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有些昏暗,非常安静,只能够听见走路的时候的脚步声,福临显得有些害怕,紧紧地抓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手,而且还有些微微颤抖。多尔衮安慰说道:“不要害怕,马上就好了。”
走过了宽敞的笃恭殿,来到了尽头的鹿角宝座,福临一个人爬上去做好,看着其他的所有的人都比自己要矮那么多,顿时就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见了害怕的模样。
“皇上,你给说几句呀。”福临坐在宝座上面看着下面笑,下面的人自然是不敢抬起头来看他的,而且福临不开口谁也不敢说话,现场又开始安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多尔衮在福临的耳朵边小声说道。
福临哪里知道要说什么,便看着多尔衮。多尔衮耐心地说道:“皇上就说一些吉祥话,保佑我大清的。”
福临还是看着他不说话,多尔衮便说道:“那本王来念一句你跟着大声地念一句。”
福临微微点头,然后多尔衮便开始念起来:“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彩云车驾六龙。巩金瓯,承天帱,民物鉄凫藻,喜同胞,清时兴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
福临跟着他把东西念完了,下面的人纷纷跪倒在地上,高呼万岁。已经经历过这个场景的福临已经有了一些免疫力,也不显得惊慌了,他按照孝庄文皇后教给他的礼仪站起来,双手抬起与身体垂直,手掌向上。目光坚定看着前方,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又是一声齐呼,然后大家才纷纷站立起来。
等福临坐下来,多尔衮说道:“皇上年纪尚小,从今日起,至皇上亲政之日止。朝政大事由本王与和硕亲王以及两位皇后共同主持,以下,改明年为顺治元年,金银钱粮,一并改之。”
所谓顺治,是顺从而大治的意思。指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礼记。聘义》里有“用之於战胜则无敌,用之於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这样的话。汉朝贾谊在《新书。数宁》里说:“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明朝张居正《贺元旦表五》有说:“外威严,内顺治,神武丕扬。”
之所以取这个年号,寓意就在于,如今张雷大军压境,满清上下束手无策。希望新皇登基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局,更暗示大清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顺从天意。
宣布了年号之后,摄政王多尔衮便将一个紫檀木盒子拿出来让顺治捧着,说道:“皇上,这是玉玺,要好好保管。”
顺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比他的两个拳头加起来还大的玉玺,整块玉玺用白玉制作而成,盘龙纽,印面刻有“大清受命之宝”六个字。采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这是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
把这玉玺拿在手里面把玩了一番,顺治将它原样放回去。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又拿出来一方印玺,这方印玺采用青玉制作而成,交龙纽,写有“制诰之宝”的字样,这是用来给臣子下诏书谕旨用的。
“皇上,这是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皇上,这是天子之宝,祭祀百神之用。”
“皇上,这是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之用。”
……
摆在顺治面前的,总共有二十四方印玺,后再加上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后历史称为“清二十五宝”。
这个叫做“受玺礼”,完成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顺治皇帝来说十分无聊的大臣贺词,那冗长而生涩的话语听得他直打瞌睡,但是孝庄太后已经教导过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正襟危坐,以显示帝王尊严。
过了好长的时间,整个登基仪式才算是完成,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到了头顶,大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早上起来的时间又够早,呆着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到了福临的极限了,仪式一完成,他马上就往后面跑去,奶妈和孝庄皇太后都追过来,然后带他去吃东西,好生伺候着。
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当皇帝这件事情对于爱新觉罗。福临来说,只是在登基仪式的时候显得痛苦,随后便是一如既往的快乐了,到哪里都有一大批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想吃喝玩乐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那该犯愁的事情就多了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决定大清朝国运的大事情,那就是与张雷之间的战争,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皇太极的葬礼,对于一个极其注重等级礼仪的民族,这件事情绝对马虎不得。其他的事情和这两件事情比起来,似乎都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在顺治登基的当天晚上,多尔衮就将济尔哈朗请到了自己的府邸。
夜幕降临,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股奇妙的氛围里面,一边是为皇太极的驾崩而悲伤,一边是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而欢喜,而奔走相告。这些民众还不知道,张雷的军队距离他们已经不足百里。
一辆马车来到了多尔衮的府邸,在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济尔哈朗下了马车,马上就有一个人迎接了上来,那是多尔衮的管家:“亲王大人来了,摄政王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还请亲王大人跟着小的来。”
多尔衮的书房在后面的一个小湖边,是一栋独立的精致的二层阁楼,此时此刻,它灯火通明好似一座巨大的宫灯。
在阁楼前面几丈远的地方那管家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说道:“摄政王有规定,说是除非他请来的客人,否则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够进去的,包括我也是一样,所以我就只能送到这里了,亲王大人自己一个人上去吧。”
“多谢。”济尔哈朗抱拳说道,然后就往书房走去,刚刚推开门,里面多尔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是和硕亲王吧,本王已经等候多时了。今日是有要事相商,所以特地将和硕亲王你请了过来,希望不会耽误了和硕亲王的正事才好。”
济尔哈朗说道:“怎么会呢,不知道摄政王邀本王过来,是准备商量何事?”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敌人的事情,现在那个张雷已经带了人打到距离盛京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你倒是说说看,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多尔衮请济尔哈朗坐了,然后开口说道。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想来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能够让多尔衮发愁了,他问道:“我记得立当今皇上为储君的时候,摄政王你亲自率领大军与把张雷交战。”
“没错,当时本王将他们往外面推了几百里,但是突然之间接到皇兄驾崩的消息,本王不得不带着人回来,这段时间里面,那张雷又已经打了回来了。这来来回回的我们的兵力消耗很大。”多尔衮说道。
“那摄政王大人准备怎么做呢?”济尔哈朗问道。
多尔衮说:“如今咱们已经是自顾不暇,应该要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抵御张雷的进攻,将那锦州宁远等地的大军都抽调回来。反正咱们南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就让他们这几个城池再苟延残喘几日也无妨。”
“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多线作战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不利的,咱们不妨让那些士兵回来,增加我们的兵力,只要将这张雷给打败了,他明朝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挡得住我们了。”济尔哈朗说道。
“本王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叫了你过来,商量看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多尔衮说。
济尔哈朗笑着说道:“没有,本王就觉得摄政王的办法很好,想得很是周到,不如就按照摄政王的办法来做,等到咱们的兵力一增加,那张雷肯定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将他打败了,整个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那好吧,时间不早了,本王就不留和硕亲王了。”多尔衮叹了口气说道。
济尔哈朗抱拳说道:“那我就告辞了。”
……
盛京北边一百里,张雷看着地上的牧草从青转黄,他在草原上面又经历过了一个轮回,但是他还是在这里,还是距离盛京一百里,这几个月以来双方似乎展开了拉锯,一个人前进就总有一个人后退。
不过张雷比较欣慰的是,经过自己刻意的安排,李自成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已经没有办法阻止队伍对大明朝造成威胁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息止干戈
这一日,张雷他们刚刚和清军打了一场,将清军杀死了几万人,趁着这个机会,张雷他们的大军往前面推进了五十里,这个距离已经距离盛京近得不能够再近了,多尔衮马上下令盛京戒严,百姓们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于是大家都惊恐起来,盛京已经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大清帝国的版图向外面扩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这样憋屈的时刻?居然被人们给打到家里面来了,这实在是岂有此理。
多尔衮将攻打宁远和锦州的人马全部都调了回来,直接就往张雷所在的地方而去,再加上一直就在驻守的一支军队,三支军队分为三路朝张雷所在的地方进军。
锦州宁远两地的的守将发觉这些清军突然之间都退败了,顿时感觉到十分惊讶,虽然曾经张雷派军将两地的人马打退,给了两座城池稍微缓冲的时间,但是没过多久清军再一次卷土重来。
一打听之下,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张雷率领的大军已经来到了盛京的附近,顿时感觉到万分鼓舞。不仅如此,他们在经过了商量之后,竟然还出兵开始追赶清军,这是包括张雷和多尔衮在内所有的人都始料未及的。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任人捶,估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了,多尔衮想自己率领三路兵马来围攻张雷,想要将他打退,但是事实上却是,盛京即将接受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的明军的进攻。
张雷听说了这个变故,顿时感觉到很兴奋,他似乎能够料想到三路大军直接将盛京给打爆的情况,于是毫不迟疑地下令进军。
多尔衮没有办法,只能够将所有的兵力都分布于盛京周围,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包围圈。他知道自己似乎是做了一个很荒唐的决定,不应该将撤离锦州和宁远的军队,而应该从其他的地方调集军队来。但是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不过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有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多尔衮马上就以顺治皇帝福临的口吻写了一封诏书,下令各地骑兵进京勤王。
张雷很明白地认清楚了形式,并没有对盛京进行强行攻打。而是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消息传到北京,整个朝野顿时就沸腾了起来,特别是崇祯,他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满清的阴影之中。随时关注着满清的动向,防止他们往京城打过来,甚至都睡不安稳,但是今天,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他终于不用害怕满清鞑子了。
这一天上早朝,他开口便说道:“诸位爱卿。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现如今张爱卿不仅仅将满清鞑子从锦州和宁远给赶了回去,更是将清军的老巢也围了起来,这真的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这也证明了满清鞑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可以重新给大明朝带来和平,之前张爱卿曾经有一封奏章写给朕。上面只有一句话,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你们倒是来说说看,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他想表达什么?”
明朝是一个由文官集团高度控制的、政治和经济渐次脱节的王朝,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但是就中国人的性格来说,有钱了第一件事情想到的不是流通,而是存起来,就算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还是一样。钱只有花的时候才是钱,如果把它放在家里面,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个行为阻碍了货币的流通,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文官专政,这些靠着之乎者也脱贫致富的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孔孟学说的忠实拥护者,想要他们去承认并且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还有就是,因为官员贪污,国库收不上钱,因此就拿不出钱来镇压各地的造反,为此他们必须增加税收,这就更加引起了百姓的不满,造反也就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张雷写的这一句话虽然是来自于岳飞,但是现在用却是再好不过了,想想几年前,他张雷正当其道的时候,对于文官贪污这件事情而实行的措施,甚至比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贪污十两就扒皮还要严厉,虽然没有那么野蛮,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面的处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段时间,偏远地区的官员不说,就京城附近还有几个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地方,基本上所有的官员连贪污的机会都没有。阻挡别人的财路是一件很让人憎恨的事情,张雷也因为这件事情被所有的官员排斥,最终崇祯将他给革职,都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崇祯他自己的感受是最为深刻的,张雷在的那一段时间,国库的钱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多,自打他生下来就没见到过那么多钱。但是张雷一走,各地都借口天灾人祸对金钱的用量大,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减少税收的缴纳,崇祯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国库里面的钱一天比一天少,虽然他这么聪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原因是什么,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手上的兵不够,连打战都不够,哪有空闲来做反腐倡廉这样的工作?
现在张雷再一次把这句话写给崇祯看,就是要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小事情,如果不下定决心解决的话,最终会酿成大祸。
崇祯说完这话,下面的大臣都不说话,他们谁敢说自己的手上是干净的?见大家都不说话,崇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面,说道:“算了,今天朕的心情好,就不说这个了,讨论其他的吧,最近各地的谋反镇压的情况有什么进展没有?”
见崇祯主动岔开话题,大家似乎都轻松了起来,现场的气氛再一次活跃了起来,按照以往的情况开始奏对。一切都似乎开始美好起来了。
等大家的事情都奏完了,崇祯满脸红光,看起来就知道他很兴奋,他问道:“现如今咱们一扫十几年来的阴霾,将满清打得团团转,盛京已经被咱们大明的数十万雄师给包围了起来,又听说他们的新皇帝刚刚即位。诸位爱卿觉得咱们要不要直接下令张爱卿攻陷盛京,将盛京给纳入大明的版图呢?”
“皇上,这是必须的,最好是让他们的新皇投降我大明朝,那他满清也就覆灭了,多好啊。”有大臣说。
又有大臣说:“皇上。将他们的大草原都变成咱们的,以后就可以圈养马匹牛羊,数量至少可以达到百万之数,对于大明朝可是大有裨益啊。”
“是啊是啊,还可以……”
整个朝堂上面无与伦比地热闹,似乎清朝已经在他们的讨论之中就不复存在了,北方那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已经成了大明朝的囊中之物。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来了一名将士,他手中高举奏章,大声说道:“启禀皇上,张大人前线传来急报。”
“哦?刚刚讨论到这里,他就传战报来了,是不是已经把盛京攻下来了?”崇祯眉开眼笑,迫不及待地说道,他身边的王承恩不由得嘀咕。就算是当初突然之间就获得了皇帝的位置他没似乎没有今天这么兴奋吧。王承恩跑下来将那奏章拿给崇祯看,崇祯一下子将那奏章抢过来看起来。
但是,随着越往后面看,他的脸色就越是阴沉,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见,到最后的时候都阴霾得似乎要滴出水来了,他猛地一下子把奏章合上。狠狠地说道:“这群吃里爬外的东西。”
现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崇祯的这个表现,很明显就不是因为明军把盛京给攻下来了之后他听到喜讯应该有的表情,大家都纷纷猜测。难道是清军突然之间爆发出了无穷的战斗力,将张雷给打败了?
所有的人都看着崇祯,但是谁也不敢问,最后还是崇祯身边的王承恩开了口:“不知道皇上为何生这么大的气?”
崇祯气呼呼地说道:“朕现在什么都不想说,你把东西念给大家听一下吧。”说着他随意地拿起张雷发过来的战报丢到王承恩的手中说道。
王承恩也是十分好奇,他自己看了一遍奏章,然后马上明白了为什么崇祯会生气了,不过就他自己客观地评价,张雷说的这些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反而十分合情合理。
不过既然崇祯要他念,那就念好了。
这奏章并不是张雷一个人上的,而是张雷和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四个人一起联名上奏,奏章上面详细地将这段时间大大小小的战斗的情况都说了一遍,说是已经把盛京给团团包围了起来。但是国家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最好暂时息止干戈休养生息,度过这连绵不绝的天灾人祸再说!
也就是说,暂时放清朝廷一马,等国内的战乱平了之后,再来和满清打过。在这奏章的最后面,似乎是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张雷还信誓旦旦地说,今天今天能够将满清打败,那么以后也随便可以将他们打败。
王承恩刚刚将这奏章念完,在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