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能够感觉到,当法相凝就之后,诸天星力活跃得过份,气机的灵动也是前所未有,某些星辰投影甚至都要自发勾连在一起,通脉贯窍,化生灵性,仿佛随手一捏,就可以捏个“神明”出来。

  可这又如何?

  统御神明、道兵或许声势惊人,应对同级或较低层次的对手,最是便利,可若对上罗刹鬼王,未免就有些花哨了。

  余慈不为所惑,他要的,是贯通动静、生死法则之后的境界法理,是驾驭亿万里开外凌厉锋芒的掌控能力,更是与此界最强存在之一正面对冲、不避不让的强绝意志!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不管那紫微帝御法相如何展现,都不过是他统治力的自然运化,是附加的华彩光环。

  胜,自有无上威严;败,也就是一个笑话。

  这一刻,几欲塌陷的天地法则体系,将一应法则、元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巨量信息,都倾注过来,势头不像东华虚空时那样猛烈,却是绵延不绝。

  千变万化的法则、质性混杂的元气、汹涌澎湃的信息,都要由余慈接收、承受,并且消化。

  在这样连续的冲刷下,他的意志没有受到污损,反而愈发地光洁坚硬,不为任何因素而动摇。

  自然,既定的目标,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相由心生。

  紫微帝御法相高踞中天,群星绕行,如宫阁列布,如车辇相随,而其“座下”北斗,锋芒所向,直指东北。

  便在张天吉那等人物,都在琢磨太霄神庭、洗玉湖等概念的时候,漫漫星空,雷声轰鸣,震耳欲聋,又似千百面大鼓,同时擂响。只是辨别声音的话,恐怕十个里面有九个,都难有答案。

  只是,与之相应的强横意念,却是横扫天域,但凡是这一刻目注星空的修士,分明都“听到”了那冷澈沉静、似问非问的短句:

  “吾剑何在!”

  意念既生,便有长吟经天。

  厚重劫云,轰然中分,一道可以目见的长痕,自北地三湖起,及东海深处止,亿万里长途,笔直贯通。

  并非余慈真的一剑斩出亿万里,而是西南、东北两处剑意同起共鸣、遥相呼应,便是天地法则意志也要暂时“俯首”,一切生出阻碍的法则崩解开裂,作用于劫云之上,生就此“天痕”异象。

  “天痕”显于东海,便在云上海下一众修士的注目里,直切入那之前已然迸裂、扩张的云层裂口,戛然而止。

  可这一刻,人们分明感觉到,长空寒意飞降,冻彻肺腑。

  先期东海之上,因天妄城的出现,七道垂落的朱红星光,扭曲幅度越来越大,仿佛是被风吹弯的枝条,可星光所过之处,波开浪裂,海床崩解,便连天空都烙下一道道痕变——世上绝无这般可怖的“枝条”,也足见天妄城防御的坚不可摧。

  然而,当寒意天降,朱红星光亦是“冻结”。

  事实上,自海面以上,所有的一切都瞬间凝固了——也只凝固了瞬间。

  刹那之后,海平面上腾起了一层寒雾,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可寒雾之下,莫名地响起呻吟似的碎裂之声。

  寒雾同样漫过了海岸线,小九已从大海生灵的反应中,见出危机,当下就叫出声来:

  “往后退!”

  虽是对“抢夺”叶池佩剑的典典颇有不满,但她更知轻重缓急,要伸手将那位从海边接回来,但下一刻,她就连带着叶池一起,被某种力量远远弹飞,落在沙滩后方。

  寒雾贴着沙滩压过来,所过之处,隐约可见下方海岸就那么粉碎、崩解,继而“同化”为寒雾的一部分,继续扩张。

  海岸犹如此,东海之上,更不必说。

  加持在海水中的法力,包括海水本身存在的根基,都在太玄封禁展现的动静极致下崩溃。

  制造这一切的,却不只是太玄封禁本身,更重要的,还是那化入北斗星力,锁定终极目标的纯粹剑意。

  寒雾之上,本巍然耸立的天妄城,就此灰飞烟灭!

  第三十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下)

  瞬间崩解的城池,已经分不出是真实还是虚幻。

  寒雾很快又吞没了一切,余慈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在其极至低温之下,寒雾固然横扫东海,破灭万物,其中仍有部分,是罗刹鬼王刻意疏导之故。

  万里海面,乃至于天妄城的防御体系,已经消耗掉了太玄封禁巨大的力量,不足以再伤害到罗刹鬼王。

  余慈也不指望。

  贯注了纯粹剑意的太渊惊魂炮,才是真正锁定目标,杀伤目标的依仗。

  这一刻,贯空而下的北斗星力恢复了笔直状态,其覆盖范围也在急剧缩小,数息之后,再从远方看,很容易就将其视为一道稍粗的光束。

  而这道光束,已破入万丈海底,也破开了一层又一层虚空叠嶂。

  东海之上,神意飘荡,成网成束,彼此交错。

  东海之畔,海外修行界,向来是能人辈出之地,自交战之初,便不时有神意遥遥远望,而在天妄城现象之后,更是猛地攀上一个高峰。

  显然,不知有多少此界大能对罗刹鬼王的老巢感兴趣,这还只是最近的一批,当然,也是最不谨慎的一批。

  迎候他们的,就是亿万里剑意共鸣,寒雾弥漫广袤海域,天妄城崩解消失,北斗星力重新集束。

  一连串的变故和冲击,绝不只是余慈和罗刹鬼王的声势消涨,还有与之相应的法则激荡,受此影响,那些旁观者一个都逃不过,或多或少都吃了点亏。

  或懊恼,或惊惧,情绪流动,不一而足。

  余慈没有哪怕半点儿心思放过去,坚硬的意志,带来的是极致的专注,由此才能以不那么纯粹的剑意,响应亿万里外的共鸣,将其化入北斗星力之中,直指目标,未有稍移。

  海上海下,层层迷障,逐一打破……然后,他见到了目标。

  剑意所及,即神意所至,一应对象,如在眼前。

  当剑意穿透了最后一层迷障,视野陡然开阔起来,一处繁华之地铺开,近看有府邸楼台,庙宇高阁;远看有山水纵横,天宫仙境。又有无数生灵往来,媸妍美丑,类人非人,强弱不等。

  这像是离幻天,不过要多几分浊气,一些情景还有几分熟悉……天妄城吗?

  海面上被太玄冰解杀灭的,大约只是其投影,或者是相应的某层、某部分。

  余慈对自家的杀伤心中有数,并没有太多意外。

  真正让人有些惊讶的,是这片世界中的生灵,对余慈的到来生出感应,或惊惧四散、或好奇仰望、或跃跃欲试,或怒声喝骂,竟然没有一个人的反应完全相同。

  活生生的……吗?

  当然,这些对余慈来讲,也不过是浮光掠影,一闪便过。

  心神依旧凝聚不散,锁定了这片繁华世界里,绵延数千里的宫室楼台中央,占地最为广大,结构最是恢宏的庙宇。

  那处庙宇之中,殿阁密密排布,单只供奉的金身法相,便有上百具,相貌各不相同,但无不是俊秀男女,风雅中人,自具仙姿神妙。

  每一具法相,都留有罗刹鬼王的真意,显然,那就是她所化的神主分身。

  凝就分身,不是罗刹鬼王独有的法度,却决无像她这般过分,以至于变成某种恶趣味的。

  在如今这局面下,庙宇中的千百具分身也是对余慈的干扰,罗刹鬼王的气机,正在各具金身法相中往来变化,若余慈受其所惑,必然锋芒折损,再难有所作为。

  可余慈剑意杀机所至,完全就是一条直线,径直切过这片庙宇中轴,扑入一片正随风荡漾千百素纱的清凉殿堂。

  大殿无门,惟数十根朱红立柱,支撑起广阔空间,其中悬挂千百层素纱,四方风来,轻纱叠嶂,迷幻如梦。

  有修长身姿,立身于大殿中央,白衣如雪,乌黑长发披散,映着天光,才发现青丝之中,分明流动着一层幽暗的血光,那是属于血狱鬼府的血脉表征。

  罗刹鬼王。

  这是就她的本体?

  没等余慈看清大敌的面容,重重素纱之中,罗刹鬼王伸手,玉手素白,五指平伸,形态纤长,掌纹如山纹,天然便有奇妙玄理。

  下一刻,掌力巍然如山,悍然反压,那手掌刹那间充斥了余慈感官的全部。

  高岭横空,就挡在余慈和罗刹鬼王之间,正面迎上破空而来的犀利剑意。

  这是罗刹鬼王罕有的正面重压之势,正得以拙破巧的妙处。余慈再没有任何理由,也不可能再穿透下去,刹那间,双方碰撞,出奇地一点儿声音也没发出来。

  集束的北斗星力急剧黯淡,最终归于无形。

  倒是在罗刹鬼王的掌心,七点红痕,呈北斗之状,呈现出来,便如点下的朱砂,在素白掌心中,愈发红艳。

  不多时,罗刹鬼王手臂收回,斜横胸前,僵了片刻,这才真正放下,为雪白长袖所掩。

  便在袖口垂掩的瞬间,陡然迸发的冲击波横扫四方。

  若是剑掌交击的余波,未免来得太迟,威力看上去倒也不弱,殿中千百素纱,尽化飞灰,大殿立柱齐齐催折,而这巨大的建筑还来不及彻底垮塌下去,便彻底崩散,化为乌有。

  可是余慈却自有一份判断:

  导引疏散,十中无一;转质化性,伤筋破脉。剑意化入太渊惊魂炮,怎么可能是这样疏导?那么……

  罗刹鬼王用硬碰硬的方式抵挡了剑意,用导引的手段吸纳了太渊惊魂炮,她应对得已经非常合理了——如果余慈技止此耳。

  可是,余慈所发,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剑意,其运化之法理,还是上清符箓;其掌控之手段,亦是太玄秘术。

  不过就是心念一动,浑茫星空中,紫微帝御法相便即刻反应,拂袖起手,便在万千修士的注目之下,掐了一个清晰的印诀。

  掌生注死,岁枯岁荣。转!

  就在这一刻,罗刹鬼王修长身姿微颤,缓缓抬起脸来,只是余慈仍看不到她的面容,能看到的,只是那幽蓝透紫,却燃烧着苍白火光的诡异双眸。

  第三十一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上)

  罗刹鬼王怒了!

  这一刻,余慈生出感应,他仍不好确定,这位喜怒无常的神主,此时的情绪是真是假,但至少能够肯定,罗刹鬼王正用愤怒的情绪冲击他的心防。

  事态刹那间被强行转入情绪神通的层面。

  余慈一时不会受到干扰,可这份情绪冲击,瞬间横扫出去,就像是燎原的大伙,不断向远方扩散,只一眨眼的功夫,就蔓延到这方世界的每个角落。

  自然而然的,没有哪个生灵能摆脱影响。

  余慈不知道这片疑似离幻天的广袤世界,容纳了多少生灵,可那种狂燥情绪力量,仿佛可以无限燃烧、扩张,以至于他所能感应到的一切,都像是落入了熊熊火场,在“高温”的炙烤下,变得扭曲、灰暗、混浊。

  也因为如此,他和罗刹鬼王的“距离”不断拉远。

  因剑意直指,虽相隔亿万里,这一方世界仍如在眼前,并直指罗刹鬼王最核心的生死玄机。

  可人力有时而穷,与之相应的气机变化,由不得他清晰把握,就像罗刹鬼王,也无法在心内虚空洞彻他的虚实。

  现在,剑意被罗刹鬼王挡下,直指生死的犀利感应已经不可避免地衰退,而适时掀起的情绪怒潮,则是给这份感应做了最后的屏蔽。

  愤怒、憎恶、仇恨……一层层的负面冲击,形成绵延不绝的混浊迷障,在这方世界中重新布起,余慈的感应只能是步步后退,以免陷入那再难测度的情绪漩涡里去。

  进退之势往来掉转,最终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排斥力量,余慈硬生生给轰出这一方世界,轰出了深海,一路轰到了云层之上。

  可如今,东海相关区域,哪还有劫云呢?

  一念微动,直指生死的剑意虚化,渗入那漫天洒落的星光中,中天之上,紫微帝御法眼观照,辰光生灭,无有尽时。

  余慈神意浑化其内,知天地动静、观万物生死,茫茫东海,亦难脱其所限。

  罗刹鬼王情绪神通,已是巅峰止境,在自身所化的一方世界中,更是无可匹敌,若非余慈以纯粹剑意化入太渊惊魂炮,天外一剑飞去,成破竹之势,也未必能到得了她身前。

  可不管罗刹鬼王如何神通盖世,扳回局面,之前的对冲结果是抹消不掉的。

  相反,更因为情绪的冲击、发散,给余慈一个判断的参照:

  她受伤了!

  情绪可以影响身体,身体也可以影响情绪,对于掌握情绪神通的余慈来说,从中可以寻找出大量相关的线索,再与其他方面的讯息相印证,几乎就断绝了做假的可能。

  但要想知道伤势的程度,就没那么容易。

  紫微帝御居于中天,罗刹鬼王隐于深海,目测的距离不是太长,但事实上,亿万里的距离,某些修士花费一生的时间都别想跨越。

  而就是在这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漫长距离中,甚至是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某种影响还在持续。

  那是来自于罗刹鬼王的怒火,狂躁的情绪正通过其遍覆真界天地的“蛛网”,急剧扩散。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肆意传播的疫病,东海周边众生都受到影响,且这个范围,还在持续扩大。

  有的人身强体健,意志坚定,抵抗力强,能够抗过去;有的则就在不知不觉间,被那负面情绪的阴云笼罩、侵蚀。

  但凡是中招的,不自觉就升起对某个存在更明确地讲,是对余慈的厌恶和排斥之心。

  这份心思,或隐或显,绝大部人连余慈是谁都没有清晰的概念,更别提其他。

  然而其影响也绝不是单纯止于情绪层面,而由情绪影响神魂,由神魂影响肉身,由肉身再影响一切涉及的天地法则。

  亿兆黎民,百万修士,能直接驱动利用天地法则的,万中无一,可架不住积少成多,更有罗刹鬼王的情绪神通有效加持、聚合、引导,不过是闪念的功夫,实质性的影响反馈回来。

  余慈神意与紫微帝御法相浑然如一,依旧是感觉到某种可怖的压力,正向外释放,那是近乎纯粹的敌念与恶意。

  一时间,天厌地弃。

  真界在排斥他这或是一个假象,就像某个心理压抑的家伙,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叛了他。

  问题是,这种假象随时可以向真实转化。

  罗刹鬼王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那不可思议的情绪大潮,最终影响到天地法则意志。

  这就是所谓的欺天之举……

  罗刹鬼王真有那个能耐!

  如果是半个时辰前的余慈,这种排斥可能会给他极大的限制,法则的排斥,就代表天地元气的疏离,而如今,坚实踏在真实之域上,这样的排斥和疏离,影响就很一般了,最多是破坏他对真界天地法则体系内的感应精度。

  反过来,如此明显的区隔,倒是能让余慈更专注真实之域,也是最本质的层面。

  真实之域中,离幻天和心内虚空,似乎恢复了最初时的状态,隔着不可度量的层面,遥遥对峙,只是这回,再不是一边倒。

  罗刹鬼王掀起了几乎波及整个真界的情绪狂潮,悍然攻来,他则毫不含糊地反攻回去。

  相应的在真实之域,在这没有任何固有法则凭依的奇妙层面,出现了交战以来,最绚烂的光线轨迹。

  余慈就像是一位顿悟了的泼墨大师,笔锋甩动,墨汁淋漓,首度在这一片冷寂荒芜世界中,书写下自己的痕迹。

  落笔如山,气韵如烟,法度如壁,真意如剑。

  真实之域在动荡,一片区域,便像是在水中的墨团,不断扩散,变化出千般、万般模样,一时定不得形,可它真真切切地在这里,任是谁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中天星域,紫微帝御巍然而立,环绕于外的星辰,莫名染上了层层光晕,彼此交错相叠,影绰迷离。

  天上有视力敏锐者,便可见出,那其中便似有一支画笔,笔锋挥染,自生天地日月,遍点生灵万物,顷刻间山河就,社稷成,万灵化育,神明归位,恍惚就是一个恢宏广袤的大世界。

  第三十一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中)

  真实之域,虚无之层面,纵横恣意的“笔锋”,描画的图景,较中天星域所显示的更为酣畅淋漓。

  根本不需要什么他人能够理解的法度,完全是随性而至,看似全无道理的“墨污”,要到真意化现,才能见出玄妙之处。

  可是,更多时候,根本轮不到这些混沌的图景彻底成就。

  余慈和罗刹鬼王彼此锁定,谁也没有当初一举杀入对方腹地的能耐,事实上,现在想搭起实质性的“桥梁”,都非常困难。

  往往是某方“世界一角“,刚有数笔勾勒,便在同样混沌的力量的撞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