾掩盖住他的所有视野,使得他什么都看不清,耳边尽是匈奴人惊慌的叫声。

李敢一箭得手,伤了措雍得勒,见匈奴人因措雍得勒的伤势而暂时陷入一团混乱之中,知道脱身的时机稍纵即逝,与子青交换了下眼神。

子青会意。

两人双弩齐射,接连射倒几人,冲出重围。疾驰出未多远,便遇见策马奔回的阿曼,三人会合。

“他们要的是我,你们快走!”阿曼急道。

由于疼痛,子青直抽冷气,话都说不利索,只摇了摇头,目光四下搜索,想找一处易守难攻的地势。她骑的是骆驼,阿曼的马又受了伤,匈奴人很快就会追上来,单凭脚力是决计没有胜

算。

“拐过弯处,不远就是亭隧,快走!”李敢策马道,回首见阿曼不动弹,急道,“我把那家伙眼睛都射瞎了,就是你死了他也不会放过我们!”

阿曼闻言一愣,抬眼看见因疼痛而紧咬住双唇的子青,她的眼神明明白白地告诉着他,若自己不走,那么她会陪着他。

“走!”

他咬牙狠狠道。

三人往亭隧所在疾驰而去。

亭隧是汉廷在边塞防线上警戒设防之所,内中有供吏卒驻防的坞和作为烽台的堠。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情祝下,李敢的决定也是经过考量的。这些匈奴人为数超过,相信应该是易装之后,分成几批入汉境,须得尽快告之隧吏,举苣为号。

终于在匈奴人追上之前,他们赶到了亭隧前,止步于示警往=柱前。亭隧内的隧吏在得知李敢身份之后,放下吊门,让他们入内。

吊门缓缓收起,道上烟尘滚滚,匈奴人己又追了上来,不一会儿便到了城下。

因他们尚是汉服打扮,虽有李敢在前说破,但隧吏仍循例立于外坞城墙上高声闻讯。

此刻的措雍得勒被李敢伤了一眼,又气又怒,加上己方有五、六十人,自是不把这座小小亭隧放在眼中。对于隧吏的问话,他的回应便是怒操起弓箭,挽弓搭箭,径直射向亭隧。

因伤了眼睛,措雍得勒射出的此箭毫无准头可言,并未伤着人,劲道却是大得惊人,羽箭直没入墙中。守隧的吏卒皆骇然,连忙分头举首与上外坞城墙御敌。

此刻的内坞中,子青背靠着混着红柳枝夯土打实的墙,李敢用匕首割开覆在伤处的布料,再用手尽可能小心翼翼地揭开来,直至整个伤处完整地露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