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官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周宁宇也笑笑,“赶紧先去洗漱一下,咱们吃饭。小赵,你也留下吃饭吧。”

赵亮把周南的行李箱放在墙角,笑着摇了摇头,“周局长,不用了,我回家去吃,我妈也在等我吃饭呢。周南,你先好好在家休息两天,过两天我再过来看你。”

周宁宇也没有再挽留赵亮,只是温和一笑向他点点头。周南将赵亮送出了门口,又向赵亮道谢了两声,这才回家进了卫生间开始洗澡。

等他洗完澡,岳萍已经将做好的丰盛的饭菜摆好放在了餐桌上,还打开了两瓶冰镇的啤酒,向他扬了扬手道,“南南,快过来吃饭,今天是你大学毕业的第一天,也算是大人了,陪你爸喝瓶啤酒,咱们全家庆祝一下。”

周宁宇坐在那里呵呵一笑,望着穿着短裤光着膀子走过来的高大健壮的儿子,眼眸中的一抹深深的满足一闪而逝。他的仕途并不如意,因为没有背景又不愿意逢迎送礼,他在机关上熬了十五六年才混上一个副局长,可就算是当了这个副局长也不顺心,处处被人排挤打压……唯一让他可以在官场挺直腰板的,就是自己这个懂事稳重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儿子周南。

京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可是国内顶尖学府里的顶尖学院,能进这个学院就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耀。说起来,周南还是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个海都籍的毕业生。四年前周南考进去的时候,在海都机关大院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周宁宇两口子脸上感觉倍加光彩。

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吃了一顿饭。吃完饭,岳萍收拾好餐桌,也来到客厅里陪父子两个一起闲聊。周南大学毕业了,就面临着就业问题,而话题也就很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这个方面。

岳萍给周宁宇泡了一杯清茶,才坐下来轻轻笑道,“老周,南南进市经贸委上班的事儿咋样了?有眉目没有?”

周宁宇暗暗叹了口气,自己这个没有实权的副局长,想要给儿子找个实惠的单位都不容易,他跟市经贸委的顾主任谈了几次,但对方都只是嘴上答应着却不见有实际行动。周宁宇心里明白,如果不给人家上上贡,周南想要进经贸委——怕是没戏,别看周南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但这些周宁宇却又不能跟老婆孩子直说,只能呵呵笑了笑,“我再找找人家吧。如果经贸委不成,咱再找其他单位——实在不行,就进市里的国有企业吧,工资福利待遇其实都差不多的。”

岳萍听了却撇了撇嘴,“什么差不多?差远了!我可是听说市经贸委福利好的不得了,我学校的一个老师的老公在那边,过年都发了一台小冰箱呢。企业怎么成?效益不好,就发不出工资来!”

“那么,进我们局里?”周宁宇试探着说道。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说了白说,周南从小就不喜欢当警察,别看有个当公安领导的父亲。否则,当初周南就报公安学校了。而且周南学的是理科经贸,进公安局似乎也有些不太合适。

果然,岳萍立即摆手皱眉道,“我们家有你一个警察就够了……干你们这行,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甘苦自知。再说南南学的是经贸,进公安局太不伦不类……”

“咱们家南南好歹也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专业又对口,进经贸委正合适……”岳萍说着犹豫了一下,其实她明白丈夫肯定是在经贸委老顾那边吃了变相的闭门羹,只是以他的性子断然不会直说罢了。

“要不然,老周,我们去人家家里走一趟?现在这年头,还有谁讲人情哟,人家凭什么给你办?名额和编制就那么多,给谁不是给,非得给你?市里领导的孩子还照顾不过来呢,况且是你这个不起眼的没有实权的副局长。”

周宁宇皱了皱眉,“先别吧,等我再问问。”

岳萍扫了周宁宇一眼,心里不满,忍不住嘟囔了几声,“你就是这样,老是面子拉不下来,求人办事就得放低身段,哪像你哟,明明是求人的事儿,非得摆得架子那么大……要不然,我们找找对门的老卢?老卢是市委领导,这点事儿还不是小菜一碟?我说你别总是这样一条道走到黑,这年头不送礼不花钱,啥事也办不成!你看人家对门来送礼的客人天天不断……怎么说也是对门住了这么多年,南南跟他们家的彦琳又是同学,咱们花点钱送他两瓶酒两条烟,卢青还能真的一点人情都不讲?”

老婆的话有些“赤裸裸”,直接伤了周宁宇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他本来有些“恼羞成怒”,后忽听岳萍提到卢青,心头就暗暗一动,眼神有些闪烁,心思也活动起来。

他不愿意拍马逢迎更不愿意请客送礼,但为了儿子的工作,他也豁出去了。

周南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父母两人的对话,观察着周宁宇的神色变化,知道父亲动心了。他起身来自己去倒了一杯开水,慢慢抿了一小口,轻轻笑道,“爸爸,妈妈,我的工作问题不着急。进不了机关,就算是进国企也不错,没啥。你们要相信儿子的能力,我好歹也是名牌大学经管专业的毕业生,在什么单位都不会混不下去的。”

还没等母亲岳萍反驳自己的话,他旋即又道,“爸,妈,千万不要去找对门的卢伯伯,一定不要去!他就是给我找了单位,我也不会去!坚决不去!”

周南的语气非常坚定且坚决,说完,他转身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留下周宁宇两口子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周家的气氛一向非常民主,周宁宇也好岳萍也罢,都是很有文化修养的人,都看重教育和培养儿子的独立性,从小就很尊重儿子的意见,见周南这么坚决,两人一时间倒是不能再说什么。

“老周啊,你说南南突然这样说,是不是在外边找了对象,不愿意再跟卢家有啥牵扯,免得让卢彦琳那孩子再惦记着?”岳萍望着儿子紧闭的房门,轻轻道。

周宁宇叹了口气,“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要尊重他。这样吧,工作的问题我再跑跑,如果实在进不去经贸委,进其他单位也行嘛。退一万步讲,还有市属企业可供选择。无论怎么说,我这个副局长,别的本事没有,找找人安排自己儿子进个普通单位,还是问题不大的。”

……

……

第006章卢彦琳

更新时间2011…4…20 18:03:26  字数:2930

我要推荐票,请收藏,精彩在后面!

——————————————

第006章卢彦琳

躺在自己的床上,周南暗暗计划着自己以后的人生。其实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工作问题尚在其次,以他的才学、京华大学光华经管学院的毕业证、两世的人生经验以及重生的信息优势,随便进一个什么单位他都能很快从底层起来,这个问题并不大。

与经贸委财政局这些机关实权单位相比,他更倾向于进时下吃香的、某些体制大框架下、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的大国企,比如海都市石油煤气总公司。主要是因为比较清闲,可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自主创业。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在这样的“事业性国企”也远远比在机关更方便。

按照当时的体制,这些事业性国企还担负有部分行政职能,中层以上领导都是组织部管的干部,在级别和政治待遇上跟机关官员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却更实惠。当然,这只是在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的情形,以后慢慢地,企业与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区别就逐渐拉大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业天才,如果不利用重生的信息优势在商海打拼一下,如果不为自己和家庭赚下一笔足以丰衣足食和应对各种人生不测风险的财富,周南实在是于心不甘。

而如果他进了纯正的机关,就只能从一个小科员慢慢开始按部就班向上走,受“机关干部身份”的束缚,他要想“发家致富”就必然会面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起码,政府官员是严禁经商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障碍性门槛。

先发家再创辉煌,同时辅助父亲升迁,尔后寻机自己转入仕途,在周南看来也并不难,只是看他愿意不愿意了。

他现在需要重点做的,是如何让自己父亲与卢青划清界限,让周家和卢家划清界限,不要受到卢青案发的牵连,从而逆转周宁宇的仕途命运。

只要自己的父亲仕途出现转机今后青云直上,他这个当儿子的工作还会是问题吗?还需要到处求人送礼吗?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只是怎么才能让父亲明白其中的“关节”尽可能地远离卢青呢?周南眉头紧皱。

他心里很明白,这两天,就算是没有自己的工作问题,周宁宇现在也正在犹豫着是不是找找卢青,让卢青给李会民垫个话,好调整一下分管工作或者换换岗位。毕竟,人挪活树挪死嘛,他这个副局长长期这么被挂起来,心情非常压抑郁闷。

周南担心的是,因为自己的工作问题,会促动周宁宇更加下决心去找卢青。以卢青的为人,空手说白话肯定是不行的,周宁宇势必要给卢青送礼。

按照前世的记忆,卢青的问题非常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恐怕从在区里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贪污腐化,目前早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况且,宋德海这个诈骗犯已经落网,相关“嫌疑人”有可能早已列入了有关部门的调查视线,拔出萝卜带出泥,顺藤摸瓜查到卢青头上是迟早的事情。这个时候,任何人跟卢青的任何“来往”,都会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注意,后果不堪设想。

前世,周宁宇的境遇就是例子。说来也是命中注定,周家跟卢家住对门当邻居十几年,周宁宇都没有跟卢青有过什么“经济往来”,不要说“经济往来”,就是过深的人情往来都没有。然而,周宁宇偏偏就在那个敏感的时刻偶然走出了这一步,这不是命运是什么?

而周南重生回到了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这又是另外一种命运的安排。

想到这里,周南忍不住叹息一声。他坚决不能再允许这种“意外”出现,否则,他的重生便失去了基本的意义,他还不如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

……

第二天早上起来,周南已经拿定了主意。

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他前世是一个谋而后定、做事很有规划性的人,这是他前世成功的关键;今生亦然如此,是他再次崛起走向辉煌的重要因素。经过了一夜的思考,对于重生后的人生之路,他有了一个初步的明晰的统筹谋划。

如果说这个不起眼的躯壳里装着一个天才般耀眼的灵魂,那么,在周南朴实无华的表象之下,就掩藏着一颗无比坚持、无比执着、无比深邃的心。

改变自己,改变父亲,改变家庭的命运,无论多难,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努力到底……人生的轨迹已经悄然发生逆转,这一切,都伴随着一个天才的陨落和重生拉开了新的人生大幕。

周南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应该去干什么,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这是他作为重生者最大的优势。重生的信息优势以及商业天才纵横商海十数年的风云际会,经过了浴火涅槃,沉淀成一种强大的动能。

他前半夜基本上都在思考梳理自己规划人生的千头万绪,到后半夜才渐渐睡着。早上醒来的时候,父母早已都上班而去。母亲岳萍做好了早饭,两个煮鸡蛋,两片炸馒头片,一碗豆浆,都给他摆在餐桌上,餐桌上还有岳萍留下的一张字条:

“南南,妈妈上班去了,假期要给毕业班的孩子补课,饭做好了,你吃完饭后自己在家休息,或者出去找找同学玩玩也行。”

周南微微一笑,慢慢坐下来吃着饭,抬头扫了一眼墙壁上的挂历:1996年6月24日,星期一。

玩啊……真的是没有时间了。周南苦笑一声,匆匆吃完早饭,换了一身衣服就出门而去。白色的圆领半截袖T恤,天蓝色的宽松牛仔裤,一双帆布运动鞋,正是时下青年男女们清爽而流行的装束。

下了楼,他打开储藏室推出了自己那辆破旧的单车,在楼下简单用抹布擦拭了一下车座和车把上的灰尘,然后就准备骑上出行。不巧抬头望间,一个身穿米黄色连衣裙、留着一头乌黑披肩发,身材修长容貌秀气的女子笑盈盈地站在他的面前。

“周南!”

“卢彦琳!”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招呼着对方,同时又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眼前正是对门卢家的千金,海都市市委常委、秘书长卢青的宝贝女儿卢彦琳。卢彦琳轻盈地走了过来,一把就抓住了周南的车把,“周南,我昨晚听我爸爸说你回来了,早上去找你,岳姨说你还在睡觉……我就一直在楼下等你呐。”

“你等我有事?”周南知道自己这话似乎不该说,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卢彦琳抿了抿嘴,轻轻道,“没事,想找你玩玩。你有时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同学咋样?我听说大家基本上都毕业了……”

卢彦琳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柔情和火热,四年大学生活的分离,并没有抹去卢彦琳心中的那点念想。淡淡的青春岁月,朦胧的少女初恋,不仅没有随着时光的逝去而淡化,反而随着心性的成熟而骤然浓烈起来。

周南微微有些尴尬。如果他还是当年的周南,自然未必会把卢彦琳的暗恋和热情放在心上,但如今的他终归不是那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涩小子了。当初懂的现在会懂,当初不懂的现在也会懂……就算是不知晓卢青即将犯案,拥有前世沧桑经历的周南,也绝对不会轻易再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况且,卢家出事在即,对于卢彦琳,他心中仅仅存留下一抹深深的遗憾和怜惜。虽然卢青罪无可赦,但卢彦琳却是一个单纯而无辜的女孩子,前世的记忆中,似乎……似乎在卢青案发被判刑后,卢彦琳母女悄然离开海都回了老家乡下,从那时起就与周南失去了联系,从此人海茫茫,再无见面的缘分。

既然前世如此,那么今生亦还是如此吧。这样,对于卢彦琳来说,也未必就是坏事。人生的际遇各有不同,父亲被抓家道崩落,对卢彦琳来说相当不幸,但前世的自己……呕心沥血构建起的一个辉煌的商业王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谁来怜惜自己?

一念及此,周南心底浮荡着的仅有的一点点柔情和怜惜全部被荡涤一空,心肠似乎变得坚硬和冷漠起来。他淡淡地笑了笑,“卢彦琳,我有点事要出去,你看……”

卢彦琳心头幽幽一叹,缓缓让开了路,默默地望着周南骑单车远去,眼圈一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良久。卢彦琳才失望兴味索然地回了家,再也没有了出去玩的心思。

第007章第一桶金

更新时间2011…4…21 10:19:14  字数:2595

投票收藏

——————

第007章第一桶金

火辣的烈日下,周南骑着单车直奔海都证券位于建设路口的营业部而去。96年的国内股市虽然刚刚起步没几年,但炒股的人却非常火爆。所谓下海经商、入市炒股,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两大时髦之事。

1996年在国内新兴证券市场短短六年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通货膨胀消失,银行利率降低;3月开始,股市走出了一轮大的上升行情,全年基本上走出了单边上扬的走势,管理层的“十二道金牌”都没能拉住疯牛,直至年末喷涌出现疲倦,涨势才宣告终结,大盘出现连续两个跌停板,投资者重新趋于理智。

这一年,各大媒体最大的热点新闻就是股市类报道,各种股票点评和专家评说,充斥于媒体版面。1996年:牛市!牛市!——类似的标题经常见诸报道。

……

……

营业大厅里的散户人头攒动,都在仰头凝望着时而翻红时而泛绿的大盘股票报价系统,人声嘈杂。周南拥挤在人群中,观望片刻,就寻觅到了自己这一次来所要关注的目标:海民源,股票代码0518。

周南不知道这是不是命运之神的有意安排,或许这就是对他前世遭遇不幸的某种补偿吧。在重生的片刻之后,确认了重生的时间之后,他就清楚而狂喜地知道,上苍送给了他一份厚礼。而这,或许正是他这一生再次翻身起步的第一桶金。

1996年6月,这个时间节点,涉及到一桩后来震惊全国的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最严重的证券欺诈案件。

1988年7月,海都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海都注册成立。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STAQ)系统中募集法人股3000万股,实收股本3000万元。1993年4月30日,以海民源A股(证券代码:0518)的名义在深圳上市,成为当时在深圳上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上市后的第二年,“海民源”公司便开始走下坡路,经营业绩不佳,其股票无人问津,在1995年公布的年报中,“海民源”每股收益不足0。001元,年报公布日(1996年4月30日)其股价仅为3。65元。

但从1996年7月1日起,“海民源”的股价就从4。45元起步,在短短几个月内股价已窜升至20元,翻了数倍。在被某些无形之手悉心把玩之后,“海民源”成了创造1996年股市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