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奇"商人胡雪岩-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成功不仅仅与他的商业头脑有关,还与他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有关。他可以正话反说,正话侧说,还可以直话弯说,反话巧说。正是因为他具有了这种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他在当时的商界有不错的人缘,这些人缘对他的生意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胡雪岩在帮助左宗棠购买军火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时做军火生意的不仅是官府,还有太平军,也就是“叛军”。在胡雪岩帮助左宗棠购买军火的时候,他发现苏州的漕帮也介入了。这不是一件好事。

胡雪岩为了使事情进展地更顺利一点,亲自来到苏州拜访漕帮头领俞武成。不过,在胡雪岩来到苏州见到俞武成的时候,没想到俞武成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俞武成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既然答应了帮助太平军运送军火,他就不能食言。无论胡雪岩怎么说,他都不答应。胡雪岩碰了一鼻子的灰。

胡雪岩在回到住处后,询问同行的裘丰言关于俞武成的信息。从裘丰言那里他知道了俞武成是一个孝子。于是,胡雪岩眉头舒展了,计上心头。他同裘丰言交待一番便出去了。

第二天,二人带上厚礼十分隆重地来拜访俞武成的母亲——三婆婆。这个三婆婆在当时也是个人物。就在胡雪岩二人拜过之后,三婆婆又让自己的孙子俞少武来回拜他二人。二人原本还推辞,但三婆婆说的一席话,让胡雪岩不再推辞。

三婆婆说:我就这一个孙子,而他好歹也是朝廷的命官。但毕竟我们是江湖上的人,跟官场难免会有不合拢的地方。我一直想托个人照应我这个孙子。如今难得两位赏脸,我就当着大家的面,把我这个孙子托付给两位。我要少武给两位磕了头才安心。

这一席话在他人听来,是三婆婆敬重他们二人,但胡雪岩却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她口头上说是拜托照应自己的孙子少武,其实是在拜托照应自己的儿子俞武成。这就三婆婆的用心,她希望胡雪岩不要用官场的力量来对付她的儿子。有了这个托付,胡雪岩二人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忌。这实在是三婆婆的妙招。

正是因为胡雪岩听出了三婆婆的弦外之音,所以他在以后同俞武成打交道的时候,就会为俞武成考虑考虑,在不损害他的利益的前提下把这件事情做好。

最后,胡雪岩成功阻断了漕帮给太平军运送军火,并且还及时地给官府办齐了军火。这大大增加了左宗棠对他的信任,从此开始,左宗棠重用胡雪岩,胡雪岩的事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时期。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胡雪岩听不出三婆婆的弦外之音,他在以后同俞武成打交道的时候,难免会冲撞他,甚至会损害了漕帮的利益。这无疑会令三婆婆生气,他以后自然在苏州就没办法立足,更没有办法做自己的生意了。

胡雪岩审时度势,猜测出了三婆婆的弦外之音,所以他才没有做出错误的事情,没有让三婆婆抓住把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睿智和聪慧。

雪岩启示:

审时度势,善听弦外之音,不仅仅可以让你处事顺利,还可以增加你的综合能力。商海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小世界”,如果一个人听不出他人的弦外之音,那么就无法保证自己在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自己不会做出冒犯他人的事情。看清当时的局势,听出弦外之音,这样才可以更顺利地做自己的生意。

第五十一章  经商活络,善于打擦边球

经商不比其他活动,不需要冒险,也不需要做一个圆滑的人,但经商不同。商海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地方,在这里,今天你也许是一个富翁,但过了今晚,你就可能是一个街头上的流浪汉。这都是因为商海是一个风险系数较大的平台。所以,经商的人要变得活络,大脑要转得快一点,并且还有善于打擦边球。擦边球虽然冒险,但只要你成功了,你的收益将是无穷的!

善打擦边球

一个呆头呆脑的人在商海中是无法存活的,这是因为一时反应的迟钝就可能断送了你的整个人生。闯荡商海,灵活的头脑是必需的。拥有灵活头脑的人都具有敢打擦边球的勇气和魄力。打擦边球,别人抓不到你的把柄,自然也就无法对你有所伤害了。

胡雪岩是一个善于打擦边球的人。他曾对他的员工和合作者说过,犯法的事,我们不会做。不过,虽说王法有板有眼,它怎么规定,我们就在规定内做,这样我们就不会犯法。但是,如果它们没有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思来做。

打擦边球,在商海其实就是利用国法的空子,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来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胡雪岩曾经在他的商海生涯中打过多次“擦边球”。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钱庄就是用钱来做生意的。但胡雪岩曾经同张胖子商量过要吸收太平军将士的私财,然后再做他用。这其中的差额就是利润。但张胖子不敢做。张胖子认为,如果这么做,虽然不会害人,但这却是违法的。私自接受败兵的财产,按照朝廷例律,败军的财产应当上缴国库。如果私人得到了这些钱财,那就是接受了“逆产”,这不是公然违法是什么?!

但胡雪岩却是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犯法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但做生意贵在活络,要能够抓住可以利用的时机或者失误来为自己赢利。朝廷虽然说不允许接受逆贼的财产,否则视为违法。但那是在知道对方是逆贼的前提下,接受逆贼的财产,这才是违法;如果在接受对方的财产之前,并不知道对方是逆贼,这又怎么能算是违法呢?何况不知者无罪嘛!

张胖子听了胡雪岩的分析,也佩服胡雪岩的灵活。

胡雪岩成功接受逆贼的私产,是他打的一次成功的“擦边球”。当他接受了太平军将士的财产后,他也不怕,因为清政府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也无可奈何。因为自己并不知道他们就是太平军,而他们又没有什么标志来表明他们就是叛军。所以,这次又让胡雪岩发了一次大财。

打“擦边球”也要有“度”

很多人知道了擦边球的好处后,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打出一个“擦边球”,这样自己就可以大赚一笔。可是,要清楚商海的“擦边球”可不是人人都可以打的。有的人满以为自己打出的球是擦边球,但结果总是个界外球。这不得不让人沮丧。

胡雪岩善于打擦边球,是因为他有一个灵活的头脑,善变的经商手段。他常说,经商的人要懂得机变和权变。意思就是要懂得机智变通,并且要根据场景和人物而灵活变通采用不同的手段。这就指明了善打擦边球的人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打擦边球,首先就要搞懂所在行业的规矩和法规。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明白的话,就不要冒险去打擦边球。胡雪岩在打某个行业的擦边球之前,正是搞懂了这个行业的内容,所以他才敢打自己的“擦边球”。

如今的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并且处于一种由无序到有序发展的进程,只有那些有魄力和头脑的经商者,才能够借助打“擦边球”的手段,为自己赢得商场的主动性和领先的地位。

商人可以打擦边球,并且还要敢打擦边球。但是,在打擦边球之前,要弄清楚自己确实可以打出擦边球,而不是“界外球”,一旦你打出了“界外球”,那么你的球就是一个臭球,甚至是坏球。在商场上打出臭球和坏球,不仅仅会“丢分”,甚至还可以使你从商场中“出局”!

所以,商海中打擦边球要有一个明确的“度”!

雪岩启示:

胡雪岩是一个善打擦边球的人,而且他的“擦边球“也打得非常的成功。他总是可以保证既不违法,同时还可以得到不菲的利益。这就说明他经商非常活络,而不是死板。能打擦边球,就说明他的头脑比别人转得快,也不别人想得多,所以,他成功了。经商要学会活络,并且还要善打擦边球,只有这样,你的商海之路才会走得更快。

第五十二章  敢于风险投资,善抓信息

有句话叫做“胆小不得将军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首先要敢于投资,敢于去坐一些也许不被别人看好的事情。正如股市上说:“风险愈高,收益愈大。”身处商界的人,往往风险就预示着大的利益和大的失败。但是各行各业都时常会出现大赢大输的局面,而抓的准信息,同时能够敢于投资的人,却能够在这些风险中赢得利益。

投资需要胆量和气魄

对于投资者来说,气魄和胆量是第一位的。当然,投资并不是一味地靠勇气,还要靠灵敏的嗅觉和感觉,只有善于抓住商场上的商业讯息才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够发现的商机。没有勇气和胆识,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而没有发展前途;而没有一定的信息,则只能在商界里蛮干而不得其法。所以,信息和胆识需要共存。

胡雪岩刚和王有龄相识的时候,王有龄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当时王有龄有心进入仕途,胆识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胡雪岩当时知道有一个官职如果用钱买便可获得。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胡雪岩发现王有龄是一位有才干、有志向、想做实事的年轻人。而王有龄的确需要一笔钱进入仕途。

胡雪岩当时并没有太多的银子,因为他当时的地位也仅仅是一个钱庄的伙计罢了。但是他决心要在王有龄身上投资,他知道这个朋友是非常值得交的。他想尽办法,甚至挪用公款,终于弄到了500两银子交给王有龄,帮助他买到了这个官职。

当时胡雪岩只是认识王有龄,和他的关系并没有到十分亲密的地步。但是胡雪岩却原意倾囊相助,而且他所凑的500两银子是属于钱庄的。胡雪岩将宝押在了王有龄身上,此时此刻的他,就是一个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

而胡雪岩自然是因为挪用公款,被钱庄开除。胡雪岩当即失业。而这个时候,因为他的信誉问题,他的名声在当时非常不好,很多店铺都不敢用他。胡雪岩甚至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投资起了作用。

仕途得意的王有龄,他回到杭州就开始找寻胡雪岩。但是胡雪岩已经流落他乡,王有龄知道他的境况之后,十分感慨。王有龄立即派人联系他,并且将胡雪岩留在身边。胡雪岩因为王有龄的关系,结交了很多朋友,做了很多大的事情。胡雪岩因此生意兴隆。而正是因为他为王有龄所做的风险投资,让他有了机会。胡雪岩的眼光和胆识,让他在生意场上能够扶摇直上。

作为商人,不要将钱全部放起来,要敢于投资。尽管难免会有风险,但是风险永远是伴随者巨大的利益。而若总是不投资,不敢经受风险,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才是最大的风险。市场上有数不清的眼睛都在盯着每一个可能挣取利益的机会,所以等待是没有作用的。只能带着但是去投资,这样才会有回报。

雪岩启示:

不管什么行业,总是存在挣钱和赔钱的现象。想挣钱的人就必须闯荡在风口浪尖的投资上,抓住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善于把握住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运用自己的胆识与气魄在商界搏上一回。属于你的机会并不会永远存在,甚至往往就存在在一瞬之间,所以大胆投资,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五十三章  为人分忧也能赢得机会

“机会”一词有很大的魅力。在21世纪的竞争社会里,那些能够把握机会的人,才能够在商业的阵地里拥有自己的一份天地。对很多平凡人来说,他们很少关注周围的信息,所以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在经商活动种,善于为人分忧,同样能为自己赢得朋友。

为人分忧也是给自己机会

机会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机会也会以很多种形式出现。一个有远见的商人会从细节处出发,善于抓住每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为人分忧便是其中的一种。也许在为人分忧的时候会有稍许损失,但那只是暂时的。过后便是有利的商机。商业伙伴就是这样一个隐藏的商机。

虽说在商言商,但是适当地在商场商为比人分忧,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机会。有些时候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也是为自己铺平了一条道路。商场上最重要的就是朋友,能够为人分担的人同样能够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赢得别人的帮助。所谓的机会也会通过这个渠道来到身边。

有一天,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店的伙计商谈最近的投资事宜。最近,各个分店的掌柜都为了盈利进行了一些投资,并且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也有几家掌柜因为时局分析不当,没有挣到钱。胡雪岩听后,就对那些在投资中盈利甚微的掌柜说,投资必须要分析市场,不可以贸然投资。

正在这时,有个生意人要求见胡雪岩。前来拜见的商人也是一个大商户。不过他最近在一次生意中栽了个大跟头,所以急需要一大笔资金来周转。他实在是没办法,所以他想将自己在本地的全部产业都转给胡雪岩。

胡雪岩立即派人去调查商人所言是否属实。当确认商人没说假话之后,胡雪岩就开始让钱庄准备银子。因为对方所需要的现金太多,钱庄里的钱又不够。胡雪岩立即从自己的分号调大量的现金。到了第二天,商人再次过来。胡雪岩不仅答应了他的要求,还按照市场价钱来购买商人的产业。

这样胡雪岩所出的价钱甚至高过商人自己所给的价钱,商人惊愕不已。不明白胡雪岩为为什么要这么做。胡雪岩让商人放心,并告诉商人说,自己只是暂时替商人保管他这些抵押的资产,等到商人渡过难关,可以随时来赎回这些产业。

胡雪岩的举动让商人感激不已,他含泪离开了胡家。

这下,那些分号的掌柜们就开始糊涂了,他们始终不明白胡雪岩为何这样做。为什么他自己到嘴的肥肉不仅不吃,还分给了别人。

胡雪岩并不多做解释,他只是说,你们看日后的情形吧。

这位商人曾经也是有名的商业大亨。果然,没过多久,商人就在一次生意种咸鱼翻身。他从胡雪岩那里赎回了自己的资产,并且付给胡雪岩很多利息。更重要的是他将胡雪岩作为朋友来看待,在生意上给予他很大的帮助。

商人经常给胡雪岩提供机会信息,并且成为胡雪岩最忠实的生意伙伴。加上商人的朋友遍及天下,胡雪岩帮助商人的义举同样感动了很多人,并且对他敬佩不已,胡雪岩的商业伙伴越来越多。胡雪岩在商界里成为美谈。

这时,胡雪岩才对属下道出了自己当初那样做的原因:“商人的产业也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若是按照他自己开出的价格,那肯定是占便宜。但是人家很可能一辈子就翻不了身。而我压低价格,实际上是救了他一命。所以,能帮就帮,这绝对是没有坏处的。”

雪岩启示:

商人并不代表着冷漠,商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意外得到讯息。机会无处不在,在商界里,及时为别人分担困难,也会是一个机会。因为商人之间的情分同样重要,一次偶然就能够铸就好的人脉。胡雪岩为商之道就是如此,他能够为人分担,这样他也就得到了良好的口碑,为自己铺平了一条宽阔的商业之路。

第五十四章  对症下药,送礼也要有技巧

送礼是想办成一件事情最有利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一般来说礼品都是要送给身份和地位比自己有利的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送礼是要求回报的。送礼是联系朋友之间感情的纽带,也是在社会上行走的必备手段,更是升官发财不可获取的工具。当然,送礼是需要技巧的,送对了礼,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懂得送礼技巧,即便礼品层次再高,也不见得别人会领情。

送礼要送到人心里去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的地方,很多事情如果要是靠公事公办是无法达到目的。于是送礼就成了在社会上行之有效的社会资源,送礼能够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起来,同时也能够更加顺利而便捷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胡雪岩既善于经商,更加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而他所采用的手段便是送礼,他的精明指出在于他能够精准地抓住要攀附的人的喜好,他送礼往往能够送到别人所需要的地方。因此,胡雪岩的商界地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胡雪岩要经营自己的势力,自然是离不开银子的。胡雪岩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很多时候,银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礼物。当时有一个官员需要调离浙江,但是因为他在任期间,官府亏损了两万多银子需要填补。于是此官员想找人帮他填上。

此官员当时并没有明对胡雪岩说,但是他只是说也许他今后的势力可以帮助胡雪岩在商界里更加大展宏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