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 4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而是因为他本来是那样人,就·做那样人,从史诗的观点来看, 这就够了。对他的贪功好名,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因为这类 伟大人物的特长就在于他们的彻底实现·自·己的魄力,他们的 特殊同时代表了一般;而寻常的道德却表现于对自己的人格 缺乏自尊心,而且尽全力去克服这种自尊心。请试想亚力山 大凭多么深厚的自尊心而高出于他的朋辈乃至于成千成万的 人之上。报私仇和残酷也是英雄时代所特有的魄力。从这个 观 点来看,阿喀琉斯作为一个史诗人物是不应受到苛责 的。 ①
2b)正因为他们都是些完整的个体,把民族性格中分散 在许多人身上的品质光辉地集中在自己身上,使自己成为伟 大,自由,显出人性美的人物,他们才有权处在首位,当时 大事都要联系到他们的个性来看。全民族都集中到他们身上, 成了有生气的个别主体,所以他们在主要战役中战斗到底,承 受着事变的命运。举例来说,塔梭的《耶露撒冷的解放》里 的高特弗里特·封·布扬 ② 尽管因为在十字军战士中是最聪 明正直而勇敢的人被选为全军的统帅,他却赶不上阿喀琉斯 那样卓越的人物,阿喀琉斯这位风华正茂的少年体现着全希 腊民族的精神;他也赶不上俄狄修斯。希腊人如果没有阿喀 琉斯参战就不能战胜;他战胜了特洛伊的统帅赫克忒,也就
这一节说明史诗人物的客观性表现于形成许多特征的整体,能代表史诗 时代全民族的一般的思想和行动的方式,不能凭近代的道德观点去衡量。例如阿 喀琉斯的狂怒并不损害他的伟大。
② 布扬是塔梭的史诗中的主角,在十一世纪左右领导十字军东征,攻下了 耶露撒冷,即基督的墓所在的 “圣地”。
①
……………………………………………………………………………………………………………………………
第三章 诗
9 4 1
战胜了特洛伊。至于俄狄修斯,他一个人的还乡反映了希腊 全军的还乡,《奥德赛》全诗所描述的那些灾难,人生观和情 境的整体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充分的表现。拿戏剧体诗来 比较,人物就不是作为本身完整的个体而单独地出现在一个 集 团的首位,使集团精神在他们身上成为客观的 (得到体 现),而是更多地坚持他们个人的目的,而这种目的又只取决 于他们个人的性格或是与他们的个性合拍的一些原由。 ①
2c)史诗不是把一个动作单作为一个动作来描述,而是把 它当作一个客观的事迹,这就使史诗人物具有·第·三个特征。在 戏剧里个别人物须显出有力量去实现他自己的目的,戏剧正 要表现出他在这方面的活动及其后果。在史诗里却没有个别 人物这样专心致志地实现某一目的。史诗人物固然也各有愿 望和目的,但是要点不在于他们是否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 的,而在于他们在当时场合中的一切遭遇。环境也在发生作 用,往往比他们自己所发生的作用还更大。例如俄狄修斯的 实际企图是回到伊特卡故乡,而《奥德赛》让我们看到的却 不只是他怎样努力去实现这个既定的目的,而是关于他在迷 途中全部遭遇的叙述;他所碰到的阻碍,他所克服的艰险以 及他的心情所受到的搅扰。而这一切经历并不是像在戏剧里 那样是他的行动的后果,而是大半和主角毫不相干的而在航
① 这一节说明人物性格在史诗中与在戏剧中的差异,史诗人物须体现全民 族的精神,须是多方面的整体,不能突出个人的特殊个性和目的。戏剧体诗中人 物却突出个人的特殊个性和目的。
……………………………………………………………………………………………………………………………
0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途中却难免的一些事故。在食忘忧果的人们 ① ,独眼巨人,吃 人的人们之中经历了一些艰险之后,他被仙女柯尔克留在她 身边住了一年之久,接着他游历了阴曹地府,遭遇了沉船之 险,他在卡立普梭家里住下,后来他思念家乡发愁,这位仙 女不能再引起他的欢心,他举起泪眼望着苍茫的大海,最后 由仙女本人供给他器材,让他造了一只船,她还给他准备了 粮食,酒和衣服,很体贴地友爱地同他分了手。最后,他在 西极的斐艾斯人那里住了一些时候之后,自己也不知道在睡 梦中怎样就被运送到他的家乡岛国海岸上。如果用这方式去 实现一个目的,就不符合戏剧的性质了。再如在 《伊利亚 特》里,阿喀琉斯的狂怒及其一切后果就是所叙述的题材,但 是这根本不是一个目的而只是一种情况。阿喀琉斯因被夺去 女俘的侮辱就狂怒起来,以后就没有参预什么戏剧性的事件。 他袖手不动和帕屈罗克鲁斯留在军舰旁边海滩上,为统帅不 尊重他而衔恨在心。接着就见出他拒绝参战的后果 (希腊人 打了败仗)。只有等到赫克忒打死了他的挚友 (帕屈罗克鲁 斯),他才积极投入战斗。特洛伊的将领伊涅阿斯在特洛伊陷 落后逃到意大利,也有一个待实现的目的,维吉尔在他的史
① 忘忧果传说是象莲藕的植物,其效果等于鸦片烟。以下都指俄狄修斯在 十年航程中的经历。
……………………………………………………………………………………………………………………………
第三章 诗
1 5 1
诗里所叙述的也是一系列的事故多方阻挠了目的的实现。 ①
3.关于史诗事迹的形式,我们还须提到·第·三个重要方面。 我前已说过,戏剧中一切事迹的基本决定因素和长久基础是 内在的意志以及意志所要求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目的,所发生 的事须显得完全是由人物性格及其目的来决定的。因此,戏 剧的主要兴趣在于在既定的情境及其冲突的范围之内,所采 取的行动是否有辩护的理由。纵使外在环境在戏剧里也起作 用,这种作用的意义也仅在它们对心情和意志的影响以及人 物对它们所起的反应。但是在史诗里,环境和外在偶然事故 跟主体的意志都同样发生作用,人所做的事和外界发生的事 都同样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的行动实际上也要受到环境纠纷 的制约和促成。因为史诗人物并非自由自为地行动,而是置 身于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目的和客观存在与一种本身完整 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有广阔的联系,就是这种整体的目 的和客观存在形成每一个别人物的不可移动的基础。史诗里 的一切情欲,决断和执行都要保持住这个类型。外在环境和 其中独立发生的偶然事故既然和主体意志具有同等价值,这 就好像让一切任意偶然的东西都可以起决定作用了。其实不 然,史诗所应表现的客观存在都是真正客观的,本身具有实 体性的。要克服这种表面的矛盾,就只有使一切发生的事都
① 这一节说明戏剧以动作为主,动作是为着实现主角个人的目的,与此无 关的其它事迹就要抛开;史诗以事迹为主,客观事迹不是为着实现个别人物的目 的,而主要是周围客观情况演变的结果,因此就要涉及大量的偶然事故。最后伊 涅阿斯的例子见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涅意特》,叙述主角伊涅阿斯在特洛埃 城陷落后航行到意大利开创罗马的种种遭遇。
……………………………………………………………………………………………………………………………
2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显出·必·然·性。
3a)就这个意义来说,在史诗里,·命·运在统治着,并不像 人们所常说的只有在戏剧里才是如此。戏剧中的人物凭他在 认识到的既定的情境之下克服冲突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按照 这种目的的性质来看,他就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命运的主宰。 史诗人物却不然,对于他命运是·既·定·的,环境的力量正是命 运的统治力,它使事迹具有它所特有的个别形状,决定人物 行动所导致的终局,分配给人物他所应得的一份。凡是发生 的事都是应该发生的,必然发生的。抒情诗让人听到情感,感 想,个人兴趣和愁怅的声音;戏剧把动作的内在的道理翻到 外面来,使它成为客观的;史诗所表现的却是本身必然的完 整的客观存在的环境,对于这种具有实体性的实际存在的客 观事物,史诗人物处在受制约的地位,不是服从,就是违反, 从而遭遇到必然的后果。总之,凡是应当发生和实际发生的 事都是命运决定的,个别人物本身是有伸缩性的,因而他所 得到的结果,成功和失败,生和死,也是有伸缩性的。展现 给我们的真正的东西是一种宏伟的一般情况,其中人物的行 动和命运都显现为零散的来去无常的现象。这种宿命是伟大 的公道。它不能在戏剧的意义上成为悲剧性的,因为在戏剧 里个别人物是按照他的·人·格而受到审判的;它只有在史诗的 意义上才是悲剧性的,因为在史诗里人物是按照他的·事·业而 受到审判的。悲剧性的报应正在于这种事业太大,不是个别 人物所能胜任的。因此,史诗在整体上总不免荡漾着一种悲 哀的音调。我们看到最美好的人死得很早;阿喀琉斯还在活 着就为他的死而哀叹;在《奥德赛》结尾部分我们看到阿喀
……………………………………………………………………………………………………………………………
第三章 诗
3 5 1
琉斯和阿迦门农,作为居在阴曹地府里的阴魂,还意识到自 己不过是阴魂。特洛伊陷落了,老国王普莱亚姆在自家祭坛 下被屠杀了,妻女们都当了女俘;只有伊涅阿斯听从神诏,离 开特洛伊到拉丁去建立一个新的王国(罗马)。至于取得胜利 的英雄们也只有在经历许多灾难之后才回到本乡本土,结局 有幸运的也有惨痛的。 ①
3b)事迹的这种必然性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最简朴的方式是只把事迹摆出来,诗人并不放进一些操 纵的神,用永恒神力的决定,干预和合作去解释个别事件及 其一般结果的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叙述的语调要使人感 到所叙述的个别人物乃至全家族的事迹及其命运并不是来自 人类生活中的一些来去无常的偶然因素,而是来自本身有理 由的命运,不过这种命运的必然性还只是一种暗中起作用的 力量,还不曾具体化为某一种神的统治力,也不曾由诗把它 的活动表现出来。例如《尼泊龙根歌》就始终维持着这种语 调,没有把一切事迹的血腥终局推原到基督教的上帝或是邪 教的神。关于基督教,《尼泊龙根歌》只偶尔提到做礼拜和行 弥撒典礼,还有在英雄们想访问厄泽尔王国时,斯庇尔主教 向美丽的乌提(Ute)说过“愿上帝保佑他们”一句话。此外 还有梦中的警告,多瑙河妇女们向哈根说的预言之类,但是 并不曾说到有什么操纵和干预的神。这种情况就使全诗的描
① 这一节说明戏剧人物凭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行动,因而接受到应得 的结果,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史诗人物却更多的受环境影响,即客观世界必然规 律的制约,所以在史诗里统治的力量是命运。史诗人物所担任的任务是他力不胜 任的,成败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的,所以史诗的音调总是悲惨的。
……………………………………………………………………………………………………………………………
4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述显得严峻拘束,不是畅所欲言,还有一种很客观的符合史 诗的哀伤气氛。《奥森的诗》就与此完全相反,一方面没有出 现神,另一方面对全族英雄们的死亡和毁灭的哀悼却表现为 伤心的诗人的主体痛苦和对凄凉往事的酸辛回忆。 ①
与此不同的掌握方式是把人类命运和自然现象和多神世 界以及神的决断,意旨和行动完全交织在一起,例如伟大的 印度史诗以及荷马和维吉尔诸人的作品都是如此。关于诗人 用神的出现和干预来对表面象是偶然的事迹进行多方面的解 释,我前面 (第二卷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一节)已经谈过,并 且从荷马史诗里举例来说明过。现在要特别提出一个要求:神 的行动和人的行动之间在诗中应该保持住各自独立的关系, 这样才使神不至于成为无生气的抽象品,而个别人物也不至 于降落到只听神指使的地位。至于怎样才可以避免这种危险, 我在上文 (第一卷,285—297页)也已详细讨论过。从这个 观点看,印度史诗还不能彻底表现出神与人的真正理想的关 系,因为它处在象征式想像阶段,其中人这一方面尽管过着 自由而美好的现实生活,却被挤到不重要的地位,人的个别 行动时而表现为神的体现,时而表现为一种终归消逝的次要 因素,除非是人凭苦行节欲而提升到神的地位,享有神的威 力。—— 与此相反的是基督教的情况。一些人格化的特殊力 量,例如情欲,人的护神,天使之类大半没有各自独立的性 格,因而容易变成枯燥的抽象品。伊斯兰教也有类似的情况。
① 这一节说明在表现史诗事迹必然性的各种方式之中,最简朴的一种还见 不出神力的操纵,仅管见出暗中起作用的命运,例如 《尼布龙根歌》。
……………………………………………………………………………………………………………………………
第三章 诗
5 5 1
它把人和自然的世界和神完全割裂开来,在意识里一切事物 都只有一种散文式 (枯燥)的秩序。这种世界观,特别是当 它表现为神话和仙界故事的时候,很难避免一种危险:就是 把外在环境中一些绝对偶然的无足轻重的现象,即只是作为 人的活动场所和展现人物性格的机缘才摆在那里的一些现 象,都解释为具有神奇意义的,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这就 使普遍生效的因果律遭到破坏,而各种环境的这种散文式的 因果锁链中许多环节本来无法联系在一起,却一霎就结合在 一起而成了统一体,这种结合丝毫没有必然性和内在的理性。 所以这种表现方式,就象在《天方夜谈》故事中往往发生的 那样,显得只是一种幻想的游戏,凭这类虚构把本来不可置 信的东西表现成为可能发生而且实际发生过的。
在这方面,希腊史诗也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地位,因 为按照它的基本观点,它使天神们与英雄和人们都有并行不 悖的独立个性的力量和自由。 ①
3c)我前已指出史诗中神的世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
·原·始史诗和后世·人·工·造·作的史诗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差别 在荷马和维吉尔两人作品中最为突出。荷马史诗所自出的那 个文化教养阶段和题材本身还处在很好的和谐状态;而维吉 尔的作品里每一行诗都令人想起诗人的观照方式和他所描绘 的世界完全脱节了,其中神们尤其没有新鲜的生命。他们不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事迹应表现出人和神交织在一起而同时保持各自的独 立自由,希腊史诗做到了这一点。印度史诗把人降到全凭神力操纵的地位。基督 教和伊斯兰教的神都是抽象概念的人格化,相信奇迹,破坏了普遍有效的因果律。
……………………………………………………………………………………………………………………………
6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是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能使人相信他们确实存在,而是一些 单纯的虚构和外在手段,无论是诗人自己还是听众,都不能 认真对待他们,尽管诗人给人一种他在认真的假象。在维吉 尔的全部史诗里,始终都是由一种寻常的日光照耀着,古老 的传说,英雄故事,诗中仙境气氛,都以散文式的明白晓畅 地出现在明确的知解力所定的框框里。《伊涅意特》这部史诗 正象李维写的《罗马史》一样 ① ,其中古代的国王和执政们发 表演说,气派正和李维时代的演说家在罗马广场上或是在修 词家的学校里一样。在保存古老传说的时候,例如阿格里巴 ② 的胃的寓言那一个穿插保存了古代的修词风格,与全书其它 部分却不伦不类。但是在荷马史诗里,神们却飘荡在诗与现 实之间的神奇光辉里。他们离我们的观念既不太远,我们还 可以把他们想像成为和日常现实人物一样具有完整的形像, 同时他们的形状也还不太明确,看起来又不象现实生活中的 人物。他们所作所为也可以按照凡人在行动时的内心动机去 解释,所以能使人相信他们也和凡人一样根据实体性的意旨 去行事。在这一点上诗人是在认真对待他们的,但是在描绘 神们的形状和外在实际情况时,却露出一种暗讽态度。古代 人好象也相信神们所显现的这种外在形状只是一种艺术创 作,通过诗人才获得它的实际意义。神们凭这种凡人的新鲜 爽朗的外貌,才显得近乎人情,合乎自然,正是在这里可以
李维 (Li-Vis,公元前59— 公元后17),他的《罗马史》从罗马建国写 起,所以与维吉尔的史诗有些联系。
② 原注:见 《罗马史》卷二,第三十二节。
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